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域文化在旅游服饰产品设计中的融入与传承
1
作者 宋歌 赵强 李俊涛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107,共4页
地域文化是区域优秀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及审美价值。设计师将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巧妙融入旅游服饰产品,能够有效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带动旅游文创产业的发展。从地域文化在旅游服饰设计中的价值入手,分析旅游服饰产品设计... 地域文化是区域优秀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及审美价值。设计师将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巧妙融入旅游服饰产品,能够有效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带动旅游文创产业的发展。从地域文化在旅游服饰设计中的价值入手,分析旅游服饰产品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融入及传承现状,进而从专业人才培养、文化内涵挖掘、产品差异化设计、品牌构建等方面探究地域文化在旅游服饰中的合理渗透,以期为地域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旅游服饰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勒柯克的新疆田野调查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
20世纪初,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三次参与新疆田野考古。作为“他者”,勒柯克的研究立场与文化身份在其探险式田野调查与著作中时显时隐。在批判勒柯克考察研究中“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其多元文化、多民族文明互动的研究... 20世纪初,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三次参与新疆田野考古。作为“他者”,勒柯克的研究立场与文化身份在其探险式田野调查与著作中时显时隐。在批判勒柯克考察研究中“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其多元文化、多民族文明互动的研究取径,对揭示新疆美术史的内涵与当代价值,促成中国边疆艺术史与艺术研究的“本土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柯克 新疆田野调查 文化认同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无名”到“有名”: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8,207,共9页
与传统画学研究相比,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在视野、对象、理论、方法上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无名”艺术进入“有名”艺术研究殿堂,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中国“无名艺术... 与传统画学研究相比,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在视野、对象、理论、方法上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无名”艺术进入“有名”艺术研究殿堂,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中国“无名艺术史”在20世纪上半叶有了过往所不具有的人文内涵,其关注点不在创作主体的个性流露,学术取向也不在于对象“有名”或“无名”,而是从创作共性角度去看待整体的艺术流变趋势。正是基于此,“无名艺术史”的研究与书写范式部分取代传统范式,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的中西方学术对话桥梁,凸显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双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无名艺术史 研究范式转移 从“无名”到“有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中心城区滨河绿道场景营造策略探析
4
作者 朱晓敏 宋志坚 《现代园艺》 2024年第7期120-123,126,共5页
当前,“场景营城”成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本研究结合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以成都中心城区锦江绿道段节点规划为例,通过“场景营城”的视角,从“生态场景、休闲场景、文化场景、消费场景”四方面分析总结绿道场景营造策略... 当前,“场景营城”成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本研究结合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以成都中心城区锦江绿道段节点规划为例,通过“场景营城”的视角,从“生态场景、休闲场景、文化场景、消费场景”四方面分析总结绿道场景营造策略,探究成都公园城市的绿道场景表达,以期探索新时代城市中心城区绿道规划创新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场景营城 滨河绿道 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残儿童木质假肢的感性工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宁 陈师豪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2,79,共6页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成人化、技术控、科技感等方面,本文在分析6~12岁肢残儿童身心发展差异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挖掘用户情感化需求,进行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设计实践。通过收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样本及感性语...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成人化、技术控、科技感等方面,本文在分析6~12岁肢残儿童身心发展差异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挖掘用户情感化需求,进行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设计实践。通过收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样本及感性语汇,应用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降维,建立了感性意象与设计要素的对应关系。设计师通过对木质材料产品设计特性、加工技术和情感化设计优势的分析,从造型、功能、人机进行产品适配设计,实现了产品的情感化体验。以肢残儿童假肢为载体进行感性工学设计实践,在满足6~12岁肢残儿童使用需求的同时契合其情感需求,实现了假肢产品的设计创新。研究旨在为同类型产品提供设计方法指导,给予特殊儿童群体人性化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假肢 感性工学 肢残儿童 适配设计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深度学习的基本问题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陶旭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135,共6页
深度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能动参与的学习。它需要一个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能持续的问题序列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驱动。基本问题是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迁移,通向学习理解,促进深度学习的问题。设计基本问题,... 深度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能动参与的学习。它需要一个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能持续的问题序列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驱动。基本问题是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迁移,通向学习理解,促进深度学习的问题。设计基本问题,应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来进行整体规划,结合课程标准中不同模块的内容要求和教科书中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也可以由单元课题中的宏观性问题和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来进行设计,还可以由“理解”的不同方面和与技能学习有关的内容来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基本问题 学习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回望与呼应——工业4.0下设计教育再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谭杰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122-127,共6页
现代设计教育在百年历史的发展轨迹中,充分反映出时代背景和思想变革。本文以开端、延续、转型三个主题回顾了现代设计教育经历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包豪斯再到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历程,对每个时期设计教育的现代性进行了讨论,同时概... 现代设计教育在百年历史的发展轨迹中,充分反映出时代背景和思想变革。本文以开端、延续、转型三个主题回顾了现代设计教育经历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包豪斯再到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历程,对每个时期设计教育的现代性进行了讨论,同时概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等设计教育的觉醒,分析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后的教育现状,力图从工业4.0的内涵特征和对未来趋势的研判出发,探讨中国在工业4.0语境中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文章认为,历史的回顾需要有历史的眼光,历史经验应当为今天带来反思,特别是“以人文格局为中心、创新驱动为手段、教育与研究相结合”的时代价值和理念的转变,力求为当下乃至未来的中国设计教育带来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 设计教育 包豪斯 工业4.0 人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涉县鹿儿寺石窟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己祥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首次刊布了河北涉县鹿儿寺石窟的具体内容,指出该石窟图像粉本和冀南、豫北盛行的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关系密切,推测其开凿于盛唐玄宗时期。石窟外立面浮雕成佛塔,其图像组合体现出印度笈多式背障的影响,这在已知...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首次刊布了河北涉县鹿儿寺石窟的具体内容,指出该石窟图像粉本和冀南、豫北盛行的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关系密切,推测其开凿于盛唐玄宗时期。石窟外立面浮雕成佛塔,其图像组合体现出印度笈多式背障的影响,这在已知唐代佛教石窟中绝无仅有,对于理解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的演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儿寺石窟 河北涉县 唐代 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传统菜市场的社会创新探索
9
作者 王佳玉 谭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57-260,共4页
目的 城市更新背景下从乡村视角出发,立足本体,讨论城市传统菜市场空间的意义,并以其环境改造为例,尝试探索艺术介入城市老旧空间环境设计的路径。方法 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创新思维并切换视角,挖掘城市传统菜市场与乡村之间的关联要素,... 目的 城市更新背景下从乡村视角出发,立足本体,讨论城市传统菜市场空间的意义,并以其环境改造为例,尝试探索艺术介入城市老旧空间环境设计的路径。方法 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创新思维并切换视角,挖掘城市传统菜市场与乡村之间的关联要素,以乡土文化为立足点实现城市传统菜市场的升级与改造。结果 提出了从物理空间承载乡土文化、立体形象重塑乡土文化、服务设计传导乡土文化、行为节律传承乡土文化4个角度的设计策略。结论 城市传统菜市场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交界点”承载着生活、文化、教育、情感等多重意义,不能仅从单一功能视角出发判定城市传统菜市场的去留。当前在城市更新中,应着重考虑可持续发展主题并充分利用设计学中社会创新思维去发现城市老旧空间性质的多面性,深度挖掘空间的价值,注重其意义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统菜市场 乡土文化 空间重塑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