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生物力学效应的有限元法研究 被引量:68
1
作者 唐娜 赵志河 +2 位作者 王军 刘展 田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99-405,共7页
目的初步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基础研究模型,分析该矫治体系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优化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T扫描1例成人干颅标本的影像数据,运用Mimics及ABAQUS软件建立上颌牙列前牙段的无托槽矫治技术三维有... 目的初步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基础研究模型,分析该矫治体系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优化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T扫描1例成人干颅标本的影像数据,运用Mimics及ABAQUS软件建立上颌牙列前牙段的无托槽矫治技术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牙颌组织模型、无托槽矫治器模型以及两者的装配,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牙体牙周组织及矫治器本身的应力分布情况,并与传统固定矫治加载相比较。结果无托槽矫治器作用下,牙周组织瞬时应力约为固定矫治加载时的50~500倍;矫治牙互相影响,矫治牙的移动趋势与预先设计之间相比有差异,拟近远中向平移的尖牙表现为倾斜移动趋势;矫治器本身有应力集中现象,但是最大应力峰值小于材料的弹性极限53.1 MPa。结论无托槽矫治器作用下牙周瞬时应力很大,矫治器在正畸牙近远中移动过程中的三维控制能力有限,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固定矫治器,建议临床上使用该技术时通过应用附件、改进矫治器材料力学性能等手段,来加强对正畸牙移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有限元方法 生物力学 弹性模量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下肢小腿假肢接受腔设计的生物力学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樊瑜波 蒲放 +5 位作者 张明 蒋文涛 杨世全 梁锦伦 郑永平 麦福达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4-548,共5页
作为传递体重、固定假肢的部件 ,接受腔对于小腿假肢使用的舒适性和方便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的小腿假肢生物力学评价技术平台 ,实现了小腿残端 /接受腔 3D几何建模与信息交互、三维有限元自动建模及应... 作为传递体重、固定假肢的部件 ,接受腔对于小腿假肢使用的舒适性和方便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的小腿假肢生物力学评价技术平台 ,实现了小腿残端 /接受腔 3D几何建模与信息交互、三维有限元自动建模及应力分析。 3D模型与信息交互的实现基于得到广泛支持的OpenGL技术 ,有限元模型的构建采用了专门针对小腿残端 /接受腔结构特点的自动建模方法 ,通过构建档案数据库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操作平台。该技术平台可与现有的CAD/CAM系统相结合 ,为接受腔的个体化设计提供生物力学定量化依据。其临床应用将改善传统的设计流程 ,提高设计效率。同时 ,它也是未来构建接受腔设计专家 /智能系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肢接受腔 生物力学评价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龙洁 樊瑜波 +2 位作者 田卫东 郑晓辉 吴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进程中骨段间张力强度的变化特征。方法:8只山羊右下颌骨行骨皮质切开术并牵张后,对牵张期的每个工作日内的牵张前骨段间张力值、牵张时张力值和牵张后张力值进行测量分析,同时对固定期内的骨段间张力也进行了...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进程中骨段间张力强度的变化特征。方法:8只山羊右下颌骨行骨皮质切开术并牵张后,对牵张期的每个工作日内的牵张前骨段间张力值、牵张时张力值和牵张后张力值进行测量分析,同时对固定期内的骨段间张力也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牵张期内骨段间张力值逐日显著增高,牵张期结束时达到峰值;固定期内张力值逐周显著下降,至骨皮质切开术9周后与施加牵张力前正常状态时骨段间张力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颌骨牵张成骨进程中骨段间延长区组织所承受的张力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这可能与骨周组织的适应性增长和新骨强度的逐渐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段间张力 牵张期 固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欣 樊瑜波 李宗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2-480,共9页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腕部正中神经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病症。它所带来的高昂的社会和经济花费使得腕管综合征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在过去的10年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常规的手术方式是将腕横韧带(transvers...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腕部正中神经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病症。它所带来的高昂的社会和经济花费使得腕管综合征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在过去的10年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常规的手术方式是将腕横韧带(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切开,以释放正中神经(median nerve)所受到的压力。