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身教育百年: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 被引量:62
1
作者 何思颖 何光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7,86,共13页
"终身教育"百年历程经历了从古老观念的复兴到现代概念的厘定再到思想和理论体系化的过程。20世纪20-40年代,英国"1919年报告"将终身教育植入现代教育体系。20世纪50-70年代,成人教育不仅成为终身教育的"火车... "终身教育"百年历程经历了从古老观念的复兴到现代概念的厘定再到思想和理论体系化的过程。20世纪20-40年代,英国"1919年报告"将终身教育植入现代教育体系。20世纪50-70年代,成人教育不仅成为终身教育的"火车头",而且丰富和发展了终身教育概念。赫钦斯、朗格朗、戴维、克罗普利等人基于对现代教育弊端的激烈批判,复兴了"终身教育"这一古老观念。20世纪80年代,吉尔皮、纳普尔、克罗普利、奥努什金等人试图构建一个从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到继续教育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终身学习"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从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习社会到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获得了新发展。21世纪以来,终身学习不仅成为全球最广泛共享的教育政策目标之一,而且成为教育政策制定的一种规范。伴随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变革,终身学习依然面临包括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老龄问题、性别不平等,以及社会资本、全球治理、数字化、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变革等诸多挑战。但是,终身学习依然是个人生存与未来社会前行的"护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思想 现代终身教育体系 1919-2018 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理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动力因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邵晓枫 罗志强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1-55,共5页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我国学术界极少探讨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以社会交换理论、博弈理论、教育均衡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作为基础;同时,教育与知识的公共属性、各数字...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我国学术界极少探讨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以社会交换理论、博弈理论、教育均衡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作为基础;同时,教育与知识的公共属性、各数字化教育资源模式的相通性、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组织间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其在内在逻辑性上具有共享的可行性;另外,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推动力量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数字化学习资源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总结、反思与前瞻 被引量:10
3
作者 邵晓枫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3,共9页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社区教育的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了我国社区教育在认识、管理、评价、政策法规、经费投入、社区学院、课程、师资、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互动合作,以及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社区教育的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了我国社区教育在认识、管理、评价、政策法规、经费投入、社区学院、课程、师资、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互动合作,以及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应大力加强社区教育研究的学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要特别关注对完善与改革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本土化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问题 改革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邵晓枫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40,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主要对义务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与内容、实践现状与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理论的构建、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及相关政策的完善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主要对义务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与内容、实践现状与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理论的构建、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及相关政策的完善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研究的数量、视角,研究的创新性、理论性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对一些重要问题领域的研究还很薄弱,还远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改革蓝图。我们应加强对义务教育课程的性质研究、理论研究、改革实验研究、比较研究及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课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课程 小学 初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域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光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0,共6页
县域职业教育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相关研究文献采用调查研究、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理论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县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发展均衡、经费投入与保障、结构、资源整合、发展模式、教育教学质量问题... 县域职业教育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相关研究文献采用调查研究、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理论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县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发展均衡、经费投入与保障、结构、资源整合、发展模式、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和县级职教中心改革发展问题等等,进行了颇有深度的剖析,并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改革对策,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传统和特点。但是,关于县域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环境、地位、功能、作用、统筹、投入与保障机制、资源整合模式与程度、发展模式和特色以及县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仍值得人们继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职业教育 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教育中居民参与的几个主要问题 被引量:34
