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典型地震灾区居民住房受损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巧巧 孟祥瑞 +3 位作者 第宝锋 曾雅婕 骆晓龙 胡顺忠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2-500,共9页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发生M S6.0地震,导致泸县1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通过现场的调查资料,定量统计出灾区居民住房损坏情况,评估房屋结构、震中距离同居民住房损坏程度间的关系,并建立四川盆地典型地震灾区不同地震烈度下的居民住房...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发生M S6.0地震,导致泸县1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通过现场的调查资料,定量统计出灾区居民住房损坏情况,评估房屋结构、震中距离同居民住房损坏程度间的关系,并建立四川盆地典型地震灾区不同地震烈度下的居民住房易损性矩阵。在此基础上,比较此次地震与同震级下其他地震平均震害指数的差异,进而探讨研究区居民住房破坏程度的特征及原因,得出以下结论:(1)住房易损性由高到低为砖混结构、砖木及其他结构(土木、木、石砌结构)、钢混结构;(2)泸县地震中90%的住房损坏出现在震中距6600 m内的区域;(3)比较同震级两次地震发现,盆地对居民住房造成的损坏比山地低1~2倍。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盆地及其他地震多发地区震后灾损快速评估、居民住房规划重建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房屋结构 易损性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VR技术的滑坡灾害应急科普教育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兵伟 赵一燃 +4 位作者 李文秋 易南宇 刘梦颖 陶艺心 郭心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滑坡灾害的突发性和危险性让传统的科普教育方式难以真实再现灾害场景,限制了受众的理解和应对能力。为了提高教育效能,该文分析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滑坡灾害应急科普教育模式及其应用前景。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参与性... 滑坡灾害的突发性和危险性让传统的科普教育方式难以真实再现灾害场景,限制了受众的理解和应对能力。为了提高教育效能,该文分析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滑坡灾害应急科普教育模式及其应用前景。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参与性提升学习效果,而VR技术则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该文在分析VR技术应用于灾害应急科普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融合具身认知理论,设计和开发了VR滑坡灾害应急科普教育系统,创造出更具沉浸感和参与感的滑坡教育体验。通过用户亲身体验及标准化、可复制、有反馈、可考核的情境化“讲、学、练、考”一体化系统,为虚拟灾害应急科普教育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证明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VR技术的滑坡灾害科普教育模式在安全应急和防灾减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虚拟现实 滑坡灾害 应急科普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农村家庭灾后恢复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自强 巴战龙 +1 位作者 辛瑞萍 钟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8-167,共10页
灾后恢复研究相对较少,是整个灾害治理/应急管理全流程(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恢复)中最需要加强的部分。目前大部分灾后恢复研究都侧重于物质重建,缺少全面的视角。本文借鉴被广泛用于发展领域内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来分析农村家庭... 灾后恢复研究相对较少,是整个灾害治理/应急管理全流程(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恢复)中最需要加强的部分。目前大部分灾后恢复研究都侧重于物质重建,缺少全面的视角。本文借鉴被广泛用于发展领域内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来分析农村家庭灾后恢复过程,希望为灾后恢复研究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同时对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在灾害治理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一定的验证。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一项跟踪调查。研究地点为汶川地震某重灾县。首次问卷调查在2009年1月份开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访谈员面对面访问的形式,共在该县3个乡镇(9个村)调查了515户居民。第二次回访在2012年夏天进行,共完成415户家庭回访工作,回访率约为80.56%。通过对比两次调查所得415户相同农户家庭的生计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物资资本,社会资本)数据,研究发现整体上农户所拥有的五类生计资本在灾后恢复阶段都有较大提升,其中物资资本增幅最高,其次是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增幅最小的是人力资本。生计资本在整体增加的同时,不同家庭间的物资、金融、人力和自然资本差距(标准差)也有所加大,但社会资本差距(标准差)有所减少。研究结果也从侧面证实了我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主要侧重于物质重建,而且灾后恢复效果明显。同时,为灾难事件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提供了证据。