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借鉴意义 被引量:25
1
作者 郭红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33-141,共9页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首开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之先河,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协调性、规范性、效率性等显著特点,列宁曾对其给予科学评价...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首开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之先河,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协调性、规范性、效率性等显著特点,列宁曾对其给予科学评价。以列宁的评价为指导,深入研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掌握其精神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罗 科学管理 提高效率 精神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约尔管理基本原则对我国企业内部管理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万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法约尔首创的管理基本原则 ,不仅在西方现代管理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对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约尔的管理原则具有有序性、统一性、公平性、稳定性、创新性等特点 。
关键词 法约尔 管理原则 企业内部管理 有序性 统一性 公平性 稳定性 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行的实证研究Ⅱ——对四川省大中城市区、农业主产区和贫困地区间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蒋远胜 白永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对大中城市区、农业主产区和贫困区三类农业政策性金融区域进行了抽样调查 ,实证地对农业政策性资金在三类金融区域的运行效果和运行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找出了区域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各金融区域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的... 对大中城市区、农业主产区和贫困区三类农业政策性金融区域进行了抽样调查 ,实证地对农业政策性资金在三类金融区域的运行效果和运行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找出了区域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各金融区域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区域 资金运行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形势对四川农村劳动力传统转移模式的冲击
4
作者 刘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96-102,共7页
以异地转移为主、就地转移为辅的模式从 80年代以来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传统转移模式已受到新形势的严重冲击而出现转移障碍。新形势对四川农村劳动力传统转移模式有... 以异地转移为主、就地转移为辅的模式从 80年代以来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传统转移模式已受到新形势的严重冲击而出现转移障碍。新形势对四川农村劳动力传统转移模式有五个方面的冲击 ,应从稳住能人、发展教育等方面采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四川农村劳动力 传统转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一般资本理论与古典学派的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令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30-34,共5页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 (尤其是古典学派 )优秀成果基础上建立的一般资本理论是资本学说的一次革命。马克思接受了古典学派既从一般生产过程、又从社会生产过程来建立一般资本理论的思路 ,并进一步澄清了古典学派在资本的物质属性和社会...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 (尤其是古典学派 )优秀成果基础上建立的一般资本理论是资本学说的一次革命。马克思接受了古典学派既从一般生产过程、又从社会生产过程来建立一般资本理论的思路 ,并进一步澄清了古典学派在资本的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上的混乱认识 ,深刻分析了资本本质及特征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资本构成体系 ,使一般资本理论达到完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一般资本理论 古典学派 资本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万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9-14,共6页
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中 ,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智慧。在关于战争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的论述中 ,无不对存在于其中的矛盾给予了辩证地思考和处理 ,使之达到了对立统一的和谐 ,产生出巨大的军事效益。
关键词 毛泽东 军事辩证法思想 军事指导思想 战略战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方向是四分开一并轨
7
作者 祁晓玲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国有粮食企业 改革方向 粮食流通体制 政策性业务 粮食生产者 储备粮 粮食政策 政策性调控 政企分开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
8
作者 郭红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29-136,共8页
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方面。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对于深刻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按“四有”标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方面。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对于深刻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按“四有”标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根据邓小平关于培育“四有”新人的精辟论述,着重阐明了培育“四有”新人的意义、“四有”的含义及其关系,初步探讨了培育“四有”新人的正确途径和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四有”新人 理想 道德 文化 纪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意义
9
作者 邝先慧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6-14,共9页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根据实事求是的路线思想,提出的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与基本国策。按照这一伟大构想和基本国策,1997年7月1日...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根据实事求是的路线思想,提出的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与基本国策。按照这一伟大构想和基本国策,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使香港这块被英国强占150多年的土地和600多万同胞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央政府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邓小平 伟大构想 台湾问题 澳门 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过程中的大众观念
10
作者 邝先慧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2-15,5,共5页
现代化是以经济现代化为原初动力、基本内容与核心目标,同时改革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和体制,使之与经济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的过程。无论过去或现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必然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 现代化是以经济现代化为原初动力、基本内容与核心目标,同时改革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和体制,使之与经济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的过程。无论过去或现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必然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一切领域里发生的深刻革命。它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大众观念在现代化过程中也就必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运动 现代化过程 现代化改造 生活环境 社会生活 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 经济现代化 物质生产 政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道德的经济学探讨——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观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96-99,共4页
道德是为克服个人行为的外部不经济、达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均衡而产生的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与自然经济条件下贬斥私利、私欲的伦理道德观相对比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观则肯定利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观... 道德是为克服个人行为的外部不经济、达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均衡而产生的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与自然经济条件下贬斥私利、私欲的伦理道德观相对比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观则肯定利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观是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自然经济 市场经济 伦理观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市场机制
12
作者 林霖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5-77,共3页
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讲,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中维系和润滑市场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自行控制装置,是社会经济机体的微循环系统。市场机制是基础性的调节,它是政府调控的出发点,政府调... 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讲,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中维系和润滑市场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自行控制装置,是社会经济机体的微循环系统。市场机制是基础性的调节,它是政府调控的出发点,政府调控是一种高层次的调节,所要解决的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市场 国家粮食储备 粮食风险 经济手段 粮食储备制度 国家宏观调控 粮食价格 粮食进出口 保护价格 储备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建立职工持股制度的作用和途径
13
作者 李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国有企业建立职工持股制度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内容。它不仅符合马克思关于建立公有制的设想 ,而且在实践中也有助于消除传统体制下劳动者同生产资料事实上的分离状态 ,有利于劳动者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权益的公正实现 。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职工持股 持股比例 持股方式 资金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