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断山区森林土壤饱和导水率传递函数的评价与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志祥 崔俊芳 +2 位作者 杨汝馨 唐翔宇 王根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4-601,共8页
利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9种土壤饱和导水率(K_(s))传递函数模型估算了横断山地区贡嘎山不同类型森林土壤的K_(s),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有模型在横断山地区的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偏差极大,其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差。结合研... 利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9种土壤饱和导水率(K_(s))传递函数模型估算了横断山地区贡嘎山不同类型森林土壤的K_(s),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有模型在横断山地区的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偏差极大,其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差。结合研究区土壤含石率偏高的特点,增加土壤石砾含量(粒径>2 mm)作为输入变量,同时选取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和颗粒分布3种土壤基本特性参数作为输入变量,构建了本区域K_(s)传递函数模型:K_(s)=9.48+12.32×BD+0.29×SOM–1.94×GF+2.89×silt–5.34×sand,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67,该模型可以作为横断山地区自然林地K_(s)传递函数使用,从而为山地森林水文过程和自然灾害预警研究提供实用的参数估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饱和导水率 传递函数 横断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2
作者 李红霞 覃光华 +2 位作者 王欣 缪韧 刘盈斐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山洪预报预警研究是实施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科学支撑。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山洪预警指标、山洪预报预警模型以及山洪灾害风险分析等方面,本文对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未来在山洪... 山洪预报预警研究是实施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科学支撑。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山洪预警指标、山洪预报预警模型以及山洪灾害风险分析等方面,本文对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未来在山洪灾害监测、山洪预报预警模型研制、多元信息融合技术、结合山洪特点和区划有针对性进行预报预警等方面还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灾害 预警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资料流域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红霞 张新华 +2 位作者 张永强 黎小东 敖天其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7,共5页
缺资料流域由于缺乏历史径流资料无法进行水文模型参数率定,因此模型参数识别具有很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缺资料流域水文模型参数识别一般采用区域化方法,即通过某种途径,利用有资料流域的模型参数推求缺资料流域的模... 缺资料流域由于缺乏历史径流资料无法进行水文模型参数率定,因此模型参数识别具有很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缺资料流域水文模型参数识别一般采用区域化方法,即通过某种途径,利用有资料流域的模型参数推求缺资料流域的模型参数,从而对缺资料流域进行预报。文章总结分析了缺资料流域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中的参数移植法和回归法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方法选择问题、尺度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在参数不确定性、尺度转换以及多种信息源利用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资料流域 参数识别 水文模型 区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加、卸载下盐岩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杨春和 马洪岭 刘建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62-3568,共7页
