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statin的免疫药理学研究Ⅰ.Bestatin对白细胞介索Ⅰ的影响
1
作者 沈炜明 陈荣秀 +3 位作者 王萍 邹敏 胡其乐 王泓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54-54,共1页
Bestatin(BS)是从橄榄网状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小分子肽,对动物自体和移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 1.在0.01~100ug/ml的浓度范围内,BS在体外能提高C57 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作用下分泌IL-1的能力,也能够直接刺... Bestatin(BS)是从橄榄网状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小分子肽,对动物自体和移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 1.在0.01~100ug/ml的浓度范围内,BS在体外能提高C57 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作用下分泌IL-1的能力,也能够直接刺激这些巨噬细胞生成IL-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药理学 BESTATIN 腹腔巨噬细胞 移植肿瘤 抑制作用 小鼠巨噬细胞 小分子肽 环磷酞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tatin的免疫药理学研究Ⅲ.Bestatin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陈荣秀 沈炜明 +1 位作者 胡其乐 王泓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54-55,共2页
本文探讨BS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1)给C57BL/6小鼠口服BS5mg/kg/天×7天,取其脾细胞为效应细胞,以小鼠白血病细胞株YAC-1为靶细胞,用~3H-TdR渗入抑制实验测定NE细胞活性。结果发现给药组小鼠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未给药的对照组。(2... 本文探讨BS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1)给C57BL/6小鼠口服BS5mg/kg/天×7天,取其脾细胞为效应细胞,以小鼠白血病细胞株YAC-1为靶细胞,用~3H-TdR渗入抑制实验测定NE细胞活性。结果发现给药组小鼠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未给药的对照组。(2)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后,小鼠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如同时给小鼠口服BS,则可部份恢复其NK细胞活性。(3)自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在含有BS的培养液中培养后,弃培养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活性 免疫药理学 BESTATIN 抑制实验 小鼠白血病 鼠口 人外周血 脾细胞 效应细胞 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tatin的免疫药理学研究Ⅳ.Bestatin对环磷酰胺所致外周血白细胞等降低的回复促进操用
3
作者 王萍 陈荣秀 沈炜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55-55,共1页
BS是一种新抗肿瘤免疫增强剂。动物经腹腔注射一次环磷酰胺(200mg/kg),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提前给于BS10天后再ip环磷酰胺一次,虽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与单用环磷酰胺组相近,但回复上升较单用环磷... BS是一种新抗肿瘤免疫增强剂。动物经腹腔注射一次环磷酰胺(200mg/kg),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提前给于BS10天后再ip环磷酰胺一次,虽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与单用环磷酰胺组相近,但回复上升较单用环磷酰胺组明显增快。提示BS可和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药理学 BESTATIN 抗肿瘤免疫 中性粒细胞数 化疗药物 增强剂 环磷酞胺 天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红霉素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4
作者 朱洁 张淑华 +6 位作者 李金蓉 刘萍 陈瑾壁 程强 杨体模 张华 荣祖元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3期5-8,共4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其中地红霉素(dirithromycin)为继罗红霉素、甲红霉素及阿齐霉素后开发的又一种红霉素衍生物。它是由红霉素还原、胺化得到的红霉环胺(erythromycylamine)与2-甲氧基乙氧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其中地红霉素(dirithromycin)为继罗红霉素、甲红霉素及阿齐霉素后开发的又一种红霉素衍生物。它是由红霉素还原、胺化得到的红霉环胺(erythromycylamine)与2-甲氧基乙氧基乙醛缩合而成,为口服有效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红霉素相比,本品在软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改善,具有口服消除半衰期长,较少与由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地红霉素由德国Boeliringer Lngelheim公司的子公司Thomae公司创制,1985年其专利许可证转让给美国礼莱公司,1993年9月礼莱公司在两班牙首次上市本品,商品名为Dynabac。