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7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变化对鱼道水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毛熹 脱友才 +2 位作者 安瑞冬 李嘉 易文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8,共6页
除了鱼池长宽比、隔板墩头和隔板结构的改变会对鱼道的流速、流态等水力学特性指标产生影响之外,底孔和坡度等对流速和流态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为了研究底孔和坡度对鱼道的流速、流态等水力学特性指标产生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 除了鱼池长宽比、隔板墩头和隔板结构的改变会对鱼道的流速、流态等水力学特性指标产生影响之外,底孔和坡度等对流速和流态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为了研究底孔和坡度对鱼道的流速、流态等水力学特性指标产生的影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工况的鱼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竖缝式鱼道的最大流速一般出现在竖缝附近,并且对于竖缝处的测点,一般是底层流速更大;增加底孔会降低竖缝处的流速,但底孔处流速偏大;放缓坡度一半时,竖缝处平均流速会降低约20%以上,因此就流速而言,放缓坡度会降低鱼道中的流速,从而对鱼类洄游有利。本实验不仅验证了此次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也直观地将鱼道流态清晰展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 鱼道 底孔 坡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滩滑坡碎块石土饱和与非饱和水力学参数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魏进兵 邓建辉 +1 位作者 谭国焕 李焯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7-330,335,共5页
碎块石土由于块石含量较高,块石粒径较大,其水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困难。首先,采用双套环法对三峡库区泄滩滑坡的滑体碎块石土饱和渗透系数进行了原位试验,并根据土层孔隙率、颗粒级配等因素采用相关经验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碎块石土由于块石含量较高,块石粒径较大,其水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困难。首先,采用双套环法对三峡库区泄滩滑坡的滑体碎块石土饱和渗透系数进行了原位试验,并根据土层孔隙率、颗粒级配等因素采用相关经验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使用张力计和体积含水率仪对其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现场模拟试验,并采用Fredlund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最后,根据土水特征曲线和饱和渗透系数,采用经验公式估算了其非饱和渗透系数。试验及分析表明,该滑坡的碎块石土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为(1.78~3.2)×10-2 cm/s,为强渗透性;材料的细颗粒含量越少,有效粒径及控制粒径越大,不均匀系数越小,相应的渗透系数越大。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泄滩滑坡非饱和非稳定渗透计算提供参数依据,并对同类型土体非饱和水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块石土 非饱和水力学参数 士水特征曲线 颗粒级配 泄滩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水力学法在河段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玉蓉 李嘉 +1 位作者 李克锋 芮建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共6页
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建成后造成坝后119 km的减水河段为例,用生态水力学法计算了减水河道最小生态流量,得出为满足减水河段鱼类的生存及繁衍,枯水季节猫猫滩闸址处必须保证下泄45 m3/s流量,在该流量下,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中95%... 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建成后造成坝后119 km的减水河段为例,用生态水力学法计算了减水河道最小生态流量,得出为满足减水河段鱼类的生存及繁衍,枯水季节猫猫滩闸址处必须保证下泄45 m3/s流量,在该流量下,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中95%左右河段水深、流速、水面宽、湿周率、过水断面面积、水面面积等水力因子可满足河道内鱼类的生存繁衍;水温的变化不会影响河道内鱼类的产卵;鱼类适应的缓流、急流、浅滩、深潭等水力形态的位置发生变化,数量保持不变。总的来说,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将随着河道流量的减小而减少,但种群数量将保持不变。该实例为生态水力学法计算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水河段 生态水力学法 生态基流量 雅砻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对集诱鱼水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谢春航 安瑞冬 +2 位作者 李嘉 易文敏 马卫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5-32,共8页
