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还乡》中的爱敦荒原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景春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12,共3页
本文尝试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运用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还乡》中的爱敦荒原进行解读,尝试从全新的角度分析爱敦荒原在小说中意象的突显,分析荒原在小说中的主题意义,即人必须顺应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否则就会遭到惩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理论 爱敦荒原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的《祖母绿》英译本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8-120,共3页
不少学者认为功能主义目的论因过分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因此更适合应用于诸如操作指南、新闻、广告等类型的文本的翻译,从而质疑其对于文学翻译的适用性。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上述说法提出了质疑,并尝试用目的论的三个基本法则—... 不少学者认为功能主义目的论因过分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因此更适合应用于诸如操作指南、新闻、广告等类型的文本的翻译,从而质疑其对于文学翻译的适用性。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上述说法提出了质疑,并尝试用目的论的三个基本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对当代知名女作家张洁的代表作品《祖母绿》以及戴乃迭的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功能主义目的论对文学翻译及其评价的应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目的论 文学翻译 《祖母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辩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质量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陆金龙 黄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8-60,共3页
本文以Williams的论辩理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基础,构建了针对应用翻译文本的质量评估模式,并通过实证分析五篇典型文本及其不同译文对该模式进行了验证,讨论了该模式的优点及待完善之处。
关键词 论辩理论 翻译质量评估 应用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