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4种微生物菌剂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取食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胡连清
刘雯雯
+5 位作者
冯瑞章
周万海
查黎萍
唐馨宇
席万鹏
陈朝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2,201,共10页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SW21、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 SW22、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SW12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SW23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的防控效果,于菌剂处理...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SW21、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 SW22、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SW12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SW23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的防控效果,于菌剂处理后不同时间测定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取食量以及其肠道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3种保护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ES)、多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MFO)、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5种解毒酶和淀粉酶(amylase,AMS)、胰蛋白酶(trypsin)与脂肪酶(lipase)3种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剂对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和取食量的影响强弱依次为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苏云金芽胞杆菌。4种微生物菌剂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黑绒鳃金龟肠道中SOD与CAT 2种保护酶活性,促进虫体内POD、AChE、CES、CYP450、GST、MFO、AMS、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升高。研究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剂可通过持续抑制SOD与CAT的活性,降低黑绒鳃金龟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造成黑绒鳃金龟氧化损伤,最终增加虫体死亡率;而黑绒鳃金龟可通过上调POD、AChE、CES、CYP450、GST、MFO、AMS、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4种微生物菌剂在黑绒鳃金龟绿色防控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绒鳃金龟
微生物菌剂
死亡率
保护酶
解毒酶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色香料作物油樟叶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雯雯
胡连清
+5 位作者
陈露
杨丽
魏琴
周杰
周万海
冯瑞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3,共9页
为探究特色香料作物油樟叶内生真菌资源,本研究以5个不同株系油樟在4个季节的叶组织为对象,提取叶部精油,分离纯化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法和多样性指数分析内生真菌丰富度,借助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菌株...
为探究特色香料作物油樟叶内生真菌资源,本研究以5个不同株系油樟在4个季节的叶组织为对象,提取叶部精油,分离纯化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法和多样性指数分析内生真菌丰富度,借助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菌株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株系油樟叶产油率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其中春季16号株系油樟叶产油率最高。通过分离纯化共得到43株可培养内生真菌,划分为2门、4纲、9目、11科、13属,优势属为叶点霉属(Phyllosticta)。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结果表明,16号株系和春季油樟叶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较丰富,且群落分布相对均匀。GC/MS鉴定结果显示,内生真菌发酵液含有69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仅X29、D72和A39能代谢产生油樟叶精油主要成分。可培养内生真菌在不同株系和不同季节的油樟叶中数量、种群及组成均存在差异,筛选得到的功能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香料成分的潜力。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油樟叶产香料物质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叶
内生真菌
多样性
季节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樟叶精油的提取、化学成分、抗氧化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尹浩
王晨笑
+3 位作者
岳进
焦顺山
王小红
蒋磷蕾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3-191,共9页
采用酶辅助溶剂萃取法(EASE)、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EASD)、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EASDE)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油樟树叶中的挥发性精油,收率分别为1.36%、3.00%、3.70%和2.29%。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现,提取物的主要...
