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8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创新人才 被引量:12
1
作者 芶立 姚亚东 +4 位作者 张萍 刘恒 张云 杨为中 黄永前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3期11-12,15,共3页
针对实行了学分制后,学校实验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立足于已有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教学的思路,建立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讨论了实施改革过程... 针对实行了学分制后,学校实验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立足于已有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教学的思路,建立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讨论了实施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学分制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材料的失效形式分析
2
作者 吴玉城 王飞 《农家科技》 2011年第S2期87-87,共1页
机件的主要失效形式状况,各种失效形式的现象主要特征,简要分析其机理及主要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金属的断裂 金属的应力腐蚀 材料的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材料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与实践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劼人 叶金文 +5 位作者 苟倩 王泽高 吴朝玲 朱建国 张云 刘颖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国家“四个面向”的重要支撑,先进材料及制造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领域。本文针对国家对材料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和传统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过度细分、实践能力偏弱、创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国家“四个面向”的重要支撑,先进材料及制造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领域。本文针对国家对材料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和传统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过度细分、实践能力偏弱、创新能力不足等局限性问题,从一流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视角出发,依托四川大学厚重基础与综合优势,结合近二十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育人改革实践,系统阐释了“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与新模式。全文宗旨在于论述如何发挥“材料科学与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全面总结了系统性多层次育人探索和教学改革,对培养理想坚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的材料类优秀本科人才的具体内涵、实施路径及育人成效进行了思路分析与案例介绍,并对进一步持续改革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孔隙率的无损测量
4
作者 王成成 林江莉 +1 位作者 陈科 尹光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12-116,共5页
传统测量孔隙率的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方法,精度得不到保证,重复性不好,对材料有损。基于弹性与孔隙率相关性的无损测量研究,以生物支架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激励技术结合有限元仿真模拟超声激励材料产生声学响应,得到了弹性模量与孔隙... 传统测量孔隙率的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方法,精度得不到保证,重复性不好,对材料有损。基于弹性与孔隙率相关性的无损测量研究,以生物支架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激励技术结合有限元仿真模拟超声激励材料产生声学响应,得到了弹性模量与孔隙率的关系。同时发现孔隙率一定,孔分布不同时,材料质心位置的偏移会影响到固有频率,从而不能保证有效杨氏模量值的单一性。进一步证明得到了质心对杨氏模量的影响:多孔模型整体对有效杨氏模量的影响等效于单个孔对杨氏模量的影响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率 无损测量 超声激励 有限元仿真 质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某高品位磁铁精矿工艺矿物学特征
5
作者 戴川 何浩 +4 位作者 陈攀 宋林 唐鸿鹄 刘宏强 孙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84-4195,共12页
超纯铁精矿(TFe质量分数≥72.0%)广泛用于制备高性能铁基材料。本文以四川某高品位磁铁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XRF)、激光粒度测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SEM-EDS)和矿物解离分析仪(MLA)等分析... 超纯铁精矿(TFe质量分数≥72.0%)广泛用于制备高性能铁基材料。本文以四川某高品位磁铁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XRF)、激光粒度测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SEM-EDS)和矿物解离分析仪(ML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该矿样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及其连生关系、矿物解离度、矿物类质同象取代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磁铁精矿中,TFe品位为69.49%,Al_(2)O_(3)和SiO_(2)质量分数分别为0.85%、1.95%;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其质量分数达到94.69%;次要含铁矿物为赤褐铁矿、菱铁矿、钛铁矿以及磁黄铁矿;磁铁矿多呈半自形或不规则粒状产出,磁铁矿整体嵌布粒度较大,变化范围大多为0.02~0.30 mm,大部分呈单体产出,其单体解离度为97.17%;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云母、磁黄铁矿,其整体嵌布粒度较大且解离度低,在后续选矿流程中必须进行磨矿作业使其与磁铁矿解离;磁黄铁矿性质与磁铁矿性质接近,分离难度较大,磁黄铁矿中的S元素对精矿品质产生不利影响;磁铁矿中存在Fe、Al类质同象,Al元素难以采用常规的物理分选脱除;磁铁矿中Fe质量分数为72.09%,理论上具有制备超纯铁精矿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超纯铁精矿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解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内嵌FeF_(2)纳米颗粒导电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正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许玉林 廖俣杰 +3 位作者 赵方州 杨屹立 陈仁钊 张永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22,共9页