6
作者 邵晓枫 罗志强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67-76,共10页
居民参与是社区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非常薄弱,不但研究的总体数量极少,而且对于其中一些如社区教育中居民参与的内涵、参与的必要性,参与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核心问题也极少研究。社区教育中的居民参与... 居民参与是社区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非常薄弱,不但研究的总体数量极少,而且对于其中一些如社区教育中居民参与的内涵、参与的必要性,参与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核心问题也极少研究。社区教育中的居民参与不但是指参与的广度,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学习的广泛程度,其更深刻的内涵是指参与的深度,即指社区居民作为与政府平等的参与主体,与政府部门管理者一起介入社区教育的各个环节,共同决策,共同管理,共同分担社区教育发展的责任,并共同享有社区教育发展的成果。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与教育民主、维护社区居民受教育权、现代社区治理,以及居民个人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在国际视野下,我国社区教育中的居民参与无论在参与的广度还是参与的深度上都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促进社区教育中居民的参与,就要明确居民在社区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及社区教育中居民与政府的关系,完善社区教育中居民参与的制度与法律保障,增强社区教育中居民参与的意识,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居民对社区教育的深度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居民参与 主体地位 深度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居民参与问题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罗志强 邵晓枫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7-73,共7页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居民参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然而迄今我国学术界对该问题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居民参与不但指居民可以且应该介入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并且指在该过程中,居民与其他主体...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居民参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然而迄今我国学术界对该问题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居民参与不但指居民可以且应该介入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并且指在该过程中,居民与其他主体在平等的关系中进行协商和决策。公共治理理论、多元文化主义、解放教育学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居民参与的理论基础。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居民是具有主体地位的受教育者,是课程的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要促进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居民的参与,必须建立相应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课程开发 社区居民 居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教育的本质:通过转识成智培育智慧主体 被引量:35
8
作者 邵晓枫 刘文怡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4,共8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智慧教育成了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大多数人仅从技术层面去解读,对智慧教育本质内涵的理解发生了偏差。从教育哲学的视角看,智慧教育的实质是要实现转识成智,是促进人的真、善、美方面智慧生成和发展的教育;从...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智慧教育成了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大多数人仅从技术层面去解读,对智慧教育本质内涵的理解发生了偏差。从教育哲学的视角看,智慧教育的实质是要实现转识成智,是促进人的真、善、美方面智慧生成和发展的教育;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智慧教育应是在正确认识技术的本质、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技术与人的关系的基础上,以人为技术主体,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解放的教育。总体而言,智慧教育的本质是要通过转识成智培育智慧主体,使人获得解放,实现主动、自由、自觉地发展,这也是现代教育改革和现代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智慧教育 技术 智慧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视野下的我国农民教育问题 被引量:20
9
作者 何光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7,共10页
农民教育问题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将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于提升农民的现代性。现代性是指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现代性抽象出现代化过程的... 农民教育问题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将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于提升农民的现代性。现代性是指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现代性抽象出现代化过程的本质特征,体现出现代应有的时代意识与精神。就我国而言,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目标的社会主义运动,构成了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我国农民的现代性表现为以现代观念、心理、态度和行为方式为内涵的人格特征。农民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各种正规、非正规和正式、非正式教育,培养农民的现代性,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农民现代性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对待社会变革的态度还比较保守,科学、理性精神与个人效能感群体差异明显,政治、组织与社会治理参与程度较低,社会交往仍然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等。因此,如何将农村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是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改变农民的"群体文化性格",必须培育农民的现代人格特征。现代公民社会,没有农民公民素养的提高,我国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就无法实现。农民教育应该在农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占有和改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教育 现代化 现代性 教育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教育课程科学化:认识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审视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邵晓枫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4-71,共8页