本文不仅对腕管的解剖结构、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和发病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了简要概述,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近年来与腕管综合征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工作及其进展:(1)影响腕管内压力的因素,包括腕部姿势,手指、肌腱或手掌所受外荷载的大小,以及手工劳作的不同频率等;(2)腕管结构的稳定性研究,如切开腕横韧带或腕骨间掌横韧带对腕刚度的影响,以及从动力学角度分析腕管减压手术会导致的腕骨失稳现象;(3)腕管内容物(如肌腱、正中神经)的运动及内容物之间以及腕管内容物与腕横韧带之间的相互作用;(4)腕横韧带的延展实验,如利用外荷载或移位搭接的方法拉长腕横韧带,以达到降低腕管内压力的目的。本文旨在加强人们对腕管综合征尤其是对与腕管综合征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的了解,并从生物力学的观点提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腕管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与分析将有可能成为腕管综合征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生物力学 有限元方法 腕横韧带 正中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测控技术实验教学平台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正美 李晋川 +1 位作者 黄学进 邹远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3期312-314,共3页
针对本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来源广泛(含力学、电子、材料、医学、机械等专业)的特点,为完成测控理论和技术学习,构建了测控技术实验教学研究平台,平台既能进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验,又能进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与研究。文... 针对本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来源广泛(含力学、电子、材料、医学、机械等专业)的特点,为完成测控理论和技术学习,构建了测控技术实验教学研究平台,平台既能进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验,又能进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与研究。文中介绍了平台的组成,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实验教学 综合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力学:一门活跃的交叉学科 被引量:7
6
作者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力学 疾病机理 治疗方法 生物应力 交叉学科 应用性研究 临床应用 学科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骨架一体化小腿假肢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樊瑜波 刘展 +2 位作者 张明 蒲放 蒋文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一体化假肢是以聚合物为材料从接受腔到假腿一体成型的新型下肢假肢 ,它比传统型假肢更经济、美观、轻便 ,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与制作及少量的临床研究方面。由于一体化假肢与传统型假肢在结构上的差异 ,... 一体化假肢是以聚合物为材料从接受腔到假腿一体成型的新型下肢假肢 ,它比传统型假肢更经济、美观、轻便 ,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与制作及少量的临床研究方面。由于一体化假肢与传统型假肢在结构上的差异 ,有必要对其进行应力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展内骨架一体化假肢的生物力学研究 ,本研究基于内骨架一体化小腿假肢的真实几何构型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计算该模型在模拟HeelOff步态时相的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在保持该模型的几何形状不变的情况下 ,建立了三个不同壁面厚度的一体化小腿假肢的有限元模型 ,分析壁面厚度对一体化小腿假肢应力分布的影响 ;通过分别赋予模型四种不同高分子聚合物的材料力学特性值 ,分析不同材料的一体化假肢的应力分布特点 ;分别对模型施加与正常步态的五个典型时相对应的载荷 ,分析一体化小腿假肢在各步态时相的应力分布特点。本研究结果对一体化假肢设计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假肢 有限元应力分析 壁面厚度 步态时相 材料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截肢残端肌肉萎缩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但建波 蒋文涛 +1 位作者 刘展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80-584,共5页
下肢截肢后残端的肌肉萎缩现象一直是困扰截肢患者临床康复和运动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了解其发生发展机理将对截肢手术、训练恢复方式和假肢设计的改进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目前假肢康复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围绕肌肉萎... 下肢截肢后残端的肌肉萎缩现象一直是困扰截肢患者临床康复和运动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了解其发生发展机理将对截肢手术、训练恢复方式和假肢设计的改进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目前假肢康复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围绕肌肉萎缩研究手段和模型、残端力学特征、微观病理特征、以及预防策略等方面,对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残端特殊的生理和力学环境对于肌细胞生长以及肌肉蛋白合成分解代谢动态平衡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导致残端肌肉萎缩的根本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截肢 肌肉萎缩 康复 力学特征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老年肌少症患者下肢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廖华龙 黄丽 +1 位作者 岳冀蓉 陈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3-123,共1页
