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7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基本问题研究的现状与任务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叔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在简要回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概括了本学科当前共同关心的学科交叉、比尺效应、数模鉴定和可持续开发等基本问题。介绍了传统的和新近发展的十个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水工水力学、河流水力学、环境水力学、电站水力学... 在简要回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概括了本学科当前共同关心的学科交叉、比尺效应、数模鉴定和可持续开发等基本问题。介绍了传统的和新近发展的十个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水工水力学、河流水力学、环境水力学、电站水力学、生态水力学、海洋水力学、地下水力学、冰水力学、水力学模拟和工业水力学。对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应用水力学和地球物理水力学等领域的若干基本问题的现状与任务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河流动力学 基础理论 研究方法 发展 比尺效应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瀑布沟水电站截流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吴健强 戴光清 +1 位作者 杨庆 王海云 《东北水利水电》 2004年第11期32-34,共3页
通过对瀑布沟水电站的河床截流模型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戗堤方案,获得了截流过程龙口的水流特性,对不同时期(不同来流流量)截流做了详细的预测和分析,为截流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截流 模型试验 瀑布沟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子岩水电站深孔泄洪洞水力学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 王韦 +1 位作者 田忠 陈海宏 《吉林水利》 2012年第6期19-22,40,共5页
深孔泄洪洞是猴子岩水电站4套泄洪设施之一,其落差超过100m,洞内泄流流速最大可达22.5m/s,有高水头大流速这一特点。本文采用双方程紊流模型及基于水气两相流的VOF方法,对猴子岩深孔泄洪洞有压洞弯段及无压洞段的多种水力学要素进行三... 深孔泄洪洞是猴子岩水电站4套泄洪设施之一,其落差超过100m,洞内泄流流速最大可达22.5m/s,有高水头大流速这一特点。本文采用双方程紊流模型及基于水气两相流的VOF方法,对猴子岩深孔泄洪洞有压洞弯段及无压洞段的多种水力学要素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1:25单体模型试验数据对比表明,采用该紊流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这种高水头、大流量且带有自由表面的掺气水流的水力特性。计算模拟出的多种水力特性,从变化趋势到数值精度可满足水工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掺气水流 通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佛岩水电站泄洪建筑物水力学试验研究
4
作者 梁亮 戴光清 +1 位作者 杨鹏志 高旭东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6年第2期59-60,77,共3页
工程中泄水建筑物与电站厂房之间容易出现跌水、侧收缩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泄水建筑物的泄流量和电站的安全运行。结合具体工程,通过多种体型方案的比较,提出了在闸墩前加设圆墩头导墙的优化方案,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修建起到了一定的参... 工程中泄水建筑物与电站厂房之间容易出现跌水、侧收缩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泄水建筑物的泄流量和电站的安全运行。结合具体工程,通过多种体型方案的比较,提出了在闸墩前加设圆墩头导墙的优化方案,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修建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圆墩头导墙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变化对鱼道水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毛熹 脱友才 +2 位作者 安瑞冬 李嘉 易文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8,共6页
除了鱼池长宽比、隔板墩头和隔板结构的改变会对鱼道的流速、流态等水力学特性指标产生影响之外,底孔和坡度等对流速和流态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为了研究底孔和坡度对鱼道的流速、流态等水力学特性指标产生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 除了鱼池长宽比、隔板墩头和隔板结构的改变会对鱼道的流速、流态等水力学特性指标产生影响之外,底孔和坡度等对流速和流态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为了研究底孔和坡度对鱼道的流速、流态等水力学特性指标产生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工况的鱼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竖缝式鱼道的最大流速一般出现在竖缝附近,并且对于竖缝处的测点,一般是底层流速更大;增加底孔会降低竖缝处的流速,但底孔处流速偏大;放缓坡度一半时,竖缝处平均流速会降低约20%以上,因此就流速而言,放缓坡度会降低鱼道中的流速,从而对鱼类洄游有利。本实验不仅验证了此次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也直观地将鱼道流态清晰展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 鱼道 底孔 坡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滩滑坡碎块石土饱和与非饱和水力学参数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魏进兵 邓建辉 +1 位作者 谭国焕 李焯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7-330,335,共5页
