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区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晓阳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9期38-39,共2页
调查了成都市区现有的31个典型园林植物群落样地,并应用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31个植物群落进行了划分和归类,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和造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成都市区 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物种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
作者 刘会颖 《艺术科技》 2016年第7期386-,共1页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本文主要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景观设计方向 构建课程体系 就业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对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曾晓阳 高永恒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分析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与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方法】在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地段设立样方,调查了森林植被特征,并运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森林的冠层结构和光环境特征.【结果】青城山常绿阔叶林乔木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im... 【目的】分析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与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方法】在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地段设立样方,调查了森林植被特征,并运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森林的冠层结构和光环境特征.【结果】青城山常绿阔叶林乔木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高于草本层,乔木层丰富度高于灌木层,但两层间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差异不明显.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冠层上方的光量子通量(PPFD)显著负相关,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冠层下方PPFD显著正相关.草本层均匀度与冠层孔隙度和开度呈正显著相关,与郁闭度呈负相关.【结论】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及其引起的光环境变化对草本层的影响较乔木层和灌木层明显,尤其是对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更显著.在青城山低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林下光照强度大小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演替的重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城山 常绿阔叶林 植物群落 冠层结构 半球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景观设计的营造手法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会颖 《艺术科技》 2016年第7期335-,共1页
生态景观已成为景观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文从各个方面针对如何营造生态景观进行分析,研究生态景观的营造手法,以期对现代生态景观设计具有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景观 景观设计 营造手法 生态保护性景观 地域性生态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绘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会颖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9期69-70,共2页
手绘表现形式在景观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草图构思阶段以及效果图表现阶段尤为重要,有助于增强方案的创意与设计感。现从景观构成要素的手绘表现形式出发,探讨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手绘表现技法。
关键词 手绘 表现技法 景观设计 方案表现 效果图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景观设计要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会颖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0期172-172,167,共2页
本文从景观构成要素出发,围绕生态景观设计研究景观设计要素如何发挥其生态作用,以此为生态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生态景观 设计 景观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离体快繁初代培养基的筛选
7
作者 何静茹 刘会颖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1期38-38,40,共2页
试验以铁皮石斛假鳞茎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铁皮石斛初代培养中,适宜腋芽萌发的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结果表明,将消毒后的茎段水平放置于MS+NAA0.3 mg/L+6-BA2 mg/L培养基中,10 d左右开始萌发,且萌发的腋芽长且壮,为9组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 试验以铁皮石斛假鳞茎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铁皮石斛初代培养中,适宜腋芽萌发的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结果表明,将消毒后的茎段水平放置于MS+NAA0.3 mg/L+6-BA2 mg/L培养基中,10 d左右开始萌发,且萌发的腋芽长且壮,为9组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培养基中最佳的初代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初代培养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蕙兰传粉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静秋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8期38-39,共2页
为了解野生蕙兰的传粉机制,对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蕙兰的传粉生物学及其形态特征、物候、伴生植物种类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蕙兰花期为4月中旬至4月末,同一花序上的十余朵花在同一天开放,无明显先后顺序。蕙兰的伴生植物主要为马尾松... 为了解野生蕙兰的传粉机制,对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蕙兰的传粉生物学及其形态特征、物候、伴生植物种类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蕙兰花期为4月中旬至4月末,同一花序上的十余朵花在同一天开放,无明显先后顺序。蕙兰的伴生植物主要为马尾松、杉木、芒萁、映山红和山茶等(居群附近5m)。在观察蕙兰传粉时发现有大量的膜翅目(3种)、双翅目(3种)、鳞翅目(4种)昆虫及一些裂蝽、蜻蜓在兰花周围的映山红等植物旁飞行停留,然而其中只观察到中华蜜蜂对蕙兰有访花行为。另外,野生蕙兰自然结实率较低(7.5%),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蕙兰 传粉机制 开花物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野生寒兰分布和保护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静秋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7期40-41,共2页
寒兰(Cymbidium Kansan Makino)是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广东、台湾、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区,在江西则主要分布于赣中北部以南地区。以开花期来分,寒兰可... 寒兰(Cymbidium Kansan Makino)是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广东、台湾、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区,在江西则主要分布于赣中北部以南地区。以开花期来分,寒兰可分为春季开花寒兰、夏季开花寒兰、秋季开花寒兰。以叶幅大小来分,又可分为小叶寒兰和大叶寒兰。目前,人们对于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工作仍显不足,过度采挖使得野生兰花的数量和分布区域急剧减小。通过对江西野生寒兰的分布区域和保护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野生兰花的保护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兰 分布 保护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