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隙密度对多孔介质燃烧器燃烧特性影响
1
作者 李炜 刘鑫鑫 +3 位作者 尹钦禾 孙东 韩昕璐 林日亿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2,共7页
建立多孔介质燃烧器的数学物理模型,运用Fluent模拟软件对其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多孔介质孔隙密度变化对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密度增大,火焰区域会逐渐往下游移动;沿着流动方向孔隙密度从10 PPI逐渐增大到45 PP... 建立多孔介质燃烧器的数学物理模型,运用Fluent模拟软件对其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多孔介质孔隙密度变化对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密度增大,火焰区域会逐渐往下游移动;沿着流动方向孔隙密度从10 PPI逐渐增大到45 PPI的变化结构更有利于热量传递,相较于其他孔隙密度分布其燃烧特性更好,氮氧化物生成量也相对较低,径向方向孔隙密度内部加密结构有更高的燃烧温度和稳燃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孔隙密度 燃烧特性 NO排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流射流的清管器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昊 任连城 +1 位作者 谢帅 单代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针对管道污垢容易在清管器皮碗底部形成楔形堆积,造成清管器卡堵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旋流射流的清管器结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旋流射流清管器进行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导流管直径、叶片安装角、翼型折角对叶轮力矩和旋流射流平均速... 针对管道污垢容易在清管器皮碗底部形成楔形堆积,造成清管器卡堵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旋流射流的清管器结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旋流射流清管器进行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导流管直径、叶片安装角、翼型折角对叶轮力矩和旋流射流平均速度的影响,分析导流管气流对皮碗底部污垢吹扫效果;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优结构参数。研究表明:导流管直径在65~75 mm之间时,叶轮力矩基本达到峰值;增大翼型折角或叶片安装角都能显著提高叶轮力矩,但叶片安装角对旋流射流平均速度影响较小;导流管中射到皮碗底部的气流速度在40~60 m/s,湍动能大小在6 m^(2)/s^(2)左右,且影响范围广,能解决由皮碗底部污垢堆积而产生的卡堵问题;最优结构参数为导流管直径45 mm、叶片安装角40°、翼型折角33°。研究可为研发新型清管器以及解除卡堵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清管器 旋流 射流 计算流体动力学 流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120/300复合连续油管钻机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单代伟 李奔 +1 位作者 田雨 文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80,共5页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从北美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低成本、安全环保的钻井技术。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台复合连续油管钻机,名义钻井深度(Φ114.3mm钻杆)2 000m。钻机的主要设备由移动运输性好的...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从北美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低成本、安全环保的钻井技术。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台复合连续油管钻机,名义钻井深度(Φ114.3mm钻杆)2 000m。钻机的主要设备由移动运输性好的3台拖挂单元组成:连续油管井架底座拖挂单元、连续油管滚筒拖挂单元和机械手拖挂单元。该钻机将连续油管装置和带动力水龙头的常规钻井装置集成在一起,既能进行常规钻杆钻井,又能进行连续油管钻井。钻机配备的全套自动化管子处理装置、轻便铁钻工、自动液压卡瓦等机具,极大地减少了钻台面的作业量,降低了劳动强度。钻井试验结果表明,CTR 120/300复合连续油管钻机总体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与常规钻井相比具有起下钻速度快、机械钻速高、钻井液连续循环等优点,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井下工具和钻井工艺的研究,以加快其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复合连续油管钻机 钻井试验 浅油气藏 中国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率下柴油机主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亮 薛冬新 +1 位作者 宋希庚 明章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511,共7页