跟踪调查中社会资本在灾后显著升高,而且不同家庭间的差距变小。研究表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可以为以家庭和社区为单元的灾害研究提供一个较好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恢复 可持续生计 社会资本 农树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松软厚矿床大断面回采巷道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勃 刘长武 +2 位作者 刘德峰 王超 张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满足层状松软厚矿床大断面回采巷道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对新疆某矿I1采区7#层状特种厚矿床大断面回采巷道锚杆锚索联合支护问题进行研究。根据目前现场锚索施工的最佳长度,设计确定了回采巷道在矿床中... 为满足层状松软厚矿床大断面回采巷道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对新疆某矿I1采区7#层状特种厚矿床大断面回采巷道锚杆锚索联合支护问题进行研究。根据目前现场锚索施工的最佳长度,设计确定了回采巷道在矿床中的合理位置,配合现场常用的支护材料,优化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支护参数,为矿山的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巷道 锚杆 锚索 联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的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静 黄莉莎 +4 位作者 魏华 吴芳 张耀丹 李斯俭 冯先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59-2163,共5页
通过回顾国内外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现状,对其外部特征、测量学特征、理论基础、主要维度和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后续工具研制和选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灾害护理 能力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备灾现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廖先珍 严平 +3 位作者 周红丽 陶秋吉 薛志敏 冯慧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0-112,共3页
阐述国内外老年人的备灾现状,老年人应对灾害能力下降,备灾能力较低,应对灾害相关知识和教育缺乏,慢性疾病影响其备灾状态,其获取备灾信息途径和方式单一。提出需建立社区备灾组织、提供备灾资源,评估老年人的备灾能力,完善老年人慢病... 阐述国内外老年人的备灾现状,老年人应对灾害能力下降,备灾能力较低,应对灾害相关知识和教育缺乏,慢性疾病影响其备灾状态,其获取备灾信息途径和方式单一。提出需建立社区备灾组织、提供备灾资源,评估老年人的备灾能力,完善老年人慢病管理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和灾害演练等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备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备灾能力 备灾组织 备灾资源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叠加视角下城市减灾能力提升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建平 李臻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7-178,192,共13页
在中国,城市功能叠加与城市灾害生成之间有内在联系,根源在于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强,且出现效用克减现象。城市减灾“一案三制”应急指导思想始终存在明显偏差,难以通过系统的灾前预防、临灾应急和灾后重建来减轻城市灾害造成的损害... 在中国,城市功能叠加与城市灾害生成之间有内在联系,根源在于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强,且出现效用克减现象。城市减灾“一案三制”应急指导思想始终存在明显偏差,难以通过系统的灾前预防、临灾应急和灾后重建来减轻城市灾害造成的损害;相反,却引发了相关法律法规效用的不当消减。为此,应当制定专门的“城市法”,将“一岗双责”“终身负责制”和“灾害终结报告制度”引入城市减灾法治能力的提升当中,这将有利于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让中国的大中小各级各类城市,真正成为“BCBL”理念下适宜人居的安全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叠加 城市灾害 效用克减 减灾能力 法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玉婷 贺帅 +1 位作者 小出治 谭春萍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8-234,共7页
基于灾害应对能力现有理论基础,构建基于"认知-响应-备灾"的KRP模型,采用熵值法评估区域居民灾害应对能力;采用二分法,将受访者分为高、低水平灾害应对能力组,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结合居民个体特征探讨灾害应对能力... 基于灾害应对能力现有理论基础,构建基于"认知-响应-备灾"的KRP模型,采用熵值法评估区域居民灾害应对能力;采用二分法,将受访者分为高、低水平灾害应对能力组,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结合居民个体特征探讨灾害应对能力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区域居民的灾害应对能力处于中低水平,日常备灾能力是影响居民灾害应对能力的关键因素;(2)居民灾害应对能力呈现个体差异性,学历、年龄等因素对个体差异性影响较大,其它个体特征因素影响较小;(3)高、低水平组居民的灾害应对能力整体水平及其构成要素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特征,其能力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日常备灾能力,其中住宅防灾和应急物资准备情况为关键影响因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为我国宏观防灾规划管理和居民灾害教育提供政策建议,有助于区域居民灾害应对能力及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灾害应对能力 KRP模型 熵值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灾胁迫下植被碳储量地域分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邱铃珂 曾文 +4 位作者 戴玥 李俊辉 边昂 盖宏坤 第宝锋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2,共8页
