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唐家河羚牛、鬣羚、斑羚春冬季生境选择比较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吴华 胡锦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27-1633,共7页
1998年 3月~ 1 999年 2月 ,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运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 ,对羚牛、鬣羚、斑羚春冬季对生境的利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它们在生境选择上有部分重叠 ,但是其对生境的利用方式均有显著的差异... 1998年 3月~ 1 999年 2月 ,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运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 ,对羚牛、鬣羚、斑羚春冬季对生境的利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它们在生境选择上有部分重叠 ,但是其对生境的利用方式均有显著的差异。在春季 ,羚牛主要利用海拔较高、食物丰富度高、灌木较大、离灌木较远的生境 ;鬣羚和斑羚主要利用海拔较低、食物丰富度中等、灌木较小、离灌木较近的生境。在冬季 ,羚牛主要利用坡度适中、海拔适中、乔木较大、乔木较稀、离乔木较远的生境 ;鬣羚主要利用坡度较陡、海拔较高、乔木较小、乔木较稀、离乔木适中的生境 ;斑羚主要利用坡度较缓、海拔较低、乔木较小、乔木较密、离乔木较近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鬣羚 斑羚 冬季 生境选择 四川唐家河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丘陵地区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鲁庆彬 胡锦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3-235,共3页
对四川省丘陵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初步调查,报道的110种鸟类中,以阔叶林最多,占67种,针叶林最少,占17种.分析其生境状况,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以阔叶林最大,农田灌丛荒地最小.同时,分析了各群落的相似性,讨论了影响鸟类群落结构的各种... 对四川省丘陵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初步调查,报道的110种鸟类中,以阔叶林最多,占67种,针叶林最少,占17种.分析其生境状况,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以阔叶林最大,农田灌丛荒地最小.同时,分析了各群落的相似性,讨论了影响鸟类群落结构的各种因素和鸟类的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丘陵地区 鸟类 群落结构 生境 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动物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的翼手类及研究近况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毅 侯万儒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1997年第4期171-174,共4页
关键词 哺乳动物纳 翼手目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滩水电站建成前后库区流域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材权 余志伟 +3 位作者 李操 刘昊 MartinWilliams CeoffCarey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4期214-218,共5页
对二滩水库库区的鸟类进行野外调查,发现在水库建成前后的鸟类都是187种,但其种类组成不同,相同种类129种,占观察到的种数的68.98%;同时还发现四川省鸟类新纪录12种。对建成前后的鸟类相对数量和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水库建成后... 对二滩水库库区的鸟类进行野外调查,发现在水库建成前后的鸟类都是187种,但其种类组成不同,相同种类129种,占观察到的种数的68.98%;同时还发现四川省鸟类新纪录12种。对建成前后的鸟类相对数量和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水库建成后,云南松林区、常绿阔叶林区和针阔叶混交林区3种生境的鸟类相对数量和物种多样性较建成前增高,均匀度变化不明显,农田耕作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都降低;水库建成后,整个系统的鸟类β多样性略有下降。水域与其它生境的鸟类相似性很低。建成后农田耕作区与其它生境间的鸟类相似性比建成前有所降低,云南松林区与另两种森林生境间的鸟类相似性变化不大,常绿阔叶林区和针阔叶混交林区的鸟类相似性增高。导致鸟类多样性变化的一个原因是生境复杂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滩水电站 建成前后 库区流域 鸟类 多样性 水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密度初步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魏辅文 王维 +1 位作者 杨光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1995年第2期66-67,共2页
本文利用分层抽样粪堆计数法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4种不同生境中林麝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内林麝密度最高,为2.26只/km ̄2,常绿落阔混交林为1.11只/km ̄2,针阔混交林为0.26只/km ̄2... 本文利用分层抽样粪堆计数法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4种不同生境中林麝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内林麝密度最高,为2.26只/km ̄2,常绿落阔混交林为1.11只/km ̄2,针阔混交林为0.26只/km ̄2,针叶林中无林麝分布。保护区内林麝密度较低与人为干扰破坏严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种群密度 粪堆计数法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类固醇激素研究简史及其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春 魏辅文 +2 位作者 李明 刘雪卿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系统回顾了粪便类固醇激素研究的历史 ,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动物粪便类固醇激素研究的现状 ,认为利用动物粪便研究类固醇激素具有完全无伤害性、材料收集容易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 ,并且有助于评估动物青春期的健康状况、判断动... 