课程是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要使社区教育课程走向科学化,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从认识论看,社区教育课程既具有一般课程具有的普遍本质属性,又有其特殊本质属性;从现代知识论看,社区教育课程知识具有个体境域性、非学科... 课程是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要使社区教育课程走向科学化,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从认识论看,社区教育课程既具有一般课程具有的普遍本质属性,又有其特殊本质属性;从现代知识论看,社区教育课程知识具有个体境域性、非学科性与异质性、以满足居民需要为标准、动态性及碎片化等特点,应包括陈述性、程序性、有利于人性完善、方法论等种类;从方法论看,应确定科学的社区教育课程目标、优化社区教育课程的结构、选取更加合理的社区教育课程内容、规范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和设置。前两个方面是使社区教育课程走向科学化的逻辑起点和内在依据,主要解决有关社区教育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后一个方面是以前面两个方面为基础提出来的,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社区教育课程 认识论 知识论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成人高等教育——兼评“学历+技能”模式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光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71-75,86,共6页
在国际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境遇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模式的探索,更需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qu... 在国际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境遇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模式的探索,更需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职业取向"之争,引发了高等教育转型问题的讨论焦点,这直接关系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走向的重大问题。从国际视野理解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成人高等教育决不意味着学术水平降低,同时也不排斥职业取向;成人高等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职业性"+"高等性"+"成人性",因此,"学历+技能"模式不以提升"学力"为目标,就不能真正弥合目前我国各类教育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缝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学历+技能 学术取向 职业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校与社区的教育共同体演进与构建 被引量:7
12
作者 邵晓枫 刘文怡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2,共7页
共同体的核心是通过互动合作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共生理论认为,精神共同体是共同体存在的前提与发展的方向,制度共同体是共同体有效运行的保障,实践共同体则是最终达成共同体目标的关键。教育共同体同样是由精神、... 共同体的核心是通过互动合作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共生理论认为,精神共同体是共同体存在的前提与发展的方向,制度共同体是共同体有效运行的保障,实践共同体则是最终达成共同体目标的关键。教育共同体同样是由精神、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组成的一种共生关系,其内涵是以共同的精神信仰、一致的教育目标为支撑;规则、制度的维系是教育共同体运行的必要条件;以开放共享、自治为特征。上述三个方面可作为审视20世纪以来中国校社教育共同体的演进历程及其构建问题的框架。我国学校与社区从两个在精神上相对独立的组织逐步走向具有共同目标的精神共同体;在制度层面,政策与法规从单一规定学校教育服务于社区走向规定校社双向合作发展,校社合作从外部指令性制度走向内在自生性的制度;在实践层面,从学校教育单向服务社区走向校社合作互动。我国校社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走过了曲折的历程,今天校社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应从精神、制度及实践三个层面去深化。校社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必须承认并尊重共同体中学校与社区各自独特的存在价值,融合共生,最终使学校与社区的教育都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各有特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共同体 学校 社区 关系演进 共同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年中国特色社会教育教学反思与前瞻——以有效教学为视角 被引量:6
13
作者 邵晓枫 刘文怡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63,共10页
社会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列存在的三种主要教育实践形式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社会教育教学也走过70年风雨历程,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来探索与梳理我国社会教育教学在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 社会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列存在的三种主要教育实践形式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社会教育教学也走过70年风雨历程,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来探索与梳理我国社会教育教学在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对推进新时代我国社会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具有借鉴价值。总体上,我国的社会教育教学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烙印和中国特色,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成效明显,表现为教学具有较高的效率,居民的经济、思想觉悟、文化素质及各方面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等;但在有效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未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需要、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教学评价不够规范等。因此,我国应加快改革社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教育教学体系,以进一步提高社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我国应努力使社会教育教学不断从有效走向优质,这既是社会教育追求更优质教学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由社会教育教学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教育 有效教学 中国特色 70年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教育社会资本的构建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邵晓枫 刘文怡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我国当前社区教育中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缺乏或不足,却又难于利用社会闲置的各种教育资源的问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对于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教育社会资本的构建机制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目标、网络、规范与信任。整合与... 我国当前社区教育中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缺乏或不足,却又难于利用社会闲置的各种教育资源的问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对于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教育社会资本的构建机制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目标、网络、规范与信任。整合与获取社区及社会中的教育资源是构建社区教育社会资本机制的目标,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是构建社区教育社会资本机制的核心,建立社区教育机构与社会之间的信任是构建社区教育社会资本机制的前提,确立相应的制度规范是社区教育社会资本机制正常运行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社会资本 构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来中国社区教育的现代性审视及前瞻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晓枫 刘文怡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105,共9页
