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1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S-51单片机在线仿真实验——大学物理实验中开设综合设计实验
1
作者 邹旭敏 胡再国 +1 位作者 陈代平 李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1年第5期53-55,61,共4页
将MCS-51单片机仿真实验列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向低年级工科大学生开放,既可取代部分陈旧而简单的传统物理实验,满足部分学生'让大学物理实验更接近现代、更接近生活”的要求,又可在工科大学生中普及单片机基础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将MCS-51单片机仿真实验列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向低年级工科大学生开放,既可取代部分陈旧而简单的传统物理实验,满足部分学生'让大学物理实验更接近现代、更接近生活”的要求,又可在工科大学生中普及单片机基础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为日后的小开发、小制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物理实验 综合设计性实验 单片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超导电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承峰 李万 +6 位作者 陈建 孙潇莹 曾九孙 蔡晋辉 王振宇 李劲劲 王雪深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9-934,共6页
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是坎德拉单位量子化复现和单能X射线量子计量的核心器件。大规模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阵列探头的信号读出需利用柔性超导电路将信号传输至探头侧面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柔性超导电路是将超导信号线制备在柔性聚酰亚胺... 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是坎德拉单位量子化复现和单能X射线量子计量的核心器件。大规模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阵列探头的信号读出需利用柔性超导电路将信号传输至探头侧面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柔性超导电路是将超导信号线制备在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以实现信号低热导率、无阻传输。以硅片作为临时支撑,电子束蒸发100 nm Cr膜作为剥离牺牲层。非光敏聚酰胺酸旋涂在Cr膜上固化后,通过紫外曝光、溅射薄膜沉积和剥离等工艺制备Nb/Al薄膜传输线结构,利用Cr膜高应力特性将聚酰亚胺薄膜从硅片上剥离,湿法腐蚀Cr膜完成柔性超导电路的制备。测试的40根Nb/Al传输线的超导转变温度T_(c)为8.91~9.02 K,剩余电阻比r_(RR)为5.83~6.96。温度为8 K时,38根传输线临界电流I_(c)超过1 mA;温度为4.2 K时,所有样品I_(c)均超过1 mA,其中有25根传输线I_(c)超过10 mA,满足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阵列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 聚酰亚胺 柔性超导电路 超导转变温度 临界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探测器协同四足机器人的γ放射源搜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逸菲 赵倩儒 +1 位作者 吴其超 王忠海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34,66,共8页
本文围绕γ放射源搜寻任务,研制了2×2CsI(Na)阵列的γ放射源定向探测器,研究并验证了空间定向算法;基于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将定向探测器与国产宇树公司开发的四足机器人相结合,通过上位机软件设计,实现了集成通信连接、机器人运动... 本文围绕γ放射源搜寻任务,研制了2×2CsI(Na)阵列的γ放射源定向探测器,研究并验证了空间定向算法;基于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将定向探测器与国产宇树公司开发的四足机器人相结合,通过上位机软件设计,实现了集成通信连接、机器人运动控制、定向探测器功能设置、机器人运动状态监控等功能;开发了基于矩阵运算的放射源三角定位算法,仅需两个测量点的参数信息即可实现对放射源的空间定位。经实验验证,对于mCi级的^(137)Cs放射源,总测量时间在90 s以内,空间定位误差小于0.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探测器 空间定向 γ放射源搜寻 四足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E平台的协同设计在加速器装置建设中的应用——以CS30α辐照装置为例
4
作者 牛海华 王锋锋 +8 位作者 王志军 刘鲁北 陈伟龙 李亚光 孙国珍 郑海 李智慧 张斌 何源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为了提升加速器装置的设计效率和建设质量,解决现有加速器装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多学科数据孤岛、各系统数据实时交互性差与一致性弱、设计周期长且成本高等问题,立足于加速器装置建设需求,提出基于3DEXPERIENCE(简称3DE)平台对CS3... 为了提升加速器装置的设计效率和建设质量,解决现有加速器装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多学科数据孤岛、各系统数据实时交互性差与一致性弱、设计周期长且成本高等问题,立足于加速器装置建设需求,提出基于3DEXPERIENCE(简称3DE)平台对CS30加速器α辐照装置开展协同设计研究,梳理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加速器装置协同设计流程,实现了加速器装置机械、管路、电气及土建等各系统多维度协同设计,规范了整个设计流程,减少了设计错误,提高了设计效率及质量,节约了设计成本,为加速器装置的设计及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有效缩短了加速器装置的建设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E平台 CS30加速器 α辐照装置 协同设计 装置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水压环境对U_(3)O_(8)高压拉曼声子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王艺佳 吴彬彬 +3 位作者 刘静仪 房雷鸣 刘本琼 雷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八氧化三铀(U_(3)O_(8))是动力学和热力学最稳定的铀氧化物。研究U_(3)O_(8)的高压相稳定性和高压声子行为对其在核工业、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铀原子([Rn]5f^(3)6d^(1)7s^(2))和氧原子([He]2s^(2)2p^(4))核外电子... 