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创作方法与世界观─—关于文学理论教科书体系的反思之一 |
董志强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2
|
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 |
董志强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8
|
|
3
|
论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
刘永康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4
|
生命脐带的缺失与新的生存时空——从曹操的生命“越轨”看建安文人之“在” |
刘朝谦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5
|
“我”之追问及审美体验中“我”之存在 |
董志强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6
|
李白的哲学、美学意识 |
刘朝谦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8 |
1
|
|
7
|
释《诗·卫风·木瓜》中“木”字的含义 |
李恕豪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8 |
1
|
|
8
|
朱湘集外书信一封(外一篇) |
龚明德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9
|
汉代赋家的理性精神 |
刘朝谦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0
|
别开生面的一部文学史专著——读《中国市民文学史》 |
汤君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1
|
试论隋唐反审美的文学思潮 |
刘朝谦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2
|
汉语批评之诗性言说及其美学渊源 |
李天道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3
|
论南下高僧及其对美学、文学发展的影响 |
钟仕伦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4
|
屈原氏族考 |
屈守元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5
|
诗经研究的大道:温故而知新──评魏炯若教授之力作《读风知新记》 |
邓小军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6
|
康德的“审美判断力”与现代“艺术直觉”论 |
周帆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7
|
论茅盾的艺术美感心理论 |
曹万生
|
《浙江学刊》
|
1987 |
0 |
|
18
|
毛泽东诗词的动态美 |
肖体仁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9
|
元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元杂剧的繁荣 |
苏平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6 |
3
|
|
20
|
“师造化”语义还原及其内涵 |
陈晓春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