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凯 曾敏 +1 位作者 雷毅 江璐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74-75,70,共3页
介绍了核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并制备出了核壳型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同时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核壳高分子微球 制备 表征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种子乳液聚合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凯 雷毅 +1 位作者 贾利军 江璐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27-29,41,共4页
本文介绍了核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并探讨了核壳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形成条件。
关键词 核壳高分子微球 制备 功能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P与生物瓣钙化的研究Ⅱ——从植入材料的组织学变化研究AKP与生物瓣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万昌秀 刘侠 乐以伦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本文在血磷与生物材料钙化关系的研究基础上,从生物瓣材料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变化,探讨了AKP与生物瓣钙化的关系。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生物瓣组织在植入体内后有进行性形态学变化,包括形成包囊,刺激组织增生和细胞浸润,... 本文在血磷与生物材料钙化关系的研究基础上,从生物瓣材料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变化,探讨了AKP与生物瓣钙化的关系。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生物瓣组织在植入体内后有进行性形态学变化,包括形成包囊,刺激组织增生和细胞浸润,包囊诱使细胞变性,细胞在变性中使AKP活力升高,变性和坏死细胞的降解成分便成为钙结晶的成核部位;AKP使局部PO3-4积累,促进钙化发生。由此本文探讨了生物瓣钙化中AKP的发生机理和AKP与钙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生物瓣钙化 坏死细胞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稳定聚氨酯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谢兴益 钟银屏 +3 位作者 刘日方 何成生 樊翠蓉 乐以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5,共4页
综述了聚氨酯生物材料的体内降解机理以及所谓的“生物稳定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氨酯 生物降解 生物稳定性 改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反射干涉生物传感器对生物医用材料蛋白质吸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吕晓迎 黄蕙芬 +9 位作者 唐祖明 沈晓峰 张浩康 陈德敏 钟银屏 俞枋 王德育 黄炎 钱卫平 袁春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7,共5页
应用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吴健雄实验室研制的RIfS生物传感器 ,对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和H50 50型聚氨酯两种材料对小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时原位动态研究 .根据RIfS表征原理和蛋... 应用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吴健雄实验室研制的RIfS生物传感器 ,对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和H50 50型聚氨酯两种材料对小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时原位动态研究 .根据RIfS表征原理和蛋白质结构大小 ,引入了吸附层数计算公式 ,求出了 2种实验材料对不同蛋白质的吸附层数 .得出羟基磷灰石和H50 50型聚氨酯材料对 3种蛋白质实际吸附层数分别为 :IgG 1 0 751 ,BSA 0 9684,FIB 0 7464和IgG 0 81 99,BSA 0 7964,FIB 0 61 2 0 .证实了用RIfS生物传感器进行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的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反射干涉生物传感器 羟基磷灰石 聚氨酯 蛋白吸附 生物相容性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插层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小铃 杜荣昵 傅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5-29,共5页
对聚合物 ,特别是有机修饰熔体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形成熔体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动力学问题 ;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机模型如格子模型、自平衡场模型、分子动力学模型、翁萨格模型对熔体插层聚合物纳米复合... 对聚合物 ,特别是有机修饰熔体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形成熔体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动力学问题 ;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机模型如格子模型、自平衡场模型、分子动力学模型、翁萨格模型对熔体插层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验上的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插层 纳米复合材料 硅酸盐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用基体先驱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雷毅 王俊山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共4页