转换型正极材料(FeF_(2))因高具有理论比容量、廉价与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其目前却受到本征导电性差、界面副反应与结构衰减等问题的严重制约。对此,本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负载金... 转换型正极材料(FeF_(2))因高具有理论比容量、廉价与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其目前却受到本征导电性差、界面副反应与结构衰减等问题的严重制约。对此,本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负载金属氟化物前驱体,经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后得到了内嵌FeF2纳米颗粒的导电碳纤维复合材料(FeF_(2)@NFP),并探究了针对FeF_(2)@NFP静电纺丝工艺的最佳碳化温度。在充/放电过程中,FeF_(2)@NFP的碳基质可以发挥限域作用来抑制转换反应造成的体积变化和相分离等问题,从而稳定活性物质的结构,同时导电碳纤维可以为电子传输提供“快速通道”来改善FeF_(2)的导电性。因此,FeF_(2)@NFP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0.1 A·g^(-1)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了261.55 mAh·g^(-1)的首次可逆比容量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00个循环后仍有243.20 mAh·g^(-1)的剩余可逆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9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型材料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FeF_(2)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烧结助剂无压烧结α-SiC的性能对比研究
7
作者 龙绍军 刘喆 +4 位作者 秦媛 孙超 张海明 何勇 郑继云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3-1132,共10页
基于无压烧结技术,本文以6Al_(2)O_(3)-4Y_(2)O_(3)、2MgO-2Al_(2)O_(3)-5SiO_(2)、3Al_(2)O_(3)-2SiO_(2)和B4C为烧结助剂,开展了低掺量烧结助剂制备高密度碳化硅(α-SiC)的研究,对不同种类烧结助剂及烧结工艺制备的α-SiC的物相、显... 基于无压烧结技术,本文以6Al_(2)O_(3)-4Y_(2)O_(3)、2MgO-2Al_(2)O_(3)-5SiO_(2)、3Al_(2)O_(3)-2SiO_(2)和B4C为烧结助剂,开展了低掺量烧结助剂制备高密度碳化硅(α-SiC)的研究,对不同种类烧结助剂及烧结工艺制备的α-SiC的物相、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液相烧结方面,添加4.0%(质量分数)的6Al_(2)O_(3)-4Y_(2)O_(3)烧结助剂,经1850℃烧结制备的α-SiC性能最优,密度达到3.19 g·cm^(-3),但该工艺制备的α-SiC在1300℃时,弯曲强度及断裂韧性分别衰减34.9%和7.4%。在固相烧结方面,添加0.3%(质量分数)的B4C烧结助剂,经2000℃烧结制备的α-SiC密度达到3.14 g·cm^(-3),在室温及1300℃时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结合DF-TEM对比分析了固相烧结及液相烧结制备的α-SiC显微组织,初步揭示了添加6Al_(2)O_(3)-4Y_(2)O_(3)、B_(4)C烧结助剂制备的α-SiC在室温及高温下的弯曲强度及断裂韧性演变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烧结α-SiC 固相烧结 液相烧结 室温力学性能 高温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辐射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8
作者 杨文锋 刘颖 +2 位作者 杨林 李德安 李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5,共4页
简述了核辐射对屏蔽材料的一般要求,综述了常用屏蔽材料的特点。指出屏蔽材料的屏蔽效果与其它性能如力学性能、耐热性及抗辐照性能之间的矛盾是屏蔽材料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指出了核辐射屏蔽材料研究进展的几个特点:(1)引入梯度... 简述了核辐射对屏蔽材料的一般要求,综述了常用屏蔽材料的特点。指出屏蔽材料的屏蔽效果与其它性能如力学性能、耐热性及抗辐照性能之间的矛盾是屏蔽材料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指出了核辐射屏蔽材料研究进展的几个特点:(1)引入梯度材料设计理论制备功能/结构一体化屏蔽材料;(2)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屏蔽材料中的合理有效利用;(3)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在新型屏蔽材料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辐射 屏蔽材料 研究进展 功能梯度材料 稀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固相法制备磷酸铁锂电池材料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恒 孙红刚 +2 位作者 周大利 张萍 尹光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4-77,共4页
采用改进的固相反应法(MSR),制得了粒子微细、粒径分布窄的LiFePO4和Li0.98Mg0.02FePO4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粒度分布仪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采用该反应条件有利于控制产物的形貌和粒... 采用改进的固相反应法(MSR),制得了粒子微细、粒径分布窄的LiFePO4和Li0.98Mg0.02FePO4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粒度分布仪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采用该反应条件有利于控制产物的形貌和粒径以及易获得Fe2+稳定的磷酸铁锂化合物。分别用LiFePO4和Li0.98Mg0.02FePO4作正极材料进行了电池的充放电等电化学实验,其结果显示,材料中锂离子的充放电平台相对锂电极电位为3.5V左右,初始放电容量超过160mAh/g,5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仅衰减5.5%,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样品具有高的比能量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68
10
作者 李彦峰 汪斌华 +3 位作者 黄婉霞 涂铭旌 王向东 王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46,共3页
本文选择了两种有代表性的无机抗菌材料 ,采用抑菌圈实验法对它们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定性研究 ,同时采用细菌总数测定法定量地测试了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性能。并探讨了它们的抗菌机理。