“碳中和”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关键在于碳源碳汇的平衡,森林植被的碳储存能力对碳收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重大自然灾害会破坏植被,改变区域碳储量时空过程。因此,厘清巨灾胁迫下碳储存能力的受损恢复过程及地域分异规... “碳中和”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关键在于碳源碳汇的平衡,森林植被的碳储存能力对碳收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重大自然灾害会破坏植被,改变区域碳储量时空过程。因此,厘清巨灾胁迫下碳储存能力的受损恢复过程及地域分异规律,可为巨灾影响区碳中和时空核算提供依据。该研究以“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为对象,采用InVEST模型,探究2001—2019年间地震巨灾胁迫下,植被碳储量地域分异规律。研究表明:①区域总碳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约1.45×10^(6) tC,震后碳储量出现明显下降,与2007年相比,2008年地震导致区域总碳储量损失了7.36×10^(6) tC,损失率约1.22%;②灾区碳储量变化与地震烈度Ⅸ度以上区关系密切,震后2年内,Ⅹ及Ⅺ度烈度区碳储量持续下降,此后开始缓慢恢复,至2019年,Ⅹ度烈度区大致恢复到震前水平,Ⅺ度烈度区仅恢复到震前水平的91.77%;③地震对区域碳储量的海拔分异影响不显著,而对坡度分异影响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陡坡与极陡坡地范围内下降。综上所述,地震胁迫下,植被碳储量损失及恢复过程具有地域差异性,其在不同地震烈度区、不同地形区的变化主要是同震滑坡体及其他次生地质灾害破坏植被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灾 巨灾胁迫 植被碳储量 地域分异 汶川地震 InVEST模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部分地区地震灾害恢复力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晶 詹宇 +1 位作者 第宝锋 谭春萍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从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遴选了12个指标,构建地震灾害恢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与模糊逻辑等方法,评价西南四省(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的地震灾害恢复力,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6... 从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遴选了12个指标,构建地震灾害恢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与模糊逻辑等方法,评价西南四省(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的地震灾害恢复力,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6年,西南四省大部分地区地震灾害恢复力呈提升趋势,且恢复力水平总体随城市级别的增大而增大,呈现:特大型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其中恢复力较强区域主要集中于成渝经济区;研究区内,GDP、人均GDP、卫生技术人员和公路密度等因素对地震灾害恢复力强弱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且不同类型城市的主控因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恢复力 时空变化 模糊逻辑 西南部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风暴潮下海南地区砌体房屋物理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开鹏 李碧雄 +1 位作者 吴德民 胡相鑫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0-339,共10页
海南省是我国台风登陆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台风不仅直接对房屋建筑造成严重破坏,还可能会造成海面上涨引发风暴潮灾害,房屋在两种耦合灾害下易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为探究台风-风暴潮作用下房屋的物理脆弱性,对海南省遭受台风灾害最严... 海南省是我国台风登陆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台风不仅直接对房屋建筑造成严重破坏,还可能会造成海面上涨引发风暴潮灾害,房屋在两种耦合灾害下易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为探究台风-风暴潮作用下房屋的物理脆弱性,对海南省遭受台风灾害最严重的东海岸村镇砌体房屋进行了调研。首先基于受灾房屋资料的分析,确定了砌体房屋的建造特征和主要的破坏模式,并以风速和潮水淹没深度表征灾害强度,随后基于力学性能分析了砌体房屋的台风物理脆弱性,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建立了台风与台风风暴潮灾害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定额清单法建立了台风-台风风暴潮灾害作用下房屋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砌体房屋在台风-风暴潮灾害下屋盖和墙体破坏严重,其中台风经济损失占主要部分,台风-风暴潮经济脆弱性曲线呈两段屈服平台分布。