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空管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红雨 杨波 +1 位作者 武喜萍 余静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21,共10页
航空运输业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统计显示全球空中交通量大约每15年增加一倍,因此,现有空中交通航行系统的运行能力已经接近饱和。现有的空管自动化系统能自动获取和处理空管信息,经过监视数... 航空运输业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统计显示全球空中交通量大约每15年增加一倍,因此,现有空中交通航行系统的运行能力已经接近饱和。现有的空管自动化系统能自动获取和处理空管信息,经过监视数据融合、飞行数据处理、气象及航行情报处理、告警处理等形成空管综合态势,以供管制员指挥使用,但其仅具备有限的决策支持能力,空管智能化程度较低,不能较好地适应未来空管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未来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解决空中交通安全、空域拥挤、航班延误等问题,各国致力于开展解决未来空中交通问题的新技术研究。欧盟在2004年提出"单一欧洲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拟重新规划欧洲空域以满足空中交通需求,提高空管系统效能,该研究的关键技术涵盖空中交通管理的4个关键领域:高效的机场运行、高级空中交通服务、优化的空中交通网络服务和可靠的空管基础设施。美国在2005年提出了"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其核心技术包括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数据通信、航路自动化系统现代化、终端自动化系统现代化更新、NAS语音系统和系统广域信息管理。2012年,ICAO推出了航空系统组块升级(ASBU)计划,以运行改进为核心,以现有空管技术和新技术应用为手段,提出了机场运行、全球互用的系统和数据、最佳容量和灵活飞行、高效的飞行轨迹4个性能提升领域,每个领域由多条提升路径组成,并根据实现阶段分布在4个组块中,构成52个模块。中国民航也正在实施或规划大量ASBU中的内容以应对中国航空的快速发展。但是,现有空管系统及其未来规划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未涉及太多智能化应用。近年来,在深度学习、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撑下,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得到快速应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迅速产业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促进空管一些关键技术的发展,提升安全水平,提高管制工作效率,降低管制员工作负荷。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强调在大量先验知识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和决策,与空中交通管理运行决策过程相契合,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巨大效益使智能化空管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在空管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上,作者提出智能化空管的概念,设计了智能化空管系统总体框架。智能化空管系统总体框架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和可视化层。感知层的各类通信、导航、监视、气象、无线、图像采集、射频识别等设施设备为空管运行提供基础设施保障。网络层采用专线网络、卫星通信网、新兴的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传输信息。智能化空管平台层采用广域信息管理,云计算、智能化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信息存储、共享、挖掘等。应用层研究人工智能化技术在管制指挥、空域管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飞行服务、通航、无人机空管保障中的应用。可视化层通过空管门户、虚拟化可视、空管智能化UI、移动空管应用等方式提供高效快捷的智能化交互。围绕智能化空管概念和总体框架,需要重点研究智能化空管数据处理、智能化辅助决策、空管语音识别和空管指挥机器人等关键技术。智能化空管数据处理研究各类空管数据的获取、处理、传输、交互、智能化挖掘等技术;智能化辅助决策研究智能化冲突管理、智能化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智能化规划管理、智能化进离场排序、智能化机场运行等智能化空管应用;针对地空通话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空管语音识别在自动应答机长、空管指挥安全监控中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具备空管的感知、规划、推理、行动等能力进行空中交通管理。智能化空管系统总体框架和关键技术为智能化空管系统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空管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消除柱透镜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图像串扰的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小方 王琼华 +1 位作者 李大海 王爱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118,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纠正平面显示屏上合成图像子像素亮度值来使得柱透镜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相邻视点间的显示图像串扰消除的方法。