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中生代古土壤发生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军 黄成敏 +1 位作者 文星跃 岳智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91,共13页
古土壤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表面,直接记录了其形成时地球陆地表层的环境信息。以四川盆地中生代古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古土壤的形态与微形态、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以及地球化学等成土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开展土壤发生学特征概述与分... 古土壤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表面,直接记录了其形成时地球陆地表层的环境信息。以四川盆地中生代古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古土壤的形态与微形态、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以及地球化学等成土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开展土壤发生学特征概述与分类研究并探讨古土壤指示的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中生代古土壤具有生物遗迹、成壤碳酸盐结核、土层颜色变化、土壤发生层次等成土特征。(2)古土壤的矿物组成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含少量长石、蒙脱石和云母类矿物,且不同古土壤类型中矿物含量有差异。(3)古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现代土壤,但变化趋势与其一致。(4)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古土壤的化学风化强弱程度不同。古土壤类似于现代的新成土、雏形土、干旱土和淋溶土,其中淋溶土的比例较少。不同类型古土壤的发育表明四川盆地中生代环境整体上在干旱-湿润之间波动变化,但以半干旱、干旱环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生代 古土壤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活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铁柱 蒋舜媛 +2 位作者 孙辉 周毅 马小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7-563,共7页
以大田引种栽培的羌活植株为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原位测定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羌活孕蕾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响应、净光合速率及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 以大田引种栽培的羌活植株为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原位测定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羌活孕蕾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响应、净光合速率及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羌活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其净光合速率具有典型的"午休"现象,并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2)影响羌活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决定生理因子是Gs,主要限制因子是胞间CO2浓度(Ci);主要决定生态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RH),限制因子是气温(Ta);Gs是影响净光合速率最重要的生理生态因子。研究发现,羌活有较强的适应弱光环境的能力,属于阳性耐荫植物,宜选择海拔和荫蔽度均较高的环境进行引种驯化栽培,以利于其生长和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 生理因子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旱河谷坡地复合经营系统内竞争及养分平衡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辉 唐亚 黄雪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6-171,178,共7页
对干旱河谷传统种植制度下耕地和氮植物篱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植物篱不同位置的农作物产量、生物量、土壤养分和植物篱枝叶量及其养分含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坡耕地种植方式中各行无显著差异,而植物篱不同处理中,种植带下侧玉... 对干旱河谷传统种植制度下耕地和氮植物篱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植物篱不同位置的农作物产量、生物量、土壤养分和植物篱枝叶量及其养分含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坡耕地种植方式中各行无显著差异,而植物篱不同处理中,种植带下侧玉米及其秸秆生物量均高于中部和上侧,种植带上侧农作物生物量和经济产量低于种植带下侧。种植带上侧的养分状况也不及种植带中部和下侧,这表明固氮植物篱引入坡耕地系统后坡耕地土壤养分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状况在顺坡方向发生了分异。这是由于植物篱模式中种植带中仍存在局部土壤侵蚀,种植带上侧侵蚀的土壤由于植物篱的拦截作用在种植带下侧淤积,使上侧土壤恶化而下侧土壤养分相对富集,这是引起表土养分分异和不同位置农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植物篱吸收深层土壤的磷、钾,并通过刈割枝叶返还种植带表土。新银合欢、山毛豆等固氮植物篱每年通过枝叶输入种植带的氮、磷、钾、钙、镁分别为79~258kg/hm2、6~21kg/hm2、39~207kg/hm2、7~34kg/hm2、7~30kg/hm2,氮素、钾素可满足农作物一般产量所需,而磷素不足,这表明该系统要使用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种植 干旱河谷 养分平衡 枝叶 土壤养分 生物量 竞争 中部 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等高固氮植物篱复合经营系统根系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辉 谢嘉穗 唐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5,共8页