八氧化三铀(U_(3)O_(8))是动力学和热力学最稳定的铀氧化物。研究U_(3)O_(8)的高压相稳定性和高压声子行为对其在核工业、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铀原子([Rn]5f^(3)6d^(1)7s^(2))和氧原子([He]2s^(2)2p^(4))核外电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很难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探测高压下铀氧化合物中U-O键合的细微变化。然而拉曼光谱对高压下U-O键合变化非常敏感,它能揭示物质在高压下包括键合或者化学计量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目前对U_(3)O_(8)高压结构相变的研究通常聚焦于静水压环境,而非静水压环境对U_(3)O_(8)高压相变的影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该研究基于金刚石对顶砧的高压拉曼散射技术探究了静水压和非静水压环境对正交α-U_(3)O_(8)高压相变与声子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静水压(8.1 GPa)和非静水压(8.2 GPa)条件下α-U_(3)O_(8)高压相变起始压力很接近。但由于非静水压环境中样品内的微区偏应力较大,因此非静水压环境中U_(3)O_(8)高压相变结束压力(16.4 GPa)比静水压环境中相应压力(18.5 GPa)约低2~3个GPa。同时本文给出了两对比实验中主拉曼模的一阶压力系数与Mode-Grüneisen参数γ。对比分析可知,高压相变前静水压条件下各主模零压下的一阶压力系数绝对值|dω/d P|几乎均大于非静水压条件下的相应值,这表明相变前非静水压环境中各拉曼模对压力响应不明显;一旦高压相变开始,由于较大微区偏应力的存在极大程度增强了铀氧原子外层电子的耦合作用,故相变后非静水压下压力系数绝对值显著增大。零压下B_(2)^((6))模的γ值最小,因此对外部扰动有更积极的响应。此外室温加压时A_(2)^((3))和A_(2)^((4))模(代表沿a轴氧原子的振动)的一阶压力系数通常小于B_(2)^((4))和B_(2)^((6))模(代表bc面内氧原子的位移),这表明α-U_(3)O_(8)高压相变前a轴比b、c轴更难被压缩。该工作深入探究了静水压和非静水压环境对α-U_(3)O_(8)高压相变的影响,为了解α-U_(3)O_(8)高压相稳定性和晶格动力学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_(3)O_(8) 高压拉曼光谱 高压相变 非静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光学设计技术综述 被引量:40
6
作者 勾志勇 王江 +4 位作者 王楚 王磊 吴志海 伍丽莎 王秀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共2页
非球面光学在工业、国防和商业等领域的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用非球面设计光学系统时,非球面方程的选用十分重要,决定着系统最佳优化结果。文章介绍了非球面光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常用非球面的应用方程,井对非球面应用方程... 非球面光学在工业、国防和商业等领域的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用非球面设计光学系统时,非球面方程的选用十分重要,决定着系统最佳优化结果。文章介绍了非球面光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常用非球面的应用方程,井对非球面应用方程的特点及非球面系数的关系进行了概述,较详细地分析了各类非球面应用方程的适用范围,最后概述了非球面光学在军事、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光学 非球面透镜 非球面系数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激光测距技术研究概述 被引量:43
7
作者 王秀芳 王江 +2 位作者 杨向东 王磊 吴志海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共2页
文章简述了相位激光测距技术的原理,就激光测距研究中关键技术研究状况做了详细阐述。介绍了相位式激光测距仪的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并就相位测距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做了分析。
关键词 相位激光测距 相位测量 测尺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制冷发展现状及趋势:Ⅱ磁制冷技术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远富 陈云贵 +4 位作者 滕保华 唐永柏 付浩 唐定骧 涂铭旌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3,共7页
简要介绍了磁制冷实现的原理 ,概括了磁制冷与气体压缩制冷的差异 ,比较了 4种磁制冷循环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重点评述了室温温区磁制冷样机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磁制冷的关键技术 ,最后给出了磁制冷的潜在市场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关键词 磁制冷机 磁制冷循环 工作原理 卡诺循环 制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悬浮定向流技术中铜纳米微粒的粒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韦建军 唐永建 +3 位作者 吴卫东 魏胜 李朝阳 杨向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69-872,共4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了金属铜纳米微粒,根据TEM的行貌像对样品平均粒度进行标定,并结合样品制备的条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可以方便地制备出不同粒度的金属铜纳米微粒,微粒平均粒径随熔球温度的降...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了金属铜纳米微粒,根据TEM的行貌像对样品平均粒度进行标定,并结合样品制备的条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可以方便地制备出不同粒度的金属铜纳米微粒,微粒平均粒径随熔球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随冷却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在1200℃下微粒平均粒径随惰性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减小,而在1300℃时惰性气体压强对微粒平均粒径的影响不再具有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微粒 粒度控制 自悬浮定向流法 ICF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泡沫密度均匀性的射线检测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单雯雯 张林 +3 位作者 徐家云 杜爱明 徐嘉靖 杨向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低密度泡沫材料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密度不均匀性,这对其后续使用性能将带来不良影响。