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设置构拟
1
作者 汤洪 厉志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206,共10页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应时而生,承载着时代新使命,为中文和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如何合理划分、设置科学的基层教研室,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基础功能以及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建设该学科专业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应时而生,承载着时代新使命,为中文和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如何合理划分、设置科学的基层教研室,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基础功能以及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建设该学科专业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依据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交叉学科属性,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可以构拟语言教研室、文学教研室、跨文化教研室和国际中文教学法教研室等四个教研室,为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设置以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具备中国文化阐释传播能力的双语、双文化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教研室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被引量:12
2
作者 汤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4,共7页
2012年,教育部颁发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着眼于"汉语国际教育"与传统"对外汉语&qu... 2012年,教育部颁发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着眼于"汉语国际教育"与传统"对外汉语"的区别,"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以"中国语言文学类"、"中国文化类"、"外语技能类"、"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传播类"四个系统进行构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课程设置 对外汉语 国际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传播新路径探索:构建“汉语+民航”式“空中丝绸之路”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锐 刘海燕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1,206,共8页
“空中丝绸之路”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国际中文传播的重要载体。当前“空中丝绸之路”的国际中文传播功能并未充分发挥,既受限于汉语在国际民航的影响力,也缺乏开展国际中文传播的“汉语+民航”型人... “空中丝绸之路”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国际中文传播的重要载体。当前“空中丝绸之路”的国际中文传播功能并未充分发挥,既受限于汉语在国际民航的影响力,也缺乏开展国际中文传播的“汉语+民航”型人才。构建“汉语+民航”式“空中丝绸之路”作为国际中文传播的新路径,是对“汉语+”教育的创新实践,能够解决当前“空中丝绸之路”在国际中文传播中的问题,对国际中文传播事业的长久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中文传播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中韩语言文学研究与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玥 汤洪 林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2012年中韩语言文学研究与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此次研讨会由韩国中国语教育学会、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 “2012年中韩语言文学研究与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此次研讨会由韩国中国语教育学会、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韩国延世大学、汉阳大学、外国语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又松大学、庆星大学、群山大学、全北大学、顺天乡大学、三育大学、东国大学、德成女子大学、全北大学、淑明女子大学、嘉泉大学、大邱外国语大学、崇义女子大学、全州大学、鲜文大学、仁德大学、诚信女子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侨大学、吉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教育出版社、四川师范大学的8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的外籍研究生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交流学术论文70余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语言文学研究 汉语教学 研讨会综述 四川师范大学 中韩 外国语大学 女子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企在四川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椤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四川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包容性让世界文化、先进思想在这里汇融,其独特魅力蕴含了特有的经济发展格局。韩流、韩剧、韩美食、韩汽车、三星手机等早已融入四川人民生活。中韩文化虽有一定共鸣区,但依然存在... 四川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包容性让世界文化、先进思想在这里汇融,其独特魅力蕴含了特有的经济发展格局。韩流、韩剧、韩美食、韩汽车、三星手机等早已融入四川人民生活。中韩文化虽有一定共鸣区,但依然存在着差异,正确看待和认识韩企在四川发展所面临的现状,是韩企生存和发展的保障。韩企在川发展期间,只有不断适应发展的需求,相互依赖,和谐共存,才能服务于市场,发展于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企 发展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常类列举构式在会话中的形式与功能