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机上对盐岩进行了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盐岩的变形特性,试验表明,循环加、卸载强化了变形的线性特征,各级卸载、再加载曲线主要是由直线段组成。随着荷载级别的增高,直线段的变形模量总体上呈现... 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机上对盐岩进行了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盐岩的变形特性,试验表明,循环加、卸载强化了变形的线性特征,各级卸载、再加载曲线主要是由直线段组成。随着荷载级别的增高,直线段的变形模量总体上呈现微弱上升的趋势,各级卸载、再加载曲线变形模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05%和7.45%,可以用各级加、卸载曲线直线段变形模量的平均值来分别表征加、卸载的变形特征。每级卸载曲线的变形模量都要大于再加载曲线的变形模量,卸载的泊松比都要小于再加载的泊松比。与单轴试验相比,卸载和再加载的变形模量都要大于单轴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了简单应力状态下加、卸载本构关系。对各级塑性滞回能进行了计算,发现塑性滞回能随着级别的增高而增高,并对其进行了拟合。分析表明,卸载、再加载变形参数比单轴应力应变全过程试验参数更具有规律性,更能表征盐岩地下工程中的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盐岩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资料地区径流预报方法比较与改进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红霞 张永强 +1 位作者 敖天其 张新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利用新安江模型对无资料地区径流预报方法进行研究。以澳大利亚东南地区的210个流域为例,首先利用距离相近法、属性相似法和回归法进行预报,并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距离相近法精度最高,属性相似法次之,回归法效果较差。然后在距... 利用新安江模型对无资料地区径流预报方法进行研究。以澳大利亚东南地区的210个流域为例,首先利用距离相近法、属性相似法和回归法进行预报,并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距离相近法精度最高,属性相似法次之,回归法效果较差。然后在距离相近法和属性相似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相似法,使得模拟结果进一步提高。此方法可对中国无资料或者资料缺乏流域进行水文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无资料地区 径流预报 区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水库”的梯级水电现货报价单元组建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宏图 熊志杰 +2 位作者 朱燕梅 黄炜斌 陈仕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9-728,共10页
梯级水电之间存在高度耦合的时空水力联系,并且由于在流域中所处位置和调节能力多不同,各水电厂市场竞争力和报价灵活性出现较大差异,加大了现货市场投标的难度和风险。报价单元的组建有利于抵抗风险,但合作对象的选取是关键。针对梯级... 梯级水电之间存在高度耦合的时空水力联系,并且由于在流域中所处位置和调节能力多不同,各水电厂市场竞争力和报价灵活性出现较大差异,加大了现货市场投标的难度和风险。报价单元的组建有利于抵抗风险,但合作对象的选取是关键。针对梯级水电现货报价单元组建问题,该研究以径流调蓄关系为依托,引入“虚拟水库”一词,构建了基于“虚拟水库”组建梯级水电现货报价单元的方法,并设计了完整的竞价流程。以24点市场为背景,基于购电、售电双方利益诉求建立了双层模拟模型,最后以四川省某流域“一库三级”梯级水电构建报价单元进行报价模拟,结果表明以“虚拟水库”报价单元参与市场可以提升各成员的市场份额,扩大报价空间,降低市场风险,提升市场净收益,同时降低用户购电成本。验证了基于“虚拟水库”组建报价单元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 现货市场 报价单元 虚拟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资料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红霞 张新华 +3 位作者 肖玉成 陈奕 罗吉忠 赵少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3,共5页
针对非点源污染模型在缺资料流域应用较为困难的问题,以赣江袁河流域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插补延长、参数移用等技术手段处理分析,构建了基于分布式SWAT模型的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方案。对流域内水量、泥沙及主要污染物氨氮(NH3-N)和总... 针对非点源污染模型在缺资料流域应用较为困难的问题,以赣江袁河流域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插补延长、参数移用等技术手段处理分析,构建了基于分布式SWAT模型的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方案。对流域内水量、泥沙及主要污染物氨氮(NH3-N)和总氮(TN)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纳西效率系数和相关系数基本达到0.7以上,模拟精度较为满意,说明了SWAT模型在资料缺乏流域应用的可行性。所用的技术方法对其它流域的类似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资料流域 水质 污染控制 非点源 SW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蠕变与颗粒破碎特性三轴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琛 詹传妮 +2 位作者 何鹏 张建卫 李黎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62,共6页
