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国以来四川旱灾特点及其防治 被引量:24
1
作者 邓绍辉 罗晓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5-132,共8页
  建国以来,四川干旱灾害几乎年年发生,而且具有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情重和损失大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地形条件差异、降雨量不均匀、农业耕种不当等。为了减少或消除干旱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和损失,四川必须进一步...   建国以来,四川干旱灾害几乎年年发生,而且具有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情重和损失大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地形条件差异、降雨量不均匀、农业耕种不当等。为了减少或消除干旱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和损失,四川必须进一步采取蓄水、改种、兴林等综合配套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以来 四川 干旱灾害 特点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旭东 张金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30多年来 ,真实性在西方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 ,在旅游界引起了各种热烈的讨论和分析 ,以至于有多少人写关于真实性的文章 ,就有多少关于真实性的定义。“真实性”这一概念在西方旅游研究中主要经历了 4次转变 :客观主义的真... 30多年来 ,真实性在西方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 ,在旅游界引起了各种热烈的讨论和分析 ,以至于有多少人写关于真实性的文章 ,就有多少关于真实性的定义。“真实性”这一概念在西方旅游研究中主要经历了 4次转变 :客观主义的真实性———建构主义的真实性———后现代主义的“超真实”———存在主义的本真性。对旅游研究而言 ,真实性应是我者与他者、这里与那里、现在与过去、熟悉与陌生、变化与静止、破碎与完整、世俗与神圣等二元概念的逻辑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 世俗 他者 存在主义 神圣 西方 本真性 文章 二元 静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志帝国时期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邢来顺 周小粒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9,共7页
德意志帝国时期是德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人口形态方面,出现了非传统模式的高速人口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在生活状况方面,教育取得明显进步,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在社会联系程度和福利状况方面,现代信息社会初露... 德意志帝国时期是德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人口形态方面,出现了非传统模式的高速人口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在生活状况方面,教育取得明显进步,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在社会联系程度和福利状况方面,现代信息社会初露雏形,覆盖广泛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初步确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帝国 社会现代化 人口形态 生活质量 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历史课改对高师课程改革的启示
4
作者 黎明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S1期161-162,共2页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各地开展,历史学科走在这次改革的前沿。本文就是通过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概述,来谈谈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高师历史专业教学应如何进行相应的变化,对高师历史专业有何启示。本文分为二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现行...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各地开展,历史学科走在这次改革的前沿。本文就是通过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概述,来谈谈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高师历史专业教学应如何进行相应的变化,对高师历史专业有何启示。本文分为二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现行高师历史教师教育的问题。二.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对高师课改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程 课程改革 高师历史教育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成大治蜀述论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邦炜 陈盈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9-136,共8页
范成大治蜀之政绩,可以概括为蜀士归心、为民减负、整军经武、击强抚善、与民共乐等方面。他治蜀颇有成效,由主观因素———古典民本思想和客观因素———生逢所谓"清明宽大之朝"两者所促成。其政绩也可视为宋孝宗较有作为的... 范成大治蜀之政绩,可以概括为蜀士归心、为民减负、整军经武、击强抚善、与民共乐等方面。他治蜀颇有成效,由主观因素———古典民本思想和客观因素———生逢所谓"清明宽大之朝"两者所促成。其政绩也可视为宋孝宗较有作为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南京 四川 治蜀 宋幸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实践与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关系实证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燕 陈维政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92-1798,共7页
在收集466个调查样本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探讨了人力资源实践与工作场所偏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的人力资源实践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影响效果不同,工作保障、员工参与、薪酬制度和绩效评估都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存在显... 在收集466个调查样本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探讨了人力资源实践与工作场所偏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的人力资源实践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影响效果不同,工作保障、员工参与、薪酬制度和绩效评估都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而招聘和甑选、员工培训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工作满意感部分中介人力资源实践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实践 工作满意感 工作场所偏离行为 组织指向偏离行为 人际指向 偏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洋学兴盛的社会条件 被引量:8
7
作者 许晓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32,共7页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洋学兴盛,出现了大规模主动吸收西方大量先进思想文化的现象,它对日本率先在亚洲迈入近代化发达国家行列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在亚洲独一无二的现象,是因为当时日本内部受到幕藩制统治危机的威胁,外...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洋学兴盛,出现了大规模主动吸收西方大量先进思想文化的现象,它对日本率先在亚洲迈入近代化发达国家行列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在亚洲独一无二的现象,是因为当时日本内部受到幕藩制统治危机的威胁,外部受到列强的武力压迫。改革日本社会现状的精神动力,不可能从传统思想文化中寻求,只有向更加发达的西方社会学习,吸收其已被实践证明是更加先进的思想文化,用以指导日本近代化的实践。这种洋学兴盛的社会条件表现在国民意识的觉醒、明治政府的大力提倡、民间结社的涌现、洋学机构的设置、留学生的出国学习、翻译出版传媒事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维新前后 日本近代思想文化 日本洋学 国民意识 民间结社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圣经》中的工作观和财富观看基督教的道德义务 被引量:3
8