研究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在植物篱 -桑树 -脐橙坡地复合经营系统中不同位置和层次的分布。结果表明 :植物篱树种新银合欢根系主要在植物篱带垂直分布 ,深度超过 1 0m ,分布于植物篱带的≥ 1mm粗根数量、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该... 研究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在植物篱 -桑树 -脐橙坡地复合经营系统中不同位置和层次的分布。结果表明 :植物篱树种新银合欢根系主要在植物篱带垂直分布 ,深度超过 1 0m ,分布于植物篱带的≥ 1mm粗根数量、根长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该树种粗根总数量、总长度和总生物量的 6 2 %、6 6 %和 86 % ;套种在植物篱中的桑树的根系沿植物篱带分布 ,≥ 1mm粗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粗根总数、总长度和总生物量的 5 0 %、4 9%和91% ;脐橙根系较浅 ,主要分布在作物种植带中间上下 0 6m的范围内 ,深度不足 0 6m ,分布于作物带中央上下 0 6m范围的≥ 1mm粗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占总量的 83%、83%和 85 % ;新银合欢 <1mm细根主要在植物篱带及其两侧 0 6m内 ,分布于该范围的细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相应总量的 73%、79%和 72 % ;桑树 <1mm细根分布与新银合欢类似 ,分布于该范围的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相应总量 70 %、85 %和 77% ;脐橙 <1mm细根主要分布在其植株周围 0 6m范围 ,其数量、长度和生物量分别占相应总量的 70 %、6 3%和 6 4 %。该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新银合欢植物篱和套种在其中的桑树根系分布重叠 ,有利于桑树充分利用新银合欢根系提供的养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固氮植物篱 根系 分布格局 坡耕地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 新银合欢 复合经营模式 生物量 垂直分布 根长密度 充分利用 土壤剖面 养分竞争 长度 桑树 脐橙 根数 种植带 作物 根分布 生态位 树种 套种 细根 坡地 植株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缓冲剂及烟气氧含量对软锰矿浆烟气脱硫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峻 苏仕军 +3 位作者 丁桑岚 艾南山 胡响响 廖嘉玲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8,共6页
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工艺能利用软锰矿中的MnO2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副产品硫酸锰,喷射鼓泡反应器(JBR)适宜于该工艺体系,但在单级JBR反应器中进行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很难同时实现较高的脱硫率(η(SO2))和锰浸出率(X(Mn))。针对这一问题,通... 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工艺能利用软锰矿中的MnO2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副产品硫酸锰,喷射鼓泡反应器(JBR)适宜于该工艺体系,但在单级JBR反应器中进行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很难同时实现较高的脱硫率(η(SO2))和锰浸出率(X(Mn))。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实验在JBR反应器中考察了pH值缓冲剂添加比例和烟气氧含量对软锰矿浆烟气脱硫体系的影响,确定烟气氧含量为21%时pH值缓冲剂的最佳添加比例为30%,烟气氧含量为7%时pH缓冲剂的最佳添加比例为10%。结果表明,在模拟燃煤烟气的条件下,体系中pH值缓冲剂的添加比例为10%时,可实现在单级JBR反应器内同时获得大于80%的脱硫率和锰浸出率的效果,证明该法不但具有在工艺操作上的可行性,还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锰矿 烟气脱硫 pH值缓冲剂 烟气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河谷土壤发生的空间分异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文星跃 黄艳娟 黄成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73,共8页
分析了岷江上游河谷沿岸及九顶山西北坡表层土壤粒度、氧化铁、有机质、碳酸盐、p H、有机碳同位素、阳离子交换性、粘土矿物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三江至映秀段土壤具有较高的粘粉比、铁游离度及粘粒和有机质含量,而碳酸盐含量、p H和... 分析了岷江上游河谷沿岸及九顶山西北坡表层土壤粒度、氧化铁、有机质、碳酸盐、p H、有机碳同位素、阳离子交换性、粘土矿物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三江至映秀段土壤具有较高的粘粉比、铁游离度及粘粒和有机质含量,而碳酸盐含量、p H和有机质δ13C值相对偏低,说明土壤发育较好、淋溶作用较强,反映了气候湿润和植被以乔木为主的环境特征;草坡至凤仪段土壤颗粒较粗、碳酸盐含量和p H较高,而铁游度和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质δ13C值偏重,反映出干旱的气候和以C4植被为主的环境特征。九顶山西北坡土壤随海拔的增加粘粉比、有机质含量增大,出现纤铁矿而方解石缺失,反映干旱河谷区高海拔气候湿润;而海拔低于2 000 m的土壤粘粉比和粘粒、有机质含量较低,方解石含量和p H值较高,指示了干旱的气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发生 空间分异性 干旱河谷 岷江上游 九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垩纪钙质古土壤的发生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0
7
作者 黄成敏 Gregory John Retallack 王成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9-1038,共10页
古土壤形成于过去环境,是揭示环境变化历史的重要材料。新近纪(23.03 M a)以前形成的古土壤,年代久远、埋藏深、受成岩作用改造强烈,其发生学特征研究是古环境重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白垩纪时期不同地点的钙质古土壤的发生学研究,拟恢... 古土壤形成于过去环境,是揭示环境变化历史的重要材料。新近纪(23.03 M a)以前形成的古土壤,年代久远、埋藏深、受成岩作用改造强烈,其发生学特征研究是古环境重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白垩纪时期不同地点的钙质古土壤的发生学研究,拟恢复研究区域古环境。研究表明,古土壤剖面中的A层和B层形态分别产生变化,但层次差异依然明显,且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表下层,钙积层(Bk)普遍发生并富含碳酸盐结核。可以观察到古土壤中方解石沿根孔淀积特征以及具滑擦面。钙质古土壤质地偏粗,为壤质砂土和砂质壤土。古土壤Bk层中的Ca、Mn、Sr相对富集,其余常量元素与Ba、Sc、Nb、Th、U、Cr、V、Co、N i等元素降低;δCe和δEu负异常以及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分别按照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和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两种分类体系进行了古土壤分类。由古土壤类型和特征可以推断白垩纪不同时期,在四川盆地梓潼—巴中地区、辽宁金岭寺—羊山盆地和松辽盆地出现过半湿润至半干旱的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钙质古土壤 土壤发生学特征 古土壤分类 古环境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谢振伟 但德忠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5年第5期127-129,144,共4页