为分析堆石的蠕变规律和研究颗粒破碎与蠕变的关系,对某堆石料进行了不同应力水平和围压下的大型三轴排水蠕变试验。蠕变试验后通过筛分试验测量了堆石的颗粒破碎程度。结果表明堆石的蠕变变形与应力水平和围压有关;轴向蠕变和体积蠕变... 为分析堆石的蠕变规律和研究颗粒破碎与蠕变的关系,对某堆石料进行了不同应力水平和围压下的大型三轴排水蠕变试验。蠕变试验后通过筛分试验测量了堆石的颗粒破碎程度。结果表明堆石的蠕变变形与应力水平和围压有关;轴向蠕变和体积蠕变随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应力水平相同时则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堆石的应变-时间关系可用幂函数表示,轴向应变-应力关系和体积应变-应力关系分别满足双曲线函数和线性比例函数。随应力水平和围压的增大,堆石颗粒破碎增多。堆石颗粒破碎可用相对颗粒破碎指数度量,其与轴向蠕变和体积蠕变近似呈线性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 堆石 颗粒破碎 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砾黏土蠕变性质的三轴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琛 何鹏 +1 位作者 詹传妮 张建卫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6,共5页
为分析掺砾量、围压和应力水平对掺砾黏土蠕变性质和规律的影响,对以不同黏土和砾混合比备制的掺砾黏土进行了不同围压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三轴排水蠕变试验。土样掺砾量分别为30%、40%、50%和70%,试验围压50~200 kPa,应力水平0.21~1.0... 为分析掺砾量、围压和应力水平对掺砾黏土蠕变性质和规律的影响,对以不同黏土和砾混合比备制的掺砾黏土进行了不同围压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三轴排水蠕变试验。土样掺砾量分别为30%、40%、50%和70%,试验围压50~200 kPa,应力水平0.21~1.04。试验结果表明掺砾黏土受荷后发生较明显的瞬时变形和蠕变变形,其蠕变变形将趋于一稳定值;蠕变变形随应力水平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掺砾量的增加而减小。提出一个三参数经验蠕变方程以表示掺砾黏土的应力水平-轴向应变-时间关系,其中轴向应变-时间关系和应力水平-轴向应变关系以双曲线方程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蠕变 双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土石坝心墙料和坝基料动模量阻尼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茹 陈群 +1 位作者 何昌荣 费文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79-84,共6页
土石坝震害将导致严重后果,目前国内外修筑于地震区的土石坝在抗震设计时都进行了动力分析。室内动力试验提供土石料可靠的动强度和动力参数是土石坝地震动力分析准确性的关键。水牛家心墙土石坝坝高100多米,大坝设防烈度9度,采用动三轴... 土石坝震害将导致严重后果,目前国内外修筑于地震区的土石坝在抗震设计时都进行了动力分析。室内动力试验提供土石料可靠的动强度和动力参数是土石坝地震动力分析准确性的关键。水牛家心墙土石坝坝高100多米,大坝设防烈度9度,采用动三轴仪,对其坝基②层细砂砾料和心墙防渗土料进行大量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两种土料的动模量阻尼特性,并简述其影响因素。分析试验结果有:使用一个试样完成三个不同的围压力σ3c或固结比Kc,与《土工试验规程》推荐方法相比,大大减小了试验和分析工作量,且有相当的规律性和准确程度;动模量阻尼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动应变幅、围压力、固结主应力比、孔隙比等。动应变水平影响动模量阻尼成倍增减,动模量随围压力σ3c增减而增减,阻尼比D随σ3c的升高而略有减小,动模量和阻尼比随固结比Kc增减而增减,Kc从1到2可使心墙土料的Edmax增加60%左右;土类不同,模量阻尼也不尽相同。水牛家心墙料的动模量较高,阻尼比较小,不易产生动力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地震 动三轴试验 动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补偿模糊神经网络在坡面产沙模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华龙 曹叔尤 耿新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50,共6页
土壤侵蚀产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其物理机理十分复杂,往往难以用数学方式来描述。根据土壤侵蚀过程内在特点,采用一种改进的补偿模糊神经网络(CFNN)方法,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预测研究。利用四川某水土保持实验站观测数据,通... 土壤侵蚀产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其物理机理十分复杂,往往难以用数学方式来描述。根据土壤侵蚀过程内在特点,采用一种改进的补偿模糊神经网络(CFNN)方法,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预测研究。利用四川某水土保持实验站观测数据,通过MATLAB语言编制程序进行了仿真试验,全局误差为0.0517,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误差小于10%。