通过该地区砌体民房物理脆弱性分析,旨在为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风暴潮 物理脆弱性 经济脆弱性 蒙特卡洛模拟 砌体房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角位移型阻尼器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蒲瑞 李倩倩 +2 位作者 王健泽 徐军 戴靠山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针对传统加固方案美观性不足、空间占有率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梁–柱节点的转角位移型金属阻尼器(RMD),该阻尼器外观为弧线型,布置点位于结构梁柱节点处,在保证耗能效果的同时,可最大程度满足建筑功能需求。RMD的耗能原理是梁... 针对传统加固方案美观性不足、空间占有率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梁–柱节点的转角位移型金属阻尼器(RMD),该阻尼器外观为弧线型,布置点位于结构梁柱节点处,在保证耗能效果的同时,可最大程度满足建筑功能需求。RMD的耗能原理是梁–柱夹角变化推动阻尼器内部剪切钢板产生位移,耗能棒与剪切钢板相连,多根双曲线型金属棒在剪切板的带动下同时发生弯曲变形,进而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经有限元数值分析和力学试验研究发现,RMD拥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即使在大变形下也不容易发生破坏,并且通过改变耗能棒的数量可以直接调节阻尼器的性能参数,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由于现有常用工程设计软件中没有相应的转动型连接单元对RMD进行模拟,为方便工程设计,进一步提出一种直线型布置的等效模型,基于阻尼器变形前后位移等效原理,通过理论公式推导了等效模型物理参数计算方法,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证实了该方法拥有较高的准确性。为评估该阻尼器的耗能效果,在相同的数量和布置形式下,将其与普通钢隅撑、黏弹性转角阻尼器分别设置在某一复杂电厂结构中进行减震设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RMD能够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且减震效果优于隅撑与黏弹性转角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角位移型阻尼器 消能减震 等效力学模型 电厂结构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木布局对川西林盘微气候的影响
13
作者 李荣佳 黎秋杉 石川幹子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持续升温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给人类居住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聚落作为经历了自然选择与进化的人居环境形态,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当地气候的独特建筑模式。因此,深入研究传统聚落的保护和规划,特别是其乔木空间对微...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持续升温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给人类居住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聚落作为经历了自然选择与进化的人居环境形态,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当地气候的独特建筑模式。因此,深入研究传统聚落的保护和规划,特别是其乔木空间对微气候的影响机制,对于探索地域低能耗的气候适应性理论和方法,以及提高未来人居环境建设的舒适性至关重要。基于实地调查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川西林盘及其衍生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微气候进行了模拟,重点关注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以及热舒适度等气象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趋势,旨在分析乔木的空间格局与配置对聚落环境微气候的影响机制,探索基于自然的气候适应性解决方案。研究发现:随着乔木覆盖率的增加,林盘内部降温增湿效果越显著,但对空气流动具有限制作用,从而导致局部热浪效应和不适感。此外,乔木的数量和布局对气候适应性也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分布于林盘上风向时可阻挡外部热空气进入并提供舒适感,但分布于林盘下风向时可能限制空气流动并增加内部热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川西林盘 乔木布局 微气候 ENVI-m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治疗结合眼针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何宇 何川 +5 位作者 孙年怡 李开元 李超 罗佳 刘丰润 李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9-950,共2页
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患之一,超过50%的患者在脑卒中后长期遗留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严重者只能以健侧肢体活动或借助其他辅助器具进行代偿.上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复杂和精细的动作,上肢功能障碍能够直接影... 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患之一,超过50%的患者在脑卒中后长期遗留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严重者只能以健侧肢体活动或借助其他辅助器具进行代偿.上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复杂和精细的动作,上肢功能障碍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脑卒中恢复期采取适当的治疗及康复措施,可把偏瘫肢体的功能障碍程度降低,尽早地进行系统的治疗和功能恢复锻炼,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生存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患者 上肢运动功能 疗效观察 治疗 上肢功能障碍 眼针 脑卒中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河坝水电站左坝肩边坡变形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正虎 邓建辉 +4 位作者 魏进兵 胡金山 刘铁新 陈滔 李林芮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7,共7页
