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基可生物降解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易春 但卫华 +1 位作者 曾睿 米贞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3,88,共4页
淀粉基可生物降解材料已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概述了淀粉的结构与性能,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淀粉改性方法,着重综述了淀粉纤维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淀粉纤维的应用领域,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尚待开拓,研究亟待深入。最后阐明了淀粉纤维与传... 淀粉基可生物降解材料已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概述了淀粉的结构与性能,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淀粉改性方法,着重综述了淀粉纤维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淀粉纤维的应用领域,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尚待开拓,研究亟待深入。最后阐明了淀粉纤维与传统的可降解高分子成纤材料的结合使用,将是淀粉基生物可降解纤维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纤维 改性 可降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源性补片研究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欣 但卫华 +3 位作者 陈一宁 李正军 但晔 胡晓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31-238,共8页
人体内组织缺损修复补片材料一直是材料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重点之一,人工合成高分子补片因具有物理力学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人工合成高分子补片材料普遍存在生物相容性较差、诱导组织... 人体内组织缺损修复补片材料一直是材料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重点之一,人工合成高分子补片因具有物理力学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人工合成高分子补片材料普遍存在生物相容性较差、诱导组织再生能力不佳、并发症较多等问题,难以达到人体缺损组织理想修复材料的临床要求,因而,人们将研究的触角伸向了生物源性的补片材料。相比于合成高分子补片,生物源性补片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低的免疫原性,在应用中能够很好地与宿主组织整合并诱导新生组织的再生,且并发症较少。但单一的生物源性补片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力学强度不够、降解速率过快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或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生物源性补片材料进行改性,如采用化学交联剂对补片进行交联固定;或对补片结构进行仿生学设计,采用不同的补片成型方法,如静电纺丝等方法优化补片结构;或将多种补片材料复合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补片的物理力学性能、耐降解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进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生物源性补片。本文重点综述了生物源性补片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生物源性补片在腹部、心肌、盆腔以及尿道缺损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源性补片 组织缺损修复 脱细胞基质 疝气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基复合型组织工程化皮肤制备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3
作者 刘婷 但卫华 但年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31-37,共7页
胶原基复合型组织工程化皮肤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组织工程化皮肤的基础上,简要地综述和探讨了胶原改性的原理与方法、胶原基复合支架材料的造孔方法及其与孔结构之间的关系、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复合... 胶原基复合型组织工程化皮肤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组织工程化皮肤的基础上,简要地综述和探讨了胶原改性的原理与方法、胶原基复合支架材料的造孔方法及其与孔结构之间的关系、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复合培养、血管化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它皮肤附属器官的再生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阐明了解决这些科学技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组织工程化皮肤 支架 细胞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生物皮片降解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胡帅 丛亮亮 +3 位作者 但年华 林海 唐国庆 但卫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共3页
模拟人体可能存在的各种生理环境,以研究医用生物皮片在人体体外的降解性能,为医学临床实验提供理论依据。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将医用生物皮片样品在37℃恒温水浴中降解。在第1,6,12,18,24和30 d测定其质量损失率及收缩温度。研究结果发... 模拟人体可能存在的各种生理环境,以研究医用生物皮片在人体体外的降解性能,为医学临床实验提供理论依据。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将医用生物皮片样品在37℃恒温水浴中降解。在第1,6,12,18,24和30 d测定其质量损失率及收缩温度。研究结果发现,盐对于医用生物皮片的降解作用强度较弱,30 d内仅降解10%左右。H+对医用生物皮片降解性能的影响较小,而在弱碱性条件下,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皮片降解率也不断增加,pH值越偏离Hank人体模拟液pH值的收缩温度降低速率就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生物皮片 体外降解 人体模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基生物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晓棠 但晔 +4 位作者 陈一宁 王云兵 胡晓兵 李正军 但卫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4,共9页