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报精度较好,为坡面产沙模拟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模糊神经网络 侵蚀产沙 坡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的三轴松弛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琛 詹传妮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针对以一个试样进行分级加载松弛试验的可行性问题,并研究堆石料的应力松弛规律,使用大型三轴仪对堆石料进行了常应变速率排水压缩试验和不同围压、不同应变水平的分级加载排水松弛试验,并建立了双曲线应力松弛方程。结果表明应力松弛... 针对以一个试样进行分级加载松弛试验的可行性问题,并研究堆石料的应力松弛规律,使用大型三轴仪对堆石料进行了常应变速率排水压缩试验和不同围压、不同应变水平的分级加载排水松弛试验,并建立了双曲线应力松弛方程。结果表明应力松弛阶段对后续常应变速率加载的应力应变关系趋势基本无影响,以一个试样分级加载方式进行松弛试验是可行的。在应力松弛阶段,体应变将增大0.13%~0.71%;偏应力将降低16%~28%,并最终趋于一非零稳定值。双曲线应力松弛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堆石的应力松弛规律,参数分析表明偏应力松弛的初始速率与围压和应变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松弛 堆石料 压缩试验 双曲线函数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发电量和出力波动的水光互补短期调度 被引量:51
13
作者 朱燕梅 陈仕军 +2 位作者 马光文 韩晓言 王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769-2779,共11页
水光互补对解决光伏并网和消纳难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系统地将光伏发电出力波动分为固有波动、随机波动和间歇波动三个层次,并首次从提升系统功效的两个方面揭示了水光互补的机理。其次建立兼顾发电量和出力波动的双目标调度模型,... 水光互补对解决光伏并网和消纳难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系统地将光伏发电出力波动分为固有波动、随机波动和间歇波动三个层次,并首次从提升系统功效的两个方面揭示了水光互补的机理。其次建立兼顾发电量和出力波动的双目标调度模型,并采用嵌套优化法求解,结合光伏发电的出力特征,改进了出力波动的度量方法,提出分阶段波动控制策略,以适应大规模光伏发电的接入。最后以四川省境内小金川河流域梯级电站群及其周边的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发电量的前提下,当接入较小规模光伏发电时,整体波动控制策略和分阶段控制策略都能较好地调节光伏出力波动,但随着光伏规模的增加,后者表现出显著的优势,验证了该策略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互补 发电量最大化 波动最小化 分阶段波动控制 短期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光互补日内优化运行策略 被引量:31
14
作者 朱燕梅 黄炜斌 +2 位作者 陈仕军 马光文 韩晓言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149,共8页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不可控、随机性强等特征引起的水光互补系统中复杂梯级水电运行策略难以制定的问题,探讨了光伏出力的波动特性对水电运行方式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以波动电量比为目标的水光互补日内协调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建立了描述...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不可控、随机性强等特征引起的水光互补系统中复杂梯级水电运行策略难以制定的问题,探讨了光伏出力的波动特性对水电运行方式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以波动电量比为目标的水光互补日内协调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建立了描述光伏出力局部特性和全局特性的指标体系,并基于该指标体系采用聚类方法对光伏出力场景进行缩减;其次,提出了计及发电量和出力波动双重目标的波动电量比指标,并以该指标为目标函数构建了优化模型;第三,结合光伏出力的固有变化特性,提出一种基于Sigmoid函数的PSO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以四川省某流域串并联混合开发的梯级小水电站群及其周边光伏发电组成的互补系统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优化结果显示:晴天、多云和阴雨3种天气场景下,水光互补后出力波动均在1 MW以内,波动电量比均在0.05%以内;与水电单独优化相比,光伏发电的接入提升了梯级水库群的库容利用率;表明所建模型科学合理,所提算法性能优良。在调节光伏后,梯级水电的日内优化运行策略是:在光伏出力尚小时先泄水发电,随着光伏出力的逐渐增大,水库群逐步蓄水,并在进入光伏不可发电时段前后开始泄水,以补足光伏的间歇性,直至到达日末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 光伏发电 互补 策略 聚类分析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模型在径流丰枯形势预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燕梅 黄炜斌 +1 位作者 陈仕军 马光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19,23,共5页