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是评价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目前苯系物测定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苯系物的采样及测试技术上的进展,重点评述了各种采样技术(容器捕集法、固体吸附剂采样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等)以及以... 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是评价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目前苯系物测定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苯系物的采样及测试技术上的进展,重点评述了各种采样技术(容器捕集法、固体吸附剂采样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等)以及以气相色谱法为主的分析方法,并对一些非色谱法的分析技术进行了简介,介绍了同时测定苯系物和总挥发性有机物两个指标监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 苯系物 TVOC 热解析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形细胞在广义锦葵科中的分布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唐亚 谢嘉穗 +1 位作者 高辉 孙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1-446,i0006,共7页
基于文献和作者的研究,该文讨论了瓦形细胞的识别、类型、变异及在广义锦葵科中的分布及其系统学意义。瓦形细胞是一种特殊射线细胞,呈不定的横列,常分散在横卧细胞之间,常无细胞内含物,其宽度远比横卧细胞为小,根据瓦形细胞与横卧细胞... 基于文献和作者的研究,该文讨论了瓦形细胞的识别、类型、变异及在广义锦葵科中的分布及其系统学意义。瓦形细胞是一种特殊射线细胞,呈不定的横列,常分散在横卧细胞之间,常无细胞内含物,其宽度远比横卧细胞为小,根据瓦形细胞与横卧细胞高度、宽度的相对大小,分为榴莲型、中间型和翅子树型3种类型,目前为止仅在广义锦葵科9个亚科中的7亚科39个现存属和5个化石属中发现;榴莲型、翅子树型和中间型瓦形细胞分别在22、20和5个属中发现,具有中间型的属同时具有榴莲型或/和翅子树型。仅翅子树型和中间型瓦形细胞在化石中发现,榴莲型可能比翅子树型古老。瓦形细胞在广义锦葵科中的分布,对研究一些类群的系统发育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形细胞 类型 分布 系统学意义 锦葵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02
10
作者 但德忠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基于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自身发展与环境管理要求的技术支撑能力的不相适应,指出了我国环境监... 本文基于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自身发展与环境管理要求的技术支撑能力的不相适应,指出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 监测技术 中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中钙积层深度与年降水量关系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潘园园 黄成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043-20044,20054,共3页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壤中钙积层深度与年均降水量存在函数关系的前提条件,并对中国区域内不同钙质土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筛选出48个土壤剖面,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区域的新的土壤钙积层深度x(cm)与年均降水量y(mm)的函数...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壤中钙积层深度与年均降水量存在函数关系的前提条件,并对中国区域内不同钙质土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筛选出48个土壤剖面,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区域的新的土壤钙积层深度x(cm)与年均降水量y(mm)的函数关系式:y=-0.069 3x2+12.063 0x+68.499 0,其中相关系数R2=0.725 4(n=48)。利用这一关系式可根据古土壤推算古降水量,为研究古土壤与古气候定量重建提供更为精确、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土壤 钙积层深度 年均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彩秀 黄成敏 +2 位作者 唐亚 危冬发 景盈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8-170,174,共4页
随着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科学地评估和预测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不仅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依据,而且为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及其防治措施布局提供科学理论,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 随着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科学地评估和预测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不仅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依据,而且为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及其防治措施布局提供科学理论,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的论述了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测定工程建设土壤侵蚀的方法,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点,提出了一些见解,并着重指出采用修正的土壤侵蚀方程(RUSLE)和GIS评估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土壤侵蚀量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 水土流失 评估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生代古气候变化:来自深时古土壤证据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军 黄成敏 +1 位作者 文星跃 张茂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7-1170,共14页
