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找-提-营”中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1
作者 张胜兵 《四川教育》 2024年第15期43-43,共1页
现如今,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参与、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待,因为“过度”而演变成了多重“镣铐”,教师往往心理压力巨大。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关注心理健康,... 现如今,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参与、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待,因为“过度”而演变成了多重“镣铐”,教师往往心理压力巨大。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关注心理健康,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职业幸福感 过度参与 考核评价体系 心理压力 关注心理健康 实施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知识本质,促进深度学习
2
作者 付雪琴 《四川教育》 2023年第12期18-18,20,共2页
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知识的本质在知识的“生长点”,结论的“生疑点”,方法的“生根点”。探寻并凸显知识本质的教学,能锻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促进深度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一、知识本质“... 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知识的本质在知识的“生长点”,结论的“生疑点”,方法的“生根点”。探寻并凸显知识本质的教学,能锻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促进深度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一、知识本质“知多少”(是什么?)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比较可靠的认识成果。本质是现象背后的结论和规律,通过现象把握其本质是科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本质上讲,知识内在于人的主观创造,是建基于客观性上的主观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知识本质 学生核心素养 认识成果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主观创造 策略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