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办应用型本科环境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思考——以四川工商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罗雪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9期184-185,共2页
随着市场的发展与客户需求的变革,环境设计专业一方面获得巨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种种挑战。实践教学对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本文对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思考与探索,意在分析实践性教学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重要价... 随着市场的发展与客户需求的变革,环境设计专业一方面获得巨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种种挑战。实践教学对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本文对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思考与探索,意在分析实践性教学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重要价值,总结实践教学经验,优化教学组织方式,从而探索符合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版画在包装设计中的艺术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生 《湖南包装》 2020年第3期79-81,共3页
文章详细回顾了民国包装设计诞生的历史情境,深刻剖析民国双半社会的特点,中西文化交织的历史造就了民国包装设计的双重特点,催生出中国古典风格、西方现代风格、中西结合风格3种包装设计范式。现代化的民国社会商业觉醒,逐渐繁荣,利用... 文章详细回顾了民国包装设计诞生的历史情境,深刻剖析民国双半社会的特点,中西文化交织的历史造就了民国包装设计的双重特点,催生出中国古典风格、西方现代风格、中西结合风格3种包装设计范式。现代化的民国社会商业觉醒,逐渐繁荣,利用版画的艺术特点进行创作,实现了包装设计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中国包装设计史上的特殊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版画 包装设计 艺术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艺术设计教学中版式美学的重要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生 《戏剧之家》 2019年第9期203-203,共1页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艺术类景观园林设计专业规模较大,发展迅速,高等院校景观园林设计专业设置较为普遍,就读学生人数较多,但大部分高校景观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仅限于景观园林设计专业范围之内,对临近专业、专业课以外的通识性教...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艺术类景观园林设计专业规模较大,发展迅速,高等院校景观园林设计专业设置较为普遍,就读学生人数较多,但大部分高校景观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仅限于景观园林设计专业范围之内,对临近专业、专业课以外的通识性教育课程设置相对较少甚至没有。通过毕业设计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景观园林毕业生设计汇报展览时,景观园林设计方案设计很优秀,但是汇报用的PPT、展示展板设计制作五花八门,缺乏艺术美感,无法体现艺术设计教育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式设计 课程设置 革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欣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5期159-159,161,共2页
艺术设计专业属于现代高职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属于现代高职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就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可以较好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艺术设计在智慧型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前景研究
5
作者 秦际超 《石材》 2023年第10期73-75,共3页
智慧型城市飞速发展令环境艺术设计内的“智慧型”设计和建设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在智慧型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前景。在智慧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引入环境艺术设计理论进行城市建设,需从将城市文化与智慧型城市建设相融合... 智慧型城市飞速发展令环境艺术设计内的“智慧型”设计和建设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在智慧型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前景。在智慧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引入环境艺术设计理论进行城市建设,需从将城市文化与智慧型城市建设相融合、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重点关注智慧型城市生态化设计、科学规划智慧型城市空间四方面着手。通过以上四方面可知,环境艺术设计在智慧型城市建设发展中能够突出智慧型城市建设的美学氛围、增强智慧型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令智慧型城市建设发展过程趋于科学模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智慧型城市 建设发展前景 美学氛围 文化内涵 科学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探析
6
作者 刘勃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5年第10期96-97,共2页
素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本文从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去认识素描的意义与价值,深入探讨在素描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客观自然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全方位理解内部外部结构、空间等视觉因素,强调在观察的过程中的一种思考方式,从而使个体... 素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本文从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去认识素描的意义与价值,深入探讨在素描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客观自然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全方位理解内部外部结构、空间等视觉因素,强调在观察的过程中的一种思考方式,从而使个体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更加有效,积极影响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审美的培养,从而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描 艺术设计 审美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张大千文创衍生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媛 詹廷雨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7期57-60,共4页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学术共同体必须回答而且必须回答好的时代之问。张大千作为四川文人的代表之一,天姿超迈,笔纵奇逸,凭借手中的笔传播中华文化,一生创造了无数的神奇,在诗书画印、鉴定、美食、建...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学术共同体必须回答而且必须回答好的时代之问。张大千作为四川文人的代表之一,天姿超迈,笔纵奇逸,凭借手中的笔传播中华文化,一生创造了无数的神奇,在诗书画印、鉴定、美食、建筑、园林、戏剧、摄影等领域均有不同凡响的造诣。本课题通过对张大千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现状的研究,通过寻找亮点故事、明确设计理念、思考设计载体、提炼设计特征等设计研究,让更多人加深对四川文化和张大千艺术的认知和了解。通过创新设计使张大千文创变为具有当地特色以及文化传播能力的新产品,强化文创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张大千 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旋律理解油画色调——以杨鸣山风景油画为例
