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5种常见留鸟的食性及其季节差异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伊伦
陈梦羽
+1 位作者
缪宁
Timothy Moermond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581,共6页
为揭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常见鸟类食性的季节性动态,2014年8月—2015年8月观察记录了常见鸟类的组成、食物种类及取食频率,统计分析了其食物的种类组成。采用Levins指数和相似性百分率指数计算了5种常见留鸟的食性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
为揭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常见鸟类食性的季节性动态,2014年8月—2015年8月观察记录了常见鸟类的组成、食物种类及取食频率,统计分析了其食物的种类组成。采用Levins指数和相似性百分率指数计算了5种常见留鸟的食性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出现频率最高的5种鸟类均为留鸟,分别是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麻雀Passer montanus、乌鸫Turdus merula和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2)5种鸟类对植物性食物种子的取食频率最大,为55.33%;3)白颊噪鹛的食性受季节影响最小,白颊噪鹛与乌鸫在夏季的食性最专一,白头鹎、麻雀与珠颈斑鸠在春季的食性最专一;4)5种鸟类的生态位重叠较高,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的为乌鸫和麻雀(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常见留鸟
季节
食性
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都平原城区毛叶钝果寄生果实取食鸟类调查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瑞
缪宁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59-62,76,共5页
为研究秋冬季取食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毛叶钝果寄生(Taxillus nigrans)果实的鸟类种类及其取食强度,于2013年10月10日至2013年12月19日在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调查了造访毛叶钝果寄生丛的鸟类种类和频次,以及取食其果实的鸟类...
为研究秋冬季取食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毛叶钝果寄生(Taxillus nigrans)果实的鸟类种类及其取食强度,于2013年10月10日至2013年12月19日在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调查了造访毛叶钝果寄生丛的鸟类种类和频次,以及取食其果实的鸟类种类和频次。期间共有19种鸟造访了毛叶钝果寄生丛,其中有11种鸟取食毛叶钝果寄生果实。观察到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每天都取食毛叶钝果寄生的果实,取食日百分比为100%,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在10月不取食该物种,在11月~12月取食。不同鸟类的取食强度存在差异,取食强度最大的鸟类为红胸啄花鸟,其他依次为白头鹎、黑头蜡嘴雀(Eophona personata)、黑尾蜡嘴雀(Eophona migratoria)、淡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chloronotus)、黄腹山雀(Pardaliparus venustulus)、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和金翅雀(Chloris sin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毛叶钝果寄生
取食强度
秋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鸟类中文名唯一性的问题及建议
3
作者
缪宁
段北璐
+2 位作者
党宁馨
严国昊
Timothy C.Moermond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5年第2期83-90,共8页
在物种学名中,每个物种都应有唯一的名称,这既是物种科学命名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物种鉴定准确性和减少歧义的关键。通过对鸟类中文官方名称和物种志书中的中文正式名称(简称“中文名”)的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指出当前中国鸟类中文名存...
