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厚朴酚对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调控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玉玲 高俊萍 +2 位作者 陈利荣 李佳佳 李宏斌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7-1105,共9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NK)对肺癌细胞(A549细胞)生物学活性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别用0、10、20、40、80μmol/L的HNK处理0、24、48 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筛选HNK实验浓度、时间。细胞克隆形...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NK)对肺癌细胞(A549细胞)生物学活性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别用0、10、20、40、80μmol/L的HNK处理0、24、48 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筛选HNK实验浓度、时间。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NK对A549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或侵袭实验检测HNK对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不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细胞自噬、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根据MTT法测得细胞抑制率曲线,选取40、80μmol/L的HNK,作用时间为48 h进行后续实验。与0μmol/L比较,40、80μmol/L的HNK能够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使细胞内ROS含量升高,促进细胞自噬和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与0μmol/L比较,40、80μmol/L的HNK抑制A549细胞内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泛素结合蛋白(p62)、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相关蛋白表达,促进Beclin蛋白复合物-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细胞中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NK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并促进其自噬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rf2/HO-1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和厚朴酚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启动因子ULK1的生物学功能与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岚 欧阳亮 刘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7-801,共15页
UNC-51样激酶1(ULK1)作为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哺乳动物中的自噬启动因子,也是酵母中Atg1的同源蛋白.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了ULK1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并阐明了其调控自噬的途径及其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最新研究还发现了一系列直... UNC-51样激酶1(ULK1)作为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哺乳动物中的自噬启动因子,也是酵母中Atg1的同源蛋白.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了ULK1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并阐明了其调控自噬的途径及其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最新研究还发现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靶向ULK1调节自噬的小分子化合物,为开发靶向自噬的新候选药物提供了线索.该文综述了ULK1作为自噬启动因子的复杂生物学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及其潜在的靶向治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51样激酶1(ULK1) 自噬 自噬通路 疾病 小分子化合物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秋竹 吴思娴 +4 位作者 余洋 秦朗 许文明 应斌武 孙群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72,共9页
2019年末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肺炎,由WHO命名为COVID-19。由于2019-nCoV是新发病毒,因此可用的诊断工具非常少,已表明2019-nCoV比SARS-CoV和MERS-CoV的传染性更强,并且COVID-19在短时间内发病数增加迅速,蔓延全... 2019年末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肺炎,由WHO命名为COVID-19。由于2019-nCoV是新发病毒,因此可用的诊断工具非常少,已表明2019-nCoV比SARS-CoV和MERS-CoV的传染性更强,并且COVID-19在短时间内发病数增加迅速,蔓延全球。因此,该文依照文献调研及引文分析方式,对COVID-19的诊断方法进行介绍,同时将其与SARS、MER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技术对比,对该疾病的精准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控制并及时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2019-nCoV SARS MERS 诊断标准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胆固醇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林烨 邱焕迪 +2 位作者 何巍 胡以国 李志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的观察硫酸胆固醇(CS)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NOD.H-2^(h4)雌性小鼠饮0.05%碘化钠水持续不同时间,并通过持续2周腹腔注射CS对诱导小鼠进行治疗。HE染色观察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并进行甲状腺炎症程度评分;测定血清抗甲... 目的观察硫酸胆固醇(CS)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NOD.H-2^(h4)雌性小鼠饮0.05%碘化钠水持续不同时间,并通过持续2周腹腔注射CS对诱导小鼠进行治疗。