计算了某16缸V形机车柴油发电机组滑动主轴承在不同功率(2 000、2 430、2 650、2 940kW)下的润滑情况.将曲轴设为弹性体,以考虑曲轴弹性变形对主轴承润滑状态的影响.对主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摩擦接触,采用Greenwood-Tripp粗糙接触模... 计算了某16缸V形机车柴油发电机组滑动主轴承在不同功率(2 000、2 430、2 650、2 940kW)下的润滑情况.将曲轴设为弹性体,以考虑曲轴弹性变形对主轴承润滑状态的影响.对主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摩擦接触,采用Greenwood-Tripp粗糙接触模型来计算,并用AVL相关标准评价了润滑计算结果.由计算结果看出,4个计算工况中的2 940、2 650和2 000kW工况均存在个别轴承处于半干摩擦状态的情况,而2 430kW工况的润滑情况相对最好;第8、7、1主轴承为工作中相对危险的主轴承,危险主轴承位置和摩擦接触发生的部位与实际情况接近.试分析了造成第8、7、1主轴承出现摩擦接触的结构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承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曲轴 弹性变形 粗糙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直驱式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被引量:8
5
作者 蒋谊 陈俊 +1 位作者 王信军 张东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58,7,共3页
为解决顶驱因故障停机时间长而带来的系列问题,研制了新型直驱式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并形成了DQ225DBZ、DQ450DBZ、DQ675DBZ和DQ900DBZ系列型号的直驱式顶驱,可达到4 000~12 000 m的钻井作业深度。该顶驱主要由动力水龙头和管子处理器组... 为解决顶驱因故障停机时间长而带来的系列问题,研制了新型直驱式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并形成了DQ225DBZ、DQ450DBZ、DQ675DBZ和DQ900DBZ系列型号的直驱式顶驱,可达到4 000~12 000 m的钻井作业深度。该顶驱主要由动力水龙头和管子处理器组成,采用大功率交流变频电动机驱动,无级变速控制,多功能人机界面操作;提升系统采用双载荷通道隔离设计,中心管主轴设计有特殊组合轴承,可承受钩载,同时也具备抗钻柱纵向振动功能。DQ2250DBZ顶驱在国外应用13口井,经受了-30℃严寒考验,最大连续钻井扭矩达到了35 kN·m,创下日钻进1 016 m的记录。DQ450DBZ顶驱在国内川东70563钻井队现场作业,最大连续钻井扭矩28 kN·m,上卸扣扭矩30 kN·m,水平井造斜段始为4 593 m,造斜88°,总进尺达6 5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机电一体化 直驱 融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载荷作用下连续管的抗内压/外挤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龙庭 徐兴平 +2 位作者 梁会高 王雷 李艳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90-93,共4页
根据连续管在井下的应力状态,考虑轴向载荷,应用弹性失稳理论和von Mises屈服准则,对理想圆截面管进行抗内压分析,得出连续管的破裂压力.建立椭圆截面管的挤毁压力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对连续管的挤毁压力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并对挤... 根据连续管在井下的应力状态,考虑轴向载荷,应用弹性失稳理论和von Mises屈服准则,对理想圆截面管进行抗内压分析,得出连续管的破裂压力.建立椭圆截面管的挤毁压力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对连续管的挤毁压力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并对挤毁压力数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破裂压力 挤毁压力 数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盖顶降压装置开采机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黎伟 陈曦 +3 位作者 胡亚军 夏杨 杨牧 陈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46-2152,I0022,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盖顶降压式海底表层、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通过搭建水合物开采过程温度场模型,对不同加热温度、压力下的开采装置开采结果进行研究,总结得到天然气水合物产出时加热温度与压力的变化情况,以及产气率和产气量的影... 提出了一种基于盖顶降压式海底表层、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通过搭建水合物开采过程温度场模型,对不同加热温度、压力下的开采装置开采结果进行研究,总结得到天然气水合物产出时加热温度与压力的变化情况,以及产气率和产气量的影响规律。实验数据显示:盖顶降压式装置在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过程中,必要的热源输入是必不可少的;在相同生产压力、不同恒温热源温度下,温度越高,开采装置最大产气率越大,总产气量也越大,但后期产气率下降迅速。本研究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水合物开采 盖顶降压 温度场 稳态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断层滑移对水平井套管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毛良杰 林颢屿 +1 位作者 余星颖 麦洋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5-760,共6页
水平井压裂后附近断层发生滑移,诱发套管产生剪切变形,进而卡阻井下工具,严重影响页岩气的开采。文中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断层滑移的套管变形有限元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影响套管Mises应力分布的各种因素,研究了各角度断层在不同滑... 水平井压裂后附近断层发生滑移,诱发套管产生剪切变形,进而卡阻井下工具,严重影响页岩气的开采。文中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断层滑移的套管变形有限元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影响套管Mises应力分布的各种因素,研究了各角度断层在不同滑移量下的套管变形情况。结果表明:断层滑移会导致套管发生剪切变形,变形位置位于套管与断层相交处,且套管变形量随断层滑移量增加而增大;地层弹性模量对套管变形影响较小,套管弹性模量对套管变形影响较大;套管壁厚越大,地层施加给套管的剪切力对套管Mises应力的影响越小;在断层滑移量相同的情况下,断层角度越大,套管Mises应力越大,套管变形后的最小内径越小。研究成果可为防治断层滑移引起的套管剪切变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套管失效 剪切变形 断层滑移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功率电动压裂泵组的研制 被引量:25