百年来,我国社区教育初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同时也存在种种问题: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越来越注重社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出现了偏差;社区教育日益走向民主,但民主化程度有待提高;社区教育走向... 百年来,我国社区教育初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同时也存在种种问题: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越来越注重社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出现了偏差;社区教育日益走向民主,但民主化程度有待提高;社区教育走向大教育化,但大教育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社区教育体制、内容、方法和手段走向现代化,但现代化程度不够。应进一步加强我国社区教育的现代性建设,并在批判继承社区教育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现代社区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社区教育 现代性 现代社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社会教育政策的演进与反思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晓枫 康开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近百余年来,我国社会教育政策的演进可分为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教育政策逐步形成体系,政策制定不断走向民主和公平,其价值取向从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政策回应了各个时期的要求... 近百余年来,我国社会教育政策的演进可分为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教育政策逐步形成体系,政策制定不断走向民主和公平,其价值取向从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政策回应了各个时期的要求,对于推动和保障社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在我国社会教育政策中还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教育政策体系,使社会教育政策走向更加民主、公平和以人为本,使政策更加有效,更能回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我国社会教育政策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教育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光全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56,共6页
"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是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迄今已有112个县(区、市)入围示范名单,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整体效应、区域效应、政策效应和典范效应,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 "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是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迄今已有112个县(区、市)入围示范名单,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整体效应、区域效应、政策效应和典范效应,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经费投入瓶颈、服务三农能力有待提升、创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坚持创建标准,完善操作规范;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督查;加大投入,配置专项经费,强化项目推动;注重地区平衡发展,避免马太效应;加大学习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示范县创建 效应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明旭 邵晓枫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5-122,共8页
社区教育均衡是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包括受教育机会、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及教育结果等方面的均衡,公共财政理论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为社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当前社区教育在受教育机会、经费投入、... 社区教育均衡是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包括受教育机会、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及教育结果等方面的均衡,公共财政理论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为社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当前社区教育在受教育机会、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等方面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不均衡,导致社区教育结果的不均衡。社区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应在政策上坚持公平理念,明确分层目标;构建社区教育均衡发展标准框架;实现社区教育在经费和设备设施上的均衡;多方面推进社区教育师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均衡 社区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教学——社区教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俊岺 邵晓枫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5,共8页
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指教育主体之间各自向对方的精神世界的"敞开"和彼此"接纳"。社区教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以及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目标等的特点决定了在社... 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指教育主体之间各自向对方的精神世界的"敞开"和彼此"接纳"。社区教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以及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目标等的特点决定了在社区教育的教学中,对话教学更应成为一种重要的形式。在社区教育中采用对话教学需从明确对话教学理念、创设有利于开展对话的生态教学环境、根据课程类型选用不同的对话教学话题引入方法及充分运用"小组活动"式的对话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对话 对话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学科创新发展:机遇、困境及其突破 被引量:5
20
作者 郝广龙 李盛聪 李宜芯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1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一流学科创新发展恰逢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文化自信道路探索和学科遴选机制创新的时代机遇,但也面临严峻挑战。究其根源,对传统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阻碍了一流学科的创新发展,具体表征为学科排名身份标签的"认知... 一流学科创新发展恰逢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文化自信道路探索和学科遴选机制创新的时代机遇,但也面临严峻挑战。究其根源,对传统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阻碍了一流学科的创新发展,具体表征为学科排名身份标签的"认知性锁定"、学科建设思维宰治的"制度性依赖"、学科发展资源驱动的"策略性输血"、学科发展主体诉求的"价值性冲突"。突破传统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推动学科创新发展的路径是:"解锁认知",精准把握一流学科发展内涵;"革新制度",推动学科建设向学科治理转变;"创新驱动",推动"资源输血"向"创新造血"转型;"调和诉求",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价值冲突调和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依赖 建设思维 创新驱动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