定量的古气候重建可为当前及未来可能的气候/环境变化提供基础性参考。发育自四川盆地中生代地层的古土壤蕴藏了丰富的陆相古气候信息,利用古土壤的地球化学指数、钙质古土壤成壤碳酸盐结核深度及其氧同位素组成与年均降水量、温度之间... 定量的古气候重建可为当前及未来可能的气候/环境变化提供基础性参考。发育自四川盆地中生代地层的古土壤蕴藏了丰富的陆相古气候信息,利用古土壤的地球化学指数、钙质古土壤成壤碳酸盐结核深度及其氧同位素组成与年均降水量、温度之间的关系,定量重建四川盆地中生代(晚三叠世晚期—白垩纪)年均降水量与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中生代年均降水量变化较大,为145~1400 mm;年均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为7℃~15℃;总体上属于温带干旱—湿润交替的气候环境但以温带半干旱、干旱气候为主。其中晚三叠世晚期年均降水量为1180~1400 mm,年均温度为9℃~15℃,侏罗纪年均降水量为150~1140 mm,年均温度为7℃~15℃,早白垩世早期与晚白垩世晚期的年均降水量与温度分别为150~720 mm、8℃~12℃和150~575 mm、10℃~11℃。区域陆相气候变化原因分析显示,波动的气候一方面与东亚季风环流、行星环流、区域构造运动导致的盆地内部山系隆起及古地理格局引起的焚风效应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区域构造运动引起海岸山脉裂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生代 深时古土壤 古温度 古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结构与环境效应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夔 姚健 丁桑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工业结构 环境效应 定量研究 环境影响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颜色由CIE向Munsell系统的定量转换 被引量:7
15
作者 岳智慧 黄强 +2 位作者 肖理 李军 黄成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42-2846,共5页
颜色是土壤重要形态特征之一,也为判断土壤理化特征、过程与功能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土壤颜色目前采用Munsell颜色系统表示,主要依靠将土壤样品与土壤Munsell比色卡比对而确定。该方法由于受个人视觉感官和判别环境等因素限制,导致土壤... 颜色是土壤重要形态特征之一,也为判断土壤理化特征、过程与功能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土壤颜色目前采用Munsell颜色系统表示,主要依靠将土壤样品与土壤Munsell比色卡比对而确定。该方法由于受个人视觉感官和判别环境等因素限制,导致土壤颜色判别结果存在主观性强,易出现偏差等问题。为此,寻求客观、定量、方便地表征土壤Munsell颜色的方法,对于今后有关土壤颜色应用的研究工作极为重要。该研究试图利用分光色度仪,结合Python计算机语言编程,采用邻近等明面插值等方法,提出了一套可操作的从CIE到Munsell颜色系统转换的方法,以实现土壤颜色从CIE到Munsell颜色系统的方便、快速、高精度转换,达到土壤颜色的客观、定量、标准化测定。由分光色度仪测得样品CIELAB颜色值,利用CIE和Munsell两大颜色系统的已有的转换模型和方法,由CIELAB值计算获得Munsell明度值V和色品坐标,以Python语言编制程序,实现样品的明度值和色品坐标的自动计算。进而采用邻近等明面数学插值法和色度变换图确定Munsell系统H和C值。以《中国标准土壤色卡》的419张色片和22个土壤与古土壤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色调(H)测定值与色片标准值相比较,仅有12张色片存在误差,验证准确率为97%。《中国标准土壤色卡》的明度值(V)、彩度值(C)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p<0.001)和0.976(p<0.001),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与古土壤样品测定值与目视判别色调差异较小,主要差别是明度和彩度,这可能与目视判读受个人主观、光学环境等因素影响所致。基于过去已有的由CIE到Munsell颜色系统转换方法,该研究利用Python计算机语言编程编写了程序代码,实现CIELAB值到Munsell明度V值和色品坐标的转换过程的自动计算,并提出一种基于邻近等明面新的插值方法,转换步骤简明,易实现,为土壤颜色的快速、定量获取提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颜色 CIELAB Munsell 定量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某石化基地周边街尘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军 李浩 +3 位作者 臧飞 常国华 王金相 李有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38-346,共9页
为探究石化型城市道路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与潜在环境风险,该研究以四川盆地某石化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基地周边26个街尘样品,测定了街尘中重金属Cu、Pb、Cr、Ni、Zn、Mn和As的含量,分别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 为探究石化型城市道路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与潜在环境风险,该研究以四川盆地某石化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基地周边26个街尘样品,测定了街尘中重金属Cu、Pb、Cr、Ni、Zn、Mn和As的含量,分别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美国环境保护署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街尘重金属污染程度及人体健康风险水平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26个样品中Cu、Pb、Cr、Ni、Zn、Mn和As 7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依次为48.49、48.91、135.19、58.72、286.70、718.61和21.74 mg/kg。除Mn外的6种元素平均值均高于成都市背景值。地累积指数平均值排序为Zn>Ni>As>Cr>Pb>Cu>Mn。其中,Ni、Cr、As均为轻度污染,Pb、Cu、Mn处于无污染状态,Zn除个别样点为严重污染之外,其余样点为中度、轻度或无污染状态。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所有重金属中,As、Cr、Mn和Pb对儿童具有很高的非致癌风险,As的HI高达5.79,对儿童健康威胁极高。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石化基地未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基地 街尘 重金属 风险评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脱臭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莎璐 蒋文举 +1 位作者 金燕 魏文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8-110,114,共4页