8
作者 周晓黎 《色彩》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色调是油画最重要的本体语言,油画色调和音乐旋律有着很多的互通性,从旋律的角度感性地理解油画色调,并结合艺术家杨鸣山先生的风景油画进行解读。色调是画面色彩的总体趋势、整体氛围,实则是相对的和谐色彩关系,是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辨... 色调是油画最重要的本体语言,油画色调和音乐旋律有着很多的互通性,从旋律的角度感性地理解油画色调,并结合艺术家杨鸣山先生的风景油画进行解读。色调是画面色彩的总体趋势、整体氛围,实则是相对的和谐色彩关系,是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辨证的对立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 色彩 色调 旋律 杨鸣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广告中的文字设计研究
9
作者 周晓黎 《上海包装》 2024年第7期158-160,共3页
在数字化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广告传媒形式铺天盖地,而文字作为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元素,在各种广告形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字的设计运用直接影响着视觉传达的效果,对于提高广告的宣传力度具有重要作用。探讨了文字设计的原则、... 在数字化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广告传媒形式铺天盖地,而文字作为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元素,在各种广告形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字的设计运用直接影响着视觉传达的效果,对于提高广告的宣传力度具有重要作用。探讨了文字设计的原则、统一性和组合规律,以期对平面广告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广告 文字设计 统一性 排列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青神竹编之美在空间环境中的运用探究
10
作者 黄佳敏 惠榆茹 《天工》 2024年第10期46-48,共3页
青神竹编技艺作为一种传统非遗,其在空间环境中还未得到充分应用。在“乡村振兴”“以竹代塑”和“非遗传承”的背景下,通过对青神竹编材料的性能特点、独创技术、独特纹样、光影打造和材料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将青神竹编从主要的... 青神竹编技艺作为一种传统非遗,其在空间环境中还未得到充分应用。在“乡村振兴”“以竹代塑”和“非遗传承”的背景下,通过对青神竹编材料的性能特点、独创技术、独特纹样、光影打造和材料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将青神竹编从主要的平面竹编拓宽至空间环境应用的设计方法。以青神县竹艺城研学中心设计为例,验证青神竹编在空间环境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潜力,其设计方法的可复制性适用于该地兰沟村的其他空间类型,从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使青神竹编焕发新的活力,推动青神竹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神竹编 乡村振兴 空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式服装产品的消费需求与产品设计供给落差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红文 李翠云 +1 位作者 黄智高 ROMAINOOR Nurul Hanim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7-174,共8页
为缩小新中式服装产品的消费需求与产品设计供给间的落差,提升企业产品开发效率,基于期望确认理论,首先通过访谈与因素分析提炼出新中式服装产品消费需求的7个构面与30个元素因子;其次使用成对样本T检验,验证了受测者对消费需求元素因... 为缩小新中式服装产品的消费需求与产品设计供给间的落差,提升企业产品开发效率,基于期望确认理论,首先通过访谈与因素分析提炼出新中式服装产品消费需求的7个构面与30个元素因子;其次使用成对样本T检验,验证了受测者对消费需求元素因子的期望与认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品质机能展开法,找出应优先改善的消费需求项目与产品设计技术要素,并利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法对需求优先次序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得出:新中式服装产品应优先改善的消费需求元素因子为现代时尚感、绿色纺织品、造型比例好、面料质地细腻、理疗机能,相对应需优先提升的产品设计技术要素为艺术美感、材质机能性;企业可通过上述要素改善、缩小供需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式服装产品 消费需求 供需落差 期望确认理论 品质机能展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乡村景观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丽 朱晓敏 《四川水利》 2019年第6期10-13,17,共5页
近年来,成都平原地区的乡村快速发展,乡村景观加速演变,为使乡村在空间重构过程中保持其地域特色,延续精神文化内涵,对乡村景观的地域文化进行追根溯源地研究十分必要。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及水文化正是成都平原文明形成的源头。本文从直... 近年来,成都平原地区的乡村快速发展,乡村景观加速演变,为使乡村在空间重构过程中保持其地域特色,延续精神文化内涵,对乡村景观的地域文化进行追根溯源地研究十分必要。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及水文化正是成都平原文明形成的源头。本文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分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乡村景观的影响机制,并从宏观格局、农田景观、聚落景观及人文景观四个方面阐述了具体影响内容。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乡村景观具有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充分认识到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乡村的意义,对区域发展及规划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江堰水利工程 成都平原 乡村景观 水文化 地域文化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视觉空间建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22-124,共3页
在我国动画电影的票房与口碑长期不尽如人意之时,田晓鹏编剧并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了8亿的票房与业界的一致好评。这部电影不仅在画面、场景和人物动作等技术层面做得足够优秀,在"大圣归来"这一主题上也给予观众... 在我国动画电影的票房与口碑长期不尽如人意之时,田晓鹏编剧并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了8亿的票房与业界的一致好评。这部电影不仅在画面、场景和人物动作等技术层面做得足够优秀,在"大圣归来"这一主题上也给予观众感动。影片在有限的银幕空间上,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幻想世界。笔者以视觉空间建构为切入点,从视觉空间的美学结构、视觉空间的心理作用、视觉空间的中国元素三方面,分析《大圣归来》的成功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田晓鹏 视觉空间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媒体技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动效性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立平 《湖南包装》 2019年第3期83-86,共4页
分析了标志设计动效性与品牌的关系,将标志设计的外延新技术和内延标志本身造型设计融合在一起,为标志设计动效性提供基础条件,并通过数字媒体软件技术手段,赋予传统的平面化、静态化的标志设计作品动效性效果,增强了标志的视觉冲击力,... 分析了标志设计动效性与品牌的关系,将标志设计的外延新技术和内延标志本身造型设计融合在一起,为标志设计动效性提供基础条件,并通过数字媒体软件技术手段,赋予传统的平面化、静态化的标志设计作品动效性效果,增强了标志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营销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 图形符号 媒体技术 动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应用型设计专业教学的工作机制探索研究——以“郫县丹丹豆瓣”包装设计项目案例教学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立平 《湖南包装》 2018年第6期106-110,共5页