采用酶辅助溶剂萃取法(EASE)、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EASD)、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EASDE)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油樟树叶中的挥发性精油,收率分别为1.36%、3.00%、3.70%和2.29%。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现,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均为1,8-桉叶素,并且在酶辅助同时蒸馏提取物中相对含量最高,达到54.05%。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显示,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弱;酶辅助溶剂萃取、酶辅助水蒸气蒸馏和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提取的樟油抗菌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叶精油
酶辅助提取
同时蒸馏萃取
化学成分
抗氧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微生物菌剂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取食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胡连清
刘雯雯
冯瑞章
周万海
查黎萍
唐馨宇
席万鹏
陈朝清
机构
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
四川
省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
四川宸煜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2,201,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176)
宜宾市科技计划(2022NY018)
+2 种基金
宜宾学院2021年校级培育项目(2021PY68)
四川省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2021YZY06,2021YZY02,2021XLZ01)
宜宾市科技局高端团队项目(2021YGC03)。
文摘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SW21、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 SW22、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SW12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SW23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的防控效果,于菌剂处理后不同时间测定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取食量以及其肠道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3种保护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ES)、多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MFO)、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5种解毒酶和淀粉酶(amylase,AMS)、胰蛋白酶(trypsin)与脂肪酶(lipase)3种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剂对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和取食量的影响强弱依次为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苏云金芽胞杆菌。4种微生物菌剂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黑绒鳃金龟肠道中SOD与CAT 2种保护酶活性,促进虫体内POD、AChE、CES、CYP450、GST、MFO、AMS、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升高。研究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剂可通过持续抑制SOD与CAT的活性,降低黑绒鳃金龟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造成黑绒鳃金龟氧化损伤,最终增加虫体死亡率;而黑绒鳃金龟可通过上调POD、AChE、CES、CYP450、GST、MFO、AMS、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4种微生物菌剂在黑绒鳃金龟绿色防控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潜力。
关键词
黑绒鳃金龟
微生物菌剂
死亡率
保护酶
解毒酶
消化酶
Keywords
Maladera orientalis
microbial agent
mortality
protective enzyme
detoxifying enzyme
digestive enzyme
分类号
S47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色香料作物油樟叶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雯雯
胡连清
陈露
杨丽
魏琴
周杰
周万海
冯瑞章
机构
宜宾学院
宜宾学院
四川宸煜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3,共9页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176)
四川省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2YZZ01)
宜宾市双城协议保障科研经费科技项目(XNDX2022020010)。
文摘
为探究特色香料作物油樟叶内生真菌资源,本研究以5个不同株系油樟在4个季节的叶组织为对象,提取叶部精油,分离纯化叶部可培养内生真菌,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法和多样性指数分析内生真菌丰富度,借助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菌株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株系油樟叶产油率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其中春季16号株系油樟叶产油率最高。通过分离纯化共得到43株可培养内生真菌,划分为2门、4纲、9目、11科、13属,优势属为叶点霉属(Phyllosticta)。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结果表明,16号株系和春季油樟叶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较丰富,且群落分布相对均匀。GC/MS鉴定结果显示,内生真菌发酵液含有69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仅X29、D72和A39能代谢产生油樟叶精油主要成分。可培养内生真菌在不同株系和不同季节的油樟叶中数量、种群及组成均存在差异,筛选得到的功能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香料成分的潜力。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油樟叶产香料物质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材料。
关键词
油樟叶
内生真菌
多样性
季节
挥发性成分
Keywords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leaves
endophytic fungi
diversity
season
volatile component
分类号
S79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樟叶精油的提取、化学成分、抗氧化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尹浩
王晨笑
岳进
焦顺山
王小红
蒋磷蕾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四川宸煜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3-191,共9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8ZDY0107)
国家自然基金(31401537)
+1 种基金
云南省专家工作站(2017IC071)
上海市科委工程中心能力提升项目(19DZ2284200)。
文摘
采用酶辅助溶剂萃取法(EASE)、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EASD)、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EASDE)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油樟树叶中的挥发性精油,收率分别为1.36%、3.00%、3.70%和2.29%。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现,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均为1,8-桉叶素,并且在酶辅助同时蒸馏提取物中相对含量最高,达到54.05%。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显示,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弱;酶辅助溶剂萃取、酶辅助水蒸气蒸馏和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提取的樟油抗菌效果较差。
关键词
油樟叶精油
酶辅助提取
同时蒸馏萃取
化学成分
抗氧化
抗菌
Keywords
Cinnamomum longipaniculatum essential oil
enzyme-assisted extraction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tioxidation
antibacterial
分类号
TS22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4种微生物菌剂对为害油樟的黑绒鳃金龟死亡率、取食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胡连清
刘雯雯
冯瑞章
周万海
查黎萍
唐馨宇
席万鹏
陈朝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特色香料作物油樟叶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刘雯雯
胡连清
陈露
杨丽
魏琴
周杰
周万海
冯瑞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油樟叶精油的提取、化学成分、抗氧化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尹浩
王晨笑
岳进
焦顺山
王小红
蒋磷蕾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