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与浙江康恩贝药业集团于1997年共同研究开发该药,申报为二类新药(两药)现报批工作已经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红霉素 药理研究 罗红霉素 工业研究 肺炎链球菌 急性毒性 临床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试验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的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体模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4年第Z1期34-35,共2页
环孢素(国外各Cyclosporin—A,商品名Sandimmum)是由多孢木霉菌(Trichodermapolysporun)和柱孢霉素(Cylindrocarpon lucidura)代谢产生的一个环状+-肽化合物,除cyclomorin—A外,还有同系物B……L,除Cyclosporin—A有免疫抑制作用外,C和... 环孢素(国外各Cyclosporin—A,商品名Sandimmum)是由多孢木霉菌(Trichodermapolysporun)和柱孢霉素(Cylindrocarpon lucidura)代谢产生的一个环状+-肽化合物,除cyclomorin—A外,还有同系物B……L,除Cyclosporin—A有免疫抑制作用外,C和G亦有免疫抑制作用,本文讨论Cyclosporin A组份,临床前药理,毒理方面的研究概况。 1、环孢素的药理作用 环孢素A是一个选择性的细胞免疫抑制剂,作用于T淋巴细胞系统,抑制IL-2的生成,同时抑制Mφ生成IL—1,但并不抑制Mφ吞噬.游走和趋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免疫抑制剂 药理研究进展 免疫抑制作用 淋巴细胞系统 临床前 柱孢霉 木霉菌 药理作用 商品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环孢素口服液的药理研究
6
作者 杨体模 许世跃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7年第1期46-46,共1页
环孢素是由真菌产生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免疫抑制剂,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而临床应用的制剂主要是环孢素的口服液。我们对国产环孢素口服液进行了体内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口... 环孢素是由真菌产生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免疫抑制剂,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而临床应用的制剂主要是环孢素的口服液。我们对国产环孢素口服液进行了体内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口服环孢素口眼液25、50、100mg/Kg/day,连续十天,均能显著抑制大鼠免疫系统对异种肿瘤S<sub>180</sub>的排斥反应,且这种免疫抑制作用与剂量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在对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口服液 排斥反应 环抱素 急性毒性试验 免疫抑制作用 免疫抑制剂 药理 免疫性疾病 平均存活时间 移植物抗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万乃洛韦的药理研究
7
作者 王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5年第Z1期23-23,共1页
盐酸万乃洛韦(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是由抗病毒药阿昔洛韦(Acyclovir,ACV)和L—缬氨酸所形成酯的盐酸盐,属于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在体外试验中表明,盐酸万乃洛韦对Veto细胞毒性低于阿昔洛韦,
关键词 盐酸万乃洛韦 阿昔洛韦 药理研究 前体药物 抗病毒药 体外试验 静脉注射 组织分布 单纯疤疹病毒 死亡百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红霉素一般药理研究
8
作者 刘萍 张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36-37,共2页
小鼠口服地红霉素200mg/kg在给药后30分钟和60分钟测定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小鼠自主活动和小鼠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均无明显影响;小鼠口服地红霉素650mg/kg在给药后30分钟测定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自主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戊巴... 小鼠口服地红霉素200mg/kg在给药后30分钟和60分钟测定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小鼠自主活动和小鼠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均无明显影响;小鼠口服地红霉素650mg/kg在给药后30分钟测定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自主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戊巴比妥钠可产生协同作用,给药后60分钟测定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自主活动、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则无明显影响,表明给子地红霉素200mg/kg(相当于拟临床人用量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红霉素 一般药理 戊巴比妥钠 阈下催眠剂量 自主活动 小鼠 行为活动 抑制作用 红霉素6 协同作用