针对合成图像分析其串扰的产生原因,并根据合成图像上显示的子像素亮度值、透过光栅观看到的子像素亮度值以... 提出了一种通过纠正平面显示屏上合成图像子像素亮度值来使得柱透镜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相邻视点间的显示图像串扰消除的方法。针对合成图像分析其串扰的产生原因,并根据合成图像上显示的子像素亮度值、透过光栅观看到的子像素亮度值以及视点间的串扰系数3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消除串扰的计算公式并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柱透镜光栅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聚式相机获取的视差图像的梯形失真校正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爱红 王琼华 +1 位作者 李大海 李小方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5,共4页
为了消除会聚式相机所拍摄的视差图像中由于梯形失真引入的垂直视差,基于立体成像时同一深度的物点应具有同一水平视差且不存在垂直视差的原理,提出了在相机拍摄场景中的某一深度放置标定板并以中相机所拍摄的标定板图像作为参考视差图... 为了消除会聚式相机所拍摄的视差图像中由于梯形失真引入的垂直视差,基于立体成像时同一深度的物点应具有同一水平视差且不存在垂直视差的原理,提出了在相机拍摄场景中的某一深度放置标定板并以中相机所拍摄的标定板图像作为参考视差图像来校正其他待校正视差图像的方法。以标定板特征点在待校正视差图像及参考视差图像中的坐标值建立待校正视差图像在校正前后的坐标映射关系,并通过图像采样得到校正后视差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减小甚至消除了视差图像中的垂直视差,具有可行性,对提高立体显示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视差 梯形失真 会聚式相机 视差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干扰环境下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微弱语音信号检测
4
作者 张晨思 王茂宁 +5 位作者 钟羽中 张建伟 刘严才 闫海卫 王伟 晏世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9,共11页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DAS)可用于隧道塌陷事故中的人员搜救、人声信号定位。但在基于DAS的语音活动检测(VAD)中,使用户外采集的真实数据进行语音提取面临着以下问题:受限于嘈杂的现场环境和有限的采集信号方式,收集到的语音易被复杂强...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DAS)可用于隧道塌陷事故中的人员搜救、人声信号定位。但在基于DAS的语音活动检测(VAD)中,使用户外采集的真实数据进行语音提取面临着以下问题:受限于嘈杂的现场环境和有限的采集信号方式,收集到的语音易被复杂强噪声干扰,无法获得干净的语音数据用于监督训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短期自相关特征的算法(ST-ACF)进行语音活动检测,结合了音高信息和自相关函数检测语音帧的相关谐波特征,使得算法在极低信噪比(小于-10 dB)的DAS环境下仍能提取所有有效人声。ST-ACF算法包括预去噪阶段和语音检测阶段。在预去噪阶段,基于对语音音高信息周期性的研究,设计双通道时间窗口,对两类典型噪声进行预去噪。在语音检测阶段,提出一种改进式自相关函数,考虑特征值和变化幅度两个维度,通过其乘积最大化语音和噪音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算法对临界数据的处理能力。算法改进后能得到与特征出现频率匹配的最佳频谱窗口,可利用其寻找局部谐波,并通过分析局部谐波区分语音和非语音。实验使用DAS真实数据和NOISEX-92数据集中的6类噪声,采用指标误帧率对算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T-ACF在高能噪声环境中表现优异,误帧率仅为19.74%,相较于基线算法提升了5.91%;同时,在DAS数据集上,ST-ACF也表现出最佳性能。总体而言,通过时间窗口和自相关函数的改进,ST-ACF在处理DAS语音数据时表现出色,对不同噪声环境都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展现出应用于多种复杂场景的潜力,拓展了基于分布式光纤语音信号处理方向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 语音端点检测 低信噪比 音高信息 自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的多投影显示系统图像对准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朝 杨红雨 苏显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0-796,共7页
为了解决多投影显示系统的图像对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技术的对准算法.该算法通过求取等相位线的交点来建立投影机图像与相机拍摄图像间的映射关系,对于投影机图像上任一像素点,有水平和垂直2个相位值.在相机图像的水平相位... 为了解决多投影显示系统的图像对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技术的对准算法.该算法通过求取等相位线的交点来建立投影机图像与相机拍摄图像间的映射关系,对于投影机图像上任一像素点,有水平和垂直2个相位值.在相机图像的水平相位展开图中找出与该点水平相位值相等的离散坐标点的位置,拟合出一条水平等相位线,同理,可以得到它的一条垂直等相位线;求出水平和垂直等相位线的交点,即为该点对应于相机图像中的像素点.该算法无需知道显示墙的解析表达式和相机的内部参数,适用于任意光滑的曲面显示墙.对准后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对比实验表明:峰值信噪比达到27.904,结构相似度为0.972 4,说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的对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投影 图像对准 结构光投影 等相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6
