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血y-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同心 何瑛 +8 位作者 周刚 陈耑耑 魏成丽 刘敏 黄忠民 王静 钟敏 罗明 丁显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23-629,共7页
目的 评价全血y-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releaseassay,IGRA)QuantiFERON虬TBGoldIT试验试剂盒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科和感染科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同步进行痰液... 目的 评价全血y-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releaseassay,IGRA)QuantiFERON虬TBGoldIT试验试剂盒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科和感染科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同步进行痰液抗酸杆菌涂片、快速培养(BACTEC^Tm MGITT^TM960)及采用IGRA测定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y)应答水平的144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类别患者间不同检测技术阳性率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IGRA检测全血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为77.6%(716/923),特异度为69.9%(158/226)。与痰涂片[肺结核、肺外结核、HIV感染或AIDS患者并发肺结核的阳性率分别为28.5%(226/792)、5.3%(7/131)、6.1%(6/98)]、液体培养[肺结核、肺外结核、HIV感染或AIDS患者并发肺结核的阳性率分别为40.9%(324/792)、13.0%(17/131)、11.2%(11/98)]检测结果相比,IGRA诊断肺结核[77.0%(610/792)]、肺外结核E80.9%(106/131)]和HIV感染或AIDS患者并发肺结核[50.0%(49/98)]的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痰涂片比较,X2值分别为373.52、152.51、46.73,P值均〈0.01;与液体培养比较,X2值分别为212.03、121.38、34.68,P值均〈0.01)。结论IGRA检测快速便捷,有着较高的敏感度。IGRA对结核病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对肺结核、肺外结核,以及HIV感染或AIDS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 结核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分子诊断技术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康醇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艳丽 朱晓琳 +6 位作者 段丽丽 陈杰鹏 牛哲峰 曲迎春 丛培芳 李岭 张美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99-1002,共4页
目的研究维康醇对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维康醇处理对数生长期人肝癌细胞HepG2,利用MTT法测定维康醇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的改变,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 目的研究维康醇对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维康醇处理对数生长期人肝癌细胞HepG2,利用MTT法测定维康醇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的改变,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MTT结果显示:维康醇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30μmol/L维康醇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同时伴随G1/G0期细胞比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 V FITC/PI染色检测结果显示:30μmol/L维康醇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康醇对肝癌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维康醇通过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发挥其抗肝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康醇 肝癌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和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同心 钟敏 +1 位作者 付晓 丁显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87-493,共7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分枝杆菌药敏试验与菌株鉴定结果,以及患者治疗初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期望为TBM临床早期有效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搜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分枝杆菌药敏试验与菌株鉴定结果,以及患者治疗初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期望为TBM临床早期有效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搜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性脑膜炎科2011年1月3日至2013年11月27日期间95例有脑脊液培养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记录的TB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43例;初治患者73例,复治患者21例(不含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1例);16例患者临床血液检测HIV抗体为阳性,统计脑脊液药敏试验(包括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力克菲蒺、利福喷丁、对氨基水杨酸钠共11种药物)和菌株鉴定的结果,以及治疗初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分析耐药特征,及影响耐药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的相关因素,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脑脊液药敏试验与菌株鉴定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1例,占1.1%(1/95),且对11种抗结核药物均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94例,占98.9%(94/95),其中40例对11种抗结核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总耐药率为42.6%(40/94),其余54例均敏感.MDRTB占12.8% (12/94);XDR-TB占1.1%(1/94).(2)耐药类型:单耐药者占9.6%(9/94);耐2种药物者占16.0%(15/94);耐3种药物者占2.1%(2/94);耐3种以上药物者占14.9%(14/94).(3)耐药顺位前6位排名:Sm[26.6% (25/94)]>INH[23.4% (22/94)]>RFP[18.1% (17/94)]>PAIN[16.0% (15/94)]>EMB与Rft[均为14.9%(14/94)].(4)11例TBM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占11.7%(11/94);不同性别[男性90.2%(46/51)、女性86.0%(37/43)]、初治患者[90.4%(66/73)]或复治患者[81.0%(17/21)]对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76、7.44,P值均>0.05);合并HIV抗体阳性的患者计数结果[100.0%(16/16)]显著低于HIV抗体阴性[85.9%(67/78)]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4.21,P<0.01).结论 94例TBM(不含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1例患者)初治与复治患者均呈高耐药趋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普遍偏低,特别是TBM合并HIV抗体阳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CD4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染色体单倍群与西南地区男性生精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冉静 韩婷婷 +6 位作者 丁显平 魏霞 张丽媛 张玉平 李天俊 聂双双 陈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8,共6页
