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爪哇稻Wanilav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创建及AFLP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永军 谢崇华 +6 位作者 张景荣 郑文静 胡尚连 魏炘 王琦琳 杞从婷 刘永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2,共5页
初步鉴定了爪哇稻Wanilav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并以2套水稻(Oryza sativa)同核异质材料273JW(爪哇型胞质不育系)、273D(D型胞质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保持系273B,803JW(爪哇型胞质不育系)、803WA(野败型胞质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保持系... 初步鉴定了爪哇稻Wanilav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并以2套水稻(Oryza sativa)同核异质材料273JW(爪哇型胞质不育系)、273D(D型胞质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保持系273B,803JW(爪哇型胞质不育系)、803WA(野败型胞质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保持系803B为研究对象,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JW型不育胞质的指纹图谱,分离了JW型胞质与野败型胞质及保持系的差异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同核异质材料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指纹图谱 爪哇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钙固定水生假丝酵母生产耐酸性α-淀粉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静 张宿义 胡承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36,58,共4页
介绍了以海藻酸钙为载体,对水生假丝酵母进行包埋固定处理,并利用这种固定化细胞生产酸性α-淀粉酶的方法。实验表征了固定化过程的工艺条件对海藻酸钙固定化水生假丝酵母细胞的结构、机械强度和产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工艺条件为:... 介绍了以海藻酸钙为载体,对水生假丝酵母进行包埋固定处理,并利用这种固定化细胞生产酸性α-淀粉酶的方法。实验表征了固定化过程的工艺条件对海藻酸钙固定化水生假丝酵母细胞的结构、机械强度和产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在30℃条件下,将2.8%海藻酸钠、0.6%的菌体的混合液体,通过注射器缓慢注入4%CaCl2溶液中固定4h。这种固定化细胞的产酶能力为70.24U/mL,比游离细胞高9.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酸性Α-淀粉酶 海藻酸钙 固定化小球 固定化 水生假丝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苏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蒋利和 史岩 +2 位作者 张玉芳 古二超 杨志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58-662,共5页
实验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白苏种子提取得白苏油,并用白苏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苏油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脏丙氨酸转换酶(ALT)及谷草氨基酸转换酶(AST)的活性,减少丙二醛(MDA)、总甘油三脂(TG)、总胆... 实验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白苏种子提取得白苏油,并用白苏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苏油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脏丙氨酸转换酶(ALT)及谷草氨基酸转换酶(AST)的活性,减少丙二醛(MDA)、总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及肝脏指数,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活性,组织切片也显示了白苏油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一定量的白苏油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肝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白苏油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白介素-2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赖彬 徐柳 +1 位作者 岳碧松 邹方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1,共6页
克隆林麝(Moschus.berezovskii)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K,SalⅠ酶切后转化毕赤酵母GS115,G418抗性筛选高拷贝克隆,再由酵母菌落PCR鉴定;阳性克隆用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在诱导至第6d的酵母上清浓缩... 克隆林麝(Moschus.berezovskii)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K,SalⅠ酶切后转化毕赤酵母GS115,G418抗性筛选高拷贝克隆,再由酵母菌落PCR鉴定;阳性克隆用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在诱导至第6d的酵母上清浓缩液中,检测到与预测林麝IL-2分子量相接近的,分子量约为18Ku的诱导表达带;TRIzol提取表达期间的酵母总RNA,并通过RT-PCR扩增IL-2mRNA,发现表达期的重组酵母细胞中存在IL-2mRNA,而对照没有检出,表明林麝IL-2存在低水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IL-2 毕赤酵母 真核表达 酵母菌落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中冬尖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淼 李张 +3 位作者 张杰 冯甦 孙群 杨志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6-280,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资中冬尖不同发酵时期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共鉴定出9类147种化合物,其中棕榈酸乙酯、辛酸乙酯、十七烷、β-紫罗兰酮、异硫氰酸烯丙酯等11种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在不同发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资中冬尖不同发酵时期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共鉴定出9类147种化合物,其中棕榈酸乙酯、辛酸乙酯、十七烷、β-紫罗兰酮、异硫氰酸烯丙酯等11种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在不同发酵时期的样品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均有不同。冬尖发酵第1年以烃类物质为主,后3年均以酯类物质为主,且第4年酮类和含硫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大量增加。在4年冬尖样品中共鉴定出8种相同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这些物质共同奠定了冬尖风味的基础,而其中不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又使各年份冬尖呈现出不尽相同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尖 挥发性风味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蛙的骨骼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棋 刘绍龙 吴贯夫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研究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的骨骼系统,对各部分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鼻骨与已报道的粗皮蛙和泽蛙有所不同;鼻腔骨的形状与粗皮蛙差异极大,而与泽蛙较为接近;第8椎体双凹型,属典型的参差型脊柱;肩胸骨的基部无分叉,也无缺... 研究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的骨骼系统,对各部分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鼻骨与已报道的粗皮蛙和泽蛙有所不同;鼻腔骨的形状与粗皮蛙差异极大,而与泽蛙较为接近;第8椎体双凹型,属典型的参差型脊柱;肩胸骨的基部无分叉,也无缺刻,与泽蛙和粗皮蛙不相同,上胸骨较粗皮蛙大,形状与泽蛙有差异。肩带为固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蛙 骨骼 骨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分析资中冬尖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淼 李张 孙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分析资中冬尖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方法:从资中采集4份不同发酵年份冬尖样品,提取样品...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分析资中冬尖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方法:从资中采集4份不同发酵年份冬尖样品,提取样品总D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细菌16S r DNA V3区,扩增产物采用DGGE分离,对细菌主要优势条带进行克隆、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冬尖在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较丰富,且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同发酵时间样品间,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为9%~67%,其中第2年与第3年样品相似性最高,达67%。资中冬尖发酵过程中,所涉及的细菌主要分为3类,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和非培养菌,其中厚壁菌门为优势菌群,占53%;变形杆菌门占37%;非培养菌仅占10%。结论:采用PCR-DGGE技术能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资中冬尖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为冬尖的生产工艺和风味物质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尖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