作者 毛丽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在基督教《圣经》中,工作属于创世的原初秩序,工作是上帝对人类的一种恩赐和祝福,工作是合理占有财物的前提,工作是上帝赋予人的基本职责。《旧约》将财富视作上帝的祝福,而《新约》却提醒人们所有世俗的财富都是易逝与危险的,财富只在... 在基督教《圣经》中,工作属于创世的原初秩序,工作是上帝对人类的一种恩赐和祝福,工作是合理占有财物的前提,工作是上帝赋予人的基本职责。《旧约》将财富视作上帝的祝福,而《新约》却提醒人们所有世俗的财富都是易逝与危险的,财富只在作为上帝的礼物而加以接受和管理时才是值得赞许的,但无论《旧约》还是《新约》都承认基本的财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工作 财富 基督教 道德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近世城市的兴起及其经济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晓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32,共9页
明治维新前,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近世日本,由于"兵农分离"政策的推行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以从事工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日本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促使日本产生了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即... 明治维新前,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近世日本,由于"兵农分离"政策的推行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以从事工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日本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促使日本产生了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即将到来的重大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德川幕府 城下町 商品货币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近世城市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晓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9,共8页
日本近世城市发展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兴盛,造成了日本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化。町人因为从事商品货币经济而逐渐富有,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武士阶层因为脱离生产经营、居住到城市里依靠年贡生活而逐渐贫穷,社会地位每况愈下。不少武士为了谋生... 日本近世城市发展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兴盛,造成了日本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化。町人因为从事商品货币经济而逐渐富有,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武士阶层因为脱离生产经营、居住到城市里依靠年贡生活而逐渐贫穷,社会地位每况愈下。不少武士为了谋生,不得不违反幕府法律从事商品经济,从而与商人、豪农利益接近。农民阶级也出现分化,少数农民因从事商品生产而成为豪农和町人,大多数农民则愈加贫穷。维新前夕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的变化,对维新后的社会改革带来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兴起 社会关系 武士 町人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的《商法调查案理由书》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雪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83,共7页
《商法调查案理由书》是清末工商业者自行编纂的一部商法草案,由《商法总则》、《公司律草案》两编及其《理由书》组成。从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看,《商法调查案理由书》是中国立法史上由商人自订商法的创举,其主要内容、立法理... 《商法调查案理由书》是清末工商业者自行编纂的一部商法草案,由《商法总则》、《公司律草案》两编及其《理由书》组成。从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看,《商法调查案理由书》是中国立法史上由商人自订商法的创举,其主要内容、立法理念及立法方法等对以后商事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法 理由 查案 清末 工商业者 出台背景 中国立法 商事立法 立法理念 总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丽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共7页
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生态危机的解决从根本上说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连。道教的“承负”说已涉及到代际公平,基督教的“尽义”也是信徒对待社会的道德规范;消除贫困与不公是道教和基督教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道教倡导“... 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生态危机的解决从根本上说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连。道教的“承负”说已涉及到代际公平,基督教的“尽义”也是信徒对待社会的道德规范;消除贫困与不公是道教和基督教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道教倡导“少私寡欲”、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基督教主张“节制”、“现世”的禁欲主义价值取向;道教的“太平”与基督教的“和平”观念的核心内容是人、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基督教 承负 尽义 少私寡欲 禁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道教的和平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丽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9,共6页
和平是在战争、战乱中升华出来的人类理想。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意识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中得到了充分反映。道教和平观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反对战争,尊重生命,平安不伤,社会公平,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等。道教和平... 和平是在战争、战乱中升华出来的人类理想。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意识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中得到了充分反映。道教和平观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反对战争,尊重生命,平安不伤,社会公平,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等。道教和平观是一种取法自然的和平观,而社会的太平则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太平为出发点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和平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道士陈楠的丹道思想及其时代特征
14
作者 毛丽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陈楠是南宋时期影响较大的道教内丹思想家,道教金丹南宗第四祖,内丹清修派的代表人物。传薛道光内丹道,主张金丹之要唯在"铅汞"。"一"为金丹之基,道即金丹;主张性命双修,强调修性为炼精气的基础;丹法分三品,推重内... 陈楠是南宋时期影响较大的道教内丹思想家,道教金丹南宗第四祖,内丹清修派的代表人物。传薛道光内丹道,主张金丹之要唯在"铅汞"。"一"为金丹之基,道即金丹;主张性命双修,强调修性为炼精气的基础;丹法分三品,推重内丹修炼以调心炼神为要的上品"天仙之道";主张佛道不二,融禅入道;兼行雷法,在金丹南宗传承及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方面有承前启后之贡献。陈楠的丹道思想不仅反映南宋时期内丹道兴盛、新道派兴起、各种道法出现而又相互交参、逐渐合流以及"三教合一"的时代特征,而且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其后内丹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楠 金丹 南宗 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视野下的城市游——齐格蒙特·鲍曼关于城市游的后现代话语
15
作者 张金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8,共5页
英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关于后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作为“陌生人”的行为方式和消费社会中的城市购物游作了创新性的阐释 ,揭示了后现代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而人们试图通过游进行身份认同 ,从而... 英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关于后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作为“陌生人”的行为方式和消费社会中的城市购物游作了创新性的阐释 ,揭示了后现代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而人们试图通过游进行身份认同 ,从而找回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齐格蒙特·鲍曼 城市游 购物游 后现代主义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