碎块石土由于块石含量较高,块石粒径较大,其水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困难。首先,采用双套环法对三峡库区泄滩滑坡的滑体碎块石土饱和渗透系数进行了原位试验,并根据土层孔隙率、颗粒级配等因素采用相关经验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碎块石土由于块石含量较高,块石粒径较大,其水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困难。首先,采用双套环法对三峡库区泄滩滑坡的滑体碎块石土饱和渗透系数进行了原位试验,并根据土层孔隙率、颗粒级配等因素采用相关经验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使用张力计和体积含水率仪对其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现场模拟试验,并采用Fredlund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最后,根据土水特征曲线和饱和渗透系数,采用经验公式估算了其非饱和渗透系数。试验及分析表明,该滑坡的碎块石土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为(1.78~3.2)×10-2 cm/s,为强渗透性;材料的细颗粒含量越少,有效粒径及控制粒径越大,不均匀系数越小,相应的渗透系数越大。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泄滩滑坡非饱和非稳定渗透计算提供参数依据,并对同类型土体非饱和水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块石土 非饱和水力学参数 士水特征曲线 颗粒级配 泄滩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水力学法在河段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玉蓉 李嘉 +1 位作者 李克锋 芮建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共6页
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建成后造成坝后119 km的减水河段为例,用生态水力学法计算了减水河道最小生态流量,得出为满足减水河段鱼类的生存及繁衍,枯水季节猫猫滩闸址处必须保证下泄45 m3/s流量,在该流量下,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中95%... 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建成后造成坝后119 km的减水河段为例,用生态水力学法计算了减水河道最小生态流量,得出为满足减水河段鱼类的生存及繁衍,枯水季节猫猫滩闸址处必须保证下泄45 m3/s流量,在该流量下,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中95%左右河段水深、流速、水面宽、湿周率、过水断面面积、水面面积等水力因子可满足河道内鱼类的生存繁衍;水温的变化不会影响河道内鱼类的产卵;鱼类适应的缓流、急流、浅滩、深潭等水力形态的位置发生变化,数量保持不变。总的来说,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将随着河道流量的减小而减少,但种群数量将保持不变。该实例为生态水力学法计算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水河段 生态水力学法 生态基流量 雅砻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对集诱鱼水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谢春航 安瑞冬 +2 位作者 李嘉 易文敏 马卫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5-32,共8页
鱼道进口的布置方式直接影响着集诱鱼水流的水力学特性,集诱鱼水流能否被鱼类识别和适宜鱼类洄游,决定着诱鱼效果,是整个鱼道工程成败的关键。本文提出两种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分别布置于闸墩旁和集诱鱼通道旁。为说明不同的鱼道进口布置... 鱼道进口的布置方式直接影响着集诱鱼水流的水力学特性,集诱鱼水流能否被鱼类识别和适宜鱼类洄游,决定着诱鱼效果,是整个鱼道工程成败的关键。本文提出两种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分别布置于闸墩旁和集诱鱼通道旁。为说明不同的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对集诱鱼水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标准k-ε3维紊流模型和VOF模型,对两种布置方式进行了3维数值模拟,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布置方式集诱鱼水流的流态、流速、流速适宜区宽度和紊动能表明:在集诱鱼通道布置方式下,集诱鱼水流流速更小,下游靠边最大流速减小1.0 m/s;流速适宜区(0.70~1.41 m/s)横向宽度更大,最大横向宽度增大3.0 m;水流紊动能更小,鱼道进口处最大紊动能减小0.60 m^2/s^2。集诱鱼通道布置方式下的水流具有更适宜鱼类洄游的水力学特性,能更有效地吸引并引导鱼类洄游上溯,找到鱼道进口,可为鱼道进口布置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进口 集诱鱼水流 水力学特性 K-Ε紊流模型 V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形阶梯溢洪道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余飞 张建民 +3 位作者 聂境 石旭芳 汪旭 张永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72,共4页