6
作者 柳翠寅 罗洪礼 李晓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5,共8页
针对机载实时融合需求,提出了基于CS域的图像融合框架,并提出基于NSCT分解的压缩感知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采用服从高斯分布的测量矩阵,对经NSCT分解的图像的高频子带系数进行量测得到比高频子带系数更稀疏的测量值,对测量值采用最大值融... 针对机载实时融合需求,提出了基于CS域的图像融合框架,并提出基于NSCT分解的压缩感知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采用服从高斯分布的测量矩阵,对经NSCT分解的图像的高频子带系数进行量测得到比高频子带系数更稀疏的测量值,对测量值采用最大值融合规则得到融合测量值,采用子空间追踪SP算法对测量值进行重构得到近似精确的方向子带融合系数,逆变换融合的高频与低频子带系数得到融合图像。通过多组图像融合实验,比较融合评价指标和算法消耗时间,证实本文算法在保证融合质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运算效率,有利于满足机载实时性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压缩感知 稀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迟着色技术的大场景反走样渲染架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德宁 张建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8-166,共9页
为解决飞行仿真领域其视景系统对逼真、复杂场景渲染质量要求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延迟着色技术的大场景反走样渲染架构以实现全球地景及场景特效的真实感渲染,达到飞行训练的效果。本渲染架构主要解决延迟着色技术与硬件反走样技术——覆... 为解决飞行仿真领域其视景系统对逼真、复杂场景渲染质量要求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延迟着色技术的大场景反走样渲染架构以实现全球地景及场景特效的真实感渲染,达到飞行训练的效果。本渲染架构主要解决延迟着色技术与硬件反走样技术——覆盖采样反走样(CSAA)不兼容的问题,在延迟阶段生成带CSAA反走样的多渲染目标缓存(G-Buffer),在着色阶段通过记录在特定通道中的透明度蒙版信息进行几何体边缘恢复以进行最终的光照计算;对不同绘制组件开启不同等级的反走样等级以达到效果与效率的平衡,并利用类层次细节(LOD)模型构建技术及标记重要边界信息进行后处理等加强反走样效果。采用本渲染架构开发的视景系统,从实际训练及实验所得到的数据与效果表现上决定不同负载组件最终的采样倍数,这样系统的实时性高(>60fps),能达到飞行模拟视景对渲染效率的要求,减少延迟与卡顿;同时该框架反走样效果好于亚像素还原反走样(SRAA)算法,从而视景系统能达到性能与画质的最佳组合。通过实际训练与飞行模拟专家鉴定,基于该框架系统的视景系统能达到飞行仿真训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走样 覆盖采样反走样 延迟着色 类层次细节 渲染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实融合的低能见度下航拍图像地平线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长江 张轶 杨红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地平线检测是飞行器导航系统的控制和稳定性分析中重要的步骤。针对低能见度下低空航拍图像,提出了基于虚实融合的地平线检测算法。首先依据GPS/AHRS组合导航系统提供的航姿信息,得到地平线的准确斜率及参考位置,然后在该参考位置上方... 地平线检测是飞行器导航系统的控制和稳定性分析中重要的步骤。针对低能见度下低空航拍图像,提出了基于虚实融合的地平线检测算法。首先依据GPS/AHRS组合导航系统提供的航姿信息,得到地平线的准确斜率及参考位置,然后在该参考位置上方选取种子点区域,根据该区域像素的统计特性计算出阈值,采用区域生长法进行天地分割,最后根据最小误差准则确定地平线的准确位置。文中算法应用于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地提取正确的地平线,能为飞行器在低能见度下进近着陆阶段提供必要的导航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融合 低能见度 地平线检测 区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差分进化与鼠群优化算法的飞行冲突解脱方法
9
作者 王世豪 李玉贞 +1 位作者 熊其冰 杨红雨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34,共12页
飞行冲突解脱是提高空中交通流量、降低飞行延误以及确保飞行安全的关键。针对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在解决多航空器飞行冲突解脱问题时存在的搜索速度慢、求解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鼠群... 飞行冲突解脱是提高空中交通流量、降低飞行延误以及确保飞行安全的关键。针对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在解决多航空器飞行冲突解脱问题时存在的搜索速度慢、求解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鼠群优化算法(rat swarm optimizer,RSO)的优势提出一种混合差分进化鼠群优化算法(HDERSO)。HDERSO在DE的基础上融入了RSO的寻优机制,并基于不同进化阶段的需求,采用选择概率自适应调整算法所需的后代生成策略,为搜索过程提供方向性指导,避免了寻优盲目性和无效性。