长河坝水电站左坝肩边坡高陡、卸荷作用强烈、长大裂隙较发育,造成了边坡岩体结构的复杂性和边坡变形破坏方式的多样性。因此,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对边坡稳定性复核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地质调查、岩体结构特征和监测资料,对边坡... 长河坝水电站左坝肩边坡高陡、卸荷作用强烈、长大裂隙较发育,造成了边坡岩体结构的复杂性和边坡变形破坏方式的多样性。因此,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对边坡稳定性复核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地质调查、岩体结构特征和监测资料,对边坡进行结构面统计和岩体分区,分析裂缝成因和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下部边坡爆破开挖使fz-15断层及其下盘压缩变形,上盘岩体下沉;边坡沿J6组结构面产生剪切滑移变形,上部岩体沿J3组结构面产生拉裂,沿J2结构面产生倾倒变形,产生了各种方向的裂缝。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滑移—拉裂破坏和倾倒—拉裂破坏。采用针对性支护措施后,裂缝变形得到控制,边坡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高边坡 变形破坏模式 裂缝 结构面统计 长河坝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压环境下砂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勃 刘长武 +3 位作者 谢辉 刘德峰 王超 邹佳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9-124,共6页
水利工程中的坝基和库岸岩体长期在高应力和高水压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蠕变现象,对工程稳定性影响很大。针对水利工程中岩石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的蠕变问题,选取某水电站引水隧道线路上震旦系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MTS试验机和扫描电镜(SEM)... 水利工程中的坝基和库岸岩体长期在高应力和高水压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蠕变现象,对工程稳定性影响很大。针对水利工程中岩石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的蠕变问题,选取某水电站引水隧道线路上震旦系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MTS试验机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干燥和饱和状态下砂岩的常规物理力学参数和微观结构进行测试,分析砂岩在不同状态下的主要物理参数和微观结构变化;基于此,利用专用的微机控制轴压水压联合作用岩石流变试验系统,通过对砂岩试样施加不同的水围压,对其蠕变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水压对蠕变变形量、蠕变速率和长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岩内部存在大量的微孔隙,砂岩在饱水状态下,呈现出软化特性,饱水砂岩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均小于干燥砂岩;砂岩在稳定蠕变阶段的变形量随水压的增大而增加,水压的增加降低了砂岩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导致岩石初期和稳定蠕变阶段蠕变量的增大;水压越高岩石蠕变的初始应变率越大,衰减至稳定蠕变阶段所需时间越长;水压能通过岩石表面的孔隙渗入到岩石内部,在裂纹发展的过程中,孔隙水压力能及时到达裂纹尖端,形成"锲入"作用,促使裂隙的扩展和贯通,加速岩石破坏变形,从而降低岩石的承载能力和长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水围压 砂岩 蠕变试验 蠕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灰比对高水材料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印 刘长武 +3 位作者 谢辉 卢邦稳 王超 邹佳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15-120,127,共7页
充填开采是实现矿山绿色开采的有效方式,研究量大适宜的充填材料成为充填开采技术应用的关键。高水材料是一种新型矿山充填材料,其受压后的物理力学性能直接影响采空区充填体的稳定性。固体颗粒和水作为高水材料主要的组成物质,其相对... 充填开采是实现矿山绿色开采的有效方式,研究量大适宜的充填材料成为充填开采技术应用的关键。高水材料是一种新型矿山充填材料,其受压后的物理力学性能直接影响采空区充填体的稳定性。固体颗粒和水作为高水材料主要的组成物质,其相对含量直接影响高水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利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试验方法,对高水材料在不同水灰比条件下的基本物理性能和强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高水材料结石体微观结构呈网状结构,且具有稀疏多孔等特点,使其可以吸附自身重量数倍的水。水灰比越大,网状结构中孔隙越稀疏,从而形成更大的孔隙结构。高水材料具有与岩石类似的应力应变曲线,但高水材料塑性极高,达到峰值强度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单轴压缩条件下,高水材料会出现明显的析水现象,水灰比越大,析水现象越严重。在单轴压缩条件下,高水材料有"X"型共轭剪切破坏、单斜剪切破坏和拉伸破坏等几种典型的破坏类型。水灰比较高时,高水材料常呈"X"型剪切破坏;水灰比较低时,常为劈裂破坏。高水材料单轴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水灰比越小其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处越陡峻,峰后强度下降得越快,但其残余强度仍保持较高水平。该种材料塑性较好,残余强度较高,适合作为地下矿山采空区的永久充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灰比 高水材料 微观结构 强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临界加速度的地震边坡永久位移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爱娟 郑路 +1 位作者 刘铁新 杨磊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6-882,共7页