目对利用表面肌电技术(sEMG)研究老年肌少症患者下肢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和机理。方法召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老年科中的10名老年人,其中肌少症患者5名,将他们按性别分开。采集男女性老年人进行站立、坐下、起立以及步行时的... 目对利用表面肌电技术(sEMG)研究老年肌少症患者下肢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和机理。方法召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老年科中的10名老年人,其中肌少症患者5名,将他们按性别分开。采集男女性老年人进行站立、坐下、起立以及步行时的下肢右小腿主要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对信号的频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肌肉 表面肌电信号 右小腿 老年科 频域指标 老年医学 老年肌少症 生物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注时相及位置对支气管动脉灌注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兵超 邱霖 +1 位作者 周旭欣 袁支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用体外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注射导管端口位于降主动脉内支气管动脉入口附近不同位置,于心动周期不同时相间歇推注药液时,进入支气管动脉药液灌注率,得到了药液灌注率随药液推注时相和导管端口位置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血管性介入治疗中... 用体外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注射导管端口位于降主动脉内支气管动脉入口附近不同位置,于心动周期不同时相间歇推注药液时,进入支气管动脉药液灌注率,得到了药液灌注率随药液推注时相和导管端口位置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血管性介入治疗中提高分支动脉药液灌注率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介入治疗 药液灌注率 间歇推注 推注时相 导管端口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补丁对S型旁路移植影响的血流动力学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文涛 冯文韬 +3 位作者 樊瑜波 邓小燕 李晋川 陈君楷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3,共5页
在下肢动脉重建手术中常使用Miller袖口和Taylor补丁来提高术后血管的长期通畅率。相对于传统移植方式,基于旋动流理论建立的S型动脉旁路移植方法可在宿主动脉内产生螺旋流动,有效地减少吻合口内膜增生。为了研究Miller袖口和Taylor补丁... 在下肢动脉重建手术中常使用Miller袖口和Taylor补丁来提高术后血管的长期通畅率。相对于传统移植方式,基于旋动流理论建立的S型动脉旁路移植方法可在宿主动脉内产生螺旋流动,有效地减少吻合口内膜增生。为了研究Miller袖口和Taylor补丁在S型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吻合口流场的影响,通过数值方法建立原始S型、以及分别采用Miller袖口和Taylor补丁的3个S型旁路模型,对比分析其速度场、二次流、螺旋度、壁面切应力等参数。结果表明,原始模型具有紊乱的流场,急剧变化的壁面切应力,在足尖、吻合口相对的宿主动脉底部壁面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容易引发内膜增生。Miller模型壁面切应力变化稳定,但足尖处的血流动力学较差,容易引起内膜增生。Taylor模型流场最为均匀,壁面切应力变化平缓,吻合口内的高螺旋度面积比例最高。比较而言,在S型股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采用Taylor补丁可以更好的改善吻合口的流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旁路移植 Miller袖口 Taylor补丁 血流动力学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值查找的快速中值滤波算法 被引量:29
12
作者 鲍华 樊瑜波 +2 位作者 饶长辉 张雨东 戴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79,86,共5页
针对传统中值滤波算法时间复杂度高、运行速度慢,难以满足大型图像数据实时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中值滤波算法,将确定中值元素的过程由排序运算转换为基于均值对集合的二分查找,算法不依赖于滤波窗口的形状以及相邻窗口的相关信息... 针对传统中值滤波算法时间复杂度高、运行速度慢,难以满足大型图像数据实时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中值滤波算法,将确定中值元素的过程由排序运算转换为基于均值对集合的二分查找,算法不依赖于滤波窗口的形状以及相邻窗口的相关信息,有效提高了中值滤波的执行效率,使传统中值滤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由O(nlnn)下降至O(n)。实验中,该算法应用于大型图像序列的滤波处理,其运算速度提高到传统中值滤波算法的3倍以上,并且算法运行时间仅随滤波窗口大小线性增长,可以满足大尺度滤波窗口对大型图像数据实时处理的需求,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值滤波 快速算法 时间复杂度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丝弓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邓锋 张磊 +2 位作者 张翼 宋锦璘 樊瑜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6-430,共5页