HE染色观察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并进行甲状腺炎症程度评分;测定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甲状腺功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B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Th17、Th1、Th2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在8周组和16周组中,经过CS的腹腔注射后,小鼠甲状腺组织炎性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在64周组中,治疗组与诱导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31)。血清学分析显示,经过CS干预后,高碘溶液诱导8周和16周的小鼠体内TgAb、TPOA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小鼠的甲状腺功能(TSH、T4水平)仅在16周组出现显著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8周组中,经过CS干预后,小鼠体内B淋巴细胞以及Th1、Th2、Th17和Treg细胞比例均出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CS对于桥本氏甲状腺炎早中期的疾病进展具有明显的治疗及缓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H-2 h4小鼠 桥本氏甲状腺炎 硫酸胆固醇 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涛 王宁宇 +2 位作者 夏勇 马丽芳 余洛汀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36-1140,共5页
以取代苯酚为原料,合成8个新型的2-苯氧甲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通过1H-NMR和HRMS确认其结构。MTT法测试其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肿瘤效果,其中化合物2h对大多数肿瘤细胞株的IC50值均达到了低微摩尔水平,... 以取代苯酚为原料,合成8个新型的2-苯氧甲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通过1H-NMR和HRMS确认其结构。MTT法测试其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肿瘤效果,其中化合物2h对大多数肿瘤细胞株的IC50值均达到了低微摩尔水平,对人胰腺癌(BxPC-3)的IC50达到3.6μM。试管二倍稀释法测试其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显示出抗菌活性,化合物2a对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达到1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抗菌 抗肿瘤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快速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6
6
作者 倪明 谢慧琪 +3 位作者 陈俊伟 杨志明 秦岭 李刚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是否能促进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快速扩增。方法将MSCs细胞放入盛有MyelocultTM培养液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并在MyelocultTM培养液中补充一些因子,如干细胞因子(SCF),白介素3和6(IL-3,IL-6)。检测... 目的探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是否能促进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快速扩增。方法将MSCs细胞放入盛有MyelocultTM培养液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并在MyelocultTM培养液中补充一些因子,如干细胞因子(SCF),白介素3和6(IL-3,IL-6)。检测和比较经反应器处理前后的MSCs的表型,增生和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8d,总细胞数、Stro-1+CD44+CD34-间充质干细胞和CD34+CD44+Stro-1-造血干细胞分别增加了9、29和8倍。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生物反应器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表达了原始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物内皮因子(SH2)和波形蛋白,却没有发现与细胞系的分化有关的标记物,包括骨钙素(成骨指标),II型胶原(成软骨指标)和C/EBPα(成脂指标)。生物反应器组的细胞集落生成效率(成纤维细胞集落/天)是对照组(无生物反应器组)的1.44倍。经诱导后,生物反应器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成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其分化能力与未经生物反应器处理的MSCs无区别。结论旋转式生物反应器结合改良的MyelocultTM培养液可用于快速扩增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生物反应器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培养BHK-21悬浮细胞增殖伪狂犬病病毒工艺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家敏 李自良 +5 位作者 马芳芳 康碧静 田玲 李倬 马忠仁 乔自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36-3947,共12页
旨在筛选伪狂犬病病毒(PRV)敏感的BHK-21细胞并分析其生长和病毒增殖特性,优化反应器中BHK-21悬浮细胞的培养和病毒增殖条件,建立生物反应器培养BHK-21悬浮细胞增殖PRV工艺。本研究利用响应面和单因素优化法,以细胞生长动力学特性、TCID... 旨在筛选伪狂犬病病毒(PRV)敏感的BHK-21细胞并分析其生长和病毒增殖特性,优化反应器中BHK-21悬浮细胞的培养和病毒增殖条件,建立生物反应器培养BHK-21悬浮细胞增殖PRV工艺。本研究利用响应面和单因素优化法,以细胞生长动力学特性、TCID_(50)病毒滴度等参数为指标,优化1.2 L生物反应器中BHK-21悬浮细胞的最佳培养和增殖病毒条件,在5 L生物反应器中进一步批培养验证。结果显示,筛选获得PRV高敏感的BHK-21-02贴壁细胞和BHK-21-XF02悬浮细胞各1株,BHK-21-XF02悬浮细胞在含3%血清的SLM-BHK低血清培养基和SFM-BHK无血清培养基中均能实现良好的生长和病毒增殖。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1.2 L反应器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密度1.20×10~6cells·mL^(-1)、搅拌转速120 r·min^(-1)、DO值40%,5 L反应器批培养72 h细胞密度可达(7.61±0.18)×10~6 cells·mL^(-1)、细胞活率为(96.93±1.18)%。利用单因素法优化得到1.2 L反应器最佳病毒增殖条件为MOI 0.001、培养温度37℃、细胞密度2.0×10~6cells·mL^(-1)、搅拌转速80 r·min^(-1),5 L反应器批培养接毒后48 h病毒滴度达到最大值(7.13±0.11)lgTCID_(50)·mL^(-1)。本研究可为PRV疫苗相关研究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K-21悬浮细胞 生物反应器 伪狂犬病病毒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endoglin重组蛋白疫苗和低剂量顺铂联合治疗肿瘤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谭光宏 魏于全 +1 位作者 田聆 黄风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观察重组猪endoglin胞外段蛋白疫苗和化疗药物顺铂联合治疗是否具有更好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在LL/2肺癌和CT26结肠腺癌二个肿瘤模型中观察重组猪endoglin蛋白疫苗和小剂量顺铂联合治疗(Cis-pEDG)、顺铂(Cis)和疫苗(pEDG)单独治疗... 