Newmark永久位移是评价边坡在地震时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地震边坡危险性评价中。传统Newmark永久位移法在计算临界加速度时假定其为常数,未考虑滑动面上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过低估计了边坡的永久位移。为了解决这一问... Newmark永久位移是评价边坡在地震时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地震边坡危险性评价中。传统Newmark永久位移法在计算临界加速度时假定其为常数,未考虑滑动面上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过低估计了边坡的永久位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岩土结构理论获得思路,详细分析滑块底面抗剪强度参数在地震中的变化过程,以边坡震动过程中黏聚力逐步丧失为基本思路,在黏聚力符合一定概率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蒙特卡罗法模拟其动态减小过程从而实现临界加速度动态变化的计算方法。经过算例计算,黏聚力和临界加速度体现了地震过程中边坡滑块黏聚力和临界加速度的动态变化,位移大小符合地震边坡实际位移的常规数值。本文提出的蒙特卡罗法实现动态黏聚力和动态临界加速度的计算过程与地震时程相对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抗剪强度参数的动态变化问题,还解决了传统Newmark位移计算中永久位移比实际位移偏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mark永久位移 动态黏聚力 动态临界加速度 岩土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恐怖活动的新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霞 韩自强 金仕根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共10页
本文在全球国际恐怖活动时空演化数据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恐怖活动已成为全球的现实威胁,也己成为中国的现实威胁,本文分析了这些现实威胁的主要表现,并据实际案例,着重分析了国际恐怖活动近年来所显现的新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反... 本文在全球国际恐怖活动时空演化数据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恐怖活动已成为全球的现实威胁,也己成为中国的现实威胁,本文分析了这些现实威胁的主要表现,并据实际案例,着重分析了国际恐怖活动近年来所显现的新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反恐怖工作策略,指出国际恐怖活动的最新变化是,暴恐分子极端蔑视人类传统社会的常规智慧,企图以非常规手段袭击常规社会秩序,他们的恐怖活动从"独狼式"转向团伙式,所攻击的目标及所产生的伤害和矛盾、冲突和影响都不断地扩大化,新出现的恐怖分子回流母国的现象正在导致包括"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在内的恐怖势力对世界所构成的威胁持续上升,恐怖活动的主体突出地集中于"伊斯兰国""基地"典型恐怖组织,防恐薄弱国家与地区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热点。国际恐怖活动的发展趋势是,恐怖组织越来越多地综合利用各种方式来提升恐怖活动的打击能力,并且越来越善于利用现代高技术为己所用,越来越有意识地进行地缘扩张式的多点勾连恐怖势力,在越来越绝决地采用自杀式袭击手段的同时,谋求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恐怖活动 威胁 新特征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产品再制造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与协调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洁 洪宪培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8-55,共8页
技术许可不仅是技术转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技术持有方通过技术市场获取创新利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专利产品再制造过程中,技术许可可以促进制造商向第三方再制造商许可其技术。利用斯塔克伯格博弈论,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况研... 技术许可不仅是技术转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技术持有方通过技术市场获取创新利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专利产品再制造过程中,技术许可可以促进制造商向第三方再制造商许可其技术。利用斯塔克伯格博弈论,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况研究技术许可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设计了一种协调机制对分散决策时闭环供应链系统的运作进行协调,并借助数值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散决策时技术许可方和被许可方的利润、单位技术许可费均随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增加而增加;改进后的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有效实现闭环供应链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再制造 技术许可 协调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