全文增补中
双黄连口服液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体内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袁靖 张淑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32-,共1页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临床分离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及双黄连口服液对产ESBLs株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并与阳性对照药盐酸环丙沙星进行比较.方法:ESBLs菌株检测法(酶抑制剂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最低...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临床分离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及双黄连口服液对产ESBLs株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并与阳性对照药盐酸环丙沙星进行比较.方法:ESBLs菌株检测法(酶抑制剂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法)检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Kirby-Bauer(KB)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ESBLs株对18种抗生素和双黄连口服液的敏感性,体内腹腔感染法检测双黄连口服液对产ESBLs菌的体内保护作用.结果:大肠菌中产ESBLs菌株13株占26%(13/50),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21株占30%(21 /70);上述产ESBLs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ATM)多数耐药,亚胺培南(IMP)的耐药株少见,对头孢西丁(FOX)的敏感率近80%,双黄连口服液对所测ESBLs菌均敏感,对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的MIC范围为原液的1/8~1/4,对ESBLs大肠埃希氏菌的MIC范围为原液的1/16~1 /4,并且对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好的体内保护作用.结论: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它是有质粒介导的能赋予细菌对多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一类酶.ESBLs产生菌导致的耐药现象使感染性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日益增长.所以,临床应该充分重视ESBLs产生菌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双黄连口服液对分离检测出的ESBLs菌具有较高敏感性,合理使用双黄连口服液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阳性对照药 临床分离菌 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菌 最低抑菌浓度 三代头孢菌素 酶抑制剂 盐酸环丙沙星 高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注射液的抗菌作用与毒性研究
10
作者 包定元 曾昭贤 +3 位作者 刘小康 肖逸 张淑华 欧珍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4年第Z1期81-81,共1页
一、体外抗菌作用测定:诺氟沙星注射液对所试的330株革兰氏阳性菌(120株)、革兰氏阴性菌(210株)体外抗菌活力与诺氟沙星片基本一致,未见有耐药菌株出现;对阴性菌的作用较强,尤其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克氏肺炎杆菌的作用最强,MIC&l... 一、体外抗菌作用测定:诺氟沙星注射液对所试的330株革兰氏阳性菌(120株)、革兰氏阴性菌(210株)体外抗菌活力与诺氟沙星片基本一致,未见有耐药菌株出现;对阴性菌的作用较强,尤其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克氏肺炎杆菌的作用最强,MIC<sub>50</sub>、MIC<sub>90</sub>均≤0.5μg/ml,对肠道杆菌的抑菌活力与氟啶酸相似或略强,优于庆大霉素;对非产酶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优于氟啶酸,与头孢三嗪相同,MIC<sub>50</sub>均为1.0μg/ml;对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粪链球菌的作用均较氟啶酸、庆大霉素和头孢三嗪强。不同的血清浓度(0—75%)、细菌接种量(10<sup>4</sup>—10<sup>8</sup>)及pH值(5.0—9.O)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不大,试验还证明,诺氟沙星注射液具有强的杀菌作用,当与细胞接触2.0小时后即呈现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注射液 抗菌作用 氟啶酸 抗菌活性 血清浓度 痢疾杆菌 克氏肺炎杆菌 肠道杆菌 毒性研究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创木酚阿斯匹林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氚标记示踪法
11
作者 荣祖元 程强 廖琼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60-60,共1页