目的:观察重组猪endoglin胞外段蛋白疫苗和化疗药物顺铂联合治疗是否具有更好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在LL/2肺癌和CT26结肠腺癌二个肿瘤模型中观察重组猪endoglin蛋白疫苗和小剂量顺铂联合治疗(Cis-pEDG)、顺铂(Cis)和疫苗(pEDG)单独治疗及非治疗(生理盐水,NS)组荷瘤小鼠不同时间段的肿瘤体积和生存时间,抽血检测肝、肾功能,用免疫组化方法(抗CD31)观察肿瘤组织血管生长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血清中是否含有抗自身endoglin的抗体,ELISPOT方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中分泌抗自身endoglin抗体的B淋巴细胞,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和Cis、pEDG和NS相比,Cis-pEDG联合治疗组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少,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3个指标计算的协同指数均大于1。Cis-pEDG和pEDG治疗组小鼠血清中均含有抗小鼠endoglin的抗体,两组荷瘤小鼠的脾脏中含有的分泌抗小鼠endoglin的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Cis和NS组,而Cis和NS组之间的B淋巴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各组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及肝、肾功能没有明显异常。结论:猪endoglin蛋白疫苗和小剂量顺铂联合治疗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小剂量顺铂治疗不导致免疫抑制,二者联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肿瘤治疗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GLIN 重组蛋白 顺铂 疫苗 肿瘤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因AY358935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熊绍权 杨寒朔 龙奇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235,238,共5页
目的对新基因AY358935的功能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新基因AY358935及其编码蛋白的性质、定位、结构、表达谱等特征,并根据相关信息预测其生物学功能。利用Western blott... 目的对新基因AY358935的功能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新基因AY358935及其编码蛋白的性质、定位、结构、表达谱等特征,并根据相关信息预测其生物学功能。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病毒感染早期AY358935的表达变化。结果AY358935基因进化保守,与马、小鼠、斑马鱼、非洲爪蟾的相似性分别为74%、60%、38%、33%。亚细胞定位于线粒体的可能性大。含有一个N末端信号肽序列和单次跨膜结构,多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表达广泛,并受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的表达调控。AY358935蛋白表达在水泡性口炎病毒感染2h后即明显上调。结论初步预测AY358935为具有重要功能的小分子分泌蛋白,可能参与细胞增殖和抗病毒天然免疫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Y358935 生物信息学 分泌蛋白 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 水泡性口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源 何春水 +5 位作者 廖华强 曾伟 张宏伟 刘洋 牟艳 官泳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患者21例,采用经股或腋动脉入路,先用球囊扩张闭塞段血管,然后经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胫腓动脉闭塞的部分患者保... 目的临床观察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患者21例,采用经股或腋动脉入路,先用球囊扩张闭塞段血管,然后经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胫腓动脉闭塞的部分患者保留血管鞘,经鞘灌注上述药物,每日1次,共5~7 d。术后观察患肢缺血症状、皮肤溃疡和趾端坏疽的改善情况。结果21例中20例成功实现经皮经腔球囊扩张和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技术成功率95.2%。无严重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术后保留血管鞘,灌注药物5~7 d后复查造影,显示经球囊扩张后血管腔保持通畅。术后20例患者均出现诸如患肢皮温升高、间歇性跛行消失、静息痛减轻或消失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2~7个月,4例皮肤溃疡愈合,2例坏死足趾脱落,创面愈合,已坏疽的足趾均变干燥,坏死范围停止扩大,未出现需截肢现象。结论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慢性下肢缺血安全有效,能够改善肢体缺血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阻止病变发展;保留血管鞘连续灌注药物有助于保持扩张后的血管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 动脉内药物灌注 慢性下肢肢体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p53的几个要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官泳松 贺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761-763,共3页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Ad-p53)已被用于与多种局部治疗方法联合治疗肿瘤。本文介绍在肝癌介入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Ad-p53,应该重点研究两者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抗肿瘤的协同作用。提出瘤内注射...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Ad-p53)已被用于与多种局部治疗方法联合治疗肿瘤。本文介绍在肝癌介入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Ad-p53,应该重点研究两者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抗肿瘤的协同作用。提出瘤内注射是首选的基因给药途径,建议单个肿瘤注射Ad-p53的最低用量,以及注射Ad-p53后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介绍以p53为靶点的治疗方法有好几种理论基础,有些方法甚至相互对立,因此在治疗前须先明确要对p53进行激活还是抑制。最后提出应用Ad-p53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应慎重选择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内毒素蔗糖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12