以民办高校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大三专业核心包装课程引入"郫县丹丹豆瓣"包装设计项目为例,从设计实践与教学内容对接的工作机制,实训管理环节平台搭建工作机制,课题成果评价机制,这3个方面对应用型教学特征进行理论与实践... 以民办高校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大三专业核心包装课程引入"郫县丹丹豆瓣"包装设计项目为例,从设计实践与教学内容对接的工作机制,实训管理环节平台搭建工作机制,课题成果评价机制,这3个方面对应用型教学特征进行理论与实践机制的分析,结合市场实际项目案例教学规律总结、探索品牌包装设计方法,赋予艺术设计专业更加接近市场的需求,体现民办高校艺术专业更加接近市场应用型的属性,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探索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方法 工作机制 应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可辛电影审美风格略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1-73,共3页
审美风格是对艺术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长期、稳定的审美特色的总结,它直接关系着艺术家对何种美感有着强烈的向往与追求,并直接决定着艺术家代表作的类别定位与审美价值判断。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的电影取材广泛、风格多样。本文选取陈可... 审美风格是对艺术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长期、稳定的审美特色的总结,它直接关系着艺术家对何种美感有着强烈的向往与追求,并直接决定着艺术家代表作的类别定位与审美价值判断。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的电影取材广泛、风格多样。本文选取陈可辛较为著名的几部作品,尤其是对"九七"之后,其艺术上渐趋娴熟的作品进行分析,从主题的悲剧美、叙述的含蓄美以及视觉效果的意境美三方面,对其审美风格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可辛 电影 审美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觉设计中色彩要素的时代要求与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倩 《色彩》 2023年第9期26-28,共3页
本文围绕着色彩要素在新媒体视觉设计中的时代要求与价值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新媒体视觉设计的定义、特点和趋势,然后深入探讨了色彩要素的基本原理和在视觉设计中的作用,并从响应速度、全球化、创新和个性化等方面分析了色彩要素在新... 本文围绕着色彩要素在新媒体视觉设计中的时代要求与价值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新媒体视觉设计的定义、特点和趋势,然后深入探讨了色彩要素的基本原理和在视觉设计中的作用,并从响应速度、全球化、创新和个性化等方面分析了色彩要素在新媒体视觉设计中的时代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阐述了色彩要素在新媒体视觉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并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本文的研究对于设计师在新媒体视觉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要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色彩 视觉传达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素描课程实践性教学新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娜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5期162-162,164,共2页
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正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设计素描课程也不应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本文从设计素描课程的现状出发,根据此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对素描教学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在教学中深入贯彻实践性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好... 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正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设计素描课程也不应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本文从设计素描课程的现状出发,根据此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对素描教学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在教学中深入贯彻实践性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设计素描课程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素描 实践性教学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转型探索——以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黎黎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年第8期122-124,共3页
立足民办普通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特征,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性优势,将"现代学徒制"与民办普通高校改革探索相结合,为两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契机。结合当前技术同设计艺术融合的专业发展趋势,以图形用户界面... 立足民办普通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特征,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性优势,将"现代学徒制"与民办普通高校改革探索相结合,为两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契机。结合当前技术同设计艺术融合的专业发展趋势,以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课程为切入点,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考核六个方面深入改革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课程体系,结合民办普通高校学生的实际水平,从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民办普通高校的发展找到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民办普通高校 转型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运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燕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0期137-138,共2页
色彩作为影视中最重要的视觉语言,在电影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殊的审美张力和突出的艺术气质使张艺谋成为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在他的作品中,华美的色彩已成为一种具有强烈个性的表现风格和象征符号。张艺谋用色彩来叙述... 色彩作为影视中最重要的视觉语言,在电影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殊的审美张力和突出的艺术气质使张艺谋成为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在他的作品中,华美的色彩已成为一种具有强烈个性的表现风格和象征符号。张艺谋用色彩来叙述故事、渲染环境、传达情感,用"无声胜有声"的色彩语言来表达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本文从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风格特征和语言功能两方面着手,以具体案例分析其作品中的色彩运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色彩语言 视觉美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