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银双金属纳米簇@多壁碳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为新型氧化还原探针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小梅 邓祥 邓子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5-681,共7页
该研究合成了具有独特“珍珠项链”结构的金-银双金属纳米簇@多壁碳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Au-Ag NCs@CNTs-TiO_(2)NPs)作为信号标签、载体和信号放大器,构建了一种高灵敏“三明治”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糖类抗原19-9(CA19-9)... 该研究合成了具有独特“珍珠项链”结构的金-银双金属纳米簇@多壁碳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Au-Ag NCs@CNTs-TiO_(2)NPs)作为信号标签、载体和信号放大器,构建了一种高灵敏“三明治”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糖类抗原19-9(CA19-9)的检测。首先将具有过氧化物模拟酶特性的磁性Au-Fe_(3)O_(4)NPs用于修饰电极,然后通过化学键合作用将anti-CA19-9抗体和BSA固载于电极表面,再通过特异性反应结合不同浓度的抗原和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和放大作用的Au-Ag NCs@CNTs-TiO_(2)NPs/Ab_(2)/BSA生物耦合物形成夹心免疫结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双重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底液中的H_(2)O_(2),有效地放大了响应信号,在最优条件下,CA19-9在0.01~200 U/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003 U/mL。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免疫传感器的回收率为94.6%~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6.5%,表明该免疫传感器有望用于临床血清样品中CA19-9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纳米簇 协同作用 Au-Ag NCs@CNTs-TiO_(2)纳米复合材料 糖类抗原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方案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罗飞华 杨莉 +1 位作者 张萍 刘丹 《绿色科技》 2010年第8期212-214,共3页
依据绿色化学的原则,就如何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指出优选实验、改进实验装置、开展微型实验、多媒体仿真教学和实验用品回收利用等是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绿色化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0.83)Co_(0.12)Mn_(0.05)O_(2)@ZrO_(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王坤 陈嘉琦 +1 位作者 夏阳 黄辉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6-390,共5页
三元材料是主流的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存在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较差等问题。采用高温固相法,将ZrO_(2)包覆到LiNi_(0.83)Co_(0.12)Mn_(0.05)O_(2)(NCM)材料表面,制备NCM@ZrO_(2)复合正极材料,以提高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采用XRD、SEM... 三元材料是主流的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存在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较差等问题。采用高温固相法,将ZrO_(2)包覆到LiNi_(0.83)Co_(0.12)Mn_(0.05)O_(2)(NCM)材料表面,制备NCM@ZrO_(2)复合正极材料,以提高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采用XRD、SEM分析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并对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原始NCM材料相比,NCM@ZrO_(2)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差别不明显,但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得到提高。ZrO_(2)包覆量为0.45%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佳,在3.0~4.3 V充放电,以0.5 C、2.0 C循环200次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2.9%、80.9%;倍率性能也得到提高,5.0 C电流下的比容量为151.4 mAh/g。NCM@ZrO_(2)的表面涂层可抑制不良副反应,减少电解液分解反应,提高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 ZrO_(2) 容量保持率 倍率性能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技术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芬 李良平 +2 位作者 刘长路 唐婧 王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从原料、制备方法以及支架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等方面对超临界CO_2技术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此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制备产品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临界CO2 三维多孔支架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氮–卤三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PP中的应用
5
作者 何林芯 谢斌 +2 位作者 赖川 冯建申 李玉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1,共5页