综述了碳 /碳复合材料用基体先驱体如沥青、酚醛树脂、邻苯二甲腈树脂和炔类树脂的合成及改性研究。为开发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碳 /碳复合材料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碳/碳材料 树脂 基体先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化材料专题讨论—国产聚氨酯涂饰剂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家华 王武生 +3 位作者 兰云军 李正军 杨文堂 高庆时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7期3-10,共8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皮化产品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特别是经过国家“七·五”、“八·五”的科技攻关 ,使国产皮化材料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种类和使用性能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尤其是有关聚氨酯的研究。聚氨酯是一种...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皮化产品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特别是经过国家“七·五”、“八·五”的科技攻关 ,使国产皮化材料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种类和使用性能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尤其是有关聚氨酯的研究。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皮革涂饰剂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环保的要求 ,它已由溶剂型向水乳型方向发展。近年来 ,国内科研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对聚氨酯涂饰剂进行改性研究 ,力求其性能的不断完善。那么国产聚氨酯涂饰剂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与国外材料相比差异何在 ?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如何 ?为此 ,我们征询了一些相关的专家和科技人员 ,就以上问题请他们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化材料 聚氨酯 涂饰剂 水乳型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霞石复合材料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瑞海 盛兆碧 何贵才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7-51,共5页
霞石又称霞石正长岩.其主要成分是硅铝酸钾钠,在欧美各国及日本,霞石被广泛应用塑料工业和涂料工业,以改善塑料和涂料的耐磨性、光学性和物理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霞石作为填充改性材料的热稳定性,并研究了霞石填充PVC材料的物... 霞石又称霞石正长岩.其主要成分是硅铝酸钾钠,在欧美各国及日本,霞石被广泛应用塑料工业和涂料工业,以改善塑料和涂料的耐磨性、光学性和物理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霞石作为填充改性材料的热稳定性,并研究了霞石填充PVC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霞石在大多数塑料的加工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热稳定性。聚氯乙烯/霞石复合材料具有均衡的物理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低于PVC,但抗冲性能,表面硬度高于P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霞石 复合材料 聚氯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等离子体改性PET编织材料抗细菌粘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昌秀 段友容 +3 位作者 张尔永 吴刚 冉均国 乐以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氮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人工心瓣用Dacron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在单因素(气体流量、输出功率、处理时间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选定最佳反应条件,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对改性后的材料体外作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 采用氮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人工心瓣用Dacron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在单因素(气体流量、输出功率、处理时间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选定最佳反应条件,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对改性后的材料体外作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SE)的动态粘附实验,其抗细菌粘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细菌粘附 人工心瓣 PET编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对聚氨酯材料血浆蛋白吸附的实时原位动态研究
11
作者 吕晓迎 黄炎 +5 位作者 唐祖明 洪庆月 陆祖宏 钟银屏 叶卫华 刘凌云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5-170,164,共7页
应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自动扫描式表面激元共振 (SPR)生物传感器对三种聚氨酯材料进行了血液蛋白质吸附实验 ,以传感片上的金膜作为对照材料。同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金膜和聚氨酯材料的超微结构与材料表面上所吸附的蛋白质进行了表征。... 应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自动扫描式表面激元共振 (SPR)生物传感器对三种聚氨酯材料进行了血液蛋白质吸附实验 ,以传感片上的金膜作为对照材料。同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金膜和聚氨酯材料的超微结构与材料表面上所吸附的蛋白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 ,四种材料对纤维蛋白原和IgG的吸附量顺序均为 :金膜 >H5 0 0 >H5 0 5 0 >H5 0 10 0。T 检验结果表明 ,金膜对纤维蛋白原和IgG吸附量与三种聚氨酯材料均有显著差别。该结果表明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明显好于金膜对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生物传感器 聚氨酯材料 血浆 蛋白吸附 实时原位动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紫外光接枝润滑改性医用聚氨酯材料 被引量:20
12
