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远页岩气钻完井作业碳排放评价及建议
1
作者 舒畅 陆灯云 +2 位作者 贺吉安 毛红敏 谢海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28,共8页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将在2026年正式实施,各国碳足迹法案频出,倒逼全球供应链开展碳足迹管理。面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应对贸易压力的重要举措,油气产品被纳入国家重点碳足迹管理体系。钻完井作业作为...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将在2026年正式实施,各国碳足迹法案频出,倒逼全球供应链开展碳足迹管理。面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应对贸易压力的重要举措,油气产品被纳入国家重点碳足迹管理体系。钻完井作业作为油气开采的重要环节,点多面广、专业性强,一直以来缺乏评价标准及方法,难以支撑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以页岩气钻完井作业为对象研究,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HLCA)对威远区块3个平台20口井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特征分析和减排路径进行了研究分析。结论认为:①目前单井钻完井作业的平均能源消耗为228.68 TJ,该区块20口井的EROI值为15.87,具有开发价值;②单井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平均值为16805.79 tCO_(2)e,钻完井作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64.57 t CO_(2)e/m3,为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依据。其中,压裂作业阶段柴油的使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和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第一大排放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8%。在钻井作业阶段柴油的使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和和钻井设备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分别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第二和第三大排放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2%和19%;③钻完井作业可从制度体系建立、重点耗能设备淘汰或改造、能源替代、工艺技术优化、提高物料循环利用率和低碳技术产业探索等方面制定减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钻完井作业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EROI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应力对半圆盘岩石试件裂纹断裂及扩展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晓云 张明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将常规的最大周向应力扩展准则与考虑T应力的修正最大周向应力准则的理论预测结果及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笔者建立的修正最大周向应力裂纹扩展准则的准确性,得到T应力对断裂韧性及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半圆盘试件,通... 为将常规的最大周向应力扩展准则与考虑T应力的修正最大周向应力准则的理论预测结果及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笔者建立的修正最大周向应力裂纹扩展准则的准确性,得到T应力对断裂韧性及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半圆盘试件,通过改变预制裂纹方向,对Ⅰ-Ⅱ复合型断裂韧性和裂纹起始扩展角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T应力后,纯Ⅰ型裂纹扩展角不再保持为0,裂纹扩展方向发生偏折;关于Ⅰ-Ⅱ复合型断裂而言,当T应力为正时,材料抵抗裂纹继续扩展的能力增强,断裂强度增大;当T应力为负时,材料抵抗裂纹继续扩展的能力减弱,断裂韧性会减小。T应力对裂纹起裂角及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对Ⅱ型断裂影响更为显著,GMTS准则能够更好的预测岩石复合型裂纹初始扩展角及断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应力 三点弯曲半圆盘 裂纹扩展准则 裂纹扩展 广义最大周向应力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直裂纹圆盘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获取精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北明 张明明 高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01-106,共6页
岩石断裂韧性是岩石抵抗裂纹扩展能力的表征,而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是计算断裂韧性的关键参数,目前众多国内外学者采用Atkinson给出的中心裂纹圆盘试件的近似公式获取中心直裂纹圆盘的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对Atkinson给出的无量纲应力强... 岩石断裂韧性是岩石抵抗裂纹扩展能力的表征,而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是计算断裂韧性的关键参数,目前众多国内外学者采用Atkinson给出的中心裂纹圆盘试件的近似公式获取中心直裂纹圆盘的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对Atkinson给出的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近似公式及中心裂纹圆盘试件的级数解精度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较广范围的产生纯Ⅱ型裂纹加载条件,还采用有限元方法标定了不同预制裂纹宽度时中心直裂纹圆盘Ⅰ型裂纹的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结果表明:YⅠ随着相对裂纹宽度增大逐渐减小,且当相对裂纹宽度大于0.01后,YⅠ变化幅度逐渐减小;不同裂纹宽度条件下,YⅠ随加载角变化的规律相同。当裂纹宽度仅为0.1 mm时,其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解析解与数值解会产生很大偏差,因此在断裂韧性测试中应根据实测的裂纹宽度对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进行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直裂纹圆盘试件 应力强度因子 岩石断裂韧性 临界加载角 数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输气管道坠物碰撞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骆吉庆 姚安林 +3 位作者 何莎 周雪 王小梅 刘易思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109,共7页