6
作者 乔雪玮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2,共13页
本文以惯常类列举构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自然会话语料,发现它们尽管有少数表现出韵律上的松散性和词汇、句法上的变化性,但绝大多数表现出无标紧联和不改变词汇、句法的倾向。听者往往可以快速识解后积极回应或再次实例化。惯常类列... 本文以惯常类列举构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自然会话语料,发现它们尽管有少数表现出韵律上的松散性和词汇、句法上的变化性,但绝大多数表现出无标紧联和不改变词汇、句法的倾向。听者往往可以快速识解后积极回应或再次实例化。惯常类列举构式在互动交际中的基本功能是弱列举并突出较稳固的上位概念。它们在会话中通常作为旧信息或可及性高的信息参与话题管理。组成成分的语义密切相关性使其常用于强化立场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类列举构式 稳固范畴 话题管理 立场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都剌乐府诗辑考及其乐府诗“歌体”特质
7
作者 徐艳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7,90,共7页
萨都剌作为元代西北少数民族诗人,在元代诗坛上有着颇高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根据《全元诗》,参考现存旧本萨都剌诗文集的三大版本系统中相关乐府卷目的篇目收录,以及目前学界的对其诗歌的考辨,重新辑考萨都剌乐府诗共55首。萨都剌乐府... 萨都剌作为元代西北少数民族诗人,在元代诗坛上有着颇高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根据《全元诗》,参考现存旧本萨都剌诗文集的三大版本系统中相关乐府卷目的篇目收录,以及目前学界的对其诗歌的考辨,重新辑考萨都剌乐府诗共55首。萨都剌乐府诗的诗题受到唐人新乐府的诗题影响,在乐府诗体的选择上明显受到“歌体”特征的影响。此外,通俗自然的语言以及“顶真”“叠词”等手法的运用,都是萨都剌乐府诗广泛歌唱流行的乐体表现。萨都剌乐府诗的这种“歌体”特质打破了雅俗文学的界限,为元末杨维桢乐府诗复古运动的歌体创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都剌 乐府诗 辑考 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注疏对《楚辞》地名解说的讹变——以“三危”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汤洪 黄关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0-185,共6页
先秦时代,由于总体上尚未脱离浪漫幻想的神话时代,故典籍所载名物多有迂怪恍惚、飘渺流离的特点。承袭这一历史特征,同时又独具南方地域文化特色的《楚辞》则更是如此,《楚辞》中所载众多具有神话幻想特质的地理名称便是其重要例子。然... 先秦时代,由于总体上尚未脱离浪漫幻想的神话时代,故典籍所载名物多有迂怪恍惚、飘渺流离的特点。承袭这一历史特征,同时又独具南方地域文化特色的《楚辞》则更是如此,《楚辞》中所载众多具有神话幻想特质的地理名称便是其重要例子。然而在后世各家的注疏解说过程中,对于这些神话的、幻想的、飘渺的名物称谓却总体上采取一种具体化、实证化、明确化的阐释策略,从而最终逐渐远离先秦文献原典的源初性意义。本文拈出《楚辞·天问》地理名词"三危",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具体探讨其语义阐释的讹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天问 三危 注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辞“羲和”文化再解读 被引量:5
9
作者 汤洪 黄关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8-132,共5页
屈辞《离骚》与《天问》中多次出现"羲和",但"羲和"到底指什么,历来岐说不断。《山海经》记载为帝俊妻并日母,《尚书》记载为尧臣天文历官。而在屈辞中,日神为东君,羲和显然为日御,这与《淮南子》记载同。另外,尚... 屈辞《离骚》与《天问》中多次出现"羲和",但"羲和"到底指什么,历来岐说不断。《山海经》记载为帝俊妻并日母,《尚书》记载为尧臣天文历官。而在屈辞中,日神为东君,羲和显然为日御,这与《淮南子》记载同。另外,尚有楚辞注家释《离骚》、《天问》"羲和"为太阳或太阳神。通过文献梳理,羲和最初释义当为女性日神,后演变为日神帝俊之妻、后又为日御。此外,羲和与古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亦似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辞 羲和 文化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第一部德语译本及其相关评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解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4-168,共5页