大鼠口服愈创木酚阿斯匹林后血药时程曲线呈单室模型,服药后一小时出现浓高峰,在200mg/Kg剂量范围下,AUC值同剂量成倍量关系。粪便排泄占口服量90%;尿液排泄占口服量2.5~7%,在家兔胆汁中检测浓度很低,组织分布以小肠、胃、大肠、肝... 大鼠口服愈创木酚阿斯匹林后血药时程曲线呈单室模型,服药后一小时出现浓高峰,在200mg/Kg剂量范围下,AUC值同剂量成倍量关系。粪便排泄占口服量90%;尿液排泄占口服量2.5~7%,在家兔胆汁中检测浓度很低,组织分布以小肠、胃、大肠、肝、肾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氚标记 愈创木酚 单室模型 口服量 示踪法 检测浓度 后血 尿液排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创木酚阿斯匹林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2
作者 荣祖元 杨茂俊 廖琼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60-60,共1页
家兔口服后,血中能测出的是该药代谢物水杨酸的浓度,无原药存在,按400mg/Kg给药后,在36小时内维持水杨酸浓度在70~80μg/ml范围内。静注该药后,血中同样以水杨酸浓度为主,有少量愈创术酚,原药在5分钟内即代谢分解完。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HPLC 愈创木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制剂的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春秋 闵乐 +3 位作者 聂敏奎 庄镇华 张淑华 欧珍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2年第Z1期11-11,共1页
青蒿(Artemisia annua L)、性寒味苦,为传统清热解暑药物。我国是青蒿高产地区,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青蒿的药用价值,宏扬祖国传统医学,我们对青蒿的解热,解暑、免疫调节、抗菌及急、慢性毒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青蒿制... 青蒿(Artemisia annua L)、性寒味苦,为传统清热解暑药物。我国是青蒿高产地区,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青蒿的药用价值,宏扬祖国传统医学,我们对青蒿的解热,解暑、免疫调节、抗菌及急、慢性毒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青蒿制剂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作用强于柴胡注射液。(2)解暑试验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 毒理学研究 解热作用 免疫调节 祖国传统医学 血清溶血素 清热解暑 长期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 柴胡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唑泰棉栓对大鼠真菌性、厌氧菌性阴道炎模型的药理作用
14
作者 朱洁 欧真蓉 +2 位作者 张淑华 荣祖元 张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8-19,共2页
双唑泰棉栓是由双唑泰棉开发出的新剂型,其有效成份同双唑泰栓一致,即含甲硝唑、克霉唑和洗必泰,对临床妇科常见的真菌性及厌氧菌性阴道炎有效。 本实验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再注射雌激素造成假动情期而感染白色念珠菌和脆弱拟杆菌的方... 双唑泰棉栓是由双唑泰棉开发出的新剂型,其有效成份同双唑泰栓一致,即含甲硝唑、克霉唑和洗必泰,对临床妇科常见的真菌性及厌氧菌性阴道炎有效。 本实验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再注射雌激素造成假动情期而感染白色念珠菌和脆弱拟杆菌的方法,建立大鼠真菌性和厌氧菌性阴道炎模型。设立双唑泰棉栓40mg/kg、2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真菌性 双唑泰栓 大鼠 白色念珠菌 药理 厌氧 工业研究 脆弱拟杆菌 甲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M B和ACM A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报告
15
作者 刘萍 闵乐 +1 位作者 钟宁 庄镇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53-53,共1页
本文报告ACMB和ACMA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以及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在连续腹腔注射八日剂量为ACM B1.3mg/kg(1/10LD<sub>50</sub>)、0.66mg/kg(1/20LD<sub>50<... 本文报告ACMB和ACMA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以及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在连续腹腔注射八日剂量为ACM B1.3mg/kg(1/10LD<sub>50</sub>)、0.66mg/kg(1/20LD<sub>50</sub>)和ACM A2.77mg/kg(1/10LD<sub>50</sub>)、1.39mg/kg(1/20LD<sub>50</sub>)时,使ACMB0.66mg/kg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ACM A ACM B 血清溶血素 小鼠体液 小鼠细胞 淋巴细胞数 研究报告 淋巴细胞计数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淋灵胶囊抗菌作用研究
16
作者 刘萍 张涉华 欧珍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7年第1期45-46,共2页
本文介绍用二种方法(琼脂二倍稀释法和杯碟法)对杀淋灵胶囊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杀淋灵对淋球菌作用很强,MIC为0.5~16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作用亦强,MIC分别为0.5mg/ml和2.mg/ml,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好。
