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稀疏性的图像去噪综述 被引量:22
1
作者 郭德全 杨红雨 +1 位作者 刘东权 何文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6-413,共8页
利用图像的稀疏与冗余表达模型去噪是当前较为新颖的去噪方法,在对国内外稀疏模型去噪文献进行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稀疏性去噪研究的发展,阐明稀疏去噪的原理与降噪模型。总结用于稀疏去噪中的各类方法,介绍利用稀疏性在图像去噪中... 利用图像的稀疏与冗余表达模型去噪是当前较为新颖的去噪方法,在对国内外稀疏模型去噪文献进行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稀疏性去噪研究的发展,阐明稀疏去噪的原理与降噪模型。总结用于稀疏去噪中的各类方法,介绍利用稀疏性在图像去噪中的分解与重构过程,并将小波法去噪、多尺度几何分析法去噪、独立成分法去噪中所涉及的传统稀疏性与当前的稀疏与冗余表达模型去噪对比分析。最后基于对稀疏性去噪方法的分析,提出对稀疏去噪研究方法的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去噪 降噪模型 小波方法 多尺度几何分析 独立成分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小波变换和图像主元分析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军 袁红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图像主元分析(IMPCA)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小波变换具有保留主要信息,去除噪声的作用,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对变换后的近似图像采用IMPCA方法进行识别。IMPCA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直接通过图像抽取特征的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图像主元分析(IMPCA)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小波变换具有保留主要信息,去除噪声的作用,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对变换后的近似图像采用IMPCA方法进行识别。IMPCA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直接通过图像抽取特征的方法,从图像重构的角度分析了实现IMPCA的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分别增强了图像的行特征和列特征,将它们的识别结果进行决策融合可以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基于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识别率上优于单独的IMPC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主元分析 小波变换 人脸识别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多姿态人脸识别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军 刘直芳 +2 位作者 张秀琼 高志升 袁红照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人脸模型匹配二维人脸图像的分层人脸识别方法和基于模糊数学的人脸姿态角度估计算法。对多姿态二维图像进行姿态空间划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形成多姿态特征脸。识别过程首先估计测试图像姿态和模糊姿态角,在... 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人脸模型匹配二维人脸图像的分层人脸识别方法和基于模糊数学的人脸姿态角度估计算法。对多姿态二维图像进行姿态空间划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形成多姿态特征脸。识别过程首先估计测试图像姿态和模糊姿态角,在估计的姿态空间内采用基于PCA的方法进行第一层识别得到候选个体,然后利用候选个体的三维模型结合模糊姿态角产生虚拟图像,利用相关进行第二层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姿态的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模型 人脸识别 特征脸 多姿态 模糊姿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外移动视点视频的在线阴影边缘检测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艳丽 吴彧 +1 位作者 陈祥祥 邢冠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7-1834,共8页
针对移动视点视频的阴影边缘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在线检测室外场景阴影边缘算法.该算法将当前帧中的阴影边缘分为通过前一帧光流跟踪得到的阴影边缘和由视点改变出现的新阴影边缘,由于光流追踪不可避免地存在累积误差,使用Canny边缘置信... 针对移动视点视频的阴影边缘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在线检测室外场景阴影边缘算法.该算法将当前帧中的阴影边缘分为通过前一帧光流跟踪得到的阴影边缘和由视点改变出现的新阴影边缘,由于光流追踪不可避免地存在累积误差,使用Canny边缘置信和单应性矩阵对追踪结果进行优化,在检测新阴影边缘时,根据同一幅图像不同区域具有相似的光照条件这一观察提取优化后的跟踪阴影边缘的阴影特征,匹配并筛选出新阴影边缘;针对整体结果中仍可能存在的阴影边缘断裂等不连续情况,提出基于梯度一致性的优化算法对断点进行修复.对手持摄像机拍摄的室外移动视点视频,采用文中算法与光流跟踪、Groundtruth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准确、完整地检测到在线视频中的阴影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移动视点 阴影检测 光流追踪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线性回归引导的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先君 刘艳丽 杨红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93,共10页
深度图像中视差跳变的像素点匹配一直是立体匹配的挑战性问题之一.基于引导滤波的局部立体匹配算法通过考虑匹配图像内容,可以在保持深度图像边缘的同时提高匹配精度、加快匹配速度,但引导滤波会产生图像光晕,在图像边缘区域也会引入大... 深度图像中视差跳变的像素点匹配一直是立体匹配的挑战性问题之一.基于引导滤波的局部立体匹配算法通过考虑匹配图像内容,可以在保持深度图像边缘的同时提高匹配精度、加快匹配速度,但引导滤波会产生图像光晕,在图像边缘区域也会引入大量的噪声.为此,将引导滤波的岭回归扩展到多元回归,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将引导滤波中只含图像像素值这一单变量的回归方程扩展为基于图像像素值和梯度信息等多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对初始代价值进行滤波聚合,并与单独进行引导滤波的匹配代价聚合值进行加权组合提高图像边缘的匹配效果;然后根据代价聚合最小值与次小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定义了视差选择可信度,解决了视差选择时的歧义问题.在Middlebury测试平台进行了实验的结果表明,文中算法有效地提高深度图像中视差跳变像素点的匹配精度,降低了匹配噪声;与最新的高性能立体匹配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以较小的计算复杂度获得高质量的视差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引导滤波 多元线性回归 代价聚合 快速加权中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点的字典模型指纹方向场去噪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成钢 赵启军 吴志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0-1575,共6页