针对V形阶梯溢洪道在大单宽流量下运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坡比为1∶2的V形阶梯溢洪道在不同单宽流量时的流态、时均压强、消能率等水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同一阶梯的不同位置,漩涡的强度不同,越靠近中轴线漩涡强度越小;阶梯水平面上... 针对V形阶梯溢洪道在大单宽流量下运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坡比为1∶2的V形阶梯溢洪道在不同单宽流量时的流态、时均压强、消能率等水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同一阶梯的不同位置,漩涡的强度不同,越靠近中轴线漩涡强度越小;阶梯水平面上的负压区集中于靠近边墙的凹角处,中轴线附近无负压;阶梯竖直面上,凹角处时均压强最大;消能率较高,且适应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阶梯溢洪道 流态 时均压强 消能 试验研究 漩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水力学中紊流数学模型的应用及改进(Ⅱ) 被引量:4
10
作者 戴会超 许唯临 +1 位作者 高季章 王玲玲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4期54-57,共4页
介绍了采用紊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解决几类典型的高坝水力学问题:(1)水垫塘三元典型流态模拟、水垫塘水体消能分区;(2)具有未知底边界的冲刷坑水流模拟;(3)洞塞消能、竖井旋流式消能和龙抬头式泄洪洞反弧段的流场模拟;(4... 介绍了采用紊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解决几类典型的高坝水力学问题:(1)水垫塘三元典型流态模拟、水垫塘水体消能分区;(2)具有未知底边界的冲刷坑水流模拟;(3)洞塞消能、竖井旋流式消能和龙抬头式泄洪洞反弧段的流场模拟;(4)掺气挑坎形成的高紊动掺气水流的流场模拟。这些问题来源于实际工程,成果也已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水力学 紊流数学模型 数值方法 改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支撑剂回流时地面流程防护的水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洪波 郭素芬 +2 位作者 伍超 杨旭 杨川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83,共2页
水力压裂工艺过程中 ,裂缝中压力梯度的变化会造成支撑剂回流现象 ,这势必对地面流程造成严重的冲蚀破坏。文章在了解多种地面流程防护措施的基础上 ,采用水力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在节流油嘴上游高压低速区重力沉砂的方法。此外 ,... 水力压裂工艺过程中 ,裂缝中压力梯度的变化会造成支撑剂回流现象 ,这势必对地面流程造成严重的冲蚀破坏。文章在了解多种地面流程防护措施的基础上 ,采用水力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在节流油嘴上游高压低速区重力沉砂的方法。此外 ,还介绍了一种有效分离固体颗粒的装置———砂粒捕集器的设计思路和原理。装置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此种方法能除去天然气以及携砂液中的支撑剂 ,实现对地面流程的有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支撑剂 地面流程 防护 水力学 回流现象 砂粒捕集器 油田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水力学中紊流数学模型的应用与改进(Ⅰ)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会超 许唯临 +1 位作者 高季章 王玲玲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3期44-47,81,共5页
对高坝紊流数值模拟中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特别是介绍了不规则动边界如自由表面和具有未知底部边界的冲刷坑的模拟跟踪技术、正交与非正交网格生成技术、两相流包括水-气两相和固-液两相紊流模拟中的关键技术,指出紊流数值模... 对高坝紊流数值模拟中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特别是介绍了不规则动边界如自由表面和具有未知底部边界的冲刷坑的模拟跟踪技术、正交与非正交网格生成技术、两相流包括水-气两相和固-液两相紊流模拟中的关键技术,指出紊流数值模拟技术将在高坝水力学问题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水力学 紊流模型 两相流 自由面 网格生成 复式河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水力学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2
13
作者 许唯临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3,186,共9页