鱼道进口的布置方式直接影响着集诱鱼水流的水力学特性,集诱鱼水流能否被鱼类识别和适宜鱼类洄游,决定着诱鱼效果,是整个鱼道工程成败的关键。本文提出两种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分别布置于闸墩旁和集诱鱼通道旁。为说明不同的鱼道进口布置... 鱼道进口的布置方式直接影响着集诱鱼水流的水力学特性,集诱鱼水流能否被鱼类识别和适宜鱼类洄游,决定着诱鱼效果,是整个鱼道工程成败的关键。本文提出两种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分别布置于闸墩旁和集诱鱼通道旁。为说明不同的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对集诱鱼水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标准k-ε3维紊流模型和VOF模型,对两种布置方式进行了3维数值模拟,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布置方式集诱鱼水流的流态、流速、流速适宜区宽度和紊动能表明:在集诱鱼通道布置方式下,集诱鱼水流流速更小,下游靠边最大流速减小1.0 m/s;流速适宜区(0.70~1.41 m/s)横向宽度更大,最大横向宽度增大3.0 m;水流紊动能更小,鱼道进口处最大紊动能减小0.60 m^2/s^2。集诱鱼通道布置方式下的水流具有更适宜鱼类洄游的水力学特性,能更有效地吸引并引导鱼类洄游上溯,找到鱼道进口,可为鱼道进口布置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进口 集诱鱼水流 水力学特性 K-Ε紊流模型 V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形阶梯溢洪道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余飞 张建民 +3 位作者 聂境 石旭芳 汪旭 张永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72,共4页
针对V形阶梯溢洪道在大单宽流量下运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坡比为1∶2的V形阶梯溢洪道在不同单宽流量时的流态、时均压强、消能率等水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同一阶梯的不同位置,漩涡的强度不同,越靠近中轴线漩涡强度越小;阶梯水平面上... 针对V形阶梯溢洪道在大单宽流量下运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坡比为1∶2的V形阶梯溢洪道在不同单宽流量时的流态、时均压强、消能率等水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同一阶梯的不同位置,漩涡的强度不同,越靠近中轴线漩涡强度越小;阶梯水平面上的负压区集中于靠近边墙的凹角处,中轴线附近无负压;阶梯竖直面上,凹角处时均压强最大;消能率较高,且适应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阶梯溢洪道 流态 时均压强 消能 试验研究 漩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水力学中紊流数学模型的应用及改进(Ⅱ) 被引量:4
6
作者 戴会超 许唯临 +1 位作者 高季章 王玲玲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4期54-57,共4页
介绍了采用紊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解决几类典型的高坝水力学问题:(1)水垫塘三元典型流态模拟、水垫塘水体消能分区;(2)具有未知底边界的冲刷坑水流模拟;(3)洞塞消能、竖井旋流式消能和龙抬头式泄洪洞反弧段的流场模拟;(4... 介绍了采用紊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解决几类典型的高坝水力学问题:(1)水垫塘三元典型流态模拟、水垫塘水体消能分区;(2)具有未知底边界的冲刷坑水流模拟;(3)洞塞消能、竖井旋流式消能和龙抬头式泄洪洞反弧段的流场模拟;(4)掺气挑坎形成的高紊动掺气水流的流场模拟。这些问题来源于实际工程,成果也已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水力学 紊流数学模型 数值方法 改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支撑剂回流时地面流程防护的水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洪波 郭素芬 +2 位作者 伍超 杨旭 杨川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83,共2页
水力压裂工艺过程中 ,裂缝中压力梯度的变化会造成支撑剂回流现象 ,这势必对地面流程造成严重的冲蚀破坏。文章在了解多种地面流程防护措施的基础上 ,采用水力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在节流油嘴上游高压低速区重力沉砂的方法。此外 ,... 水力压裂工艺过程中 ,裂缝中压力梯度的变化会造成支撑剂回流现象 ,这势必对地面流程造成严重的冲蚀破坏。文章在了解多种地面流程防护措施的基础上 ,采用水力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在节流油嘴上游高压低速区重力沉砂的方法。此外 ,还介绍了一种有效分离固体颗粒的装置———砂粒捕集器的设计思路和原理。装置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此种方法能除去天然气以及携砂液中的支撑剂 ,实现对地面流程的有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支撑剂 地面流程 防护 水力学 回流现象 砂粒捕集器 油田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水力学中紊流数学模型的应用与改进(Ⅰ) 被引量:2
8
作者 戴会超 许唯临 +1 位作者 高季章 王玲玲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3期44-47,81,共5页
对高坝紊流数值模拟中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特别是介绍了不规则动边界如自由表面和具有未知底部边界的冲刷坑的模拟跟踪技术、正交与非正交网格生成技术、两相流包括水-气两相和固-液两相紊流模拟中的关键技术,指出紊流数值模... 对高坝紊流数值模拟中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特别是介绍了不规则动边界如自由表面和具有未知底部边界的冲刷坑的模拟跟踪技术、正交与非正交网格生成技术、两相流包括水-气两相和固-液两相紊流模拟中的关键技术,指出紊流数值模拟技术将在高坝水力学问题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水力学 紊流模型 两相流 自由面 网格生成 复式河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基本问题研究的现状与任务 被引量:12
9