方向场估计是指纹识别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传统方法如基于梯度的方法等在处理潜指纹图像时很容易受噪声干扰,而最近提出的基于字典模型的方法无法解决真词错误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了零极点模型的字典模型的指纹方向场... 方向场估计是指纹识别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传统方法如基于梯度的方法等在处理潜指纹图像时很容易受噪声干扰,而最近提出的基于字典模型的方法无法解决真词错误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了零极点模型的字典模型的指纹方向场去噪方法,即将指纹方向场看做是零极点控制的方向场和平滑的残差方向场相叠加的结果,通过首先用零极点模型生成正确的零极点控制的方向场,然后用字典模型修正残差方向场,最后将零极点模型生成的方向场与去噪后的残差方向场融合形成重建方向场,通过基于奇异点的字典模型解决了真词错误的问题。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NIST SD27潜指纹图像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潜指纹,该算法能获得比字典模型更精确的方向场,继而可以更好地增强潜指纹图像,并在后续的匹配实验中取得更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像增强 潜指纹 方向场 奇异点 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后置处理景深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泽昇 李武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3-1317,共5页
根据作为后置处理的景深对实时性、真实性等特性的需求,提出改进的方法处理景深特效。在计算散光圈半径时,使用线性化的深度,使各处深度的精度统一,并以此作为优化遮挡关系问题的基础;由于聚焦对象和非聚焦对象存在互相影响,使用平滑的... 根据作为后置处理的景深对实时性、真实性等特性的需求,提出改进的方法处理景深特效。在计算散光圈半径时,使用线性化的深度,使各处深度的精度统一,并以此作为优化遮挡关系问题的基础;由于聚焦对象和非聚焦对象存在互相影响,使用平滑的散光圈插值,并把像素颜色外推的散射操作较好的模拟成GPU可直接识别的聚集操作,降低遮挡像素间的相互影响;改进散光圈内的随机采样,提高采样像素的有效性;增加一个大型模糊和小型模糊,分别应对需要过多模糊和需要较多细节处,改进模糊图像和未模糊图像的插值函数,使其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置处理 景深 遮挡关系 线性化深度 实时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视点下在线视频的动态阴影检测与跟踪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友鹏 王淳 刘艳丽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39-1447,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跟踪的室外场景下的阴影边缘检测与跟踪框架。利用从已知结果中提取的边缘信息特征训练SVM,对前后两帧进行光流跟踪,利用SVM模型从不稳定跟踪点的邻域Canny置信边缘中识别符合阴影特征的点。针对视点移动带来的场景...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跟踪的室外场景下的阴影边缘检测与跟踪框架。利用从已知结果中提取的边缘信息特征训练SVM,对前后两帧进行光流跟踪,利用SVM模型从不稳定跟踪点的邻域Canny置信边缘中识别符合阴影特征的点。针对视点移动带来的场景新材质问题,设计了动态更新SVM的方法。阴影投射区域的复杂性可能使得SVM失效,针对这种问题,使用了区域对比算法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准确的检测和跟踪移动视点下视频中移动物体如运动人体的投射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检测 移动视点 特征匹配 区域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线分布的阴影线跟踪加速算法
9
作者 梁晓 杨红雨 张严辞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5-141,共7页
传统方法假设场景光线均匀分布,降低了复杂场景的阴影线遍历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线分布的阴影线遍历序列预测算法,以加快绘制性能。通过建立网格快速收集光线相交结果,利用充分采样的光线分布信息,建立一种高质量的阴影线... 传统方法假设场景光线均匀分布,降低了复杂场景的阴影线遍历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线分布的阴影线遍历序列预测算法,以加快绘制性能。通过建立网格快速收集光线相交结果,利用充分采样的光线分布信息,建立一种高质量的阴影线遍历代价函数;引入基于多分辨率网格的光线贡献度,避免网格单元与节点不完全重合导致的预测精度降低;按需预测优先遍历节点,以减少遍历序列计算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阴影线遮挡率为75%的场景,算法能减少61%的相交次数。相对于已有方法,新算法提高了预测精度,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跟踪 光线采样 阴影线 遍历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关联特征分布的目标跟踪
10
作者 王呈鹏 宋万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90-3493,3530,共5页
通过利用特征全局分布信息,提出一种以网格为数据单元的Mean Shift的目标跟踪算法(grid mean shift,GRIM-SHIFT)。针对传统Mean Shift目标跟踪算法的不足,GRIMSHIFT算法在m*n个像素的网格小区域内提取如颜色、角点量等局部区域特征值。... 通过利用特征全局分布信息,提出一种以网格为数据单元的Mean Shift的目标跟踪算法(grid mean shift,GRIM-SHIFT)。针对传统Mean Shift目标跟踪算法的不足,GRIMSHIFT算法在m*n个像素的网格小区域内提取如颜色、角点量等局部区域特征值。在此基础上结合整幅图像进行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得到图像像素间全局空间关联信息。在网格级上把局部特征信息和全局分布信息加权混合,使特征分布数据集具有了更高的目标辨识度;在视频序列中对动态网格特征分布连续运用Mean Shift便实现了对目标的跟踪。实验结果表明GRIMSHIFT拥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 网格 特征分布 均值漂移 GRIMSHI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