在我国高坝工程快速兴建的背景下,高坝水力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对我国近年来高坝水力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涉及消能防冲、空化空蚀、流激振动、泄洪雾化、水气二相流等多个方面。将该领域的... 在我国高坝工程快速兴建的背景下,高坝水力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对我国近年来高坝水力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涉及消能防冲、空化空蚀、流激振动、泄洪雾化、水气二相流等多个方面。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归纳为深度、广度和高度3个方向,即理论研究从宏观尺度向细观尺度深化;研究范围从坝区向流域拓展;新技术研发向进一步突出原创性和系统性提升。通过回顾与展望,总结了我国高坝水力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水力学 流场理论 细观尺度 消能防冲 空化空蚀 流激振动 水气二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流水力学特性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朋 雷孝章 +2 位作者 陈平安 张广兴 周玉霞 《四川水利》 2009年第4期40-43,共4页
简要介绍了坡面流水流流态、平均流速、水深以及阻力系数等水动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全面总结了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诸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影响坡面流水力特性的因素进行对比,得出重要结论。最后,提出了坡面流及坡面侵蚀过程研究中存在... 简要介绍了坡面流水流流态、平均流速、水深以及阻力系数等水动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全面总结了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诸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影响坡面流水力特性的因素进行对比,得出重要结论。最后,提出了坡面流及坡面侵蚀过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水力学特性 水流流态 平均流速 平均水深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计算在水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永钦 刁明军 杨海波 《四川水力发电》 2006年第2期18-21,共4页
提出了数值计算在水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流体计算中常用的计算模式和数值计算方法,并对其在水力学计算中的应用做了说明;介绍了目前水力学数值计算的难点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数值计算 水力学 计算模式 数值方法 计算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腹鱼自然生境水力学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玉蓉 谭燕平 《四川水利》 2010年第6期55-59,共5页
裂腹鱼是西南山区河流中较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广泛分布于雅砻江、大渡河、青衣江的干支流和岷江干流。本文以这些河流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9个断面,提取了水面宽、水深、流速等栖息地评估因子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断面数据间接揭示裂腹... 裂腹鱼是西南山区河流中较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广泛分布于雅砻江、大渡河、青衣江的干支流和岷江干流。本文以这些河流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9个断面,提取了水面宽、水深、流速等栖息地评估因子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断面数据间接揭示裂腹鱼分布河流的水力学特性,既而揭示裂腹鱼生境的一些水力学特性。分析表明,在西南山区河流中,裂腹鱼对最低水面宽的需求应不低于20m,对最低平均流速的需求应不低于0.2m/s,对最低平均水深的需求应不低于0.4m;枯水月2月裂腹鱼对平均流速的需求,小河主要集中在0.4m/s~1.2m/s,中河集中在0.36m/s~0.9m/s,大河集中在0.4m/s~1.0m/s;对水面宽的需求小河主要集中在20m~60m,中河集中在30m~120m,大河集中在65m~180m;对平均水深的需求小河集中在0.3m~0.65m,中河集中在0.44m~2.6m,大河集中在1.5m~5.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评估因子 裂腹鱼 西南山区河流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过鱼设施集诱鱼进口水力学条件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廖伯文 安瑞冬 +3 位作者 李嘉 冯镜洁 易文敏 李芳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93,共7页