系统回顾了粪便类固醇激素研究的历史 ,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动物粪便类固醇激素研究的现状 ,认为利用动物粪便研究类固醇激素具有完全无伤害性、材料收集容易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 ,并且有助于评估动物青春期的健康状况、判断动物的排卵方式、早孕诊断、产期预测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类固醇激素 野生动物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青川县大熊猫种群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杰 李艳红 +1 位作者 胡锦矗 喻小燕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本文研究了青川县大熊猫冬春季对栖息地选择和 2 0世纪 70年代、80年代和 90年代栖息地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表明该地大熊猫冬春季对地形的选择主要为向阳的陡坡和斜坡或较干燥的阴坡 ,郁闭度 0 6以下 ,主要活动在海拔 2 2 0 0~ 2 8... 本文研究了青川县大熊猫冬春季对栖息地选择和 2 0世纪 70年代、80年代和 90年代栖息地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表明该地大熊猫冬春季对地形的选择主要为向阳的陡坡和斜坡或较干燥的阴坡 ,郁闭度 0 6以下 ,主要活动在海拔 2 2 0 0~ 2 80 0m区域 ;随着年代的递增 ,栖息地的面积日趋缩小 ,种群数量也逐步减少 ,分别为 114只、6 0只和47只 ;探讨了影响分布和数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种群数量 生境选择 青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拐棍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秦自生 艾伦.泰勒 +1 位作者 蔡绪慎 黄金燕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17,共12页
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仅产于我国四川西部中山地带。作者在该竹种分布中心——卧龙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对拐棍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本文对拐棍竹的地下茎(竹鞭)和地上茎(秆、枝、叶)的生长发育、种龄与茎龄... 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仅产于我国四川西部中山地带。作者在该竹种分布中心——卧龙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对拐棍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本文对拐棍竹的地下茎(竹鞭)和地上茎(秆、枝、叶)的生长发育、种龄与茎龄的鉴别以及对生物量测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保护大熊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棍竹 生物学特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牛羚的分布 被引量:9
9
作者 魏辅文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1993年第3期32-33,共2页
本文分析讨论了目前牛羚在四川的分布格局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牛羚 分布 保护 珍稀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蝙蝠科二新纪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毅 李艳红 +2 位作者 鲁庆斌 王鸿加 李维余 《四川动物》 CSCD 1999年第2期88-89,共2页
四川省隶属青藏、华中和西南三大动物地理区划,所处位置特殊,地形复杂,种类丰富多样,翼手类动物的多样性也极为丰富。我们1998年在翼手类多样性调查中,采得标本15种421号。1大足鼠耳蝠MyotisricketiTho... 四川省隶属青藏、华中和西南三大动物地理区划,所处位置特殊,地形复杂,种类丰富多样,翼手类动物的多样性也极为丰富。我们1998年在翼手类多样性调查中,采得标本15种421号。1大足鼠耳蝠MyotisricketiThomas于1998年5月10日、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蝙蝠科 新纪录 大足鼠耳蝠 北棕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华蓥山兽类资源名录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杰 李艳红 +1 位作者 邓其祥 段彪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前,有关华蓥山兽类资源状况仅有零星报道[1]。我们先后于1995年2月、7月,1996年8月,1997年12月及1998年8月对华蓥山兽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关键词 四川 华蓥山 兽类资源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的鸟类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延蜀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4期185-189,共5页
198 6年 7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铁布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结果显示 ,该保护区有鸟类 141种 ,分属 14目 30科94属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4种 ,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2 0种。从区系上看 ,古北界成份有 83种 ,占全区鸟类总数的 5 8 86 % ;... 198 6年 7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铁布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结果显示 ,该保护区有鸟类 141种 ,分属 14目 30科94属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4种 ,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2 0种。从区系上看 ,古北界成份有 83种 ,占全区鸟类总数的 5 8 86 % ;东洋界成份 40种 ,占 2 8 37% ;广布种 18种 ,占 12 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布自然保护区 鸟类 四川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社鼠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淯 胡锦矗 谌利民 《四川动物》 CSCD 1994年第2期67-68,共2页
社鼠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小兽群落的优势种,其种群的空间格局为典型的聚集分布.集群分布为均匀分布,其聚集的强度与密度呈负相关,但不典型.