年度径流丰枯形势预测对电厂生产计划安排及市场竞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AS平台,以瀑布沟水库1937~2006年的历史径流资料为例,探讨了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径流丰枯形势预测的可行性。先应用集对分析法对各年份进行径流丰枯分类,其... 年度径流丰枯形势预测对电厂生产计划安排及市场竞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AS平台,以瀑布沟水库1937~2006年的历史径流资料为例,探讨了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径流丰枯形势预测的可行性。先应用集对分析法对各年份进行径流丰枯分类,其次以径流丰枯状态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径流状态的危险因子筛选,结果表明1、7月的流量对径流丰枯分类影响最为显著;最后利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径流状态一步转移概率矩阵,与马尔科夫法计算结果对比表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丰枯形势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LOGISTIC回归模型 径流状态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坝工程对弯道水流特性影响试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志攀 杨航 +2 位作者 赵惟扬 孟楚轲 龙屹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2-571,共10页
弯道河流运动复杂,威胁河岸及周边设施安全。研究低坝对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可探讨低坝对于弯道水流灾害风险防治的作用。采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参考岷江某支流部分弯道河段进行实体和数值建模,对比分析了建坝前后流... 弯道河流运动复杂,威胁河岸及周边设施安全。研究低坝对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可探讨低坝对于弯道水流灾害风险防治的作用。采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参考岷江某支流部分弯道河段进行实体和数值建模,对比分析了建坝前后流速、凹岸水位、断面横比降等水流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坝有效减小了弯道水面横比降和流速,同时降低了凹岸水面高度;在模型试验条件下(河床比降在0~52.5‰之间),建坝后相比于建坝前,流速、凹岸水面高度和弯道横比降降幅分别在6.7%~31.8%、3.7%~26.5%和9.8%~34.8%范围内,并给出了建坝后弯道横比降的预测公式。研究结果为弯道河流的洪涝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坝 水流特性 河床比降 弯道水流 横比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分层取水下近坝区浮力流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彬 徐火清 +2 位作者 王飞龙 邓云 脱友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87,共5页
为研究溪洛渡水库分层取水下近坝区的浮力流特性及下泄水温影响要素,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OW-3D建立了计入浮力影响的三维水温及水动力耦合模型,模拟了溪洛渡水电站不同流量、取水深度及垂向水温分布情况,分析了溪洛渡下泄水温、主流... 为研究溪洛渡水库分层取水下近坝区的浮力流特性及下泄水温影响要素,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OW-3D建立了计入浮力影响的三维水温及水动力耦合模型,模拟了溪洛渡水电站不同流量、取水深度及垂向水温分布情况,分析了溪洛渡下泄水温、主流层及叠梁门前流场变化规律,进而提出计算下泄水温经验公式,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主流层范围会受分层强度、流量及叠梁门高度影响;取水口前最大流速位置仅与叠梁门上缘高程及取水口底板高程有关;下泄水温受取水深度影响最大,所提经验公式拟合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电站 分层取水 流场 主流层 下泄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水源地耦合模型的生态补水量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若云 江雪 +1 位作者 潘荦 黄晓荣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63,73,共7页
为研究受损河流生态修复所需的补水量,基于QUAL-2K水质模型模拟断面水质,Tennant法确定河道生态流量,构建了以水质达标、生态水量达标、对水源地影响最小为目标的耦合模型,并将耦合模型应用于四川省某中小河流,在水质目标下,通过对河流... 为研究受损河流生态修复所需的补水量,基于QUAL-2K水质模型模拟断面水质,Tennant法确定河道生态流量,构建了以水质达标、生态水量达标、对水源地影响最小为目标的耦合模型,并将耦合模型应用于四川省某中小河流,在水质目标下,通过对河流现状水质因子评价分析,选取氨氮、总磷两种水质因子达到Ⅲ类水为目标,对该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进行模拟;水量目标下,以多年平均流量的30%和50%分别作为非汛期和汛期的生态流量;水源地目标下,生态补水不应侵占水源地本身生态流量和其他用水户用水。结果表明,水质目标下全年引水量为7 197万m^(3),水量目标下全年引水量为6 808万m^(3),综合水源地可引水量,确定补水月份为1-6月,全年引水量为1.01亿m^(3)。研究成果证明生态补水可作为短期内改善因缺水而受损的生态系统的一种手段,能够为跨区补水河流项目生态补水量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水 水质-水量-水源地耦合模型 补水水源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