随着恶臭气体污染成为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对恶臭气体的控制和治理逐渐兴起。文章论述了用微生物法治理恶臭气体污染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工艺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微生物法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做... 随着恶臭气体污染成为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对恶臭气体的控制和治理逐渐兴起。文章论述了用微生物法治理恶臭气体污染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工艺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微生物法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微生物 处理工艺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冻融交替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18
作者 孙辉 秦纪洪 吴杨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509,共5页
土壤冻融作用是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带性土壤热量动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国际上关于冻融的研究多集中在北方高纬度地带,特别是苔原、泰加林和北极生态系统,越来越集中在全球变化对冻融生态系统土壤过程的效应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冻融作用会引... 土壤冻融作用是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带性土壤热量动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国际上关于冻融的研究多集中在北方高纬度地带,特别是苔原、泰加林和北极生态系统,越来越集中在全球变化对冻融生态系统土壤过程的效应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冻融作用会引起土壤团聚结构破坏并导致冻融侵蚀、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升高而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壤解冻后还可能导致土壤呼吸和N素矿化以及一些痕量气体短时间释放增加等,这些研究表明了冻融过程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的效应。我国有大面积北方季节性地带冻土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冻土,而在土壤冻融作用及生态效应方面的工作较少,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交替 土壤生态系统 土壤生化 季节性冻土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51
19
作者 孙辉 唐亚 谢嘉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植物篱种植模式作为一种坡地保护性耕作和持续利用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热带地区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本文概述了我国近10余年来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这一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短暂的试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金沙江干旱河谷... 植物篱种植模式作为一种坡地保护性耕作和持续利用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热带地区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本文概述了我国近10余年来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这一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短暂的试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和三峡地区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植物篱种植模式的特点,对植物篱种植模式进行了研究,使之适合我国山区和坡耕地的应用;对植物篱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试验、研究,并进行较大面积的示范和推广应用,同时引起了国内很多研究机构和应用部门的关注,尽管在1997年以后其它区域也随之进行了一些类似的试验和研究,但国内目前只有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和三峡地区在研究和应用方面较系统和深入。最后还对国内在植物篱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工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种植模式 中国 复合农林业 坡耕地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0
作者 但德忠 关胜 +2 位作者 谭和平 方正 马天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5年第6期6-12,共7页
本文对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研究进展包括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来源、危害、限量标准、采样方法、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测试技术,特别是... 本文对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研究进展包括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来源、危害、限量标准、采样方法、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测试技术,特别是光离子化检测器(PID)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室内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