提出的算法能够在进化前期利用DE的全局搜索能力加强对整个解空间的探索,降低早熟收敛的风险;在进化中后期该方法充分利用RSO的局部搜索能力加快收敛,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寻优精度。在29个IEEE CEC2017基准测试函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强的收敛性能和较高的寻优效率。进一步构建基于最小化航迹偏移距离的飞行冲突解脱模型,设计多种具有不同冲突特征的典型飞行场景,并综合航向调整、速度调整及复合调整3种冲突解脱策略对HDERSO的解脱性能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解脱飞行冲突,求解质量高、收敛速度快,显著优于对比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冲突解脱方法。最后,针对不同的冲突场景多角度分析了3种冲突解脱策略的优先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冲突解脱 差分进化算法 鼠群优化算法 冲突解脱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的图像去雾方法
10
作者 程鹏 兰时勇 +1 位作者 李晓峰 李新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55-159,共5页
针对雾天可见光图像降质现象,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自动去雾算法。算法充分利用了近红外透雾能力强,可见光图像色彩亮度好的特点。首先利用暗原色先验估计出雾浓度分布,然后根据此分布计算出归一化暗原色图像亮度分布系数,并对其进行双... 针对雾天可见光图像降质现象,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自动去雾算法。算法充分利用了近红外透雾能力强,可见光图像色彩亮度好的特点。首先利用暗原色先验估计出雾浓度分布,然后根据此分布计算出归一化暗原色图像亮度分布系数,并对其进行双边滤波处理,最后利用该系数将近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改善雾天图像质量,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图像融合 图像去雾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割的离焦图像深度图提取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史国凯 王琼华 +3 位作者 李大海 赵悟翔 彭华荣 罗江勇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针对影视作品中的大量离焦图像,提出了一种离焦图像的深度图提取方法。将离焦图像的聚焦前景和离焦背景进行分离。对离焦背景提出了深度图模型匹配的方法,构建深度图模型并结合人眼视觉对场景深度的敏锐判断,将背景与对应的深度图模型... 针对影视作品中的大量离焦图像,提出了一种离焦图像的深度图提取方法。将离焦图像的聚焦前景和离焦背景进行分离。对离焦背景提出了深度图模型匹配的方法,构建深度图模型并结合人眼视觉对场景深度的敏锐判断,将背景与对应的深度图模型进行匹配,实现背景深度图的构建;提出了基于颜色分割的深度图再处理,来进一步提高场景深度图的精度。对前景采用单深度赋值,并结合背景深度图融合生成最终深度图。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提取的深度图在深度跳跃和深度平滑区域都得到了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转3D 前景分割 深度图 颜色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骨龄辅助评测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管骏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4期53-55,共3页
骨龄可以用来判断未成年人生长发育情况,其也是辅助运动员选拔以及司法鉴定中确定年龄,衡量骨骼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大多数骨龄评估方法都是根据当今医学骨龄评测标准对手骨图像进行人工分析来计算,缺点是过程复杂,耗时长且易受... 骨龄可以用来判断未成年人生长发育情况,其也是辅助运动员选拔以及司法鉴定中确定年龄,衡量骨骼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大多数骨龄评估方法都是根据当今医学骨龄评测标准对手骨图像进行人工分析来计算,缺点是过程复杂,耗时长且易受个人主观影响。本文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自动检测评估公开集中手骨图片的骨龄,方法是利用YOLOv3-SPP框架标定关键区域,训练得到的关键区域框截图并调整姿态组成新的图片,通过骨龄评价网络训练得到预测骨龄,并且计算误差在1岁以内的准确率,结果得到测试集中误差在±1岁的准确率:男性87.15%,女性85.38%。其证明了深度学习方法在青少年骨龄评价的具有不错的骨龄评价准确率,相比于人工更具有耗时短的优点,并且本文设计了手骨识别软件,实现了骨龄评价模型的全自动骨龄评价,用来进行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骨龄 手骨图片 全自动骨龄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影解耦和重参的轻量级阴影检测算法
13
作者 陈珏宇 杨雨泓 +1 位作者 邢冠宇 刘艳丽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7-306,共10页
