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5GHz微波频率下有机二元体系溶液等效介电系数新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华伟 包建军 +1 位作者 杨晓庆 黄卡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832,共5页
介质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系数是微波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微波频率下,利用微扰法测量了有机二元体系的等效介电系数.测试结果显示:在二元混合体系中,当两组元的等效介电系数实部接近而虚部相差较大或虚部接近而实部相差较大时,... 介质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系数是微波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微波频率下,利用微扰法测量了有机二元体系的等效介电系数.测试结果显示:在二元混合体系中,当两组元的等效介电系数实部接近而虚部相差较大或虚部接近而实部相差较大时,介质混合物的等效介电系数的实部(或虚部)随体积比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大于其中任何一种组份的介电系数实部(或虚部)的峰值.本文中,利用对称Bruggeman理论对这一与C lausius-Mossotti、Onsager和K irkwood等传统理论相悖的新特性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频率 等效介电系数 混合溶液 Bruggeman理论 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质量聚乳酸立体复合物的结晶性能及球晶形貌 被引量:1
2
作者 戈欢 朱志国 +3 位作者 王锐 尹会会 王睿 张秀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4,共8页
同等质量的L-乳酸(PLLA)和D-乳酸(PDLA)共混后,能够形成立体复合聚乳酸(PLA)。研究了5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0.6×10~4~1.2×10~5)的PLLA和PDLA共混物的热性能、结晶动力学以及球晶的形态结构。聚合物均是通过L-LA或D-LA... 同等质量的L-乳酸(PLLA)和D-乳酸(PDLA)共混后,能够形成立体复合聚乳酸(PLA)。研究了5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0.6×10~4~1.2×10~5)的PLLA和PDLA共混物的热性能、结晶动力学以及球晶的形态结构。聚合物均是通过L-LA或D-LA熔融-固相聚合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与相应的均聚物比较,PLLA和PDLA溶液共混后形成的立体复合PLA具有更好的结晶性能和更高的熔点。分别以5、10、20、30℃/min为降温速率进行结晶动力学研究,发现较高分子质量样品具有更好的结晶速率,可能是因为样品中分子链在结晶发生之前具有更快的链复合能力。最后,通过偏光显微镜成功地在较低分子质量sc-PLA球晶结构中观察到了可逆的裂纹现象,证明裂纹的出现与结晶过程中形成的晶体间内应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立体复合物 热性能 结晶动力学 裂纹球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受体靶向的聚乳酸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俊 吴瑶 +3 位作者 陈元维 欧静 陈年操 罗祥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8-420,424,共4页
叶酸偶联的羟脯氨酸-乳酸共聚物(PLLA-PHpr-FA)是一种新型的叶酸受体靶向生物降解聚合物,研究PLLA-PHpr-FA自组装形成胶束的能力及胶束的性质。临界胶束浓度(CMC)用芘荧光探针测定,结果表明,CMC很低并依赖于乳酸/羟脯氨酸的比例。透射... 叶酸偶联的羟脯氨酸-乳酸共聚物(PLLA-PHpr-FA)是一种新型的叶酸受体靶向生物降解聚合物,研究PLLA-PHpr-FA自组装形成胶束的能力及胶束的性质。临界胶束浓度(CMC)用芘荧光探针测定,结果表明,CMC很低并依赖于乳酸/羟脯氨酸的比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共聚物胶束呈现典型的核/壳结构。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测定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显示,粒径受乳酸/羟脯氨酸比例和丙酮量调控,但粒子几乎不受稀释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表明,共聚物胶束对疏水性药物的包载较好。因此,PLLA-PHpr-FA胶束可以作为肿瘤靶向的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聚乳酸共聚物 胶束 疏水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万涛 王跃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5,共6页
采用电导法考察了丙烯酸、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NaHSO3等多种因素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正戊醇/石油醚/水体系微乳液结构的影响,讨论了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 采用电导法考察了丙烯酸、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NaHSO3等多种因素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正戊醇/石油醚/水体系微乳液结构的影响,讨论了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渗滤阈值和渗滤温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SDBS微乳液相比,CTAB微乳液的渗滤阈值高,发生相转变时的水含量较高。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和NaHSO3的质量分数在0.25%~2%范围时,增大质量分数,微乳液体系电导率变化不大,但渗滤温度和渗滤阈值增大。加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均会增大液滴的相互吸引作用,降低渗滤温度,但丙烯酸引起的降低程度较小,丙烯酰胺引起的降低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电导率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的含量对纳米磁性导电聚苯胺电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笑 王源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4-1029,共6页