五硫化二磷、对卤苯酚和二乙胺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磷–氮–卤三系阻燃剂:O,O’–二(4–卤代苯基)二硫代磷酸–N,N–二乙铵(4–XC_6H_4O)_2PS_2NH_2Et_2[X=Br(1),Cl(2)],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 五硫化二磷、对卤苯酚和二乙胺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磷–氮–卤三系阻燃剂:O,O’–二(4–卤代苯基)二硫代磷酸–N,N–二乙铵(4–XC_6H_4O)_2PS_2NH_2Et_2[X=Br(1),Cl(2)],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热重分析测定了两种阻燃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并测定了它们在聚丙烯(PP)材料中的阻燃性能。热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阻燃剂的热稳定高,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34.8℃和200.7℃;阻燃剂在PP中的质量分数为30%时,两种阻燃剂的极限氧指数(LOI)分别为28.5%和27.1%,垂直燃烧等级达到UL94 V–0级,表明所合成的两种阻燃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 O’-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 三系阻燃剂 阻燃性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r-CaBr_(2)-H_(2)O和KBr-CaBr_(2)-H_(2)O三元体系273.15 K相平衡实验及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学平 崔瑞芝 桑世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479-4486,共8页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两个三元体系NaBr-CaBr_(2)-H_(2)O和KBr-CaBr_(2)-H_(2)O在273.15 K下的固液相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相关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绘制其等温相图。结果表明,两个三元体系均为水合物型,即平衡固相中未发现任何...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两个三元体系NaBr-CaBr_(2)-H_(2)O和KBr-CaBr_(2)-H_(2)O在273.15 K下的固液相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相关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绘制其等温相图。结果表明,两个三元体系均为水合物型,即平衡固相中未发现任何复盐及固溶体。两个三元体系在273.15 K下的等温相图均由一个共饱点、两条等温溶解度曲线、两个平衡固相结晶区组成。三元体系NaBr-CaBr_(2)-H_(2)O在273.15 K的两个结晶区的平衡固相分别为NaBr·2H_(2)O和CaBr_(2)·6H_(2)O,NaBr·2H_(2)O的结晶区远大于CaBr_(2)·6H_(2)O。三元体系KBr-CaBr_(2)-H_(2)O在273.15 K的两个结晶区的平衡固相分别为KBr和CaBr_(2)·6H_(2)O,KBr的结晶区远大于CaBr_(2)·6H_(2)O。基于Pitzer模型,运用已报道的Pitzer参数对所研究的两个三元体系在273.15 K下的等温溶解度进行模拟计算,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溶解度 溴化钙 PITZ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体系LiBr-Li2SO4-H2O 298 K相平衡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学平 周小玲 +3 位作者 范绍奇 王洲 郑海 许茂勤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61,78,共4页
为了获取地下卤水中的锂盐的溶解和析盐规律,进一步指导开发宝贵的液态锂资源,文中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三元体系LiBr-Li2SO4-H2O在298 K时的固液稳定相平衡关系,测定了平衡溶液的饱和溶解度和密度,并根据饱和液相组成、湿固相组成... 为了获取地下卤水中的锂盐的溶解和析盐规律,进一步指导开发宝贵的液态锂资源,文中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三元体系LiBr-Li2SO4-H2O在298 K时的固液稳定相平衡关系,测定了平衡溶液的饱和溶解度和密度,并根据饱和液相组成、湿固相组成和对应的平衡固相绘制了等温溶解度图和密度-组成图。结果表明:三元体系在298 K时的相图为简单共饱和型相图,平衡固相中无复盐和固溶体形成;该体系的相图由一个共饱点E,2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AE和BE,2个单盐结晶区组成,其中结晶区分别对应于二水溴化锂和一水硫酸锂;在三元体系中,溴化锂对硫酸锂有明显的盐析作用,且一水硫酸锂的结晶区远大于二水溴化锂。平衡液相对应的饱和固相由湿渣法和XRD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溶解度 溴化锂 硫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燕麦-饲用豌豆发酵TMR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珈敏 关皓 +9 位作者 李海萍 贾志锋 马祥 刘文辉 陈有军 陈仕勇 蒋永梅 甘丽 周青平 杨丽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为探究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制作发酵TMR的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本试验将青海甜燕麦和青建一号饲用豌豆进行混播种植,混播比例为(燕麦∶饲用豌豆)0∶10,5∶5,6∶... 为探究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制作发酵TMR的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本试验将青海甜燕麦和青建一号饲用豌豆进行混播种植,混播比例为(燕麦∶饲用豌豆)0∶10,5∶5,6∶4,7∶3,8∶2,10∶0。在燕麦乳熟期和豌豆结荚期刈割后调制袋装发酵TMR,共设计12个处理,其中6个不接种乳酸菌,按照6个不同混播比例分别为C_(1)、C_(2)、C_(3)、C_(4)、C_(5)、C_(6);另外6个处理在各比例基础上均匀加入混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160∶短乳杆菌248∶戊糖乳杆菌260,比例为1∶1∶1,菌活:10^(6) cfu·mL^(-1)左右),即分别为I_(1)、I_(2)、I_(3)、I_(4)、I_(5)、I_(6)。所有处理按照饲草和农副7∶3的比例加入农副产品(青稞秸秆∶油菜秸秆∶油菜粕=1∶1∶1),实验室温度(20±5)℃下发酵60 d后对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原料中燕麦比例的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粗蛋白呈下降趋势,产气量呈下降趋势;添加混合乳酸菌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损失(P<0.05)、pH和NH_(3)-N/TN(P<0.05),其中C_(3)和I3的干物质损失为0.38%和0.15%,显著低于同组其他处理(P<0.05);各混合比例的燕麦-饲用豌豆发酵TMR的粗蛋白降解率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高于单一燕麦发酵TMR和单一豌豆发酵TMR(P<0.05),其中I2的瘤胃降解率最优。