目的基于CT法结合Mimics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快速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思路,探索建立几何相似性良好、可灵活调整、模拟直丝弓技术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生物力学数值分析模型。方法以牙列完整的成人上颌骨为标本,通过螺旋CT扫描后将图像传... 目的基于CT法结合Mimics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快速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思路,探索建立几何相似性良好、可灵活调整、模拟直丝弓技术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生物力学数值分析模型。方法以牙列完整的成人上颌骨为标本,通过螺旋CT扫描后将图像传输至Mimics系统进行牙列及上颌骨的三维重建,并按东方人预成直丝弓矫治器的数据将牙齿调整至完全排齐、整平。再运用ABAQUS前处理程序生成矫治弓丝和托槽,通过布尔运算生成最后的模型。结果获得的“直丝弓-上牙列-上颌骨”模型具有良好几何相似性,可根据研究需要进行调整,并能有效反映直丝弓矫治器滑动法关闭间隙的生物力学状况。在模型上以2N的力加载后,上前牙出现舌向初始位移,舌侧牙周膜出现压应力区。结论建立了符合预定目标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直丝弓技术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生物力学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丝弓技术 滑动法 MIMICS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对成骨样细胞PGE_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龙洁 田卫东 +2 位作者 郑晓辉 樊瑜波 李声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应变强度的机械张力刺激对体外培养的成骨样细胞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仪对人成骨样细胞MG 63分别以 1 000、2 000、3 000、4 000、6 000、8 000μstrain的力学应变强度进行张力刺激,采用放射免... 目的:探讨不同应变强度的机械张力刺激对体外培养的成骨样细胞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仪对人成骨样细胞MG 63分别以 1 000、2 000、3 000、4 000、6 000、8 000μstrain的力学应变强度进行张力刺激,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受不同强度张力作用后成骨样细胞PGE2 的表达分别进行检测并相互比较。结果:成骨样细胞MG 63在受到强度为 1 000μstrain的张力刺激后,其PGE2 的生成量略降低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随着张力强度的增加,其PGE2 的生成量显著升高。结论:不同强度的机械张力刺激能够不同程度的增强成骨样细胞PGE2 的表达,PGE2 信号转导途径是将力学刺激信号转入成骨细胞并促进成骨样细胞增殖的重要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 强度 成骨样细胞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对D,L-聚乳酸泡沫衬垫降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樊瑜波 曾莉 +3 位作者 李萍 黄学进 陈孟诗 段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774,共8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力学加载装置,详细研究了持续应力载荷对初始相对分子量为2.0×105的D,L-聚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泡沫衬垫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的影响。PDLLA材料在37℃、pH值为7.4的PBS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表面形貌、... 利用自行研制的力学加载装置,详细研究了持续应力载荷对初始相对分子量为2.0×105的D,L-聚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泡沫衬垫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的影响。PDLLA材料在37℃、pH值为7.4的PBS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表面形貌、相对分子量、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失重百分率等指标进行表征。三个月的降解结果表明受载荷的实验组降解速率明显快于空载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拉应力和复合应力对PDLLA降解的影响大于压应力。由此可知,PDLLA在生物体内的降解不仅受所处局部体液环境影响,还将受周围应力环境影响。综合考虑PDLLA降解所受应力影响,将有助于控制膜垫降解速率,从而使其降解速率有望与骨愈合速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聚乳酸 泡沫衬垫 应力 体外降解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牙数目对游离端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牟雁东 樊瑜波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牙数目下,下颌双侧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垂直载荷作用下采用不同基牙数目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 Mi... 