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合成了一种具有电磁波吸收能力的导电、导磁复合材料。TEM、SEM、FT-IR和XRD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合成了具有核-壳包覆结构的复合材料,以磁性的Fe3O... 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合成了一种具有电磁波吸收能力的导电、导磁复合材料。TEM、SEM、FT-IR和XRD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合成了具有核-壳包覆结构的复合材料,以磁性的Fe3O4作为内核,以DBSA掺杂的聚苯胺包覆在核外形成导电的外壳,粒径在100nm左右;利用3cm波导式测量线法研究了聚合反应中Fe3O4与苯胺的相对含量对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Fe3O4的加入能够在提高复合材料磁损耗的同时,提高其介电损耗,磁导率的虚部随着Fe3O4加入量的增多而增大,而介电常数的虚部随着Fe3O4加入量的增多先减小后增大,当Fe3O4的加入量为40%时,其磁导率虚部在4GHz处到达了最大值0.85,介电常数虚部在2GHz处达到了最大值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态聚苯胺 纳米FE3O4 介电常数 磁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官能含氯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卢鑫 任洪燕 +1 位作者 田奋娥 雷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7,共4页
文摘合成了一种耐湿热性的多官能环氧树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四缩水甘油胺,并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非等温DSC法确定了多官能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为90℃/1 h+160℃/2 h+190℃/3 h;固化物的分解温度为365.9... 文摘合成了一种耐湿热性的多官能环氧树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四缩水甘油胺,并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非等温DSC法确定了多官能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为90℃/1 h+160℃/2 h+190℃/3 h;固化物的分解温度为365.9℃,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工艺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垂直取向膜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志杰 卢鑫 汪映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3,共5页
叙述了近几年来液晶垂直取向材料领域的发展。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垂直取向技术分别给予了关注,同时初步探讨了其各自的取向机理,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未来几年可能获得的发展。
关键词 聚合物 液晶 垂直取向膜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受体靶向的聚乳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6
8
作者 欧静 陈元维 罗祥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0,共3页
用氨基被保护的4-羟基-脯氨酸与L-丙交酯共聚合,得到含有活性氨基作为侧基的聚合物主链(PLLA-Hpr),通过DDC将叶酸与聚合物中的氨基反应,制得叶酸偶联的脯氨酸-乳酸共聚物(FA-PLLA-Hpr)。采用1H-NMR、FT-IR确证了共聚物的结构,对比研究... 用氨基被保护的4-羟基-脯氨酸与L-丙交酯共聚合,得到含有活性氨基作为侧基的聚合物主链(PLLA-Hpr),通过DDC将叶酸与聚合物中的氨基反应,制得叶酸偶联的脯氨酸-乳酸共聚物(FA-PLLA-Hpr)。采用1H-NMR、FT-IR确证了共聚物的结构,对比研究了共聚物的亲水性。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了叶酸受体靶向的聚乳酸共聚物。这种共聚物有望作为药物缓释领域的肿瘤靶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聚乳酸 偶联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导电聚苯胺纳米核-壳复合材料吸波性能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韩笑 王源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2-87,106,共7页
从经典的Maxwell-Garnett公式出发,在考虑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推导具有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导电聚苯胺球形填料复合体系的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公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占空比的增加,表征颗粒周围媒质的磁导率μh的值越大... 从经典的Maxwell-Garnett公式出发,在考虑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推导具有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导电聚苯胺球形填料复合体系的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公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占空比的增加,表征颗粒周围媒质的磁导率μh的值越大,并且随频率的下降速度比低占空比的情况缓慢。在核壳比不同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等效电磁参数产生超交换作用的电磁耦合共振现象,从而使2mm厚的吸波涂层在填料核壳比为0.6时的吸波效能达到最大,并随着填料占空比的增加,反射率的峰值增大且向低频处移动。优化结果表明,占空比为0.3时的四层吸波复合结构具有最佳的吸波效能,其反射率的最小值达到-6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等效电磁参数 吸波性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FeB磁粉表面抗氧化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路 侯康 +3 位作者 王波 龙盛如 王孝军 杨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2,75,共4页
