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会理大岩子铂钯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登红 屈文俊 +4 位作者 李纯杰 李建康 傅德明 付小方 赵支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9-223,共5页
四川会理县大岩子铂钯矿床是目前国内品位最高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之一,也是一个独特的热液成因矿床。矿区及区域上的镁铁质岩浆岩可能是铂族元素的初始来源,震旦系白云岩是其有利的容矿围岩,构造控制下的热液活动促使了铂族元素的迁移... 四川会理县大岩子铂钯矿床是目前国内品位最高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之一,也是一个独特的热液成因矿床。矿区及区域上的镁铁质岩浆岩可能是铂族元素的初始来源,震旦系白云岩是其有利的容矿围岩,构造控制下的热液活动促使了铂族元素的迁移富集。地表氧化带蓝铜矿化白云岩矿石的PGE含量最高可达27.13×10-6,坑道中相对新鲜橄辉岩的PGE含量为1.068×10-6,强烈蚀变橄辉岩含PGE0.528×10-6,地表蚀变后橄辉岩的PGE含量为0.435×10-6,表明铂族元素可能发生了活化转移。整个攀西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发育,后期构造活动强烈,有利的围岩广泛分布,因而具备形成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的条件,找矿前景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热液成矿 大岩子 找矿前景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山地幔柱上升的沉积响应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3
2
作者 何斌 徐义刚 +3 位作者 肖龙 王雅玫 王康明 沙绍礼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7,共8页
研究表明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下伏茅口组的部分缺失是峨眉山地幔柱的快速上升及其所形成的地壳穹状隆起造成的。对该地区中、晚二叠世沉积记录的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通过野外实地地质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发现,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之... 研究表明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下伏茅口组的部分缺失是峨眉山地幔柱的快速上升及其所形成的地壳穹状隆起造成的。对该地区中、晚二叠世沉积记录的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通过野外实地地质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发现,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之下零星发育一套碎屑岩系,其主要分布在穹状隆起的边缘。在隆起西缘盐源平川一带,为一岩性以砾岩、砂岩为主的低位水下扇;在隆起的东北缘普格、巧家、武定一带,峨眉山玄武岩之下发育一层砾石,主要为茅口组灰岩的灰岩质砾岩;昆明西山地区的灰岩质砾岩中灰岩砾石的磨圆较好,可能代表古河谷沉积。在茅口组顶部古剥蚀面上还零星可见一层厚几米至十几米残积相碎屑岩或底砾岩。上述碎屑岩系的厘定及对其空间分布和沉积环境的研究表明,上扬子西缘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前地壳发生快速穹状抬升,碎屑岩是峨眉山地幔柱上升造成的沉积响应;地幔柱的上升还造成上扬子中、晚二叠世区域岩相古地理的突变和隆起区古喀斯特的形成。这些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形成机制提供了进一步佐证,同时深化了对晚古生代上扬子西缘构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沉积响应 地壳抬升和穹状隆起 地幔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攀枝花云鹿矿区特殊类型铂族元素成矿作用的发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登红 李纯杰 +6 位作者 陈振宇 屈文俊 陈毓川 郭春丽 傅德明 付小方 赵支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22-926,共5页
四川攀枝花云鹿铜铂金矿区是一个新发现的比较罕见的新类型含铂族元素矿床,其特殊性至少表现为:矿化体赋存在炭质岩系中、炭质岩系中富含镁电气石(MgO含量7.68%~8.64%,平均8.15%)、表生过程中低温条件下铂族元素发生了活化转移(含铜钟... 四川攀枝花云鹿铜铂金矿区是一个新发现的比较罕见的新类型含铂族元素矿床,其特殊性至少表现为:矿化体赋存在炭质岩系中、炭质岩系中富含镁电气石(MgO含量7.68%~8.64%,平均8.15%)、表生过程中低温条件下铂族元素发生了活化转移(含铜钟乳石中含PGE0.14×10-6)。铂族元素的最初富集可能与元古宙的海底喷气活动有关。此类铂族元素的矿化在国内外罕见,有可能是第一次发现,但类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在中国西南地区普遍存在,应该在今后的地质研究与找矿过程中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攀枝花云鹿 铜铂金矿区 铂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地质勘查单位领导体制和管理组织机构的改革
4
作者 欧阳湄生 《当代经济管理》 1987年第1期7-13,共7页
地质矿产部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为了搞活地质经济,增强勘探单位活力,进行了有关地质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和继续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打破干部终身制,实现干部四化要求,... 地质矿产部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为了搞活地质经济,增强勘探单位活力,进行了有关地质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和继续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打破干部终身制,实现干部四化要求,搞活地勘单位,提高地质科研成果和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查单位 经济管理体制 组织机构 领导体制 改革 地质科研成果 地质矿产部 管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机制及空间展布:来自沉积地层学的新证据 被引量:198
5
作者 何斌 徐义刚 +2 位作者 肖龙 王康明 沙绍礼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4-202,共9页