C_(3)和I3的瘤胃NH_(3)-N含量为29.65%和31.68%,显著高于同组其他处理(P<0.05)。通过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对发酵TMR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I2(0.868),其次是I3(0.610)和C_(3)(0.469)。因此当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6∶4或5∶5时,可将其作为主要饲草来源生产高品质发酵TMR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饲用豌豆 混播比例 发酵TMR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水热法制备Ti_(3)C_(2)-Ag_(3)PO_(4)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9
作者 徐竞帆 周绿山 +5 位作者 沈琪 熊信洁 刘丹 李颖 张玉 唐佳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0,168,共6页
通过碱水热反应合成了Ti_(3)C_(2),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Ti_(3)C_(2)-Ag_(3)PO_(4)光催化剂。利用FT-IR、XRD、SEM、XPS等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240℃水热条件下,碱刻蚀法制备的Ti_(3)C_(2)为刻蚀程度较低的片层结... 通过碱水热反应合成了Ti_(3)C_(2),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Ti_(3)C_(2)-Ag_(3)PO_(4)光催化剂。利用FT-IR、XRD、SEM、XPS等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240℃水热条件下,碱刻蚀法制备的Ti_(3)C_(2)为刻蚀程度较低的片层结构,同时材料中有微量的TiO_(2)存在,同时Ag_(3)PO_(4)以立方相的形式负载到Ti_(3)C_(2)载体表面。随着Ag_(3)PO_(4)负载量的增加,Ti_(3)C_(2)-Ag_(3)PO_(4)的光催化活性逐渐增大,在催化剂质量为0.01 g、反应时间为60 min时,Ti_(3)C_(2)-Ag_(3)PO_(4)-85%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5%。Ti_(3)C_(2)与Ag_(3)PO_(4)异质结的存在使其具有较强的电荷分离能力和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水热法 Ti_(3)C_(2)-Ag_(3)PO_(4)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协同PASP强化伴矿景天提取土壤重金属Cd的研究
10
作者 蔡光容 蔡汶素 +2 位作者 龚燕川 董雪 李志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7-51,56,共6页
[目的]探究5-氨基酮戊酸(ALA)协同螯合剂聚天冬氨酸(PASP)增强伴矿景天提取土壤Cd的最佳条件。[方法]通过盆栽试验,伴矿景天种植于Cd污染土壤(总Cd0.68 mg/kg)中,且在移栽45 d后开始浇灌不同添加浓度的PASP(3、6、12 g/kg,分别等分为3... [目的]探究5-氨基酮戊酸(ALA)协同螯合剂聚天冬氨酸(PASP)增强伴矿景天提取土壤Cd的最佳条件。[方法]通过盆栽试验,伴矿景天种植于Cd污染土壤(总Cd0.68 mg/kg)中,且在移栽45 d后开始浇灌不同添加浓度的PASP(3、6、12 g/kg,分别等分为3次使用,2~3次使用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5、30 d);ALA(25 mmol/L)于PASP处理后第3天灌施,按不同的施用次数(0、1、2、3)处理,间隔时间同PASP处理。分析伴矿景茎长、地上部生物量、Cd含量和Cd提取量,建立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拟合生物量和Cd提取量与PASP施用量、ALA使用次数的预测模型。[结果]ALA协同中等剂量(6 g/kg)PASP连续3次的施用能显著提高伴矿景天茎长、地上部生物量、地上部分Cd含量和Cd提取量;线性回归显示PASP施用量和ALA施用次数是地上部分生物量和Cd提取量的关键影响因子;地上部分Cd提取量在PASP施用量为6 g/kg协同ALA 3次连续使用时达到最大,为1.09 g/盆,是CK提取量的2.79倍;地上部分生物量、茎长与ALA施用次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ASP施用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ALA协同PASP在强化伴矿景天提取土壤Cd具有重要意义,且需选择合适的配比和施用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5-氨基戊酮酸 聚天门冬氨酸 伴矿景天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达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水质现状及评价
11
作者 刘华 王玲琪 +5 位作者 刘文超 王馨若 胡蕴明 叶建桥 陈春坛 符东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155-160,共6页
基于2021年达州市6个省控断面的9项地表水水质参数的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达州市南部2021年地表水水质概况。水质的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断面中大蹬沟水质最好,为Ⅲ类,白兔乡水质最差,为V类。内梅罗污染指数综合评价法的结果表明:研... 基于2021年达州市6个省控断面的9项地表水水质参数的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达州市南部2021年地表水水质概况。水质的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断面中大蹬沟水质最好,为Ⅲ类,白兔乡水质最差,为V类。内梅罗污染指数综合评价法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质属于中度污染。综合来看,浓度未超标的水质参数为氨氮与TP,但TN浓度超标严重。各个断面的水温、溶解氧、pH值的月变化与季节变化的趋势相对较一致,全年溶解氧和TN浓度偏高的问题较突出。研究区域中,位于中部的大蹬沟断面水质综合状况相对最优,西部的白兔乡相对最差。研究结果可以对达州市境内河流地表水的管控提供基础数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水质参数 水质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中总黄酮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罗飞华 杨莉 +1 位作者 张萍 杜惠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8-859,865,共3页
