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和谐文化建设的文学诉求——新世纪四川文学的“版图构成”及其意义 |
范藻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2
|
|
2
|
痛定思痛,地震文学的美学介入及其神学冥思 |
范藻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3
|
从审美视点说现代主义诗歌与传统诗歌 |
雷斌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4
|
试赋取士肇始新辨 |
何易展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5
|
在“简约乡村叙事”的背后——探析贺享雍新近小说的人类学蕴涵 |
范藻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1
|
|
6
|
自然主义与清代文人小说的生存意识 |
杜松柏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7
|
推陈而出新声 化古而为今用——从何开四赋文的汉语形象说起 |
加晓昕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8
|
一曲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歌——杨牧创作思想初探 |
林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9
|
论杨牧诗歌表现的儒家意识 |
林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人文与历史两种价值的交合——谈杨牧政治抒情诗的审美价值取向 |
林平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0 |
|
11
|
“风教”观的文化内涵论略——以唐甄《潜书》为例 |
程碧英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论初唐四杰赋之“祖骚” |
何易展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3
|
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斯内普角色的塑造 |
唐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艺术精神:贯串时域差异下的文艺圭旋律--兼论大学艺术教育 |
何易展
|
《电影评介》
|
2009 |
0 |
|
15
|
文化阐释:文学批评在消费时代的话语形态 |
向荣
颜复萍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