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对“书法经济”研究的思考
1
作者 刘虎林 《大学书法》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学科升级后的书法研究和学科建设不能画地为牢,而应承接新文科的建设思路,利用学科交叉不断拓宽研究视野。“书法经济”研究聚焦书法史中的“经济现象”,利用经济学的学科优势,对书法史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专题梳理及阐释,以经济和书法... 学科升级后的书法研究和学科建设不能画地为牢,而应承接新文科的建设思路,利用学科交叉不断拓宽研究视野。“书法经济”研究聚焦书法史中的“经济现象”,利用经济学的学科优势,对书法史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专题梳理及阐释,以经济和书法的关系作为研究目标,探究由书法经济行为引发的社会现象及背后原因,以期为中国书法史研究探索新视角、寻求新解释。此外,“书法经济”的研究还能“知古鉴今”,通过对古代书法经济史的研究,反思当代“书法经济”的相关问题,对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学科升级 书法经济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美术大概念教学中的高阶思维培养
2
作者 周河岑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72-174,共3页
大概念是现阶段美术教学中一个非常复杂且热门的教育理念,其是学科中较为精华、有价值的内容,将其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是培育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大概念,有助于让学生的思维向高阶发展,让学生... 大概念是现阶段美术教学中一个非常复杂且热门的教育理念,其是学科中较为精华、有价值的内容,将其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是培育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大概念,有助于让学生的思维向高阶发展,让学生从多维度理解问题。该文介绍大概念教学与高阶思维培养的关系,分析大概念教学助力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内在逻辑,以美术学科大概念视角,从课堂教学实施的角度,探索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中分析、评价、创造思维三个层面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高阶思维 问题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勒柯克的新疆田野调查及其当代价值
3
作者 刘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
20世纪初,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三次参与新疆田野考古。作为“他者”,勒柯克的研究立场与文化身份在其探险式田野调查与著作中时显时隐。在批判勒柯克考察研究中“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其多元文化、多民族文明互动的研究... 20世纪初,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三次参与新疆田野考古。作为“他者”,勒柯克的研究立场与文化身份在其探险式田野调查与著作中时显时隐。在批判勒柯克考察研究中“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其多元文化、多民族文明互动的研究取径,对揭示新疆美术史的内涵与当代价值,促成中国边疆艺术史与艺术研究的“本土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柯克 新疆田野调查 文化认同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残儿童木质假肢的感性工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宁 陈师豪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2,79,共6页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成人化、技术控、科技感等方面,本文在分析6~12岁肢残儿童身心发展差异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挖掘用户情感化需求,进行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设计实践。通过收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样本及感性语...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成人化、技术控、科技感等方面,本文在分析6~12岁肢残儿童身心发展差异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挖掘用户情感化需求,进行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设计实践。通过收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样本及感性语汇,应用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降维,建立了感性意象与设计要素的对应关系。设计师通过对木质材料产品设计特性、加工技术和情感化设计优势的分析,从造型、功能、人机进行产品适配设计,实现了产品的情感化体验。以肢残儿童假肢为载体进行感性工学设计实践,在满足6~12岁肢残儿童使用需求的同时契合其情感需求,实现了假肢产品的设计创新。研究旨在为同类型产品提供设计方法指导,给予特殊儿童群体人性化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假肢 感性工学 肢残儿童 适配设计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邛陶烧造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5
作者 蒋晨 《天工》 2024年第34期76-78,共3页
