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国道教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再检视——以马伯乐和施舟人等法国汉学家的道教研究为中心 |
胡锐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道器相济:绿松石在藏族宗教文化中的符号学考察 |
何佳玲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南宋杭州的开封宫观——宗教文化转移之实例研究 |
段玉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4
|
隐逸文化在道教宗教实践中的体现——析张三丰的“隐仙”人格 |
余虹
查庆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5
|
禅趣和“利俗”之间——《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中的佛像发式研究 |
王亚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论四川藏区宗教观念的新变化 |
李元光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7
|
毕摩文化再生产论——布迪厄理论在毕摩研究中的运用 |
王进
廖玲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8
|
刚与柔:基督宗教与佛教传播策略的差异研究 |
肖云忠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11
|
|
9
|
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逆返”思维——道教内丹逆返修炼的启迪 |
蔡钊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0
|
《淮南子》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研究 |
潘显一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1
|
道教文化中的北辰与北帝 |
刘莉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2
|
瓦屋山道教文化考察刍议 |
卿希泰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13
|
道教文化养生及其现代价值 |
詹石窗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4
|
1996-2000年国内道教研究成果综述 |
丁培仁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5
|
“籍系星宿,命在天曹”:道教星辰司命信仰研究 |
孙伟杰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6
|
论白玉蟾对南宋道教科仪的创新——兼论南宗教团的雷法 |
张泽洪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7
|
近现代四川回族经济文化述略 |
张泽洪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8
|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 |
孙瑞雪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9
|
中国宗教学应加强宗教实践技术的研究 |
段玉明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20
|
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
卿希泰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