作者 罗祥林 何斌 +1 位作者 李赛 钟银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用紫外光直接引发亲水性单体 N-乙烯吡咯烷酮 (NVP)、丙烯酰胺 (AAm)在医用聚氨酯 (PU)表面进行接枝反应 ,可以提高 PU表面的润滑性。研究了影响接枝密度、摩擦系数的因素 ,测定了单位表面积吸水率、水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 ,接枝聚合... 用紫外光直接引发亲水性单体 N-乙烯吡咯烷酮 (NVP)、丙烯酰胺 (AAm)在医用聚氨酯 (PU)表面进行接枝反应 ,可以提高 PU表面的润滑性。研究了影响接枝密度、摩擦系数的因素 ,测定了单位表面积吸水率、水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 ,接枝聚合反应可以使医用 PU表面形成亲水表层、摩擦系数由 0 .6降至 0 .1以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 ,接枝反应后材料形成了新表面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 聚氨酯 表面润滑 紫外光 接枝聚合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P与生物瓣钙化的研究Ⅰ──血磷与生物瓣材料的钙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侠 万昌秀 乐以伦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4,共14页
钙化是限制生物瓣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前人对组织的钙化和防钙化进行过较为全面的研究,最近又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细胞凋零和钙化的关系,其中不同程度都涉及到碱性磷酸酶(AKP)。本文通过对植入生物瓣材料的大鼠血液的生化分析... 钙化是限制生物瓣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前人对组织的钙化和防钙化进行过较为全面的研究,最近又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细胞凋零和钙化的关系,其中不同程度都涉及到碱性磷酸酶(AKP)。本文通过对植入生物瓣材料的大鼠血液的生化分析,探讨了AKP与生物瓣钙化的关系,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生物瓣 人工心脏 钙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粒子在硅酮密封胶中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跃林 伍青 +3 位作者 杜荣昵 王勇 高小铃 傅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011-2013,共3页
Reinforcement property of structural silicon sealant as a function of the size and loading of nano CaCO 3 particl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chanical measurement and DMA experiments.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 Reinforcement property of structural silicon sealant as a function of the size and loading of nano CaCO 3 particl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chanical measurement and DMA experiments.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silicone sealant were found greatly enhanced by nano CaCO 3 particles. The smaller the particle size, the higher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 elongation will be. The storage modulus is also remarkab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aCO 3 loading and decreasing of CaCO 3 particle sizes, as revealed by DAM. Two relaxation peaks are seen for silicon sealant. One is around 153 K, corresponding to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 g), and the other is around 233 K, corresponding to the melting temperature(T m). Both T g and T m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aCO 3 loading and decreasing of CaCO 3 particle sizes. DMA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no CaCO 3 particles and silicon sealant is quite strong. The molecular motion of silicon sealant is highly limited by the dispersed nano CaCO 3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胶 硅酮结构胶 纳米碳酸钙粒子 增强作用 粘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彭娅 傅强 +1 位作者 刘结平 何天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83-1188,共6页
为探索分子量和支链含量对聚乙烯非等温结晶过程的影响 ,选用 3组样品 :(1 )不同分子量的无支链线形聚乙烯 ;(2 )低分子量的支链含量不同的试样 ;(3 )高分子量的支链含量不同的试样 .用 DSC研究了这3组样品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结果表明... 为探索分子量和支链含量对聚乙烯非等温结晶过程的影响 ,选用 3组样品 :(1 )不同分子量的无支链线形聚乙烯 ;(2 )低分子量的支链含量不同的试样 ;(3 )高分子量的支链含量不同的试样 .用 DSC研究了这3组样品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结果表明 :(1 )与支链含量相比 ,分子量大小对结晶的影响是次要的 ,但高分子量样品的结晶度比低分子量样品低 ;(2 )支链对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有重要影响 ,在支化聚乙烯中起决定作用 ;(3 )无论是高分子量试样还是低分子量试样 ,支化含量增加 ,聚乙烯的结晶温度、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茂金属聚乙烯 非等温结晶 分子量 支链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聚氨酯泡沫塑料界面形成特性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涛 王建华 +2 位作者 傅强 张孝仪 周秋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4-87,共4页