胶原因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柔韧性和趋化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被认为是改善组织再生最重要的生物材料之一,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以及再生医学领域。但是,在提取过程中,胶原的结构和自然交联键会遭到破坏,导致其机械强度、热... 胶原因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柔韧性和趋化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被认为是改善组织再生最重要的生物材料之一,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以及再生医学领域。但是,在提取过程中,胶原的结构和自然交联键会遭到破坏,导致其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抗酶解能力都低于自然状态。受到天然胶原在组织重塑和修复过程中自然交联的启发,研究人员通过引入外源性交联(化学、物理和生物)来优化胶原基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目前,外源性化学、物理或生物交联已被用于修饰胶原的分子结构,通过这些方法制备的胶原基支架材料的刚度、抗张强度和压缩模量都明显提高,但是材料的延展性降低。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限制胶原三螺旋结构分子间α链的自由度,防止胶原微纤维排列的破坏,从而提高胶原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另外,通过分子间交联掩盖胶原的酶切割位点,能够提高胶原对酶促降解的抵抗力。但是这些方法仍然有一些缺陷,如存在细胞毒性和降低胶原的活性等。研究者们制备了不同物理结构的胶原基材料(脱细胞基质、海绵、水凝胶、自组装纤维、膜、管和多孔球等),以更好地促进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再生。因此,了解胶原基材料的交联方法和制备技术进展,对开发新型的胶原基生物支架材料至关重要。本文详细总结了制备胶原基材料的外源性交联方法及其优缺点,归纳了不同物理结构的胶原基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组织再生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胶原基材料在再生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交联 生物材料 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康建 但卫华 +4 位作者 曾睿 贾淑平 胡帅 龚彦铭 米贞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由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醋酸水溶液共混,流延成膜,然后用1mol/L的NaOH水溶液处理,成功制得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壳聚糖/聚乙烯醇二元共混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共混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共混膜的透光率、吸水率、保水率... 由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醋酸水溶液共混,流延成膜,然后用1mol/L的NaOH水溶液处理,成功制得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壳聚糖/聚乙烯醇二元共混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共混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共混膜的透光率、吸水率、保水率、力学性能、透水汽率、热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共混膜中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中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共混膜理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共混 相容性 互穿网络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三醇缩水甘油醚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但年华 但卫华 +2 位作者 丁洁 林海 王康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3-806,共4页
分别采用0、5%、10%、20%、40%、100%(质量比)丙三醇缩水甘油醚(GPE)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检测交联前后材料的亲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GPE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收缩温度逐渐提高,接触角明显降低;电镜扫描图显示交联后材... 分别采用0、5%、10%、20%、40%、100%(质量比)丙三醇缩水甘油醚(GPE)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检测交联前后材料的亲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GPE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收缩温度逐渐提高,接触角明显降低;电镜扫描图显示交联后材料的孔隙有缩小的趋势,并导致了吸湿率和溶胀率的逐渐下降;红外图谱表明交联后材料的醚键增加,XPS图谱拟合发现含氧量增加。这些极性基团的增加,促进了保水率的升高,从而使GPE交联后材料的亲水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 丙三醇缩水甘油醚 亲水性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尼平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但年华 但卫华 +2 位作者 林海 关林波 肖世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966-2969,共4页
分别采用0、2%、4%、8%、16%(质量分数)的京尼平(GP)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检测交联后材料(GP-pADM)的基本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GP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收缩温度逐渐提高,抗张强度降低;电镜扫描图显示交联后材料的孔隙有缩... 分别采用0、2%、4%、8%、16%(质量分数)的京尼平(GP)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检测交联后材料(GP-pADM)的基本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GP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收缩温度逐渐提高,抗张强度降低;电镜扫描图显示交联后材料的孔隙有缩小的趋势,并导致了吸附水率、吸湿率和溶胀率的逐渐下降;红外图谱表明交联后材料中含有共轭双键;细胞毒性试验显示,GP-pADM细胞毒性为0级,急性经口毒性实验未见明显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 京尼平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壳聚糖-硫酸软骨素三元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康建 曾睿 +2 位作者 叶易春 但年华 但卫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30,共5页
通过热脱氢交联(DHT)-碳化二亚胺(EDC)复合改性制备胶原-壳聚糖-硫酸软骨素三元膜材料。对复合膜的力学强度、吸水率、降解性能、细胞毒性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全层皮肤损伤动物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 通过热脱氢交联(DHT)-碳化二亚胺(EDC)复合改性制备胶原-壳聚糖-硫酸软骨素三元膜材料。对复合膜的力学强度、吸水率、降解性能、细胞毒性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全层皮肤损伤动物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耐酶解性,生物相容性,并能加速创面愈合,作为一种潜在的皮肤组织工程支架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壳聚糖 硫酸软骨素 医用复合膜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表面修饰胶原膜促进细胞粘附和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国廉 但年华 但卫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4,共5页