9
作者 田雨 谢梅英 《石油机械》 2017年第4期94-97,共4页
压裂泵车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存在单机功率小、占地面积大、噪声大和污染高等问题,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精准控制。为此,研制了HH6000大功率电动压裂泵组。该泵组引入了大功率变频电机直接驱动压裂泵的全新理念,通过数控变频技术和PLC控... 压裂泵车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存在单机功率小、占地面积大、噪声大和污染高等问题,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精准控制。为此,研制了HH6000大功率电动压裂泵组。该泵组引入了大功率变频电机直接驱动压裂泵的全新理念,通过数控变频技术和PLC控制技术,实现了单机大功率、体积小质量轻、排量压力控制精确、无级调速以及连续大功率运行等技术突破。2套HH6000电动压裂泵组在四川长宁H9平台的页岩气压裂施工中,供液能力3.0~4.5 m^3/min,约占总施工液量的,砂的质量浓度100~200 kg/m^3,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该泵组解决了页岩气大规模成片开发的高效、经济和环保问题,为实施页岩气压裂提供了理想的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泵 大功率 电动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梯度钻井套管内压力隔断封隔器胶筒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黎伟 胡亚军 +3 位作者 陈曦 夏杨 陈宏 李玉民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07-1113,共7页
双梯度钻井技术可解决深海油气和浅层水合物开发面临的疏松表层安全钻进和地层漏失压力低等难题。为研究双梯度钻井套管内压力隔断封隔器胶筒的力学性能,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不同摩擦因数、胶筒厚度、工作压力、环空间隙等因素作用... 双梯度钻井技术可解决深海油气和浅层水合物开发面临的疏松表层安全钻进和地层漏失压力低等难题。为研究双梯度钻井套管内压力隔断封隔器胶筒的力学性能,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不同摩擦因数、胶筒厚度、工作压力、环空间隙等因素作用下对胶筒变形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四种因素作用下胶筒的最大Mises应力值与接触压力值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摩擦因数为0.3时胶筒与套管间接触压力取得较大值,双梯度钻井封隔器胶筒厚度优选为15 mm;在有效封隔2 MPa工作压力前提下,得出封隔器胶筒随钻柱滑动的最小摩擦力33845 N;影响胶筒最大Mises应力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压力与环空间隙,影响胶筒与套管间最大接触压力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压力与胶筒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梯度钻井 压力隔断 封隔器胶筒 正交试验 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自动定位式顶驱导轨
11
作者 张东海 陈俊 蒋谊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88,共2页
针对目前的顶驱导轨安装和拆卸时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成本高及操作复杂等问题,设计了快速自动定位式顶驱导轨。该导轨操作简单,定位方便快捷,装卸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具有免维护的特点。现场应用表明,该导轨与顶驱主体安装时间仅需1... 针对目前的顶驱导轨安装和拆卸时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成本高及操作复杂等问题,设计了快速自动定位式顶驱导轨。该导轨操作简单,定位方便快捷,装卸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具有免维护的特点。现场应用表明,该导轨与顶驱主体安装时间仅需1.5 h,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驱导轨 自动定位 锁心体 拆卸 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J180海洋钻机井架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杰 吕兰 +2 位作者 王浚璞 艾志久 吴光武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38,共4页
结合HJ180海洋钻机井架的工程设计实例,基于大型海事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SACS,对井架实际结构进行简化,建立井架结构的动力学计算模型,采用Guyan缩聚法计算了井架结构动力特性,得到井架结构前10阶模态和振型。在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选... 结合HJ180海洋钻机井架的工程设计实例,基于大型海事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SACS,对井架实际结构进行简化,建立井架结构的动力学计算模型,采用Guyan缩聚法计算了井架结构动力特性,得到井架结构前10阶模态和振型。在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选用API RP 2A-WSD地震响应谱从X、Y、Z3个方向对井架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得到3个方向结构地震响应的最大值。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出,井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响应值较小,该井架结构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机井架 SACS 动力特性 响应 谱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驱内防喷器驱动装置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文会 罗锐 +3 位作者 李龙 陈存东 张东海 雷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16,共5页
