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审“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与审美批判的兴衰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佑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路。因此,当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之后,现代主义也就随之落潮,通过1990年代的市场化进程,进入新世纪,"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审美批判命题已被消费主义的"电影语言奇观化"的论题所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语言现代化 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 审美批判 电影语言奇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学理论:边界的焦虑与困境 被引量:2
2
作者 黎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104,共6页
自2011年以来,艺术学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纵观当前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和建构,更多关注的是艺术学的"边界"的厘定和划清。笔者认为,艺术学的长足发展不能仅建立在边界问题的探讨上。一方面,"艺术"作为艺术学之... 自2011年以来,艺术学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纵观当前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和建构,更多关注的是艺术学的"边界"的厘定和划清。笔者认为,艺术学的长足发展不能仅建立在边界问题的探讨上。一方面,"艺术"作为艺术学之研究对象,本身就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边界。而艺术学作为"艺术之学",艺术的边界决定了艺术学的边界,艺术的疆域决定了艺术学的视野。另一方面,艺术学和美学之间本不存在决然的对立关系,美与艺术、美学与艺术学,共生于一个复杂交错的学术生态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 艺术 美学 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台湾电影创作的文化趋向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建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42,共6页
当前台湾电影表现出更强烈的文化表达欲望,在思潮化、模式性的创作实践中,阐述台湾电影对地方、自我与国族建构的重大转变。其文化趋向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历史怀旧,作为一种文化修辞,创作者通过丰富而纠结的历史怀旧想象,试图重构台湾... 当前台湾电影表现出更强烈的文化表达欲望,在思潮化、模式性的创作实践中,阐述台湾电影对地方、自我与国族建构的重大转变。其文化趋向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历史怀旧,作为一种文化修辞,创作者通过丰富而纠结的历史怀旧想象,试图重构台湾的历史定位和地域关系;二是发现台湾,通过富有台湾特色的环岛体叙事和富于地方色彩的民俗、传统植入故事,持续进行发现台湾的文化写作;三是"鲁蛇"励志,通过一群乌合之众从溃散经团结走向成功的故事,将台湾社会的集体挫败感浪漫化。这些现象延续近些年台湾电影由"中国叙事"向"台湾叙事"转变的惯性,其表现出的文化离心力必须引起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台湾电影 文化趋向 创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