关键词 社鼠 空间格局 分布型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家河大熊猫种群生存力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泽钧 胡锦矗 +1 位作者 吴华 侯万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90-998,共9页
唐家河大熊猫是一个包括 3个亚种群的异质种群。借助于漩涡模型 ( vortex8.2 1 ) ,对唐家河大熊猫未来 1 0 0 a内的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 ,并分析了不同因子对该种群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考虑近亲繁殖、灾害等因素的情况下 ,该种群 ... 唐家河大熊猫是一个包括 3个亚种群的异质种群。借助于漩涡模型 ( vortex8.2 1 ) ,对唐家河大熊猫未来 1 0 0 a内的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 ,并分析了不同因子对该种群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考虑近亲繁殖、灾害等因素的情况下 ,该种群 1 0 0 a内在总体上保持稳定 ,并略有增长 ,但种群基因杂合率下降 ,累积绝灭率增加 ,尤以落衣沟亚种群为最。提高环境容纳量、补充外来个体等措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该种群的长期存活 ,而近亲繁殖、灾害等因素则大大加速了种群的灭绝步伐。另外 ,成功的迁移扩散有利于异质种群的稳定与发展 ,否则对数量稀少的大熊猫种群有害无益。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种群生存力分析 异质种群 亚种群 唐家河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山魈行为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君 胡锦矗 +4 位作者 钟顺隆 费立松 王强 陈红卫 邓家波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2期69-72,共4页
20 0 1年 1~ 9月 ,在成都动物园对人工饲养状态下 1 4 ( 8♀♀ 6♂♂ )只山魈 (Mandrillussphinx)的行为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用时间取样法记录每 1 0分钟内目标取样法所见动物的各种行为及其频次 ,通过 1 80 6小时的研究表明 ,山魈主... 20 0 1年 1~ 9月 ,在成都动物园对人工饲养状态下 1 4 ( 8♀♀ 6♂♂ )只山魈 (Mandrillussphinx)的行为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用时间取样法记录每 1 0分钟内目标取样法所见动物的各种行为及其频次 ,通过 1 80 6小时的研究表明 ,山魈主要的日行为是取食、休息、运动三种个体行为 ,它们分别占日活动时间的 2 2 91 %、33 79%、和 33 1 4 % ;其次为梳理行为 ,占山魈日活动时间的 4 0 9% ;嬉戏行为仅发生在非成年个体间。山魈活动行为 (除去休息以外的所有行为 )的高峰出现在 8:0 0~ 1 0 :0 0、1 6:0 0~ 1 8:0 0左右的两个时段。日活动时间集中在 7:0 0~ 1 9:0 0 ,但在 1 3:0 0~ 1 4 :0 0活动强度明显减弱 ,有一休息峰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 山魈 行为 时间分配 猴科动物 灵长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斑羚春冬季对生境的选择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华 张泽均 胡锦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2-97,共6页
1998年 3~ 4月和 1999年 1~ 2月 ,作者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 ,对斑羚 (Naemorhedusgoral)春冬季对生境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斑羚春季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为人为干扰度... 1998年 3~ 4月和 1999年 1~ 2月 ,作者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 ,对斑羚 (Naemorhedusgoral)春冬季对生境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斑羚春季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为人为干扰度、植被型、坡位、郁闭度、水源、乔木距离、乔木大小、灌木距离、坡度、灌木大小 ;影响其冬季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为人为干扰度、植被型、坡位、郁闭度、坡向、海拔、灌木大小、坡度、食物丰富度、乔木密度 ;斑羚春冬季生境选择的分离主要表现为植被型、郁闭度、水源、坡位、坡度、乔木大小、乔木距离、灌木密度等生态因子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羚 生境选择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春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两栖动物资源及现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段彪 何冬 +1 位作者 李操 邓其祥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1期25-28,共4页
依据近 3 0年的野外调查采集结果 ,重庆市现有两栖动物 2目 8科 18属 3 3种。区系组成以华中区物种占绝对优势 ,为 5 1 5 2 %。地理分布上处于盆中平原丘陵省的物种仅 12种 ,盆地东北缘大巴山省有 2 4种 ,盆地东南缘山地省有 2 8种。对... 依据近 3 0年的野外调查采集结果 ,重庆市现有两栖动物 2目 8科 18属 3 3种。区系组成以华中区物种占绝对优势 ,为 5 1 5 2 %。地理分布上处于盆中平原丘陵省的物种仅 12种 ,盆地东北缘大巴山省有 2 4种 ,盆地东南缘山地省有 2 8种。对重庆的两栖动物多样性和资源类型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两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聚类法在大熊猫数量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泳宏 郭建 胡锦矗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4-27,37,共5页
提出了用大熊猫粪便咬节长度进行聚类分析的调查方法 .将该法具体应用于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数量调查中 ,取得了与其它方法一致的结果 :即研究区域内共有 4只大熊猫 .
关键词 大熊猫 数量调查 聚类分析 冶勒自然保护区 粪便咬节长度 动物种群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斑锦蛇的现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杰 李艳红 +2 位作者 李操 胡锦矗 王鸿加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结合近几年来的野外调查 ,对横斑锦蛇的现状进行了报道。横斑锦蛇目前仅见于四川省西部的汶川、宝兴、石棉、泸定和雅安 5个县、市 ,其中石棉和宝兴两县为其新分布区。横斑锦蛇栖息于海拔 16 5 0~ 2 5 0 0m的湿润山地落叶阔叶林及灌草... 结合近几年来的野外调查 ,对横斑锦蛇的现状进行了报道。横斑锦蛇目前仅见于四川省西部的汶川、宝兴、石棉、泸定和雅安 5个县、市 ,其中石棉和宝兴两县为其新分布区。横斑锦蛇栖息于海拔 16 5 0~ 2 5 0 0m的湿润山地落叶阔叶林及灌草丛中 ,数量稀少 ,亟待加强保护和研究。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斑锦蛇 新分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寺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杰 李艳红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3期128-131,共4页
对黄龙寺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 ,报道兽类共 6 3种 ,分属 6目 2 3科 ,其中北方类型的兽类与南方类型的比例为 38.1:5 3.97。保护区内有我国特产兽类 30种 ,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19种 ,四川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5种。最... 对黄龙寺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 ,报道兽类共 6 3种 ,分属 6目 2 3科 ,其中北方类型的兽类与南方类型的比例为 38.1:5 3.97。保护区内有我国特产兽类 30种 ,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19种 ,四川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5种。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寺自然保护区 兽类资源 区系 动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