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见证和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器具,陶瓷不仅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邛窑是我国西南地区非常著名的陶瓷民窑,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其... 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见证和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器具,陶瓷不仅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邛窑是我国西南地区非常著名的陶瓷民窑,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其窑口数量较多,分布范围比较广。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邛陶烧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意义,以及邛陶烧造技艺传承和保护的现状,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出发,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希望为邛陶烧造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邛窑 邛陶烧造技艺 陶瓷 陶瓷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荣竹作品
6
作者 唐荣竹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6期185-18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美育的认知及其矛盾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渟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73-80,共8页
美育的概念与内涵有很多种解读,许多学者站在对美育认知的各自立场上阐释了美育的重要性与价值。有的持美育工具论立场,有的持美育决定论立场,有的持美育自律论立场。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强调学校美育的当下,对美育尤其是学校美育在认知立... 美育的概念与内涵有很多种解读,许多学者站在对美育认知的各自立场上阐释了美育的重要性与价值。有的持美育工具论立场,有的持美育决定论立场,有的持美育自律论立场。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强调学校美育的当下,对美育尤其是学校美育在认知立场上的误区与矛盾性,造成美育工作推进的各种障碍与尴尬。尤其是在关于美育与德育的关系、美育的非功利性与功能观、美育理论与实践、美育课程化与终身化等问题上存在诸多认知矛盾性。因此,揭示过往美育认知的矛盾性,找准美育推进的路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概念 学校美育 认知矛盾性 美育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平面设计中的“丑”--以高田唯“新丑风”设计作品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流苹 万延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2年第9期63-65,共3页
高田唯的设计并没有打破传统设计,而是向大众展现出另一种新的设计方式。这种“丑”的设计是一种有意义的个性的表现,“丑”在平面设计中具备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们看到了设计的多面性。高田唯的设计理念也给设计从业者提供了新的思... 高田唯的设计并没有打破传统设计,而是向大众展现出另一种新的设计方式。这种“丑”的设计是一种有意义的个性的表现,“丑”在平面设计中具备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们看到了设计的多面性。高田唯的设计理念也给设计从业者提供了新的思路,让更多人看到平面设计的另一面,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年轻设计师去打破常规思维,从生活中去探索、发现新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田唯 平面设计 审丑 新丑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分水油纸伞渡线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雅丽 梅少云 卢上尉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第4期68-70,共3页
泸州分水油纸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保留完整的传统手工制伞技艺,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渡线作为制伞技艺中独具特色的一环,技术性与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工艺复杂,传承、学习难度大。对泸州分水油纸伞... 泸州分水油纸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保留完整的传统手工制伞技艺,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渡线作为制伞技艺中独具特色的一环,技术性与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工艺复杂,传承、学习难度大。对泸州分水油纸伞渡线工艺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传承、弘扬和保护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分水油纸伞 渡线工艺 技术性 艺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回望与呼应——工业4.0下设计教育再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杰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122-127,共6页
现代设计教育在百年历史的发展轨迹中,充分反映出时代背景和思想变革。本文以开端、延续、转型三个主题回顾了现代设计教育经历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包豪斯再到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历程,对每个时期设计教育的现代性进行了讨论,同时概... 现代设计教育在百年历史的发展轨迹中,充分反映出时代背景和思想变革。本文以开端、延续、转型三个主题回顾了现代设计教育经历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包豪斯再到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历程,对每个时期设计教育的现代性进行了讨论,同时概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等设计教育的觉醒,分析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后的教育现状,力图从工业4.0的内涵特征和对未来趋势的研判出发,探讨中国在工业4.0语境中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文章认为,历史的回顾需要有历史的眼光,历史经验应当为今天带来反思,特别是“以人文格局为中心、创新驱动为手段、教育与研究相结合”的时代价值和理念的转变,力求为当下乃至未来的中国设计教育带来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 设计教育 包豪斯 工业4.0 人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涉县鹿儿寺石窟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己祥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首次刊布了河北涉县鹿儿寺石窟的具体内容,指出该石窟图像粉本和冀南、豫北盛行的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关系密切,推测其开凿于盛唐玄宗时期。