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走出“自我中心”的困境——论民族区域教师培训的普遍无效现象及其消除 |
雷云
杨欢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
2
|
近代中国教学法的早期探索——以《教育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
叶波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3
|
论大学教师学术焦虑的三个维度 |
李剑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4
|
经验与成长——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叙事研究 |
叶波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2016 |
1
|
|
|
5
|
促进教师自我完善的路径分析——评《中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
朱燕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
6
|
中国教师心理资本性别差异的元分析 |
周天梅
周开济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
7
|
大学生传染病感染者对自身污名的理解与教育应对 |
刘卡静
戴艳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8
|
大学生自我控制与人际适应性在自尊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 |
张亚利
陆桂芝
宋相梅
黄慧杰
马雪玉
张艳慧
杨绪
蒋怀滨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4
|
|
|
9
|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的初步编制 |
郭英
郑铨
何翔
周天梅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10
|
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创伤后成长的定性研究 |
李仁莉
戴艳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
11
|
论教育知识形式的生产与演进——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
雷云
吴定初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12
|
教师功利化批判 |
李剑
|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
13
|
教师道德剥离与复合 |
李剑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14
|
教育哲学三题:对象、主题与地位 |
雷云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5
|
大学生时间人格、压力对生命意义的影响研究 |
徐华春
于少萍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16
|
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 |
徐华春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7
|
由前元庄教育实验的兴衰说开去——论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裹挟下彷徨失据的农村教育改革 |
刘秀峰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8
|
教育批判:困境缘由与范式转换 |
雷云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
2015 |
0 |
|
|
19
|
社会排斥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
李剑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20
|
基于学习者画像的教师混合学习模式设计与实践 |
王亚军
胡东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