集诱鱼设施是高坝过鱼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进口位置的水力学条件决定了过鱼设施的过鱼效率。为了寻找河道中满足集诱鱼设施进口水力学条件的区域,本文以某高坝工程为例,根据相关调查结果,确定了7种过鱼对象,提出了集诱鱼进口所需要满... 集诱鱼设施是高坝过鱼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进口位置的水力学条件决定了过鱼设施的过鱼效率。为了寻找河道中满足集诱鱼设施进口水力学条件的区域,本文以某高坝工程为例,根据相关调查结果,确定了7种过鱼对象,提出了集诱鱼进口所需要满足的2种水力学条件,即流速范围为0.41~1.00 m/s,紊动能范围为0~0.04 m^2/s^2。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和VOF方法追踪自由液面,对过鱼季节不同机组运行条件下尾水下游1 km河道范围进行了3维紊流数值模拟,来研究河道中紊动能和流速的空间分布,并通过比尺为1:50的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不同机组运行条件下主流靠左岸一侧均存在上溯通道,河道左岸紊动能均小于0.04 m^2/s^2;从流速分布来看,满足流速条件的区域面积分别为35 732、22 659、12 201 m^2;在河道左岸存在面积为1 354 m2的区域在不同机组运行条件下能够同时满足紊动能和流速2种水力学条件,该区域能产生良好的集诱鱼水流,集诱鱼效果较好,即集诱鱼进口适宜布置该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过鱼 集诱鱼设施 进口位置 紊流数值模拟 VO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类产卵场水力学与生态水文特征的生态流量过程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韩仕清 李永 +1 位作者 梁瑞峰 李克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3,共5页
针对山区河流珍稀特有鱼类的水力生境参数定量化困难,以及单一流量的生态需水研究难以反映天然河流生态水文过程的问题,以澜沧江上游某水电站下游分布的澜沧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为目标物种,采用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根据目标物种产卵场天然... 针对山区河流珍稀特有鱼类的水力生境参数定量化困难,以及单一流量的生态需水研究难以反映天然河流生态水文过程的问题,以澜沧江上游某水电站下游分布的澜沧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为目标物种,采用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根据目标物种产卵场天然逐日流量过程资料,分析其产卵场在产卵期的水力学特征并构建生态水文指标体系,建立流速、水深适宜度曲线,提出流速、水深需求的适宜范围。并采用河道内流量增量法,结合生态水文指标体系,获得该水电站下泄的生态流量过程,为恢复类似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卵场 水力学特征 生态水文特征 生态流量过程 生态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蛮石墙式仿自然鱼道水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宁亚 安瑞冬 +3 位作者 李嘉 易文敏 谢春航 徐亚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85,9,共5页
根据某工程特点和过鱼要求,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构方案,采用标准三维紊流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三种方案的水力学特性,并用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流场、过鱼适宜性空间和紊动能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单级池室中主流流速有先减小再... 根据某工程特点和过鱼要求,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构方案,采用标准三维紊流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三种方案的水力学特性,并用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流场、过鱼适宜性空间和紊动能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单级池室中主流流速有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最大流速出现在长蛮石墙附近;主流两侧的低流速区紊动能范围为0~0.02m^2/s^2,能够形成紊动能较弱的鱼类休息区;同等长宽比时,增加底宽主流最大流速减小0.1~0.2m/s,低流速区面积相对增加5%~8%;同等长宽比和底宽时,鱼道出口的两级池室改为平坡,紊动能减小0.01m^2/s^2。研究结果为交错蛮石墙式仿自然鱼道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蛮石墙 仿自然鱼道 水力学特性 鱼类游泳能力 标准κ-ε紊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口裂腹鱼趋流行为的水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廖磊 安瑞冬 +2 位作者 李嘉 林宁亚 严忠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72,共4页
过鱼设施的过鱼效果取决于能否准确理解鱼类洄游、集群行为与水力学特性之间的响应关系,能否确定洄游路线和集群区域。以西南山区河流特有的齐口裂腹鱼为例,采用Acoustic-Doppler Velocimeter测得试验水槽的流速分布,利用视频捕捉系统... 过鱼设施的过鱼效果取决于能否准确理解鱼类洄游、集群行为与水力学特性之间的响应关系,能否确定洄游路线和集群区域。以西南山区河流特有的齐口裂腹鱼为例,采用Acoustic-Doppler Velocimeter测得试验水槽的流速分布,利用视频捕捉系统获得试验鱼的运动轨迹,将试验鱼的运动轨迹与不同水力因子(流速、紊动能、流速梯度)进行耦合,定量分析齐口裂腹鱼洄游、集群的水力学特性,并研究了与特定水力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上溯运动过程中,水流方向及流速梯度体现了鱼的趋流特性,决定了鱼的上溯运动方向,而对于局部空间内鱼的游泳运动行为,紊动能也是直接的水力影响因子。这为鱼道进口位置的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口裂腹鱼 趋流行为 水力学特性 运动轨迹 视频捕捉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