钻井系统中,作为控制内防喷器启闭的驱动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鉴于此,介绍了加拿大Hi-Kalibre公司、Canrig公司以及美国NOV公司等3家国外顶驱内防喷器驱动装置的研究现状;通过试验测试,给出了内防喷器在不同压力等级下的启闭... 钻井系统中,作为控制内防喷器启闭的驱动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鉴于此,介绍了加拿大Hi-Kalibre公司、Canrig公司以及美国NOV公司等3家国外顶驱内防喷器驱动装置的研究现状;通过试验测试,给出了内防喷器在不同压力等级下的启闭扭矩值,作为驱动装置设计输入以及现场使用参考依据;结合顶驱的现场使用情况,针对内防喷器开关不到位、摇臂总成故障、滑套故障、装配及使用问题,给出了对应改进措施。研究内容可为顶驱内防喷器驱动装置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驱 内防喷器 驱动装置 扭矩试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机二层台推扶式排管机变幅机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联中 颜子敏 +3 位作者 杨雷 于芳 魏荣 赵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二层台排管机作为实现二层台机械化、无人化、自动化的关键设备,其不同的工作形式、机构布置方案对井架、二层台和起下钻作业流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其变幅机构的设计方案与整个机构的驱动力和结构响应密切相关。以某型海洋修井机推扶... 二层台排管机作为实现二层台机械化、无人化、自动化的关键设备,其不同的工作形式、机构布置方案对井架、二层台和起下钻作业流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其变幅机构的设计方案与整个机构的驱动力和结构响应密切相关。以某型海洋修井机推扶式排管机为参考,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准静态过程中油缸前置和油缸后置两种变幅机构布置形式下各部件的受力特点和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铰点优化设计对载荷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油缸前置方案拥有更优的结构载荷响应曲线,适用于大工作载荷的二层台推扶式排管机设计,但变幅机构需占用更大空间。铰点优化设计能有效降低变幅机构的驱动力,但结构载荷响应主要决定于机构布置形式,需按照载荷大小选取合适机构布置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管机 变幅机构 动力学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00m海洋绞车滚筒轻量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崇 曹霞 +1 位作者 王万宇 刘正兵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1,共4页
现代海洋平台设计,轻量化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为保证海洋绞车滚筒轻量化设计后的可靠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9000m海洋绞车滚筒的3种不同结构形式进行强度和刚度的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大钩载时,筒体加周向筋板的强度... 现代海洋平台设计,轻量化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为保证海洋绞车滚筒轻量化设计后的可靠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9000m海洋绞车滚筒的3种不同结构形式进行强度和刚度的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大钩载时,筒体加周向筋板的强度和刚度较其他2种结构形式好,在滚筒外表面的Von-Mises应力值为120~245MPa,滚筒内表面的Von-Mises应力值为210~320MPa,滚筒的最大变形为1.1346mm。因此,筒体可采用增加周向筋板的办法来增加滚筒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少筒体的壁厚,实现绞车滚筒的轻量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00m海洋绞车 滚筒 轻量化 筋板 强度 ANSY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J40CDY斜井齿轮齿条钻机液压顶驱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文会 李龙 +2 位作者 罗良 陈存东 罗锐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28,共5页
为满足斜井齿轮齿条钻机的特殊作业要求,研制了ZJ40CDY斜井齿轮齿条钻机。其中配置的DQ250Y液压顶驱采用低速大扭矩空心轴马达直接驱动主轴进行钻井作业,配备管子处理系统以高效完成管具处理。其主马达液压控制采用闭式系统,两挡切换,... 为满足斜井齿轮齿条钻机的特殊作业要求,研制了ZJ40CDY斜井齿轮齿条钻机。其中配置的DQ250Y液压顶驱采用低速大扭矩空心轴马达直接驱动主轴进行钻井作业,配备管子处理系统以高效完成管具处理。其主马达液压控制采用闭式系统,两挡切换,可实现转速和扭矩的精确控制。另外还通过增加吊环倾斜支撑臂,有效解决了斜井作业时顶驱吊环后摆问题。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顶驱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能很好地满足斜井齿轮齿条钻机的工况要求。该产品的研制成功为特种作业钻机配置适用顶驱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齿条钻机 斜井 液压顶驱 空心轴马达 扭矩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KF与互补滤波的随钻IMU井斜动态测量方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海 冯选璋 +3 位作者 单代伟 刘骕骐 张立早 罗顺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7,共7页
