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学应把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关系来研究——就美学对象问题同王一川同志商榷
1
作者 曾永成 《江汉论坛》 1986年第2期55-56,共2页
近年来,主张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关系的人越来越多.周来祥同志亦持此见,并对之作过较为具体的论述(见周来祥《美学问题论稿》).王一川同志就此与之商榷(见本刊1985年第3期《美学对象不是'审美关系'》),明确表达了'美学对象... 近年来,主张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关系的人越来越多.周来祥同志亦持此见,并对之作过较为具体的论述(见周来祥《美学问题论稿》).王一川同志就此与之商榷(见本刊1985年第3期《美学对象不是'审美关系'》),明确表达了'美学对象不是’审美关系’的主张.诚然,在周来祥同志对审美关系的论述中,确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沿袭德国古典哲学从人的知(理智)、意(意志)、情(情感)三种心理因素出发划分认识、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关系 周来祥 审美活动 美学问题 王一川 美学研究 研究对象 主体性 马克思恩格斯 理论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小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106,118,共7页
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邓小军四川师大中文系一、新古文之性格及新古文与新儒学之关系韩愈所倡导的中唐古文暨儒学复兴运动,实际是一场以新儒学为体(根本精神),以新古文为用(表达形式)的文化运动。韩愈的思想,并非晚周原始儒学的简... 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邓小军四川师大中文系一、新古文之性格及新古文与新儒学之关系韩愈所倡导的中唐古文暨儒学复兴运动,实际是一场以新儒学为体(根本精神),以新古文为用(表达形式)的文化运动。韩愈的思想,并非晚周原始儒学的简单复归,而是具有哲学、文化、历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中国文化 散文 孟子 新儒学 《原道》 先秦两汉 艺术境界 思想史 陆九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关于中国人的梦——兼论易丹的小说
3
作者 曹万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36,共5页
一 一个健康理性的幽灵,始终在当代文坛影影绰绰地徘徊。 当代文坛象一锅粥。作为对文革——既是亘古未有的强大理性同时又是史无前例的非理性——的否定,文人们选择下不同的文化道路。或者否定一切嘲笑一切,将小孩同洗澡水一同倒掉,乃... 一 一个健康理性的幽灵,始终在当代文坛影影绰绰地徘徊。 当代文坛象一锅粥。作为对文革——既是亘古未有的强大理性同时又是史无前例的非理性——的否定,文人们选择下不同的文化道路。或者否定一切嘲笑一切,将小孩同洗澡水一同倒掉,乃至根本将一切非本我、非感性的价值观,一切理论层面的东西(不论其是否正确),以及一切对它的狂热崇拜(包括非理性的崇拜)——一概否定,从而崇拜非理性,构成现代主义的泛滥;或者鄙薄其“亘古未有的强大理性”——荒谬的非理性价值观,并且更鄙薄对它的非理性狂热崇拜,勇敢地、正义地,但却片面地、琐碎地建立一种新的健康理性,这是批判现实主义的追求。在这种追求中,回避政治,鄙视金钱,关注文化,特别致力于当代中国人文化性格的正面思索,又成为其中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企图建立一种健康的理性原则,来挽救早已不古的世风人心,建树一种当代健全的人性。尽管这努力显得无力,但是,它却是当代文坛真正的可贵的努力之一。尽管它近于做梦,做一个关于当代中国人的梦。 在这一个分支里,我想着重谈谈易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小说 王虎 中国人 方明 非理性 当代文坛 凯瑟琳 自性 伏脱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托尔斯泰主义”的重新思考
4
作者 冷满冰 范文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74-79,共6页
本文把“托尔斯泰主义”理解为一个文学家以终极价值为参照,对人生意义所作的宗教思考的结果。它是一种直观的人生把握方式,因而具有对人生社会所作的超越把握的合理内涵,即在人生终极价值的关照中,使人性善的一面得到极大的张杨,... 本文把“托尔斯泰主义”理解为一个文学家以终极价值为参照,对人生意义所作的宗教思考的结果。它是一种直观的人生把握方式,因而具有对人生社会所作的超越把握的合理内涵,即在人生终极价值的关照中,使人性善的一面得到极大的张杨,为人生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精神路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主义 宗教思维方式 社会人生 终极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
5
作者 汤炳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0,共4页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汤炳正竹治贞夫先生,是当代日本的《楚辞》名家。著述甚富,多独到之见。他的巨著《楚辞研究》,早已为中国学术界所赞誉。多少年来,我深以不得相见为憾!新知与离筵1991年端阳节,湖南省以举办...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汤炳正竹治贞夫先生,是当代日本的《楚辞》名家。著述甚富,多独到之见。他的巨著《楚辞研究》,早已为中国学术界所赞誉。多少年来,我深以不得相见为憾!新知与离筵1991年端阳节,湖南省以举办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见邀。在开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楚辞研究 学术交流 《文心雕龙·辨骚》 《文选集注》 《辨骚》 文化交流 友谊 王逸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