作者 曹叔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在简要回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概括了本学科当前共同关心的学科交叉、比尺效应、数模鉴定和可持续开发等基本问题。介绍了传统的和新近发展的十个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水工水力学、河流水力学、环境水力学、电站水力学... 在简要回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概括了本学科当前共同关心的学科交叉、比尺效应、数模鉴定和可持续开发等基本问题。介绍了传统的和新近发展的十个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水工水力学、河流水力学、环境水力学、电站水力学、生态水力学、海洋水力学、地下水力学、冰水力学、水力学模拟和工业水力学。对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应用水力学和地球物理水力学等领域的若干基本问题的现状与任务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河流动力学 基础理论 研究方法 发展 比尺效应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水力学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3
10
作者 许唯临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3,186,共9页
在我国高坝工程快速兴建的背景下,高坝水力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对我国近年来高坝水力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涉及消能防冲、空化空蚀、流激振动、泄洪雾化、水气二相流等多个方面。将该领域的... 在我国高坝工程快速兴建的背景下,高坝水力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对我国近年来高坝水力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涉及消能防冲、空化空蚀、流激振动、泄洪雾化、水气二相流等多个方面。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归纳为深度、广度和高度3个方向,即理论研究从宏观尺度向细观尺度深化;研究范围从坝区向流域拓展;新技术研发向进一步突出原创性和系统性提升。通过回顾与展望,总结了我国高坝水力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水力学 流场理论 细观尺度 消能防冲 空化空蚀 流激振动 水气二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过鱼设施集诱鱼进口水力学条件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廖伯文 安瑞冬 +3 位作者 李嘉 冯镜洁 易文敏 李芳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93,共7页
集诱鱼设施是高坝过鱼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进口位置的水力学条件决定了过鱼设施的过鱼效率。为了寻找河道中满足集诱鱼设施进口水力学条件的区域,本文以某高坝工程为例,根据相关调查结果,确定了7种过鱼对象,提出了集诱鱼进口所需要满... 集诱鱼设施是高坝过鱼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进口位置的水力学条件决定了过鱼设施的过鱼效率。为了寻找河道中满足集诱鱼设施进口水力学条件的区域,本文以某高坝工程为例,根据相关调查结果,确定了7种过鱼对象,提出了集诱鱼进口所需要满足的2种水力学条件,即流速范围为0.41~1.00 m/s,紊动能范围为0~0.04 m^2/s^2。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和VOF方法追踪自由液面,对过鱼季节不同机组运行条件下尾水下游1 km河道范围进行了3维紊流数值模拟,来研究河道中紊动能和流速的空间分布,并通过比尺为1:50的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不同机组运行条件下主流靠左岸一侧均存在上溯通道,河道左岸紊动能均小于0.04 m^2/s^2;从流速分布来看,满足流速条件的区域面积分别为35 732、22 659、12 201 m^2;在河道左岸存在面积为1 354 m2的区域在不同机组运行条件下能够同时满足紊动能和流速2种水力学条件,该区域能产生良好的集诱鱼水流,集诱鱼效果较好,即集诱鱼进口适宜布置该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过鱼 集诱鱼设施 进口位置 紊流数值模拟 VO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类产卵场水力学与生态水文特征的生态流量过程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韩仕清 李永 +1 位作者 梁瑞峰 李克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3,共5页
针对山区河流珍稀特有鱼类的水力生境参数定量化困难,以及单一流量的生态需水研究难以反映天然河流生态水文过程的问题,以澜沧江上游某水电站下游分布的澜沧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为目标物种,采用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根据目标物种产卵场天然... 针对山区河流珍稀特有鱼类的水力生境参数定量化困难,以及单一流量的生态需水研究难以反映天然河流生态水文过程的问题,以澜沧江上游某水电站下游分布的澜沧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为目标物种,采用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根据目标物种产卵场天然逐日流量过程资料,分析其产卵场在产卵期的水力学特征并构建生态水文指标体系,建立流速、水深适宜度曲线,提出流速、水深需求的适宜范围。并采用河道内流量增量法,结合生态水文指标体系,获得该水电站下泄的生态流量过程,为恢复类似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卵场 水力学特征 生态水文特征 生态流量过程 生态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蛮石墙式仿自然鱼道水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宁亚 安瑞冬 +3 位作者 李嘉 易文敏 谢春航 徐亚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85,9,共5页