《论语》自东汉起跻身儒家经典之列,至南宋时,经理学大师朱熹之手位列“四书”,是儒家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同时也被公认为认识孔子和了解孔子思想最可信、最直接的原始资料。《论语》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海外也具有... 《论语》自东汉起跻身儒家经典之列,至南宋时,经理学大师朱熹之手位列“四书”,是儒家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同时也被公认为认识孔子和了解孔子思想最可信、最直接的原始资料。《论语》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海外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它是最早进入欧洲视野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古代文化典籍 译本 德语 儒家经典 孔子思想 中国历史 “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新模式:“读说主导型”教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达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X期27-28,共2页
传统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强调阅读技能的训练,以课堂作业和练习为主导。本文结合图式理论和互动假说,提出一种以读、说为主导的新的阅读课教学模式,以求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有效促进新词汇的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 图式理论 互动假说 对外汉语 阅读课 读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文学风格翻译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颖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孟子》鲜明的文学艺术风格表现在取譬设喻、排比反复、正反对比、句式同构等方面。通过词法、句法和口语化文体特征三方面,结合实例探究英译《孟子》文学风格再现的策略和异同,结合三位译者的文本梳理《孟子》文学风格翻译与转换的特... 《孟子》鲜明的文学艺术风格表现在取譬设喻、排比反复、正反对比、句式同构等方面。通过词法、句法和口语化文体特征三方面,结合实例探究英译《孟子》文学风格再现的策略和异同,结合三位译者的文本梳理《孟子》文学风格翻译与转换的特点。文学风格的可译性是有限的,文学风格本身带有一定的难以言说性,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能传达和再现原作特有的风格和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英译 文学风格 转换与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GOSP看汉语语气的突显性
13
作者 王飞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汉语中,时是不突显的范畴,而语气范畴比体范畴更突显。从语法化来看,汉语语气表达手段语气词的语法化既早于体标记,程度也高于体标记。从系统性来看,汉语中既存在系统的体范畴,也存在系统的语气范畴。从遍布性来看,语气标记也比体标记... 汉语中,时是不突显的范畴,而语气范畴比体范畴更突显。从语法化来看,汉语语气表达手段语气词的语法化既早于体标记,程度也高于体标记。从系统性来看,汉语中既存在系统的体范畴,也存在系统的语气范畴。从遍布性来看,语气标记也比体标记使用得要广。从强制性来看,汉语语气标记的使用也不亚于体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SP 汉语语气 语气范畴 体范畴 突显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屈辞古地名的文献阐释看中国古地名文化
14
作者 汤洪 何晛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3-198,共6页
屈辞涉及诸多古地名,后世学者对这些古地名的阐释透露出中国地理文化以及国人地理观的诸种特色,如先秦地理观为基于欧亚大陆板块的世界地理意识,后世基于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导致这种地理观念逐渐收缩内倾;包括屈辞在内的先秦文献含有大... 屈辞涉及诸多古地名,后世学者对这些古地名的阐释透露出中国地理文化以及国人地理观的诸种特色,如先秦地理观为基于欧亚大陆板块的世界地理意识,后世基于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导致这种地理观念逐渐收缩内倾;包括屈辞在内的先秦文献含有大量外来语词和外来地理概念,其中承载模糊语义者可能为音译外来词;音译词进入中国文化后,随即会有新的相应形声字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由音译而生的形声字义不断汉化而坐实;外来地名中的意译词不好坐实,故文献岐说相对较少;外来地名所具特征与中土地理地貌相似多者歧说则多;地名的外延会随政治视域的开合而呈现时代烙印,但总体趋势为南北宏阔、东西短视等等。这些特征极富中国性。由屈辞古地名的文献阐释,进而探讨中国古地名之文化特征,这对推进阐释屈辞文本以及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或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辞 古地名 文献阐释 地名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域外行记形塑“他者”形象之策略——以使金行记为中心
15
作者 阮怡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92-98,共7页
域外行记不仅记录了跨越不同地理空间的过程,也记录了旅行者从一文化空间进入另一文化空间的情感体验。行记中存在大量关于异国形象的记载并不是简单的先验于文本的对异国现实的复制品,而是旅行者在自身的社会文化、伦理情感等因素影响... 域外行记不仅记录了跨越不同地理空间的过程,也记录了旅行者从一文化空间进入另一文化空间的情感体验。行记中存在大量关于异国形象的记载并不是简单的先验于文本的对异国现实的复制品,而是旅行者在自身的社会文化、伦理情感等因素影响下对异国所作的想象性描述,这一点在宋代的使金行记中得到突出体现。在宋人关于金国"社会集体想象"的影响下,作家筛选出女真族粗疏无文、遗民人心思汉、金地荒凉破败等特点来塑造金国形象,总体呈现出负面、丑陋的形象,透过对金国形象的描述,宋人完成了对自身文化大国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金行记 社会集体想象 女真族 遗民 金地 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勒奎恩作品中的海德格尔语言哲学观
16