目的探讨不同基牙数目下,下颌双侧游离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垂直载荷作用下采用不同基牙数目时,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槽嵴的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末端基牙牙周膜应力集中区位于远中的牙颈部,牙槽嵴的高应力区主要位于牙槽嵴顶的近远中两侧。随着基牙数目的增加,基牙牙周组织及缺牙区牙嵴的最大应力值都呈下降趋势,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当基牙数目从1颗增加到2颗时到再增加到3颗时,牙周膜的最大应力约呈等梯度下降,而基牙牙槽骨和牙槽嵴的下降量则明显减少。结论在下颌游离缺损修复中,冠外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应力的减少与基牙数目的增加不完全成比例,在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联合基牙的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附着体义齿 基牙数目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DES:口腔癌医疗诊断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锋 符云清 +2 位作者 宋锦璘 樊瑜波 范小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6-158,共3页
本文描述了口腔癌医疗诊断专家系统OCDES的设计与实现技术,针对口腔医疗诊断的特点,讨论了该系统建立过程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结构框架、知识表示方法、正向推理机制以及基于示例的推理方法的实现技术,并给出了系... 本文描述了口腔癌医疗诊断专家系统OCDES的设计与实现技术,针对口腔医疗诊断的特点,讨论了该系统建立过程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结构框架、知识表示方法、正向推理机制以及基于示例的推理方法的实现技术,并给出了系统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DES 口腔癌 医疗诊断 专家系统 知识表示 推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正畸矫治技术的基础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志河 唐娜 +2 位作者 王军 刘展 田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固定矫治技术 矫治器 托槽 有限元分析 力学效应 力学性能 正畸牙移动 牙颌模型 支抗牙 牙齿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牵张速率对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中新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龙洁 樊瑜波 +2 位作者 田卫东 吴玲 郑晓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中不同牵张速率对术后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12只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只,在对动物右下颌骨行骨皮质切开术后进行牵张,第1组动物以0.8mm/d的牵张速率进行牵张,第2组动物以1.6mm/d的牵张速率进行牵张,第3... 目的:探讨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中不同牵张速率对术后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12只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只,在对动物右下颌骨行骨皮质切开术后进行牵张,第1组动物以0.8mm/d的牵张速率进行牵张,第2组动物以1.6mm/d的牵张速率进行牵张,第3组动物以2.0mm/d的牵张速率进行牵张,随机选取实验组4只动物未手术侧正常下颌骨作为对照组。将各组新骨组织和对照组下颌骨组织分别进行骨密度检测和三点弯曲测试,对采用不同速率进行骨牵张后动物下颌骨新骨的生物力学强度和骨密度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0.8mm/d牵张组新骨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牵张组,0.8mm/d牵张组新生骨三点弯曲实验指标均大于另2牵张组。结论:采用0.8mm/d的牵张速率进行牵张能最快促进新骨形成,提高成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下颌骨 牵张成骨 牵张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多节段切除对颈椎节间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冬 樊瑜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9,共6页
根据CT数据建立了颈椎C2-C7节段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完整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椎板切除模型。考察了椎板切除术对颈椎节间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将C7椎体下表面固定作为边界条件,采用3种加载模式,即于C2椎体上表面施加1.5 Nm分... 根据CT数据建立了颈椎C2-C7节段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完整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椎板切除模型。考察了椎板切除术对颈椎节间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将C7椎体下表面固定作为边界条件,采用3种加载模式,即于C2椎体上表面施加1.5 Nm分别沿矢状面、冠状面、轴面方向的纯弯矩。通过计算得到了C5、C4-C5、C4-C5-C6椎板切除后节间运动范围相对于完整模型的增加幅度。结果表明,屈伸、侧弯、旋转载荷模式下,3种不同范围的椎板切除均对颈椎的节间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评价颈椎多节段椎板切除应全面考虑屈伸、侧弯、旋转加载模式下的节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板切除 节间稳定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