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郝文杰作品选 |
郝文杰
|
《大连大学学报》
|
2021 |
0 |
|
2
|
高校艺术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以四川大学艺术实验中心为例 |
张耀丹
樊小西
孙瑶
|
《戏剧之家》
|
2018 |
3
|
|
3
|
试探苏东坡文化短视频构建眉山城市形象的艺术创新之路 |
高子棋
刘茹妍
傅伟棋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5 |
0 |
|
4
|
寻幽探胜——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古画精品解读 |
韩刚
|
《中国书画》
|
2014 |
0 |
|
5
|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专栏作品--付业君作品 |
付业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6
|
书法艺术文本的分类及其符号美学特征 |
于广华
赵毅衡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新时期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探讨 |
何则阴
张飘月
|
《艺术科技》
|
2019 |
0 |
|
8
|
张漾兮四川时期的版画艺术研究 |
叶书亚
|
《艺苑》
|
2019 |
0 |
|
9
|
中国佛教艺术“模式”的定义与内涵分析 |
常青
|
《美术大观》
|
2024 |
0 |
|
10
|
基于GIS技术的四川凉山彝族三河村乡村景观视觉吸收力评价研究 |
鲁苗
林宇宏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1
|
《设计史学刊》与设计史学科的全球转向 |
汪燕翎
冯钰颖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医学与艺术结合的创新教育:通过定格动画制作学习医学解剖知识 |
李嘉鑫
王莉莉
许亮
吴泓
曾勇
|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
2017 |
11
|
|
13
|
中国电影“长路归来”——以《归来》的艺术性探索为例 |
吴永强
黄茵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4
|
艺术的空间转向与场域建构——从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论起 |
赵志红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5
|
黄土高原的怒吼——抗战时期“延安学派”的木刻艺术 |
李振宇
黄宗贤
|
《艺术探索》
|
2005 |
3
|
|
16
|
西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与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建构 |
黄宗贤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8 |
8
|
|
17
|
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践的互文性考察 |
吴永强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8
|
介入、身份嬗变、参与互动——论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接受特征 |
刘世文
黄宗贤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3 |
3
|
|
19
|
生活即是艺术——探究罗伯特·劳申伯格的“混合艺术” |
李茜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20
|
艺术史终结之后的新范式——论神经艺术史的理论范式与方法论特征 |
支宇
李天鹏
|
《艺术探索》
CSSCI
|
202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