由于阴影边界上的像素数量往往远小于阴影内部区域的像素数量,准确检测阴影边界区域相比于检测阴影内部区域像素更困难。为了提高在阴影边界上的检测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轻量级边界感知阴影检测算法RBNet。首先,将图像分... 由于阴影边界上的像素数量往往远小于阴影内部区域的像素数量,准确检测阴影边界区域相比于检测阴影内部区域像素更困难。为了提高在阴影边界上的检测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轻量级边界感知阴影检测算法RBNet。首先,将图像分为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并分别采用距离变换将图像的阴影区域、非阴影区域的边界部分和主体解耦。接着,提出RBNet的解码器通过学习阴影区域的边界特征,在监督学习中平衡阴影边界与区域内部像素的对阴影检测性能的影响。然后,在RBNet中设计了一种可多分支融合的结构化重参模块RepConv,通过重参进行多分支融合来减少模型参数量、降低模型计算量并提高模型推理速度。将提出的RB-Net和其他常见的阴影检测算法进行了一系列阴影检测对比实验和算法模型消融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阴影检测算法RBNet不仅模型最小,且具有最快的推理速度,同时,在性能上优于现有的阴影检测算法。RBNet可在小型移动端设备上进行广泛应用,结合阴影去除算法,显著提高目标检测或分割任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检测 深度学习 图像解耦 卷积网络 重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抗感知误差空战机动决策
14
作者 田成滨 李辉 +1 位作者 陈希亮 吴冯国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0-282,共13页
在视距内空战机动决策中,以光电传感器和雷达为代表的机载感知设备易受敌方干扰或气象因素等影响,产生态势感知误差。深度强化学习(DRL)在空战机动决策中虽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现有方法并未考虑空战态势感知误差对DRL的影响。由于状态... 在视距内空战机动决策中,以光电传感器和雷达为代表的机载感知设备易受敌方干扰或气象因素等影响,产生态势感知误差。深度强化学习(DRL)在空战机动决策中虽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现有方法并未考虑空战态势感知误差对DRL的影响。由于状态空间是连续且高维的,态势感知误差会影响状态估计的精度和准确性,进而影响DRL的训练速度及决策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提取态势特征的近端策略优化算法(GPPO)。首先,在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PO)基础上引入门控循环单元来融合前序态势信息,提取连续态势序列之间的隐藏特征。随后,通过优势态势解算单元压缩DRL的状态空间维度,从而降低训练难度,并设计一种量化优势的奖励塑造(RS)方法来引导DRL训练加速收敛。最后,定义并描述了视距内空战的相对态势模型,通过设计和引入态势感知误差量,搭建具备态势感知误差的空战仿真环境,并在不同感知误差强度及不同敌我初始态势等多种场景下进行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GPPO算法在具备态势感知误差的多种视距内空战场景里均能有效完成空战优势机动决策,使用GPPO和量化优势RS方法的模型训练收敛速度和机动决策性能均显著优于基础强化学习算法,有效提高了无人机面对态势感知误差时的空战机动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视距内空战 机动决策 感知误差 奖励塑造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立体显示器观看视疲劳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小方 王琼华 +2 位作者 李大海 王爱红 邓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467,共4页
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器具有性能优良的特点,是目前有很好应用前景的一类重要立体显示器,但由于它存在观看视疲劳问题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文章从分析立体显示视觉原理入手,系统阐述了引起自由立体显示器观看视疲劳的生理和立体显示器性... 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器具有性能优良的特点,是目前有很好应用前景的一类重要立体显示器,但由于它存在观看视疲劳问题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文章从分析立体显示视觉原理入手,系统阐述了引起自由立体显示器观看视疲劳的生理和立体显示器性能不佳两大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该研究工作将对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器 观看视疲劳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平面图生成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视差图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超 王琼华 +2 位作者 李大海 陶宇虹 张映权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1,共4页
提出一种从平面图生成立体显示视差图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Matlab建立曲面模型并为图片中的相应规则区域赋予深度信息,再根据深度信息的投影原理,在不同观察点得到具有视差的多幅视差图。将这些视差图的合成图在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器上... 提出一种从平面图生成立体显示视差图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Matlab建立曲面模型并为图片中的相应规则区域赋予深度信息,再根据深度信息的投影原理,在不同观察点得到具有视差的多幅视差图。将这些视差图的合成图在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器上显示,可以看到很好的立体显示效果。该研究对于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器利用现有大量的平面图像源得到立体显示效果具有一定指导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显示 视差图 中间矩阵 深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面透镜自由立体显示器的分辨率损失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郝敦博 李大海 +3 位作者 王琼华 周磊 方恩博 张浩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4-498,共5页