根据某工程特点和过鱼要求,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构方案,采用标准三维紊流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三种方案的水力学特性,并用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流场、过鱼适宜性空间和紊动能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单级池室中主流流速有先减小再... 根据某工程特点和过鱼要求,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构方案,采用标准三维紊流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三种方案的水力学特性,并用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流场、过鱼适宜性空间和紊动能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单级池室中主流流速有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最大流速出现在长蛮石墙附近;主流两侧的低流速区紊动能范围为0~0.02m^2/s^2,能够形成紊动能较弱的鱼类休息区;同等长宽比时,增加底宽主流最大流速减小0.1~0.2m/s,低流速区面积相对增加5%~8%;同等长宽比和底宽时,鱼道出口的两级池室改为平坡,紊动能减小0.01m^2/s^2。研究结果为交错蛮石墙式仿自然鱼道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蛮石墙 仿自然鱼道 水力学特性 鱼类游泳能力 标准κ-ε紊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口裂腹鱼趋流行为的水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廖磊 安瑞冬 +2 位作者 李嘉 林宁亚 严忠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72,共4页
过鱼设施的过鱼效果取决于能否准确理解鱼类洄游、集群行为与水力学特性之间的响应关系,能否确定洄游路线和集群区域。以西南山区河流特有的齐口裂腹鱼为例,采用Acoustic-Doppler Velocimeter测得试验水槽的流速分布,利用视频捕捉系统... 过鱼设施的过鱼效果取决于能否准确理解鱼类洄游、集群行为与水力学特性之间的响应关系,能否确定洄游路线和集群区域。以西南山区河流特有的齐口裂腹鱼为例,采用Acoustic-Doppler Velocimeter测得试验水槽的流速分布,利用视频捕捉系统获得试验鱼的运动轨迹,将试验鱼的运动轨迹与不同水力因子(流速、紊动能、流速梯度)进行耦合,定量分析齐口裂腹鱼洄游、集群的水力学特性,并研究了与特定水力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上溯运动过程中,水流方向及流速梯度体现了鱼的趋流特性,决定了鱼的上溯运动方向,而对于局部空间内鱼的游泳运动行为,紊动能也是直接的水力影响因子。这为鱼道进口位置的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口裂腹鱼 趋流行为 水力学特性 运动轨迹 视频捕捉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多元协同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尹利 李艳玲 +1 位作者 张瀚 安慧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76,共4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优选应综合考虑施工进度、质量、投资、安全和环境等因素,才能确保决策结论的合理性和客观性。为定量考虑五因素的综合影响,提出了基于主控因子的施工多元协同优化模型,即选定主控因子,构建主控因子-多目标因子的...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优选应综合考虑施工进度、质量、投资、安全和环境等因素,才能确保决策结论的合理性和客观性。为定量考虑五因素的综合影响,提出了基于主控因子的施工多元协同优化模型,即选定主控因子,构建主控因子-多目标因子的多元关系函数,形成主控因子变化与目标因子耦联的多目标方案集,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方案优选。本文以施工进度为主控因子为例,构建了质量-进度、投资-进度、安全-进度和环境-进度的多元关系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某大坝施工方案优选,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案优选 主控因子 目标因子 多元协同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坝下集群效应对水力学条件的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芳 安瑞冬 +2 位作者 马卫忠 赵再兴 林宁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7-91,117,共6页
拦河筑坝阻隔了鱼类洄游通道,鱼类具有天然的溯流习性,会感应到主流上溯,为进行产卵、索饵和洄游在过鱼季节聚集在坝下,产生鱼类坝下集群效应。鱼类的集群行为是鱼类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影响鱼类集群的三个重要水力学条件有流速、水... 拦河筑坝阻隔了鱼类洄游通道,鱼类具有天然的溯流习性,会感应到主流上溯,为进行产卵、索饵和洄游在过鱼季节聚集在坝下,产生鱼类坝下集群效应。鱼类的集群行为是鱼类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影响鱼类集群的三个重要水力学条件有流速、水深、紊动能,为研究鱼类坝下集群效应对水力学条件的响应规律,亟须建立集群分布规律与上述三个水力学因子的相关性。采用三维湍流模型对观测时所处运行工况的坝下流域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使用观测仪器探测坝下四大家鱼分布规律,分析集群行为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表明:当流速处于0.7~0.24 m/s之间时,鱼体数量与流速呈正线性相关,且四大家鱼集群最佳流速范围为0.060~0.12 m/s;当水深值处于2.4~3.9 m之间时,鱼群数量与水深呈正线性相关关系,鱼类集群适宜水深下限值为2.8 m;当紊动能值处于0~0.001 2kg·m^2/s^2之间时,鱼体数量与紊动能有明显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当紊动能值处于0.001 5~0.004 0 kg·m^2/s^2之间时,二者成负线性相关,且鱼类集群的平均紊动能适宜范围是0.000 50~0.001 2 kg·m^2/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鱼 集群效应 紊流数值模拟 水力学 四大家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竖井泄洪洞水力学特性及泥沙输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豪锋 张建民 +4 位作者 陈学艳 王乃飞 颜晶冉 肖发新 吴云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基于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并结合VOF两相流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双涡室旋流竖井流态、流速、压力、消能、空化和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程度较好,涡室段通过掺气坎补气,掺气更加充分,降低了发生空... 