多巴胺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材料的表面修饰改性,能够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赋予材料新的反应活性。为了考察多巴胺表面修饰胶原膜对其机械强度、湿热稳定性、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对多巴胺自组装表面修饰胶原膜不同时间形成的膜材料... 多巴胺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材料的表面修饰改性,能够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赋予材料新的反应活性。为了考察多巴胺表面修饰胶原膜对其机械强度、湿热稳定性、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对多巴胺自组装表面修饰胶原膜不同时间形成的膜材料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多巴胺自组装表面修饰后,胶原保持完整的三股螺旋结构,膜材料的机械强度、湿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均得到提高,而且成纤维细胞更易于在膜上粘附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胶原膜 表面修饰 细胞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聚乙烯醇二元膜的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康建 但卫华 +4 位作者 曾睿 贾淑平 胡帅 龚彦铭 米贞健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2,42,共6页
由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共混,在3%的CaCl2水溶液中凝固,然后用1%的HCl水溶液处理,成功制得海藻酸/聚乙烯醇共混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共混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共混膜的透光率、吸水率、保水... 由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共混,在3%的CaCl2水溶液中凝固,然后用1%的HCl水溶液处理,成功制得海藻酸/聚乙烯醇共混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共混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共混膜的透光率、吸水率、保水率、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等方面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共混膜中海藻酸与聚乙烯醇分子间存在着强的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其中Ca2+交联作用和海藻酸与聚乙烯醇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强的相互作用使共混膜理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 聚乙烯醇 共混 相容性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银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霞 施云飞 +2 位作者 但年华 肖世维 但卫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6,共5页
采取浸渍冻干的方法将硝酸银(AgNO3)与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复合,制备出含银的脱细胞猪真皮材料。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吸湿性,采用抑菌圈法表征了材料的抗菌性能,通过细胞培养和经口急毒性实验考察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结果表... 采取浸渍冻干的方法将硝酸银(AgNO3)与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复合,制备出含银的脱细胞猪真皮材料。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吸湿性,采用抑菌圈法表征了材料的抗菌性能,通过细胞培养和经口急毒性实验考察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含银脱细胞猪真皮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湿性都非常好,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细胞毒性为0级,无明显经口急性毒性。证明它是一种抗菌效果明显且无细胞毒性的材料,适宜作为创伤敷料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猪真皮材料 抗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胶原溶液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海 但卫华 +3 位作者 曾睿 但年华 陈驰 曲健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1-74,77,共5页
简要回顾了可注射胶原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可注射胶原溶液的基本概念、提取和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可注射胶原溶液的主要应用,同时对相应的国内外情况作了对比,预测了可能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展望了可注射胶原溶液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胶原 注射 研究进展 溶液 对比 问题 基本原理 基本概念 情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醛低聚异麦芽糖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一宁 但年华 +2 位作者 王磊 何灿 但卫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5-200,共6页
采用新型交联剂氧化低聚异麦芽糖(IMODA)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优化最佳交联条件,考察了交联材料(IMODA-pADM)的收缩温度、改性指数、傅里叶红外光谱、机械性能、亲水性、吸湿性、表面形貌、耐酶解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交... 采用新型交联剂氧化低聚异麦芽糖(IMODA)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优化最佳交联条件,考察了交联材料(IMODA-pADM)的收缩温度、改性指数、傅里叶红外光谱、机械性能、亲水性、吸湿性、表面形貌、耐酶解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交联材料的收缩温度随IMODA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先增大后趋于稳定,随pH值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交联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37℃、用量16%、反应时间18h、pH值为9.4;随用量增大,交联材料改性指数增大,物理机械性能提高,亲水性与吸湿性略有降低,耐酶解性能大幅提高;交联后材料更为紧实,材料表面有利于细胞粘附生长,细胞形态良好,细胞毒性为0-Ⅰ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 双醛低聚异麦芽糖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皮肤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6