对杜仲叶黄酮提取物进行了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杜仲叶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同时对超氧阴离子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随着黄酮添加量的增大活性增强。研究表明,杜仲叶黄酮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关键词 杜仲叶 黄酮 抗氧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氧乙酸苯甲醛缩水杨酰腙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罗飞华 杨莉 +1 位作者 张萍 刘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15-1319,共5页
酰腙类配体及其某些金属配合物不仅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和有机中间体,而且具有杀菌,抗癌等活性,其多核及异核配合物具有特殊的催化行为和磁学性质,并在酶模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该领域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羧酸类配体由于具有较多的配... 酰腙类配体及其某些金属配合物不仅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和有机中间体,而且具有杀菌,抗癌等活性,其多核及异核配合物具有特殊的催化行为和磁学性质,并在酶模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该领域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羧酸类配体由于具有较多的配位原子、丰富的配位形式,可形成一维、二维或三维的配位聚合物具有结构新颖多变、性质广泛、功能独特等特点,含羧酸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成为酰腙类化合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腙 配合物 合成 抗真菌活性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碳酸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绿山 赖川 +1 位作者 王芬 何畔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9-167,共9页
碳酸钙是一种稳定的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多孔碳酸钙作为无机材料,以其比表面积大、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冶金、食品等行业。但多孔碳酸钙的结构、性能与应用受其制备方法和工艺影响严重,不... 碳酸钙是一种稳定的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多孔碳酸钙作为无机材料,以其比表面积大、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冶金、食品等行业。但多孔碳酸钙的结构、性能与应用受其制备方法和工艺影响严重,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孔碳酸钙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结构和晶型。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孔碳酸钙的常用制备方法,主要有模板法、乳状液膜法、共沉淀法、溶剂/水热法、凝胶结晶法、盐析法等,并简要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制备原理与优缺点,同时将一些较新领域应用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指出国内外研究多孔碳酸钙在制备方法和工艺方面存在产品结构与性能难精确控制、过程节能环保不到位、原料利用较局限等问题,建议开展多孔碳酸钙在废水废气方面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酸钙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佛手中黄酮类物质的微波和超声波联合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祥 黄小梅 王坤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54-2157,共4页
采用微波和超声波联合提取技术提取川佛手中的黄酮,在微波功率800 W和微波提取时间40 min条件下,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川佛手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温... 采用微波和超声波联合提取技术提取川佛手中的黄酮,在微波功率800 W和微波提取时间40 min条件下,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川佛手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温度55℃,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20 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川佛手黄酮的提取率约为44.0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佛手 黄酮 提取 微波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TiO_2@Pt复合纳米颗粒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小梅 邓祥 +1 位作者 吴狄 唐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TiO2@Pt复合纳米颗粒,并修饰于恒电位沉积的普鲁士蓝-壳聚糖(PB-CS)杂化膜表面,以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由于TiO2@Pt复合纳米颗粒的引入显著增大了传感器的导电性和酶的固载量,同时CS的掺杂,防止了PB的泄露,使得传感器...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TiO2@Pt复合纳米颗粒,并修饰于恒电位沉积的普鲁士蓝-壳聚糖(PB-CS)杂化膜表面,以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由于TiO2@Pt复合纳米颗粒的引入显著增大了传感器的导电性和酶的固载量,同时CS的掺杂,防止了PB的泄露,使得传感器对葡萄糖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该传感器在1.2×10-6~1.1×10-3 mol·L-1范围内,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8 6,检出限(S/N=3)达到4.0×10-7 mol·L-1,灵敏度为13.31 mA·mol·L-1·cm-2.