在引入分辨率损失的概念基础上,利用光线追迹的方法,通过ASAP软件研究了柱面透镜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器的柱镜光栅导致自由立体显示器分辨率下降的原因。分析了柱镜光栅与LCD显示器之间以不同角度装配时,柱镜光栅对显示图像在垂直和水平... 在引入分辨率损失的概念基础上,利用光线追迹的方法,通过ASAP软件研究了柱面透镜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器的柱镜光栅导致自由立体显示器分辨率下降的原因。分析了柱镜光栅与LCD显示器之间以不同角度装配时,柱镜光栅对显示图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分辨率的影响,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均得出两方向分辨率下降一般是不同的结论,提出了一种立体显示器分辨率损失的评定方法,将对柱镜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器的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分辨率 ASAP软件 光线追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 SMAX的集成成像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焦甜甜 王琼华 +2 位作者 李大海 周磊 王芳宁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1-624,共4页
集成成像(II)是一种利用二维微透镜阵列进行三维信息的记录和重现的技术。介绍了集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设计和动画制作软件3DSMAX的II技术,利用3DSMAX来实现II的三维信息的记录,利用显示器和菲涅尔微透... 集成成像(II)是一种利用二维微透镜阵列进行三维信息的记录和重现的技术。介绍了集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设计和动画制作软件3DSMAX的II技术,利用3DSMAX来实现II的三维信息的记录,利用显示器和菲涅尔微透镜阵列组成的实验装置实现II的三维信息的重现,解决了常规II技术存在的空间反转和串扰问题,从而研制出基于II技术的原理性裸眼三维显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成像 微透镜阵列 3DS 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光栅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的子像素排列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悟翔 王琼华 +2 位作者 李大海 陶宇虹 王芳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6-218,236,共4页
自由立体显示是显示领域的重要前沿方向。提出一种阶梯光栅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的子像素排列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图像视点数矩阵,得到不同光栅倾斜角和不同视点数的阶梯光栅自由立体显示的子像素排列结果,并总结出合成图的像素单元与视... 自由立体显示是显示领域的重要前沿方向。提出一种阶梯光栅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的子像素排列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图像视点数矩阵,得到不同光栅倾斜角和不同视点数的阶梯光栅自由立体显示的子像素排列结果,并总结出合成图的像素单元与视差图的像素相对应的图像子像素排列规律。采用该子像素排列方法制作了阶梯光栅多视点自由立体显示器,获得了良好的立体显示效果,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立体显示 阶梯光栅 子像素 视点数矩阵 像素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示用上转换发光材料Er,Yb:YF_3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琼华 李大海 +1 位作者 王爱红 彭宝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4,共3页
采用喷射微波燃烧合成法制备上转换发光显示器中的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Er,Yb∶YF3。对材料的XRD衍射图谱和效率进行测试,得出其晶粒大小约为30 nm,发光效率为5 lm/W。给出此材料在波长为1064 nm下的3种激光功率激发下的发光光谱。分析材... 采用喷射微波燃烧合成法制备上转换发光显示器中的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Er,Yb∶YF3。对材料的XRD衍射图谱和效率进行测试,得出其晶粒大小约为30 nm,发光效率为5 lm/W。给出此材料在波长为1064 nm下的3种激光功率激发下的发光光谱。分析材料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得到545 nm和662 nm峰值发光分别是Er3+的4S3/24I15/2和4F9/24I15/2跃迁产生的。Er,Yb∶YF3具有较强的上转换红光和绿光,采用不同的滤色膜可以得到单色的红光或绿光,满足显示对三基色中红色或绿色的要求,并且喷射微波燃烧合成法制备的材料达到了高分辨率显示应用超细粉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稀土发光材料 喷射微波燃烧合成法 发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