对西南地区茅口灰岩生物地层对比和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灰岩之间的界面特征的研究表明,上扬子西缘茅口灰岩在玄武岩喷发前存在差异剥蚀,自西到东可分为深度剥蚀带(内带)、部分剥蚀带(中带)、古风化壳或短暂沉积间断带(外带)和连续沉积带... 对西南地区茅口灰岩生物地层对比和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灰岩之间的界面特征的研究表明,上扬子西缘茅口灰岩在玄武岩喷发前存在差异剥蚀,自西到东可分为深度剥蚀带(内带)、部分剥蚀带(中带)、古风化壳或短暂沉积间断带(外带)和连续沉积带;整个剥蚀区的范围同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基本一致。差异剥蚀是中二叠世晚期上扬子西缘一次快速地壳抬升和穹状隆起的结果,这说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与地幔柱活动有关。根据上升地幔柱地表抬升模型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空间展布进行了讨论,并推算出该大火成岩省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 火成岩 形成机制 地壳抬升 地幔柱 沉积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沉积记录来估计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前的地壳抬升幅度 被引量:75
6
作者 何斌 徐义刚 +2 位作者 王雅玫 罗震宇 王康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玄武岩喷发前公里规模的地壳抬升是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成因的一个重要标志,此类地质证据的缺乏反过来被一些学者用来否定地幔柱学说。本文在厘定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冲积扇沉积记录的基础上,根据茅口组顶部的剥蚀特征,估算峨眉山地幔柱上... 玄武岩喷发前公里规模的地壳抬升是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成因的一个重要标志,此类地质证据的缺乏反过来被一些学者用来否定地幔柱学说。本文在厘定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冲积扇沉积记录的基础上,根据茅口组顶部的剥蚀特征,估算峨眉山地幔柱上升造成的地壳抬升幅度大于1000m,这与CampbellandGriffiths的地幔柱理论模型基本吻合,从而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地幔柱形成机制,乃至激烈争议中的地幔柱学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地壳抬升 沉积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地区早白垩世以来地壳抬升运动的裂变径迹年龄研究
7
作者 刘文中 徐士进 +3 位作者 万景林 姚祖德 于航波 方中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7-344,共8页
 通过对扬子板块西缘攀枝花一西昌地区麻粒岩中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FT)年龄测定,首次研究和报道了该区中一新生代地壳的低温热历史和抬升运动过程,分析显示,锆石FT年龄为143.8~68.4Ma;磷灰石FT年龄为24.1~12.8Ma.磷灰石FT平均长...  通过对扬子板块西缘攀枝花一西昌地区麻粒岩中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FT)年龄测定,首次研究和报道了该区中一新生代地壳的低温热历史和抬升运动过程,分析显示,锆石FT年龄为143.8~68.4Ma;磷灰石FT年龄为24.1~12.8Ma.磷灰石FT平均长度的变化范围在10.54~13.20μm.研究表明,攀西地区从早白垩世到白垩纪末期地壳抬升是十分缓慢的,抬升速率仅为46~51m/Ma;但从第三纪开始地壳抬升运动明显加快,抬升速率达208~391m/Ma.这可能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攀枝花-西昌地区 早白垩 地壳抬升运动 裂变径迹年龄 麻粒岩 锆石 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地勘单位经营机制的改革实行多种承包勘查经营责任制形式的选择
8
作者 欧阳湄生 雷鸣 《当代经济管理》 1988年第2期44-46,49,共4页
一、深化地勘单位经营机制的改革 地勘单位经营机制涉及广泛的内容,包括地勘单位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决策组织间的关系、地质生产、科研和经营过程以及地勘单位决策者拥有的权力等。它直接影响着经营者——队长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一、深化地勘单位经营机制的改革 地勘单位经营机制涉及广泛的内容,包括地勘单位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决策组织间的关系、地质生产、科研和经营过程以及地勘单位决策者拥有的权力等。它直接影响着经营者——队长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地勘单位经营机制是一个多元有机体。要实现地勘单位经营机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就要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认真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勘查经营责任制,使地勘单位成为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地质成果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机制改革 地勘单位 经营责任制 勘查 承包 地质成果 所有制形式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展地勘单位管理升级活动
9
作者 欧阳湄生 熊锡元 《当代经济管理》 1991年第3期10-12,21,共4页
本文主要提出省局所属地勘单位坚决克服今年的暂时困难,积极开展管理升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部、局有关地勘单位管理升级等级指标、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艰抖:奋斗,有计... 本文主要提出省局所属地勘单位坚决克服今年的暂时困难,积极开展管理升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部、局有关地勘单位管理升级等级指标、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艰抖:奋斗,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加快达标升级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勘单位 管理 升级工作 等级指标 思想认识 组织领导 齐抓共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