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交通系统中病态图象检测算法研究
1
作者 王邦平 游健 +1 位作者 张军 李晓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8-142,共5页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用于车辆信息识别的近景图象特点,提出了图象投影信息模型。根据图象提供识别信息的正确性,提出了病态图象概念。基于图象投影信息模型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近景图象,提出了病态图象识别算法,并进行算法有效性验证实验,...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用于车辆信息识别的近景图象特点,提出了图象投影信息模型。根据图象提供识别信息的正确性,提出了病态图象概念。基于图象投影信息模型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近景图象,提出了病态图象识别算法,并进行算法有效性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作者提出的病态图象检测算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图象 图象信息模型 智能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溯与交换的降落航班排序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凯 张建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144,共7页
针对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需求带来的严重航班延误,提出了基于回溯与交换的降落航班排序模型。该模型首先引入回溯方法,有效利用降落航班之间空余时间;其次通过延误因子和累积降落因子确定航班交换规则,可调节对延误总时间和累积降落总时... 针对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需求带来的严重航班延误,提出了基于回溯与交换的降落航班排序模型。该模型首先引入回溯方法,有效利用降落航班之间空余时间;其次通过延误因子和累积降落因子确定航班交换规则,可调节对延误总时间和累积降落总时间的不同重视程度。利用模拟和真实飞行数据进行多次仿真实验,得到了模型中回溯因子和权值的最佳取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得到有效正确的降落排序方案,且与部分常用算法比较,能有效减少航班延误总时间和累积降落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降落航班排序 延误总时间 累积降落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延误损失算法的GHP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彭莉娟 吴鹍 +2 位作者 余静 康瑞 牟丽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544-4546,4554,共4页
考虑不同机型的不同延误损失费用提出了一种累积延误损失算法,并建立基于该算法的地面等待策略(GHP)数学模型。该算法进行到达航班排序时,以所有航班总延误损失费用为首要排序标准,以先来先服务为第二排序标准,从而得到总延误损失费用... 考虑不同机型的不同延误损失费用提出了一种累积延误损失算法,并建立基于该算法的地面等待策略(GHP)数学模型。该算法进行到达航班排序时,以所有航班总延误损失费用为首要排序标准,以先来先服务为第二排序标准,从而得到总延误损失费用与总延误时间值都较小的到达航班序列。同时,该算法也考虑了有后继任务的航班对到达航班序列的影响。基于该算法的GHP模型结合实际数据在实验仿真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了该算法与模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地面等待策略 延误损失值 累积延误损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组排序的随机性地面等待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康瑞 彭莉娟 杨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7-152,共6页
地面等待是空中交通短期流量管理的主要方法。针对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需求带来的严重航班延误,提出了基于分组的随机性地面等待算法。首先该算法考虑连续航程航班的排序合理性,提出分组排序的思想;其次考虑了机场的降落和起飞相互影响;... 地面等待是空中交通短期流量管理的主要方法。针对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需求带来的严重航班延误,提出了基于分组的随机性地面等待算法。首先该算法考虑连续航程航班的排序合理性,提出分组排序的思想;其次考虑了机场的降落和起飞相互影响;并且考虑了对续航影响、延误时间和延误耗损的不同重视程度,引入3个权值定义可变优先级;此外考虑了天气等因素的动态特性,在排序时引入随机性变量。利用实际的飞行计划数据,进行了多次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地面等待 分组排序 延误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引导进场路径规划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康瑞 杨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846-2850,共5页
为给雷达引导提供辅助决策,设计雷达引导进场路径规划模型。结合空域结构、管制工作习惯和相关规定,提出雷达引导常规路径概念。用线性拟合方法对历史飞行轨迹、标准进场、进近程序进行数据分析,生成雷达引导路径。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 为给雷达引导提供辅助决策,设计雷达引导进场路径规划模型。结合空域结构、管制工作习惯和相关规定,提出雷达引导常规路径概念。用线性拟合方法对历史飞行轨迹、标准进场、进近程序进行数据分析,生成雷达引导路径。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右跑道标准进场程序、历史飞行轨迹进行验证,模型规划路径均符合航空器飞行性能、间隔标准和管制规则。使用规划路径引导46架航空器仿真进场降落,与历史数据相比,平均飞行时间减少9.1%,平均飞行距离减少8.52%,降落总用时间减少19.83%,飞行拐点减少24.93%。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规划路径进行雷达引导能有效减少空中延误,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增加机场跑道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雷达引导 路径规划 空域结构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