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玻纤增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界面形成特征进行了研究。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 :硅烷偶联剂 5 5 0 (KH5 5 0 )对玻纤的表面处理效果良好 ,在玻纤表面生成一致密的膜 ,膜的厚度和均匀度会影响聚氨酯泡... 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玻纤增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界面形成特征进行了研究。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 :硅烷偶联剂 5 5 0 (KH5 5 0 )对玻纤的表面处理效果良好 ,在玻纤表面生成一致密的膜 ,膜的厚度和均匀度会影响聚氨酯泡孔的形成。红外光谱仪测试结果显示 :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PAPI)上的异氰酸根与KH5 5 0中的—NH2 发生反应 ,生成了脲基 ,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合界面。对两种不同偶联剂处理的GF/PUR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 ,在相同的成品密度下 ,压缩强度增加幅度几乎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力学性能 聚氨酯泡沫塑料 界面形成特性 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聚合及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制备技术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凯 雷毅 +1 位作者 贾利军 江璐霞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78-381,共4页
分散聚合是一种新的聚合方法 ,反应开始前 ,单体、引发剂和分散剂均溶解在介质中 ,随着反应的进行 ,当聚合物链达到临界值时便会从介质中分离出来 ,并借助于分散剂稳定地悬浮在介质中。分散聚合方法已被应用于许多领域 ,如涂料工业、生... 分散聚合是一种新的聚合方法 ,反应开始前 ,单体、引发剂和分散剂均溶解在介质中 ,随着反应的进行 ,当聚合物链达到临界值时便会从介质中分离出来 ,并借助于分散剂稳定地悬浮在介质中。分散聚合方法已被应用于许多领域 ,如涂料工业、生物工程、医学、信息产业、化学工业等。介绍了分散聚合及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制备技术的进展 ,并对其聚合机理及聚合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 分散聚合 制备技术 聚合机理 分散剂 分散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尼龙6共混合金的结晶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6
18
作者 傅强 张琴 +3 位作者 刘云凤 盛兆碧 杜荣昵 周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59-661,共3页
Polycarbonate(PC) is thermodynamic incompatible with Nylon 6(PA6). Addition of compatibilier and modifier in PC and PA6 blends can lower the interface energy, increase the compatibility, and get a stable PC/PA6 alloy.... Polycarbonate(PC) is thermodynamic incompatible with Nylon 6(PA6). Addition of compatibilier and modifier in PC and PA6 blends can lower the interface energy, increase the compatibility, and get a stable PC/PA6 alloy. PC/PA6 alloys were prepared by twin screw extrusion compounding process.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was measur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with X ray diffraction(XRD)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PA6 is affected dramatically and a new crystal form is formed because the introduction of compatibilier and modifier enhanc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C and PA6. The crystallinity is decreased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is slowed down. The high performance PC/PA6 alloy has been obtained.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尼龙6 结晶结构 合金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雷勇 荆晓东 江璐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6-28,共3页
在 4 ,4 ' 双马来酰亚胺二苯基甲烷 (BMDPM) /o ,o' 二烯丙基双酚A(DABPA)的基础上引入羧基封端的丁腈橡胶 (CTBN)增韧剂和稀释剂 ,采用先分步预聚、后减压共混的工艺合成了一种热熔性的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研究了不同丙烯... 在 4 ,4 ' 双马来酰亚胺二苯基甲烷 (BMDPM) /o ,o' 二烯丙基双酚A(DABPA)的基础上引入羧基封端的丁腈橡胶 (CTBN)增韧剂和稀释剂 ,采用先分步预聚、后减压共混的工艺合成了一种热熔性的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研究了不同丙烯腈含量的羧基封端的丁腈橡胶 (CTBN)及其不同用量对树脂工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BN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增韧 橡胶增韧剂 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气体SO_3对聚醚砜进行磺化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龙 黄方 +1 位作者 李建树 乐以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90-93,共4页
结构单元为 ( O— —SO2 — )的聚醚砜 (PES)由于砜基 (—SO2 — )的强吸电效应 ,对它进行磺化改性有相当大的难度。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 ,采用国内廉价易得的硫酸厂的SO2 转化气SO3(体积含量为7%~ 10 % )作为磺化剂 ,成功定量地对... 结构单元为 ( O— —SO2 — )的聚醚砜 (PES)由于砜基 (—SO2 — )的强吸电效应 ,对它进行磺化改性有相当大的难度。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 ,采用国内廉价易得的硫酸厂的SO2 转化气SO3(体积含量为7%~ 10 % )作为磺化剂 ,成功定量地对聚醚砜进行了磺化。研究结果表明 :卤代烃是PES进行磺化的理想溶剂 ;采用直接通入气体SO3 到PES溶液中和先将气体SO3 与卤代烃复合后再加入到PES溶液中这两种方法都能对聚醚砜进行磺化 ,但是后者的操作比前者简单且易于控制 ;磺化剂用量、磺化温度、磺化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都影响着产物的磺化度 ;气体SO3 与卤代烃复合的速率与复合温度的选择最为相关 ;体系微量水的去除有利于磺化反应的进行 ;采用所述磺化方法能对聚醚砜进行定量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PES 磺化 磺化剂 气体SO2 气体三氧化硫 卤代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