文中简述了ICF靶用聚丙烯酸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并利用β射线和X射线检测技术,对直径为mm量级的低密度聚丙烯酸酯泡沫柱进行密度分布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低密度泡沫材料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密度不均匀性,这对其后续使用性能将带来不良影响。文中简述了ICF靶用聚丙烯酸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并利用β射线和X射线检测技术,对直径为mm量级的低密度聚丙烯酸酯泡沫柱进行密度分布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柱沿轴向的密度分布比较均匀,而沿径向呈内低外高分布,形成了明显的密度梯度。实验表明:射线检测技术测量靶用低密度泡沫的方法可基本满足目前的实验要求,但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泡沫 密度均匀性 β射线检测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超导转变边沿传感器超导薄膜研究
11
作者 贾娥 李万 +8 位作者 胡家昊 白海军 陈建 徐骁龙 郭思明 孙天宝 赵晓波 李劲劲 王雪深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采用超高真空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制备了超导Mo薄膜和Mo/Au双层薄膜,研究了不同的溅射功率和溅射气压下薄膜的应力、粗糙度和超导转变温度的变化,实现了应力范围为-421~163 Mpa、粗糙度<1 nm、超导转变温度为1.06~1.10 K的Mo薄膜制... 采用超高真空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制备了超导Mo薄膜和Mo/Au双层薄膜,研究了不同的溅射功率和溅射气压下薄膜的应力、粗糙度和超导转变温度的变化,实现了应力范围为-421~163 Mpa、粗糙度<1 nm、超导转变温度为1.06~1.10 K的Mo薄膜制备,并以此为基础制备了应力范围在-38 MPa至26 MPa之间,超导转变温度为80~350 mK的Mo/Au薄膜,为研制单能X射线超导转变边沿传感器(TES)提供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超导转变边沿传感器 磁控溅射 超导薄膜 Mo/Au双层薄膜 单能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掺杂用纳米Fe粉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栋 韦建军 +3 位作者 唐永建 吴卫东 罗江山 孙卫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46,共3页
根据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研究的需要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了金属纳米Fe粉,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颗粒的形貌、粒度和相组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Fe粉为规则的球状颗粒,其粒径分布在30~70nm之间,在空... 根据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研究的需要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技术制备了金属纳米Fe粉,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研究了颗粒的形貌、粒度和相组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Fe粉为规则的球状颗粒,其粒径分布在30~70nm之间,在空气中颗粒表面有氧化膜生成,其氧化产物为Fe3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粉 物理掺杂 自悬浮定向流法 相结构 ICF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气相凝聚技术制备银纳米团簇及粒径尺寸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雅丽 李喜波 +3 位作者 罗江山 张建波 韦建军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126,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气相凝聚技术制备了银纳米团簇颗粒,开展了实验条件及工艺参数对团簇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利用四极质谱分析仪在线测量了银纳米团簇的粒径尺寸与分布,并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离线测量值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保持... 采用等离子体气相凝聚技术制备了银纳米团簇颗粒,开展了实验条件及工艺参数对团簇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利用四极质谱分析仪在线测量了银纳米团簇的粒径尺寸与分布,并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离线测量值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保持其他参数不变时,增大结露区长度或溅射电流,银纳米团簇的平均粒径尺寸将增大;增加氩气流量,银团簇粒子平均粒径也相应增大,但当氩气流量增至60mL/min以上时,其平均粒径反而会减小。而氦气的加入会使平均粒径尺寸减小。在各工艺参数中,溅射电流和氩气流量是影响银纳米团簇平均粒径的主要因素。通过调节工艺条件,获得了平均粒径尺寸为2,4和6nm的银纳米团簇,四极质谱仪监测的粒径分布与TEM离线表征结果总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团簇 粒径尺寸 等离子体气相凝聚技术 四极质谱分析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Ca同位素技术用于灯盏细辛中抗钙活性有效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盛艳梅 张艺 +2 位作者 张静 孟宪丽 莫尚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45CA 灯盏细辛 有效组分 钙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再生放大器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明中 杨经国 +4 位作者 靳丽红 秦兴武 隋展 梁樾 张小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3-546,共4页