作者 陈英杰 刘华 +2 位作者 李炎 温姣琳 万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目的建立低内毒素蔗糖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7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目的建立低内毒素蔗糖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7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对检查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通过确立的方法对供试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各试验菌的计数回收比值均在0.5~2.0之间,控制菌生长良好,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低内毒素蔗糖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内毒素蔗糖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适用性试验 倾注法 薄膜过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芳基(烷基)-苯并咪唑-1-乙酰腙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欢 张思成 +3 位作者 胡静 李子成 赵瀛兰 罗有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7-673,共7页
在2-取代苯并咪唑环上引入酰腙基团,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苯并咪唑环的酰腙衍生物(c1-18),采用IR,1H 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对目标物抑制4种癌细胞增殖活性进行了测试。其中N-(2,4-二羟基苯亚甲基)-2-[2-(2,4-二氯苯基)-1H-... 在2-取代苯并咪唑环上引入酰腙基团,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苯并咪唑环的酰腙衍生物(c1-18),采用IR,1H 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对目标物抑制4种癌细胞增殖活性进行了测试。其中N-(2,4-二羟基苯亚甲基)-2-[2-(2,4-二氯苯基)-1H-苯并咪唑-1-基]乙酰腙(c2)和N-(2-羟基苯甲烯基)-2-[2-(4-硝基苯基)-1H-苯并咪唑-1-基]乙酰腙(c10)对所测试的肿瘤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IC50=2-2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衍生物 乙酰腙 抗肿瘤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吲哚基)亚甲基噻唑烷-2,4-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锐 赵瀛兰 +4 位作者 邢秀梅 敬玲玲 刘婷 罗有福 李子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将N-取代吲哚-3-甲醛和2,4-噻唑烷二酮通过亚甲基键合,再对噻唑烷二酮氮取代,合成了一系列5-(3-吲哚基)亚甲基噻唑烷-2,4-二酮衍生物(e1-e9).采用IR,1H 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对目标物抑制5种癌细胞增殖活性进行了测试... 将N-取代吲哚-3-甲醛和2,4-噻唑烷二酮通过亚甲基键合,再对噻唑烷二酮氮取代,合成了一系列5-(3-吲哚基)亚甲基噻唑烷-2,4-二酮衍生物(e1-e9).采用IR,1H 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对目标物抑制5种癌细胞增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目标物对A549、HCT116和PC-9表现出抑制活性,其中吲哚氮被苄基取代的化合物e1和e3对测定的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与5-氟尿嘧啶(5-FU)相近,并且对A549和HCT116表现出中等的抑制活性(IC50<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吲哚基)亚甲基噻唑烷-2 4-二酮衍生物 2 4-噻唑烷二酮 1-取代吲哚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抗原选择及其相关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海霞 石华山 陈念永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20,共7页
CAR-T是一种基因改造后的细胞免疫治疗手段,T细胞输入体内后可持续活化增殖,非限制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嵌合CD19受体的CAR-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平均有效率接近80%,但在实体肿瘤中却未观察到明显疗效。肿瘤抗原识别不佳及肿瘤... CAR-T是一种基因改造后的细胞免疫治疗手段,T细胞输入体内后可持续活化增殖,非限制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嵌合CD19受体的CAR-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平均有效率接近80%,但在实体肿瘤中却未观察到明显疗效。肿瘤抗原识别不佳及肿瘤微环境抑制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提升抗原的特异性既能增加疗效也能避免脱靶效应的发生。本文主要综述肿瘤抗原的特点及其在CAR-T治疗实体瘤中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神经节苷酯(disialoganglioside,GD2)、EGFRvⅢ、CEA抗原特点及应用情况,探讨如何对抗原进行精准选择,其中基因突变后产生的新抗原最有成为特异性抗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选择 嵌合抗原受体 CAR-T 实体瘤 神经节苷酯 EGFRvⅢ 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生物小分子硫醇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光杰 户明星 +2 位作者 徐丽萍 毛娅 谢永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77-1185,共9页
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和高半胱氨酸(Hcy)作为生物体内含量较高的生物硫醇,在生物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生物与环境样品中小分子生物硫醇的检测引起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生物硫醇荧光探针和比色传感器得到快速发展。同时,... 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和高半胱氨酸(Hcy)作为生物体内含量较高的生物硫醇,在生物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生物与环境样品中小分子生物硫醇的检测引起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生物硫醇荧光探针和比色传感器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作为更加精确的检测手段,选择性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根据选择性生物硫醇荧光探针与生物硫醇的反应机理:醛基环化反应、丙烯酸酯加成环化反应、自然的化学连接反应、芳环取代重排反应和亲核加成-亲核取代反应,综述了近年来选择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硫醇 荧光探针 谷胱甘肽 半胱氨酸 高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对抑郁症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高强 文颖娟 +3 位作者 仝武宁 陈茉 吕建琴 滕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4-230,共7页