石窟外立面浮雕成佛塔,其图像组合体现出印度笈多式背障的影响,这在已知...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首次刊布了河北涉县鹿儿寺石窟的具体内容,指出该石窟图像粉本和冀南、豫北盛行的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关系密切,推测其开凿于盛唐玄宗时期。石窟外立面浮雕成佛塔,其图像组合体现出印度笈多式背障的影响,这在已知唐代佛教石窟中绝无仅有,对于理解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的演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儿寺石窟 河北涉县 唐代 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艺术在川西林盘文化空间的景观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美 刘传军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9期93-95,共3页
川西林盘作为成都平原独有的乡村聚落形式,其承载着几千年巴蜀农耕文化,有着不可忽略的发展意义。本文以川西林盘崇州道明镇竹艺村为研究对象,探讨并总结公共艺术介入到川西林盘文化空间的景观设计策略和意义,为川西林盘建设中公共艺术... 川西林盘作为成都平原独有的乡村聚落形式,其承载着几千年巴蜀农耕文化,有着不可忽略的发展意义。本文以川西林盘崇州道明镇竹艺村为研究对象,探讨并总结公共艺术介入到川西林盘文化空间的景观设计策略和意义,为川西林盘建设中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林盘 公共艺术 林盘文化空间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道系统疗愈景观设计研究——以成都锦城绿道蜀道通衢段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祎璇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9期132-134,共3页
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会导致人们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约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对心理疗愈功能的空间,如城市绿道提出了既专业又综合的更高要求。本文以成都锦江绿道为例,以绿道景观疗愈功能为出发点,从社会调查、心理依据方面... 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会导致人们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约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对心理疗愈功能的空间,如城市绿道提出了既专业又综合的更高要求。本文以成都锦江绿道为例,以绿道景观疗愈功能为出发点,从社会调查、心理依据方面分析城市绿道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建议绿道设计需满足人员流量适当控制、社交距离合理保持、卫生设施增加、自然生态保护、可持续性保证、多样性包容相兼容、数字化技术加持、安全防护、社区参与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系统 景观设计 疗愈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传统绘画中的象征性题材研究
14
作者 梁勇第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8期98-100,共3页
抗战时期,在陪都重庆的大后方,书画艺术家们根据抗战现实的吁求,在“抗战救亡”的时代旋律下,以画笔作为武器,创作出大批的抗战宣传绘画。而擅长传统绘画并习惯于以山水、花鸟题材抒写胸意、寄托情思的传统文人画家们,也根据时代的需要... 抗战时期,在陪都重庆的大后方,书画艺术家们根据抗战现实的吁求,在“抗战救亡”的时代旋律下,以画笔作为武器,创作出大批的抗战宣传绘画。而擅长传统绘画并习惯于以山水、花鸟题材抒写胸意、寄托情思的传统文人画家们,也根据时代的需要,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既符合传统书画艺术笔墨审美传统、又具有特定的象征性语义的作品。通过作品内在的文化含义与外在象征意义的有机统一,达到了既传承文化传统又与时代共振的效果,以唤醒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以及对抗战胜利的必胜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陪都重庆 传统绘画 象征性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智能交通MOD开发模式应用探析——以成都为例
15
作者 苏弋涵 《时代汽车》 2023年第2期181-183,共3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深入的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城市逐渐出现了一系列交通问题,未来城市交通一定是智能化、合理化、高效率、以人为本真正考虑人们出现需求的。成都市近年来大修轨道交通,经过对日本轨道交通TOD模式的考察之后,将该模式作为解... 随着中国城市化深入的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城市逐渐出现了一系列交通问题,未来城市交通一定是智能化、合理化、高效率、以人为本真正考虑人们出现需求的。成都市近年来大修轨道交通,经过对日本轨道交通TOD模式的考察之后,将该模式作为解决交通问题的方式之一,一定程度缓解了某些情况的交通问题。但随着人们对于出行可达性和更高质量交通模式的要求提升之后,MOD模式相较于TOD模式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本文将以成都市为例,对成都市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政策导向进行阐述,再对TOD模式以及MOD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为成都市或者其他城市的交通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开发模式 智能化 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画《银信树下》
16
作者 刘椿会 《今古文创》 2020年第38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