在物种学名中,每个物种都应有唯一的名称,这既是物种科学命名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物种鉴定准确性和减少歧义的关键。通过对鸟类中文官方名称和物种志书中的中文正式名称(简称“中文名”)的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指出当前中国鸟类中文名存在两类问题:1)部分物种的中文名与其所属类群名称相同,且国内存在近似种,此类命名易导致分类混淆;2)部分物种中文名虽与其类群名相同,但国内并无近似种分布,通常在国内使用时不会造成混淆,却可能会给中外交流、鸟类保护等方面带来模糊性。这2类问题会影响观鸟记录和鸟类调查的准确性,不利于鸟类数据的规范和积累。因此,本文通过对已出版的鸟类图鉴、名录和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以典型34种鸟类名称为例,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文旨在帮助学者、爱鸟人士和观鸟爱好者更加准确地区分物种,提升物种鉴别的准确性和交流的有效性,进而促进相关鸟类学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中文正式名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5种常见留鸟的食性及其季节差异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伊伦
陈梦羽
缪宁
Timothy Moermond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581,共6页
基金
人工林结构调控与稳定性维持机制及其生产力效应项目(2016YFD0600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200477)
文摘
为揭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常见鸟类食性的季节性动态,2014年8月—2015年8月观察记录了常见鸟类的组成、食物种类及取食频率,统计分析了其食物的种类组成。采用Levins指数和相似性百分率指数计算了5种常见留鸟的食性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出现频率最高的5种鸟类均为留鸟,分别是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麻雀Passer montanus、乌鸫Turdus merula和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2)5种鸟类对植物性食物种子的取食频率最大,为55.33%;3)白颊噪鹛的食性受季节影响最小,白颊噪鹛与乌鸫在夏季的食性最专一,白头鹎、麻雀与珠颈斑鸠在春季的食性最专一;4)5种鸟类的生态位重叠较高,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的为乌鸫和麻雀(79.9%)。
关键词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常见留鸟
季节
食性
果实
Keywords
Wangjiang campus of Sichuan University
common resident birds
season
diet
fruit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平原城区毛叶钝果寄生果实取食鸟类调查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瑞
缪宁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59-62,7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200477)
人工林结构调控与稳定性维持机制及其生产力效应(2016YFD0600203)
文摘
为研究秋冬季取食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毛叶钝果寄生(Taxillus nigrans)果实的鸟类种类及其取食强度,于2013年10月10日至2013年12月19日在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调查了造访毛叶钝果寄生丛的鸟类种类和频次,以及取食其果实的鸟类种类和频次。期间共有19种鸟造访了毛叶钝果寄生丛,其中有11种鸟取食毛叶钝果寄生果实。观察到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每天都取食毛叶钝果寄生的果实,取食日百分比为100%,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在10月不取食该物种,在11月~12月取食。不同鸟类的取食强度存在差异,取食强度最大的鸟类为红胸啄花鸟,其他依次为白头鹎、黑头蜡嘴雀(Eophona personata)、黑尾蜡嘴雀(Eophona migratoria)、淡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chloronotus)、黄腹山雀(Pardaliparus venustulus)、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和金翅雀(Chloris sinica)。
关键词
鸟类
毛叶钝果寄生
取食强度
秋冬季
Keywords
Birds, Taxillus nigrans, Ingestion intensity, Autumn and winter
分类号
Q948.1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鸟类中文名唯一性的问题及建议
3
作者
缪宁
段北璐
党宁馨
严国昊
Timothy C.Moermond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5年第2期83-90,共8页
基金
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0610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47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60020302)。
文摘
在物种学名中,每个物种都应有唯一的名称,这既是物种科学命名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物种鉴定准确性和减少歧义的关键。通过对鸟类中文官方名称和物种志书中的中文正式名称(简称“中文名”)的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指出当前中国鸟类中文名存在两类问题:1)部分物种的中文名与其所属类群名称相同,且国内存在近似种,此类命名易导致分类混淆;2)部分物种中文名虽与其类群名相同,但国内并无近似种分布,通常在国内使用时不会造成混淆,却可能会给中外交流、鸟类保护等方面带来模糊性。这2类问题会影响观鸟记录和鸟类调查的准确性,不利于鸟类数据的规范和积累。因此,本文通过对已出版的鸟类图鉴、名录和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以典型34种鸟类名称为例,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文旨在帮助学者、爱鸟人士和观鸟爱好者更加准确地区分物种,提升物种鉴别的准确性和交流的有效性,进而促进相关鸟类学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鸟类
中文正式名
问题
建议
Keywords
bird
formal Chinese name
problem
suggestion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
Q19 [生物学—动物学]
H022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5种常见留鸟的食性及其季节差异
赵伊伦
陈梦羽
缪宁
Timothy Moermond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成都平原城区毛叶钝果寄生果实取食鸟类调查
马瑞
缪宁
《四川林业科技》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鸟类中文名唯一性的问题及建议
缪宁
段北璐
党宁馨
严国昊
Timothy C.Moermond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