关键词 抗菌作用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素研究所 绿脓杆菌 琼脂二倍稀释法 胶囊 表皮葡萄球菌 环丙沙星 体外抗菌 淋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环孢素软胶囊的药理试验
17
作者 杨体模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7年第1期45-45,共1页
环孢素软胶囊是环孢素的一个新剂型,其最大虽服用方便,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对环孢素软胶囊进行了药效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口服环孢素软胶囊40、20mg/Kg/day,每天一次,连续10天,能明显抑制大鼠免疫系统对异种肿瘤S<sub>180<... 环孢素软胶囊是环孢素的一个新剂型,其最大虽服用方便,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对环孢素软胶囊进行了药效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口服环孢素软胶囊40、20mg/Kg/day,每天一次,连续10天,能明显抑制大鼠免疫系统对异种肿瘤S<sub>180</sub>的排斥反应,且这种免疫抑制作用与剂量有较好的正量效关系。在对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胶囊 国产环孢素 药理试 急性毒性试验 环抱素 排斥反应 移植物抗宿 免疫系统 量效关系 免疫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M—M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张华 闵乐 荣祖元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52-52,共1页
本文用<sup>3</sup>H—胸腺嘧啶核苷(<sup>3</sup>H—TdR)体外参入法和对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了新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ACM—M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CM—M10ug/ml和100ug/ml对<sup>3</s... 本文用<sup>3</sup>H—胸腺嘧啶核苷(<sup>3</sup>H—TdR)体外参入法和对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了新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ACM—M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CM—M10ug/ml和100ug/ml对<sup>3</sup>H—TdR参入P<sub>380</sub>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制率分别为97%和98.4%。ACM—M4mg/kg和2mg/kg两剂量对DBA/2小鼠P<sub>380</sub>的白血病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76.36%和31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活性 ACM 生命延长率 抗肿瘤抗生素 胸腺嘧啶核苷 蒽环类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等对小鼠单次腹腔注射产生肝损伤作用程度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荣祖元 杨体模 庄镇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5年第Z1期76-76,共1页
在对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小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试验中发现:这类药在低于1/2~1/4 LD<sub>50</sub>剂量作用下,能引起肝脏重度畸型、粘连。该作用在单次给药后15~20天出现,易被试验操作者忽视。小鼠外观活动无异常。
关键词 氧氟沙星 依诺沙星 环丙沙星 肝损伤 腹腔注射 作用程度 小鼠 急性毒性 工业研究 氟喹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莫普林与甲氧苄啶体内抗菌作用比较
20
作者 杨芳炬 刘小康 +3 位作者 王浴生 范爱兰 张淑华 欧珍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0年第4期32-32,共1页
试验用昆明种小鼠腹腔感染致死量的临床分离菌株,再给予溴莫普林(BDP)与甲氧苄啶(TMP)口服及皮下给药,分别求其ED_(50)。试验结果表明口服BDP及TMP对感染金葡菌95191的ED_(50)分别为31.6与62.0mg/kg,皮下注射分别为9.4与17.3mg/kg;对感... 试验用昆明种小鼠腹腔感染致死量的临床分离菌株,再给予溴莫普林(BDP)与甲氧苄啶(TMP)口服及皮下给药,分别求其ED_(50)。试验结果表明口服BDP及TMP对感染金葡菌95191的ED_(50)分别为31.6与62.0mg/kg,皮下注射分别为9.4与17.3mg/kg;对感染大肠杆菌小鼠BDP与TMP的ED_(50)口服分别为25.2与63.0mg/kg,与下注射为16.0与59.1mg/kg;对感染嗜血流感杆菌9501的ED_(50),口服分别为9.2与83.0mg/kg;皮下注射则分别为7.5与28.4mg/kg;对感染肺炎链球菌9511的口服ED_(50)分别为50.4与101.1mg/kg。结果表明BDP口服体内抗菌作用比TMP强,对嗜血流感杆菌要强9倍,对其它细菌要强2倍左右(p值均小于0.05~0.01)。BDP皮下给药的抗菌作用要强于口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 BDP ED50 感染 体内抗菌作用 甲氧苄啶 皮下 大肠杆菌 细菌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