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设置构拟 |
汤洪
厉志鹏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
汤洪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3
|
国际中文传播新路径探索:构建“汉语+民航”式“空中丝绸之路” |
杨锐
刘海燕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2012年中韩语言文学研究与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吴玥
汤洪
林科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韩企在四川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
王晓椤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1
|
|
6
|
惯常类列举构式在会话中的形式与功能 |
乔雪玮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萨都剌乐府诗辑考及其乐府诗“歌体”特质 |
徐艳丽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历代注疏对《楚辞》地名解说的讹变——以“三危”为例 |
汤洪
黄关蓉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9
|
屈辞“羲和”文化再解读 |
汤洪
黄关蓉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0
|
《论语》第一部德语译本及其相关评述 |
解藜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1
|
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新模式:“读说主导型”教学 |
肖达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2
|
《孟子》文学风格翻译研究 |
杨颖育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3
|
从GOSP看汉语语气的突显性 |
王飞华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4
|
由屈辞古地名的文献阐释看中国古地名文化 |
汤洪
何晛云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宋代域外行记形塑“他者”形象之策略——以使金行记为中心 |
阮怡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0 |
|
16
|
勒奎恩作品中的海德格尔语言哲学观 |
肖达娜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7
|
生态批评视阀下的《最蓝的眼睛》解读 |
杨颖育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0 |
|
18
|
试论宋诗话中的杜诗“用字”艺术 |
黄关蓉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9
|
试论宋诗话中的杜诗“风格”艺术 |
黄关蓉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20
|
谈《苏菲的选择》中的叙事艺术 |
肖达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