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实践模式
1
作者
李欢
杨永琼
+2 位作者
李贵能
杨晓翠
向镜如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为推动国内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系统发展,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查阅、采访等方法,探究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实践模式。该保护区具备开展自然教育所需的区位、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等优势,通过开展场馆建筑类、户外场所...
为推动国内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系统发展,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查阅、采访等方法,探究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实践模式。该保护区具备开展自然教育所需的区位、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等优势,通过开展场馆建筑类、户外场所类、路线步道类等5类设施设备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打造“攀枝花苏铁乐园”自然学堂的自然教育品牌,以及开展广泛宣传,逐步构建了“设施+制度+人员+品牌+宣传”的自然教育体系,其中形成的7个大类、37个门类原创课程体系成为保护区自然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实践,保护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四区三径”的自然教育功能区划格局,自然教育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提升。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保护区在基础设施、制度规范、课程开发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对展馆进行规划布展、编制实用性强的精品课程和教材等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自然保护区
自然教育
环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梧桐种群分布特点与繁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雷彻虹
余志祥
+6 位作者
谢大军
杨永琼
潘晶
李欢
范曙义
龚丽莉
孙桦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41-46,共6页
在对发现于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云南梧桐进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开花特性、种子性状和萌蘖性等研究,探讨了其与濒危的关系。调查共记录到云南梧桐417株,为多茎萌生植株,每株有萌生干2~5根,树高1~3 m;调查范围没有发...
在对发现于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云南梧桐进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开花特性、种子性状和萌蘖性等研究,探讨了其与濒危的关系。调查共记录到云南梧桐417株,为多茎萌生植株,每株有萌生干2~5根,树高1~3 m;调查范围没有发现实生幼苗;云南梧桐盛花期6月初至7月中,果熟期9月中、下旬;种子千粒重227.18 g,种子饱满度48.44%,新鲜种子场圃发芽率31.9%、保存至翌年雨季后无发芽力;低强度火烧后,云南梧桐地上部分逐渐枯死,当年雨季从根径周围萌出多根萌条。研究发现,遗传多样性下降、授粉成功率不足导致的生殖力下降,种子质量差、种子损失导致的种子向幼苗的转化率低,适应性不足、竞争能力弱化导致的种群生存力下降等,造成了云南梧桐的天然更新困难,是其走向濒危的重要原因;干热河谷恶劣生境条件下,萌蘖更新是云南梧桐野生种群保存和延续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梧桐
濒危植物
野生种群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树种滇榄仁(Terminalia franchetii)人工繁育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雷彻虹
余志祥
+6 位作者
梁丽
余彦林
杨永琼
向睿
李学梅
杨意斌
李贵能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64-68,共5页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滇榄仁花生物生态学特性观察、种子性状检测和不同季节播种育苗试验及容器苗培育结果表明,滇榄仁在干热河谷的“集中开花模式”,是其适应干热河谷环境,达到生殖成功的需要,但也是导致其种子饱满度低、败育率高...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滇榄仁花生物生态学特性观察、种子性状检测和不同季节播种育苗试验及容器苗培育结果表明,滇榄仁在干热河谷的“集中开花模式”,是其适应干热河谷环境,达到生殖成功的需要,但也是导致其种子饱满度低、败育率高的重要原因。滇榄仁种子春播和秋播育苗的成苗率分别为11.2%和10.9%,已基本能够满足现有条件下生产性育苗的需要;春播种子苗木4月苗龄苗高可达到秋播种子苗木9月苗龄苗高的81.6%,春播更适合滇榄仁苗木的生产性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榄仁
育苗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实践模式
1
作者
李欢
杨永琼
李贵能
杨晓翠
向镜如
机构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
出处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文摘
为推动国内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系统发展,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查阅、采访等方法,探究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实践模式。该保护区具备开展自然教育所需的区位、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等优势,通过开展场馆建筑类、户外场所类、路线步道类等5类设施设备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打造“攀枝花苏铁乐园”自然学堂的自然教育品牌,以及开展广泛宣传,逐步构建了“设施+制度+人员+品牌+宣传”的自然教育体系,其中形成的7个大类、37个门类原创课程体系成为保护区自然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实践,保护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四区三径”的自然教育功能区划格局,自然教育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提升。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保护区在基础设施、制度规范、课程开发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对展馆进行规划布展、编制实用性强的精品课程和教材等相应建议。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自然保护区
自然教育
环境教育
Keywords
Cycas panzhihuaensis
Nature reserve
Nature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梧桐种群分布特点与繁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雷彻虹
余志祥
谢大军
杨永琼
潘晶
李欢
范曙义
龚丽莉
孙桦
机构
攀枝花
市林业技术服务
中心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
四川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41-46,共6页
文摘
在对发现于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云南梧桐进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开花特性、种子性状和萌蘖性等研究,探讨了其与濒危的关系。调查共记录到云南梧桐417株,为多茎萌生植株,每株有萌生干2~5根,树高1~3 m;调查范围没有发现实生幼苗;云南梧桐盛花期6月初至7月中,果熟期9月中、下旬;种子千粒重227.18 g,种子饱满度48.44%,新鲜种子场圃发芽率31.9%、保存至翌年雨季后无发芽力;低强度火烧后,云南梧桐地上部分逐渐枯死,当年雨季从根径周围萌出多根萌条。研究发现,遗传多样性下降、授粉成功率不足导致的生殖力下降,种子质量差、种子损失导致的种子向幼苗的转化率低,适应性不足、竞争能力弱化导致的种群生存力下降等,造成了云南梧桐的天然更新困难,是其走向濒危的重要原因;干热河谷恶劣生境条件下,萌蘖更新是云南梧桐野生种群保存和延续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云南梧桐
濒危植物
野生种群
繁育
Keywords
Firmiana major
Endangered plant
Wild population
Breeding
分类号
S792.3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树种滇榄仁(Terminalia franchetii)人工繁育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雷彻虹
余志祥
梁丽
余彦林
杨永琼
向睿
李学梅
杨意斌
李贵能
机构
攀枝花
市林业技术服务
中心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
攀枝花
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湖南工学院
攀枝花
市金沙国有林场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64-68,共5页
文摘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滇榄仁花生物生态学特性观察、种子性状检测和不同季节播种育苗试验及容器苗培育结果表明,滇榄仁在干热河谷的“集中开花模式”,是其适应干热河谷环境,达到生殖成功的需要,但也是导致其种子饱满度低、败育率高的重要原因。滇榄仁种子春播和秋播育苗的成苗率分别为11.2%和10.9%,已基本能够满足现有条件下生产性育苗的需要;春播种子苗木4月苗龄苗高可达到秋播种子苗木9月苗龄苗高的81.6%,春播更适合滇榄仁苗木的生产性培育。
关键词
滇榄仁
育苗
干热河谷
Keywords
Terminalia franchetii
Seedlings cultivation
Dry-hot valley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实践模式
李欢
杨永琼
李贵能
杨晓翠
向镜如
《广东园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梧桐种群分布特点与繁育特性研究
雷彻虹
余志祥
谢大军
杨永琼
潘晶
李欢
范曙义
龚丽莉
孙桦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树种滇榄仁(Terminalia franchetii)人工繁育研究
雷彻虹
余志祥
梁丽
余彦林
杨永琼
向睿
李学梅
杨意斌
李贵能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