15
作者 但卫华 廖隆理 +3 位作者 李志强 陈敏 王坤余 曾睿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47-52,共6页
在回顾和总结几十年来人工皮肤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将人工皮肤分为普通型人工皮肤和组织工程化皮肤两类,综述了人工皮肤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展望了人工皮肤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人工皮肤 现状 发展前景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质的医用粘合剂及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国廉 但年华 +1 位作者 但卫华 兰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33-40,共8页
介绍了基于贻贝粘蛋白、纤维蛋白原、胶原、明胶、多糖等天然生物质材料制得的医用生物粘合剂的粘结机理、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质 医用粘合剂 贻贝粘蛋白 纤维蛋白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世维 唐国庆 +1 位作者 但年华 但卫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9,共5页
采用浓度0.7%(w/w)的天然原花青素(OPC)对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进行改性,研究了交联材料(OPC-pADM)的收缩温度、机械强度、亲水性、降解性和急性毒性。研究结果显示:经OPC交联后,pADM的收缩温度和变性温度明显升高,证明OPC与pADM产生... 采用浓度0.7%(w/w)的天然原花青素(OPC)对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进行改性,研究了交联材料(OPC-pADM)的收缩温度、机械强度、亲水性、降解性和急性毒性。研究结果显示:经OPC交联后,pADM的收缩温度和变性温度明显升高,证明OPC与pADM产生了明显交联作用;交联后材料抗张强度升高,耐降解能力增强;吸水率、保水率的升高和接触角的降低,说明交联材料的亲水性能增加。动物实验表明,OPC-pADM无明显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 原花青素 交联 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型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娇 但年华 +2 位作者 肖世维 陈一宁 但卫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103-14107,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M)、溴代十四烷(TB)为原料,合成了季铵盐型改性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AM-TB)。分别采用2.5%,5.0%,10.0%和20.0%(质量分数)的DMAM-TB改性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材料,测定了其接触角、吸湿...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M)、溴代十四烷(TB)为原料,合成了季铵盐型改性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AM-TB)。分别采用2.5%,5.0%,10.0%和20.0%(质量分数)的DMAM-TB改性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材料,测定了其接触角、吸湿率、溶胀率以及毛细血管率,并采用抑菌圈法和菌落计数法研究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DMAM-TB用量的增加,改性后的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材料(DT-pADM)吸湿率、溶胀率以及毛细血管率明显升高,亲水性能增强;改性前pADM无抗菌性能,改性后的材料水洗前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说明DMAM-TB已接枝到pADM上,并赋予了其相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脱细胞真皮基质 胶原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改性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娇 但年华 +1 位作者 陈一宁 但卫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011-15015,共5页
采用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对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pH 值、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基质材料收缩温度的影响,对交联前后基质材料的表面形貌、红外、热稳定性、耐酶降解性、力学性能、接触角等物理化... 采用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对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pH 值、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基质材料收缩温度的影响,对交联前后基质材料的表面形貌、红外、热稳定性、耐酶降解性、力学性能、接触角等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检测了基质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7℃,pH 值为9.2左右,反应16~20h,TGIC用量为10%时,基质材料的交联程度最大,收缩温度高达84℃;基质材料经TGIC交联能显著提高其形态稳定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耐酶降解性和亲水性,同时仍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毒性评级为Ⅰ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 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 交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世维 林海 但卫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3,共4页
以纯化猪皮为原料提取胶原,配制不同浓度胶原溶液研究其流变性能,采用幂律方程拟合流动曲线,拟合程度非常高,以黏流活化能分析了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讨论了胶原溶液浓度、剪切速率、温度对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胶原溶液具有假塑... 以纯化猪皮为原料提取胶原,配制不同浓度胶原溶液研究其流变性能,采用幂律方程拟合流动曲线,拟合程度非常高,以黏流活化能分析了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讨论了胶原溶液浓度、剪切速率、温度对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胶原溶液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浓度越高,非牛顿指数n越小,假塑性越强,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下降的程度越明显。相同剪切速率下,温度升高,各浓度胶原溶液黏度下降。浓度越高,黏流活化能越大,对温度越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流变性能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