男性不育中,原发无精、少精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核型异常和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能解释部分原发无精、少精的原因,然而还有许多致病因素尚不清楚。Y染色体作为男性特有的染色体,与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密切... 男性不育中,原发无精、少精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核型异常和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能解释部分原发无精、少精的原因,然而还有许多致病因素尚不清楚。Y染色体作为男性特有的染色体,与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密切相关。文章主要对Y染色体单倍群这一分子遗传背景与男性原发无精、严重少精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探索原发无精、严重少精症的遗传学致病原因提供依据和可行的方向。采集265名生精障碍患者(原发无精症患者193名,原发严重少精症患者72名)以及193名正常男性样本的外周血,进行核型分析和AZF缺失分析,以排除有此两类异常的样本。将经过筛选的样本进行Y染色体单倍群分析,并对其单倍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显示,生精障碍组和对照组分别在D1*、F*、K*、N1*和O3*上有显著性差异(P=0.032,0.022,0.009,0.009,0.017,<0.05)。Y染色体单倍群,这一Y染色体遗传背景与男性原发生精障碍的发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单倍群 原发生精障碍 无精子症因子(AZ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分子相关蛋白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历国 丁显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相关蛋白E-cadherin、CD44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浆膜腔积液标本制作成的细胞块,结合病史及HE筛检出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30例、转移癌123例及恶性间皮瘤11例。免疫细胞化学方...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相关蛋白E-cadherin、CD44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浆膜腔积液标本制作成的细胞块,结合病史及HE筛检出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30例、转移癌123例及恶性间皮瘤11例。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用SP法,评估用半定量分析法。结果:当以阳性面积>25%为准时,E-cadherin阳性见于95.52%(128/134)的恶性肿瘤细胞(P<0.005);CD44s阴性见于87.31%(117/134)恶性肿瘤(P<0.005);E-cadherin+/CD44-见于91.87%(113/123)转移癌(P<0.005)。当以阳性面积>10%为阳性时,E-cadherin阳性见于98.51%(132/134)的恶性肿瘤细胞;CD44阴性见于83.58%(112/134)恶性肿瘤细胞;E-cadherin+/CD44-见于89.43%(110/123)转移癌和9.09%(1/11)间皮瘤(P均<0.005)。单用E-cadherin+且以阳性面积>10%为准时与联用E-cadherin+/CD44-且以阳性面积>25为准时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cadherin+、CD44-、E-cadherin+/CD44-模式提示恶性肿瘤,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的诊断中有重要帮助,但以单用E-cadherin且以阳性面积>10%为准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粘附分子相关蛋白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快速检测人类染色体非整倍性
6
作者 朱一剑 刘涤石 丁显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3-990,共8页
染色体数目异常是人类染色体疾病的重要类型,经常导致胚胎丢失、胎儿流产、婴儿死亡、先天畸形和神经发育异常等出生缺陷。文章应用引物原位标记(Primed in situ labeling,PRINS)技术快速检测人类染色体非整倍性,率先采用更新的非ddNTP... 染色体数目异常是人类染色体疾病的重要类型,经常导致胚胎丢失、胎儿流产、婴儿死亡、先天畸形和神经发育异常等出生缺陷。文章应用引物原位标记(Primed in situ labeling,PRINS)技术快速检测人类染色体非整倍性,率先采用更新的非ddNTP阻断的多色PRINS技术,对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精子等多种样本进行标记;然后对不同靶标序列的标记效率及不同荧光色素的发光特点通过实验进行评估,获得关于PRINS技术的多项反应原理参数,并筛选标记顺序以获得均一稳定的标记效果,最后进行临床FISH探针与PRINS的标记比较实验。通过实验比较PRINS技术与传统FISH技术之间的标记特点与差别,评估PRINS的实际应用效果。在2.5h内标记了同一精子核内的多条染色体,单色以上标记达到99%。同时在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也得到较好的标记效果。与FISH技术相比,PRINS的这些优点使得它成为诊断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的首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物原位标记 人类染色体 非整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在人类宫颈癌RNA干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索 丁显平 +2 位作者 倪虹 曾梅 李小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4-67,共4页
研究荧光定量PCR法在RNA干扰(RNA i)技术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HPV16 E6)的应用情况,并与传统使用的灰度值分析法进行比较。构建shRNA重组质粒干扰载体转染至Caski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和灰度值分析法检测干... 研究荧光定量PCR法在RNA干扰(RNA i)技术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HPV16 E6)的应用情况,并与传统使用的灰度值分析法进行比较。构建shRNA重组质粒干扰载体转染至Caski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和灰度值分析法检测干扰后细胞HPV16 E6基因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实验表明HPV16 E6基因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量都有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空白质粒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RNA i对宫颈癌Caski细胞中HPV16 E6基因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抑制率;荧光定量PCR法较之传统的灰度值分析法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人类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