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适应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喻强 《建设监理》 2017年第12期9-11,25,共4页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分析,提出了现阶段建设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建设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建设工程监理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蕊万寿竹野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天仪 石大兴 王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549-13549,13595,共2页
[目的]为长蕊万寿竹的大规模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灭菌后将带芽茎段剪成1-2 cm的小段,接种于培养基中。研究外源激素的种类与配比对诱导生根和丛生芽的影响。[结果]启动培养时,外... [目的]为长蕊万寿竹的大规模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灭菌后将带芽茎段剪成1-2 cm的小段,接种于培养基中。研究外源激素的种类与配比对诱导生根和丛生芽的影响。[结果]启动培养时,外源激素为6-BA 1.0 mg/L+2,4-D 0.01 mg/L+NAA 0.1 mg/L+IBA 1.0 mg/L的培养基的效果最好,启动率达到85.20%。1/2 MS添加外源激素NAA 1.0 mg/L+AC 5 g/L的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生根率达到96.13%。适合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是6-BA 0.5mg/L+KT 1.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丛芽增殖系数达到6.1。[结论]建立了以长蕊万寿竹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可有效地启动培养,诱导生根和丛生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蕊万寿竹 野生资源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与小型钢管抗滑桩群复合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锋 高涌涛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0-147,共8页
为揭示滑坡体在地震动力作用下微型钢管抗滑桩群与土形成的复合结构中桩的内力沿桩身的分布、土的内部压力变化、复合结构的耗能性能及动力特性,在参考Thompson研究方法并考虑土拱效应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直剪式小型抗滑桩土群的低周往... 为揭示滑坡体在地震动力作用下微型钢管抗滑桩群与土形成的复合结构中桩的内力沿桩身的分布、土的内部压力变化、复合结构的耗能性能及动力特性,在参考Thompson研究方法并考虑土拱效应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直剪式小型抗滑桩土群的低周往复模型试验装置,确定了小型钢管抗滑桩的合理桩间距,并依据相似理论设计了三排小型钢管抗滑桩模型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了土与抗滑桩群复合结构的力学响应、动力特性、强度规律及破坏形态等主要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桩前被动土压力呈梯形分布,桩后主动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桩身弯矩呈抛物线形分布,承台板起到桩身弯矩重分布的重要作用,土与抗滑桩复合结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良好,刚度退化小,塑性变形性能优良,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钢管抗滑桩 低周往复试验 滞回曲线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下承式拱桥车振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勇 喻强 狄生奎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109-112,共4页
为研究下承式拱桥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对某下承式拱桥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环境振动试验对该桥进行模态参数识别,以此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在不同车速荷载作用下对该桥梁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 为研究下承式拱桥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对某下承式拱桥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环境振动试验对该桥进行模态参数识别,以此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在不同车速荷载作用下对该桥梁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狄克曼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桥梁进行车振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冲击系数的大小不仅和结构基频有关,还与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车速越大冲击系数越大;桥梁的横向舒适性较好,竖向舒适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移动车辆荷载 冲击系数 舒适度 狄克曼舒适度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下百叶窗翅片风致响应的风洞试验研究
5
作者 李勇萍 黄汉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0-224,共5页
为考察建筑工程中常见百叶窗翅片结构的抗风性能,通过1:1实物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典型测点处的风致响应,获得百叶窗表面的风致响应分布规律及其随风速的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风速43 m/s,即14级强风下,百叶窗抗风性能良好,翅片结构上... 为考察建筑工程中常见百叶窗翅片结构的抗风性能,通过1:1实物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典型测点处的风致响应,获得百叶窗表面的风致响应分布规律及其随风速的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风速43 m/s,即14级强风下,百叶窗抗风性能良好,翅片结构上各测点处风致响应分布不均匀,百叶窗边缘和中心加强杆附近的响应相对较小;极端强风下中心加强杆附近的响应迅速增加;风致响应随风速增加而增大,风速65 m/s时风振出现最大值,风速76 m/s时叶片将出现塑性变形和裂纹,最大不可恢复塑性变形量达21.6 mm;翅片阵风荷载因子变化范围为1.19~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百叶窗翅片 风致响应 强风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lief算法与ReLU核ELM的煤矿开采最大下沉预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魏勇 唐延东 +1 位作者 喻强 杨春兰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2,21,共6页
尝试引入Re LU function核的ELM算法及Relief Algorithm对开采区最大下沉量进行预测。首先基于Relief Algorithm对现场岩移数据进行筛选优化;然后通过隐含层数目循环实验选出预测精度较高的ELM预测模型隐含层数目;再筛选优化后的参数为... 尝试引入Re LU function核的ELM算法及Relief Algorithm对开采区最大下沉量进行预测。首先基于Relief Algorithm对现场岩移数据进行筛选优化;然后通过隐含层数目循环实验选出预测精度较高的ELM预测模型隐含层数目;再筛选优化后的参数为输入,最大下沉为目标分别建立基于Re LU function核、igmoid function核、Radial basis function核及Hardlim function核的ELM预测模型;最后对4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厚、平均采深、走向长度和倾向长度与最大下沉关系显著;以Re LU function核、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为57的ELM的预测结果精度显著优于对比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最大下沉 RELIEF ALGORITHM ReLU FUNCTION E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