针对随钻测斜仪安装在近钻头位置处受到的复杂冲击振动、钻柱旋转等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与互补滤波算法的随钻井斜动态测量方法。首先,利用限幅和低通滤波器滤除冲击噪声带来的加速度阶跃激励干扰信号和角速度高... 针对随钻测斜仪安装在近钻头位置处受到的复杂冲击振动、钻柱旋转等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与互补滤波算法的随钻井斜动态测量方法。首先,利用限幅和低通滤波器滤除冲击噪声带来的加速度阶跃激励干扰信号和角速度高频干扰信号;然后,使用UKF滤除惯性测量单元(IMU)中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信号的大部分有色噪声;最后,建立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间的互补滤波器,滤除角速度信号的零偏噪声。仿真试验、复杂振动测试平台模拟实验及现场数据验证结果表明:钻具转速在0~300 r/min内时,井斜角整体测量精度在±0.2°以内;测量不受钻具转速与振动影响,实现了精准的随钻测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迹卡尔曼滤波 互补滤波 惯性测量单元 动态测量 井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J50DBS直升机吊装钻机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运顺 王延伦 +2 位作者 赵伟 杨维彪 李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6-58,76,共4页
为满足山地、丛林、沙漠腹地等公路运输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需要,研制了ZJ50DBS直升机吊装钻机。钻机整机采用机电数字一体化设计,主要实现数字控制,初步具备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功能。钻机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中93%... 为满足山地、丛林、沙漠腹地等公路运输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需要,研制了ZJ50DBS直升机吊装钻机。钻机整机采用机电数字一体化设计,主要实现数字控制,初步具备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功能。钻机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中93%的模块质量小于2.5 t,余下7%的模块质量小于2.7 t,小于现有直升机吊装钻机模块的质量,使用小型直升机即可完成钻机所有部件的吊运,降低了对运输工具的要求。钻机动力和控制系统采用成熟技术,工作平稳可靠,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吊装钻机 模块化设计 数字控制 电驱动绞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W-90型平台钻具输运装置起升机构系统效率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蔚岭 王清岩 李昊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78-580,共3页
平台钻具输运装置是钻井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在地面与钻台面之间来回输运钻具。国内大多数井场是通过钢丝绳与绞车相互配合,并通过人力辅助完成钻具输运工作。液压猫道是种自动化的平台钻具输运装置,是钻井自动化机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台钻具输运装置是钻井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在地面与钻台面之间来回输运钻具。国内大多数井场是通过钢丝绳与绞车相互配合,并通过人力辅助完成钻具输运工作。液压猫道是种自动化的平台钻具输运装置,是钻井自动化机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代替钢丝绳、绞车工具与人力,适用于多种型号规格的钻具,可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钻井作业的安全性。而这类钻井机具般能耗较大、能量利用率较低,这使得工程成本高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具输运装置 猫道 起升机构 负载敏感 联合仿真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平面可调七杆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研究
20
作者 范书名 林光春 +2 位作者 徐雪梅 张济 徐礼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12期1-4,29,共5页
基于运动学分析、凯恩动力学方程及数字-符号法,提出采用并行计算建立平面可调七杆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的方法,并研究了构件杆长及惯性参数变化对驱动力/力矩的影响。利用封闭矢量法对平面可调七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各构件的速度... 基于运动学分析、凯恩动力学方程及数字-符号法,提出采用并行计算建立平面可调七杆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的方法,并研究了构件杆长及惯性参数变化对驱动力/力矩的影响。利用封闭矢量法对平面可调七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各构件的速度和加速度表达式;将独立广义坐标、杆长及惯性参数作为符号量,其余参数处理为数值量,导出动力学解析模型的数字-符号表达式,并构造了解析模型的并行算法。由于动力学模型及实时代码优化是离线建立的,并且采用并行计算结构,减少了在线计算时间,从而为实时控制打下了基础。给出的仿真实例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可调七杆机构 动力学解析模型 并行计算 数字-符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