肠道微生物与抑郁症的发病关系密切,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短链脂肪酸(SCFA)是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等植物多糖在肠道微生物介导下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由乙酸、丙酸、丁酸组成,在微生物-肠-脑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 肠道微生物与抑郁症的发病关系密切,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短链脂肪酸(SCFA)是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等植物多糖在肠道微生物介导下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由乙酸、丙酸、丁酸组成,在微生物-肠-脑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SCFA不仅可调节肠道能量代谢,还可通过血脑屏障、免疫途径、内分泌通路及迷走神经等缓解抑郁症。SCFA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国内SCFA干预抑郁症的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SCFA对抑郁症的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短链脂肪酸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癌症患者贫血,早期筛查与治疗铁缺乏——欧洲《成年癌症患者铁缺乏的管理意见书》解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窈窕 李晓珺 姜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9-255,共7页
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铁缺乏是其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本文对欧洲肿瘤及血液学专家组2017年发布的《成年癌症患者铁缺乏的管理意见书》进行了解读,并与国内外肿瘤相关贫血指南、既往文献进行对比与总结,重点强调:应在癌症患者中... 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铁缺乏是其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本文对欧洲肿瘤及血液学专家组2017年发布的《成年癌症患者铁缺乏的管理意见书》进行了解读,并与国内外肿瘤相关贫血指南、既往文献进行对比与总结,重点强调:应在癌症患者中早期定期评估和监测铁参数,早期识别和治疗贫血,以促红细胞生成类药物和铁剂补充作为绝对性铁缺乏和功能性缺铁的治疗基石,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肿瘤 输血 促红细胞生成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保护LPS所致急性肺损伤中肺微血管内皮屏障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金星 苏旭 +2 位作者 程平 黄安亮 杨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63,共7页
目的 研究和厚朴酚(HKL)对脂多糖(LPS)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于六孔板中以DMEM+10%FBS培养,分为对照(Con)组1、和厚朴酚(HKL)组1、脂多糖处理(LPS)... 目的 研究和厚朴酚(HKL)对脂多糖(LPS)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于六孔板中以DMEM+10%FBS培养,分为对照(Con)组1、和厚朴酚(HKL)组1、脂多糖处理(LPS)组1、脂多糖+和厚朴酚治疗(LPS+HKL)组1,分别采用Lipid Peroxidation检测试剂盒与H2DCF-DA测定细胞裂解物中丙二醛(MDA)水平与活性氧水平;采用TUNEL/DA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采用VE-cadherin/DAPI、Claudin-5/DAPI双染检测细胞连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aspase-3、cleaved caspase-3、Sirt3、SOD2、乙酰化SOD2(Ac-SOD2);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2、和厚朴酚(HKL)组2、脂多糖处理(LPS)组2、脂多糖+和厚朴酚治疗(LPS+HKL)组2,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HKL预处理能明显减轻LPS诱导的ROS与MDA水平升高(P<0.05),同时降低LPS引起的SOD2乙酰化升高与Sirt3下调(P<0.05);TUNEL与caspase分析显示HKL能够保护LPS诱导的PMVECs细胞凋亡;VE-cadherin荧光染色显示HKL的预处理能够阻止LPS对细胞粘附连接的破坏;Claudin-5荧光染色显示HKL的预处理能够阻止LPS对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动物实验中,HE染色显示HKL显著抑制LPS组小鼠肺组织中典型的ARDS病理改变。结论 HKL能够显著抑制LPS所致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以及细胞间隙破坏,从而减轻ARDS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脂多糖 和厚朴酚 细胞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源抗VISTA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0
作者 旷怡 仝爱平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为了对VISTA抗体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试验利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VISTA胞外段重组蛋白,并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该蛋白,用其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后,经过细胞融合和杂交瘤单克隆筛选,制备VISTA单克隆抗体。结果:通过真核表达系统... 为了对VISTA抗体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试验利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VISTA胞外段重组蛋白,并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该蛋白,用其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后,经过细胞融合和杂交瘤单克隆筛选,制备VISTA单克隆抗体。结果:通过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VISTA重组蛋白,其分子量约70 kD。用纯化VISTA蛋白免疫小鼠后血清效价达到1∶51200,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可稳定分泌抗VISTA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4H7,经抗体亚型鉴定,制备的VISTA单克隆抗体为IgG1亚型。结论:利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及纯化VISTA重组蛋白,并通过杂交瘤技术成功制备了鼠源抗VISTA单克隆抗体,纯度高,为IgG1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VISTA 重组蛋白 杂交瘤技术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