对0.3 mmol·L-1的葡萄糖标准溶液连续检测5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PB) 壳聚糖(CS) TiO2@Pt复合纳米颗粒 葡萄糖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山苍子核仁油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辉 孙家英 +2 位作者 彭林彩 赖川 朱朝菊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4-1082,共9页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山苍子核仁油提取条件,以期建立更高产率的提取方法。该研究在单因素设计基础上,选取液料比、微波功率、萃取时间、萃取温度4个主要因素,分析这4个因素对山苍子核仁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山苍子核仁油提取条件,以期建立更高产率的提取方法。该研究在单因素设计基础上,选取液料比、微波功率、萃取时间、萃取温度4个主要因素,分析这4个因素对山苍子核仁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得出山苍子核仁油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6,萃取温度为69℃,微波功率为337 W,萃取时间为63 min,在此条件下山苍子核仁油提取率为37.42%,与环己烷溶剂回流法相比较提取率提高了30.11%。气质联用仪分析结果显示,山苍子核仁油主要成分有16种占总成分的88.21%,鉴定出10种脂肪酸占总成分的78.24%,饱和脂肪酸有4种占总成分的43.23%,不饱和脂肪酸有6种占总成分的35.01%,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为月桂酸(31.36%)。该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严谨、可靠,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山苍子核仁油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核仁油 微波辅助 响应面法 提取率 气质联用仪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菲 被引量:6
18
作者 唐婧 范开敏 +2 位作者 王昱单 黄小梅 杨秀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0-424,共5页
建立了超声波辅助-低密度萃取剂分散液液微萃取(LDS-USA-DLLME)-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菲(Phe)的方法。采用低密度溶剂(甲苯)为萃取剂,超声波为分散剂处理水样,并讨论了萃取剂种类和体积、超声温度和时间、冰浴时... 建立了超声波辅助-低密度萃取剂分散液液微萃取(LDS-USA-DLLME)-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菲(Phe)的方法。采用低密度溶剂(甲苯)为萃取剂,超声波为分散剂处理水样,并讨论了萃取剂种类和体积、超声温度和时间、冰浴时间和盐效应等重要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在最优萃取条件下,DEP和菲在0.1~100μ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对标准偏差在3.5%~7.8%之间,检出限为0.006和0.010μg·L^(-1)。对实际水样进行加标实验,回收率在81.9%~100.6%之间。该方法具有高效、简便、廉价、环境友好等优点,能够成功分析水中的DEP和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低密度萃取剂分散液液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法 D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l溶液中1,2-二(苯并咪唑-2-硫基)乙烷对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燕 赖川 +3 位作者 苏秀兰 谢斌 李玉龙 陈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9-486,共8页
合成了缓蚀剂1,2-二(苯并咪唑-2-硫基)乙烷((bit)_2E),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液质联用技术确证了缓蚀剂的分子结构。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价了(bit)_2E在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 合成了缓蚀剂1,2-二(苯并咪唑-2-硫基)乙烷((bit)_2E),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液质联用技术确证了缓蚀剂的分子结构。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价了(bit)_2E在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bit)_2E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增加而增大,随HCl浓度增大而减小,受腐蚀体系温度和放置时间影响较小。在30℃的1.0 mol·L^(-1)HCl溶液中,(bit)_2E浓度为1.0×10^(-3)mol·L^(-1)时的缓蚀率为95.68%。(bit)_2E作为新型缓蚀剂在碳钢表面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式,属于自发进行的物理和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苯并咪唑 缓蚀剂 缓蚀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壳常温制备过氧化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绿山 钱跃 +2 位作者 何畔 罗焜 赖川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62,共3页
废弃的鸡蛋壳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以此作为钙源可制备利用价值高的过氧化钙,从而实现鸡蛋壳资源化、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以预处理好的鸡蛋壳粉为原料,在常温下制备过氧化钙,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稳定剂、氨水用量、双氧水用量、反应时... 废弃的鸡蛋壳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以此作为钙源可制备利用价值高的过氧化钙,从而实现鸡蛋壳资源化、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以预处理好的鸡蛋壳粉为原料,在常温下制备过氧化钙,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稳定剂、氨水用量、双氧水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产率及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稳定剂的制备工艺所获得的产品纯度最高。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氨水用量为8 m L,双氧水的用量为25 m L,反应时间为35 min。较佳操作条件下制得的产品中过氧化钙质量分数可达72%以上,产率约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壳 过氧化钙 常温 单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