对高功率激光二极管泵浦的环形再生放大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并做了详细的实验研究。获得了放大倍数约为106、输出脉冲能量为0.35mJ、输出稳定性优于5.0%(峰值)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再生放大 环行腔 二极管泵浦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级光学CCD谱响应与面均匀性标定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传珂 刘慎业 +3 位作者 王哲斌 蒋刚 况龙钰 彭晓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科学级光学CCD已成为激光等离子体诊断实验中最主要的图像读取与记录设备。提出了一种标定科学级光学CCD谱响应与面均匀性的实用方法;对PID1100×330型CCD和TEK512×512型CCD的谱响应与面均匀性进行了标定。实验获得了CCD谱响... 科学级光学CCD已成为激光等离子体诊断实验中最主要的图像读取与记录设备。提出了一种标定科学级光学CCD谱响应与面均匀性的实用方法;对PID1100×330型CCD和TEK512×512型CCD的谱响应与面均匀性进行了标定。实验获得了CCD谱响应曲线和面均匀性数据,为精确处理ICF实验数据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谱响应 面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干涉技术在超声速气体喷嘴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玉迟 张保汉 +8 位作者 谷渝秋 杨朝文 葛芳芳 王磊 王红斌 刘红杰 陈家斌 何颖玲 郑志坚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03-607,共5页
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实验中,气体靶通常由超声速喷嘴在高背压下向真空中高速喷射气体产生。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时确定打靶条件对整个实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气体靶密度的分布特性,采用马赫-曾德尔干涉法... 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实验中,气体靶通常由超声速喷嘴在高背压下向真空中高速喷射气体产生。激光与气体靶相互作用时确定打靶条件对整个实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气体靶密度的分布特性,采用马赫-曾德尔干涉法测量了气体靶密度分布,获取了干涉图样。使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条纹处理方法测得的干涉图样,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气体分子密度的全空间分布。实验表明:用M-Z干涉仪测量超声速气体喷嘴产生的气体靶密度分布十分有效。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条纹处理方法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好的优点,为打靶时气体靶密度的实时测量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赫-曾德尔干涉法 傅里叶变换 干涉条纹分析 气体靶密度 Abel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kJ高能量钕玻璃激光器的热管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国周 欧群飞 +2 位作者 钟鸣 叶大华 吕百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3-256,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针对脉冲串工作的2kJ高能量钕玻璃固体激光器,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比研究了传统恒温水冷方式和采用传统水冷与加热控制相结合的新型热管理技术下的激光棒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热管理技术可以降... 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针对脉冲串工作的2kJ高能量钕玻璃固体激光器,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比研究了传统恒温水冷方式和采用传统水冷与加热控制相结合的新型热管理技术下的激光棒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热管理技术可以降低激光棒内的温度梯度,确保高能量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高能量钕玻璃固体激光器 热管理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技术中的光束控制和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百达 季小玲 罗时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6,共5页
对高功率激光进行了研究。以平顶高斯光束为例,推导出了它通过无光阑和有光阑的近轴ABCD光学系统传输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它的特征参数,包括光束传输因子(M2因子)、陡峭度(K参数)和桶中功率(PIB)并作了物理分析。最后,指出高功率激光... 对高功率激光进行了研究。以平顶高斯光束为例,推导出了它通过无光阑和有光阑的近轴ABCD光学系统传输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它的特征参数,包括光束传输因子(M2因子)、陡峭度(K参数)和桶中功率(PIB)并作了物理分析。最后,指出高功率激光光束控制应使光束在靶面上的功率/能量集中度、时间和空间波形、瞄准稳定性以及时间持续性等指标满足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技术 光束控制 特征参数 传输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瓜蒌具钙拮抗作用化学成分的光谱研究(Ⅱ)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玉蓉 翟成尘 莫尚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3-204,共2页
The Components having calcium antagonist effect were isolated from richosanthes with 70% C 2H 5OH.The analytical data showed that the mixture was composed of saturated aliphatic acids,spinasterol and 24 dihydro 10α c... The Components having calcium antagonist effect were isolated from richosanthes with 70% C 2H 5OH.The analytical data showed that the mixture was composed of saturated aliphatic acids,spinasterol and 24 dihydro 10α cucurbitadie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分析 钙拮抗 菠菜甾醇 24-二氢-10α葫芦二烯醇 瓜蒌 中药分析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