基于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并结合VOF两相流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双涡室旋流竖井流态、流速、压力、消能、空化和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程度较好,涡室段通过掺气坎补气,掺气更加充分,降低了发生空蚀破坏可能性;实测消能率达到75%以上,消能效果较好;不同粒径泥沙在不同流量下在竖井底部存在泥沙淤积,使得消力井深度减小,小流量运行时淤沙最高可达到消力井深度的72%,但经过一次大洪水后泥沙被清空,淤沙高度降低为井深的1.6%,使旋流竖井保持有足够的消能水垫,不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在实际工程中,控制拦污栅大小,避免大颗粒泥沙进入泄洪洞导致拥堵,实践中可通过改变运行方式来控制消力井淤沙高度,使其有足够富裕的水垫深度来满足旋流竖井设计和正常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竖井 泥沙输移特性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侧向进流的底流消力池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南波 田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7,共3页
因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某些工程需将消力池作为电站尾水排放通道,从而导致消力池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侧向进流的现象。针对这种布置形式,结合某实际工程在1∶40的模型上对其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水流流速、尾水渠水位、水流流... 因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某些工程需将消力池作为电站尾水排放通道,从而导致消力池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侧向进流的现象。针对这种布置形式,结合某实际工程在1∶40的模型上对其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水流流速、尾水渠水位、水流流态等水力学指标,经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经济的侧向进流方式,即跌坎底流消力池+尾水涵管体型。试验结果表明,该体型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地形,还妥善解决了消能防冲与电站尾水衔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进流 底流消力池 底流消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服务价值补偿标准的构建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阳莉 李永 《水利经济》 2013年第3期24-29,74,共6页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的运行中,由于其具有服务价值而需要得到补偿,但构建客观而可行的补偿标准非常困难。建立水利水电工程服务价值补偿标准的构建模型,模型包括补偿基数与补偿系数两大主要参数,补偿基数由水利水电工程的服务价值变化...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的运行中,由于其具有服务价值而需要得到补偿,但构建客观而可行的补偿标准非常困难。建立水利水电工程服务价值补偿标准的构建模型,模型包括补偿基数与补偿系数两大主要参数,补偿基数由水利水电工程的服务价值变化量核算得到,而考虑收益方补偿能力与补偿意愿的补偿系数则根据受益方的发展指数确定,针对受益方发展指数的计算,采用了Vague集相似度量公式。以岷江上游紫坪铺水库及其受益方成都市为背景,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既能体现水利水电工程的服务价值,又考虑了补偿主体的补偿能力和意愿,所得到的补偿标准较客观而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服务价值 补偿标准 补偿系数 VAGUE集 紫坪铺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庆水库仿自然过鱼通道水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志国 安瑞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4,65,共6页
调查了永庆水库库区珍惜保护鱼类,给出了该水库过鱼设施流动指标。通过交错石块式仿自然过鱼通道局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交错石块式仿自然过鱼通道内的水力学特性,总结分析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论证表明:该交错石块式仿自然通道可满足... 调查了永庆水库库区珍惜保护鱼类,给出了该水库过鱼设施流动指标。通过交错石块式仿自然过鱼通道局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交错石块式仿自然过鱼通道内的水力学特性,总结分析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论证表明:该交错石块式仿自然通道可满足永庆水库目标鱼类的洄游需求,为仿自然过鱼通道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过鱼 仿自然过鱼通道 模型试验 水力学特性 永庆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