分别对NdFeB/PPS黏结磁体用的快淬NdFeB磁粉表面进行了无水磷酸化处理、钛酸酯处理、KH560处理以及无水磷酸化加KH560处理,研究了表面处理对磁粉抗氧化性能、表面形貌和晶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表面处理工艺均能在磁粉表面形成防... 分别对NdFeB/PPS黏结磁体用的快淬NdFeB磁粉表面进行了无水磷酸化处理、钛酸酯处理、KH560处理以及无水磷酸化加KH560处理,研究了表面处理对磁粉抗氧化性能、表面形貌和晶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表面处理工艺均能在磁粉表面形成防护层,并能有效地提高磁粉的抗氧化能力;无水磷酸化加KH560处理工艺对磁粉表面的包覆和抗氧化能力的提升效果最明显;表面处理没有改变磁粉本身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 聚苯硫醚 黏结磁体 表面处理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复合应力场挤管模及其增强效果的研究
11
作者 袁毅 李安定 申开智 《电加工与模具》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为了提高塑料管材的强度 ,尤其是周向强度 ,特设计制造了双向复合应力场挤管模具。用该模具生产了低含量 (仅 3% )短玻纤增强的HDPE/PP管材 ,并对这些管材的轴向和周向强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该模具能同时较好地实现低含量 ... 为了提高塑料管材的强度 ,尤其是周向强度 ,特设计制造了双向复合应力场挤管模具。用该模具生产了低含量 (仅 3% )短玻纤增强的HDPE/PP管材 ,并对这些管材的轴向和周向强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该模具能同时较好地实现低含量 (仅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 复合应力场 HDPE PP管 管材 模具生产 研究 管模 双向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的合成及其光固化压敏胶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军 雷景新 李启满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206-208,共3页
以不同摩尔质量的聚醚二元醇(PPG)及其混合物、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β-丙烯酸羟乙酯 (HEA)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研究了所合成预聚体及其光固化压敏胶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预聚体是多种不同摩尔质量的聚合... 以不同摩尔质量的聚醚二元醇(PPG)及其混合物、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β-丙烯酸羟乙酯 (HEA)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研究了所合成预聚体及其光固化压敏胶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预聚体是多种不同摩尔质量的聚合体的混合物;预聚体中的NH基团形成氢键。单一PPG制得的预聚体中,目标产物(三聚体)含量较高;两种PPG混合物制得的预聚体目标产物较少。由合成PUA制得的光固化压敏胶,固化和粘接性能优良;混合聚醚合成PUA所制得的光固化压敏胶粘接剥离强度比两种单一聚醚所制得的压敏胶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 摩尔质量分布 剥离强度 混合聚醚 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非对称膜的制备及其成骨细胞亲和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歆 涂松 +1 位作者 陈元维 罗祥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5-777,781,共4页
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PLLA,并以此为原料采用碳酸氢铵发泡一次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一体化的有多孔面和致密面的非对称膜。扫描电镜结果证实了其非对称结构:一面疏松多孔,孔间相互连通,孔径在5~300μm之间,一面平整致密,... 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PLLA,并以此为原料采用碳酸氢铵发泡一次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一体化的有多孔面和致密面的非对称膜。扫描电镜结果证实了其非对称结构:一面疏松多孔,孔间相互连通,孔径在5~300μm之间,一面平整致密,并分布着一些极小的孔洞,孔径约为1~5μm。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膜的拉伸强度随着PLLA分子量的减小和致孔剂(酸氢铵)量的增大而降低。体外细胞培养的结果证实PLLA非对称膜的多孔面有良好的成骨细胞亲和性,PLLA非对成膜可望用于组织引导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非对称膜 组织引导隔离膜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带叶酸的星形聚己内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文龙 吴瑶 +1 位作者 陈元维 罗祥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用1,1,1-三羟甲基乙烷及2,2-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树型分子R(CH2OH)6;然后以此树形分子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得到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Star PCL);再通过DCC使叶酸与星形聚己内酯各臂链端的羟基官反应,得到了链端接枝叶酸的星形聚... 用1,1,1-三羟甲基乙烷及2,2-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树型分子R(CH2OH)6;然后以此树形分子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得到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Star PCL);再通过DCC使叶酸与星形聚己内酯各臂链端的羟基官反应,得到了链端接枝叶酸的星形聚己内酯(StarPCL-FA)。1H-NMR和FT-IR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叶酸材料,它们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药物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聚合物 聚己内酯 叶酸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