为深入研究浅海输气管道坠物碰撞损伤过程,从简化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法2个角度对浅海输气管道坠物碰撞损伤过程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在简化解析法中,采用非完全弹性碰撞理论-动量守恒定律计算方法,计算坠物冲击荷载;依据布辛尼克斯法分析冲... 为深入研究浅海输气管道坠物碰撞损伤过程,从简化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法2个角度对浅海输气管道坠物碰撞损伤过程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在简化解析法中,采用非完全弹性碰撞理论-动量守恒定律计算方法,计算坠物冲击荷载;依据布辛尼克斯法分析冲击荷载在土体中的传递,采用衰减系数分析冲击荷载在混凝土层中的传递,进而计算管道在坠物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在数值分析法中,用Workbench 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浅海输气管道坠物碰撞的动力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冲击荷载分布规律与布辛尼克斯法得到的相似,但衰减的速度更快;由于覆土层和混凝土防护层吸收了碰撞的大部分能量,冲击荷载对管道的影响范围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输气管道 坠物碰撞 冲击荷载 WORKBENCH LS-DYNA有限软件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劣化值的钻井服役柴油机油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文强 彭远春 +4 位作者 曾秀清 王荣华 何佳 杨琳 刘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7-212,共6页
针对GB/T 7607—2010标准对于钻井服役柴油机油健康状态评估可参考性不强的问题,参照PHM理论中健康状态评估技术建立服役柴油机油健康状态评估的综合劣化值模型;根据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实验室经验对综合劣化值与服役柴油机油健康状态对... 针对GB/T 7607—2010标准对于钻井服役柴油机油健康状态评估可参考性不强的问题,参照PHM理论中健康状态评估技术建立服役柴油机油健康状态评估的综合劣化值模型;根据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实验室经验对综合劣化值与服役柴油机油健康状态对应关系进行分级,按照指标的单调性、相关性、预测性这三项原则选取服役柴油机油健康状态评估指标,给出各类指标数值归一化的方法;基于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建立服役柴油机油综合劣化值计算公式,计算各样品数据的综合劣化值。通过不同综合劣化值样品的红外图谱中抗氧剂特征峰的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油 健康状态评估 综合劣化值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施工现场压裂车火灾演化行为数值模拟
6
作者 唐伟 王文麟 +1 位作者 王文和 黄有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5,共4页
采用FDS对单甘压裂车火灾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压裂车火灾演化过程,分析压裂车火灾发展规模和影响范围,分析得到压裂车火灾的火焰长度、温度、热辐射分布。在单台压裂车火灾燃烧过程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压裂车组火灾进行模拟分析,得到车组... 采用FDS对单甘压裂车火灾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压裂车火灾演化过程,分析压裂车火灾发展规模和影响范围,分析得到压裂车火灾的火焰长度、温度、热辐射分布。在单台压裂车火灾燃烧过程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压裂车组火灾进行模拟分析,得到车组着火后蔓延范围及火灾规模,为压裂车火灾应急处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车 火灾 页岩气 FDS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失水过程中声电特性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徐烽淋 唐巍 +3 位作者 陈乔 刘洪 王丹 梁永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788-9795,共8页
研究流体对岩石声电特性的影响,对了解开采过程中岩石物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岩心气驱水试验来探究页岩失水过程中的超声波速度、电阻率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含气饱和度(S g)的增加,页岩纵波速度线性减小,下降... 研究流体对岩石声电特性的影响,对了解开采过程中岩石物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岩心气驱水试验来探究页岩失水过程中的超声波速度、电阻率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含气饱和度(S g)的增加,页岩纵波速度线性减小,下降幅度为9.1%,而横波速度线性增加,增加幅度为16.2%,横波速度对含气饱和度变化更加敏感;将完全饱和的岩石模拟为水层时,波速比随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在大于50%含气饱和度时,减小幅度增大,说明储层逐渐由含水层向含气层过渡;页岩的电阻率随着含气饱和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增,而岩石介电常数则随着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减小;当S g<50%时,电阻率随含气饱和度增加了4.3倍,而当S g>50%时,电阻率增加了10倍,介电常数变化规律则相反,当S g>60%时,介电常数几乎不变,由此可判断当电阻率增加幅度增大,介电常数几乎不变时,则可认为储层已由含水层逐渐向含气层过渡;随着岩心电阻率的增加,纵波波速呈对数函数增加,而横波波速以对数函数递减。利用页岩失水过程中波速、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对实际工程中进行含气储层的识别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其他相关参数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失水过程 含气饱和度 波速 波速比 电阻率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