作者 肖达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厄休拉·勒奎恩(Ursula K.Le Guin,1929-)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作品,莫过于其奇幻系列代表作《地海传奇》。由于作者从小便接触了老子的《道德经》,且故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老庄哲学精神,于是引发了评论界对该作品中的东方道家思想... 厄休拉·勒奎恩(Ursula K.Le Guin,1929-)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作品,莫过于其奇幻系列代表作《地海传奇》。由于作者从小便接触了老子的《道德经》,且故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老庄哲学精神,于是引发了评论界对该作品中的东方道家思想略显偏执的定性及推崇。在笔者看来,除了对道家思想的运用,作者在该系列作品中还表现出极具哲理的语言哲学观,而这些语言哲学观与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对语言的运思有诸多相通之处。通过对勒奎恩奇幻系列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内容的分析,探索并证实作者的语言哲学观与海德格尔语言哲学观的契合之处,以期获取对作者语言哲学观的准确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奎恩 海德格尔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阀下的《最蓝的眼睛》解读
17
作者 杨颖育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19-123,共5页
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通过对自然意象的刻画揭示了在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黑人当中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冲突、种族间的冲突、黑人内部冲突以及黑人身心的自我冲突等重重困境。作者运用自然意象进行小说叙事审美和主... 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通过对自然意象的刻画揭示了在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黑人当中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冲突、种族间的冲突、黑人内部冲突以及黑人身心的自我冲突等重重困境。作者运用自然意象进行小说叙事审美和主题建构,从生态视角出发,透过上述困境所引发的自然、社会以及精神生态危机,展示了以种族不平等为表征的种族歧视被内化为黑人自我价值的深层原因,并为其自我救赎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生态批评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宋诗话中的杜诗“用字”艺术
18
作者 黄关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8X期61-62,共2页
宋人对"诗圣"杜甫的认识和接受,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杜甫其人以及其诗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都受到宋人的高度评价。北宋中期曾掀起了搜集杜诗的热潮,以宋诗话为代表的对杜甫及杜诗有着丰富的研究。本文以宋诗话中的杜诗用... 宋人对"诗圣"杜甫的认识和接受,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杜甫其人以及其诗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都受到宋人的高度评价。北宋中期曾掀起了搜集杜诗的热潮,以宋诗话为代表的对杜甫及杜诗有着丰富的研究。本文以宋诗话中的杜诗用字艺术为题,探究杜诗如何炼字、用字、活用字等,以展现杜诗用字的精彩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话 杜甫 用字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宋诗话中的杜诗“风格”艺术
19
作者 黄关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Z期1-2,共2页
诗人杜甫一生曲折,生活经历颇丰。杜诗创作风格多样,与杜甫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杜诗虽以"沉郁顿挫"为主色调,然而在诗歌风格上也体现出含蓄、自然、稳健、绮丽的诗风,给人以清新、深刻、让人回味的感觉。宋... 诗人杜甫一生曲折,生活经历颇丰。杜诗创作风格多样,与杜甫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杜诗虽以"沉郁顿挫"为主色调,然而在诗歌风格上也体现出含蓄、自然、稳健、绮丽的诗风,给人以清新、深刻、让人回味的感觉。宋诗话中对杜诗诗歌风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和探析了杜诗诗歌风格,以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杜诗与众不同的内在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话 杜甫 诗歌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苏菲的选择》中的叙事艺术
20
作者 肖达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X期43-44,共2页
《苏菲的选择》是著名小说家威廉·斯泰龙的代表作,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该作品面世于一九七九年,被称为史上解读纳粹大屠杀的经典,它摘取了一九八零年度几乎所有美国的图书奖。在那个年代,学者们对《苏菲的选择》的研究还... 《苏菲的选择》是著名小说家威廉·斯泰龙的代表作,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该作品面世于一九七九年,被称为史上解读纳粹大屠杀的经典,它摘取了一九八零年度几乎所有美国的图书奖。在那个年代,学者们对《苏菲的选择》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作品里展现出来的种族、死亡、性爱等方面,直到九十年代以后,大众对这部作品的研究才逐渐延伸到非主题因素,涉及了作品里那个年代女性生存的状况、作者斯泰龙的唯心主义和作品中令人难以捉摸的叙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泰龙 《苏菲的选择》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