关键词 纳米ZNO Ag系无机抗菌剂 抗菌性能 氧化锌 抗菌机理 纳米无机抗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新材料及其器件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朱世富 赵北君 +2 位作者 王瑞林 高德友 韦永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2,共7页
本文论述了室温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新材料及其探测器的研究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分别介绍了几种主要室温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新材料晶体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探测器的制备技术,主要应用情况。结果表明:HgI2、CdZnTe和CdSe单晶体是性能... 本文论述了室温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新材料及其探测器的研究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分别介绍了几种主要室温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新材料晶体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探测器的制备技术,主要应用情况。结果表明:HgI2、CdZnTe和CdSe单晶体是性能优异的室温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新材料,用其制作的探测器,可在室温下广泛用于环境监测、核医学、工业无损检测、安全检查、核武器突防、航空航天、天体物理和高能物理等领域。因此,近年来对大尺寸高质量HgI2、CdZnTe和CdSe单晶体及其室温核辐射探测器的研究,已成为高技术新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新材料 室温核辐射探测器 制备技术 单晶体 HgI2 CDZNTE CD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改性乳胶漆的抗老化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婉霞 孙作凤 +2 位作者 吴建春 郑洪平 涂铭旌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2-206,共5页
采用纳米TiO2 和纳米ZnO分别与纳米SiO2 复合,进行 2 种复合体系改性建筑外墙乳胶漆的抗老化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纳米SiO2 与纳米TiO2 复合改性乳胶漆的抗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而纳米SiO2 与纳米 ZnO复合改性乳胶漆的抗老化性能的提高... 采用纳米TiO2 和纳米ZnO分别与纳米SiO2 复合,进行 2 种复合体系改性建筑外墙乳胶漆的抗老化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纳米SiO2 与纳米TiO2 复合改性乳胶漆的抗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而纳米SiO2 与纳米 ZnO复合改性乳胶漆的抗老化性能的提高并不明显.对纳米TiO2、纳米ZnO、纳米SiO2 及复合粉体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纳米TiO2 与纳米SiO2 复合改性乳胶漆的紫外光吸收率达到 93%以上,可以有效地发挥紫外吸收作用,从而提高其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老化性能 材料改性 纳米复合 纳米SIO2 纳米TiO2 纳米ZNO 可见光吸收光谱 复合改性 外墙乳胶漆 性能比较 复合体系 光吸收率 复合粉体 吸收作用 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印染废水脱色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郭向利 姚亚东 +4 位作者 尹光福 罗勇 卓浪 贺异昱 张磊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13-116,共4页
以一种低成本的粘土矿物--杭锦2 #土为原料,通过酸活化、碱复合、造粒、烘干、煅烧后制得了新型高效印染废水脱色材料.当脱色材料投加量为5g/L,静态作用10min后对0.1mol/L、初始pH值为10~12的三种不同性质的活性红、分散红、还原红单... 以一种低成本的粘土矿物--杭锦2 #土为原料,通过酸活化、碱复合、造粒、烘干、煅烧后制得了新型高效印染废水脱色材料.当脱色材料投加量为5g/L,静态作用10min后对0.1mol/L、初始pH值为10~12的三种不同性质的活性红、分散红、还原红单一染料废水均有90%以上的脱色率;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5%以上;经750℃煅烧后的颗粒脱色材料,经水溶液浸泡20天不散裂,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粉末脱色材料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固液难以分离以及染料无法回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锦2#土 脱色材料 印染废水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其抗老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曹建军 郭刚 +3 位作者 汪斌华 段小平 黄婉霞 涂铭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46,共4页
制备了聚丙烯 (PP) /TiO2 纳米复合材料 ,用氙灯耐气候试验机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采用紫外 -可见光光谱法分析了纳米TiO2 等粉体材料的紫外吸收性能 ;分析了PP/TiO2 纳米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并探讨了抗老化机理 ;对比研... 制备了聚丙烯 (PP) /TiO2 纳米复合材料 ,用氙灯耐气候试验机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采用紫外 -可见光光谱法分析了纳米TiO2 等粉体材料的紫外吸收性能 ;分析了PP/TiO2 纳米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并探讨了抗老化机理 ;对比研究了纯PP和PP/TiO2 纳米复合材料老化期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纳米TiO2 能赋予PP优异的耐候性能 ,延长制品的户外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 TIO2 纳米复合材料 研制 抗老化机理 聚丙烯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反射高吸收梯度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管登高 黄婉霞 +3 位作者 毛健 蒋渝 陈家钊 涂铭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6-678,共3页
 为了减少反射回空间的电磁波对电磁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本文提出了双梯度电磁屏蔽材料SFGM(shieldingfunc tionallygradientmaterials)设计的构想,来实现对频率<1GHz的电磁波的低反射高吸收。制备的镍/镍锌铁氧体/环氧树脂梯度电...  为了减少反射回空间的电磁波对电磁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本文提出了双梯度电磁屏蔽材料SFGM(shieldingfunc tionallygradientmaterials)设计的构想,来实现对频率<1GHz的电磁波的低反射高吸收。制备的镍/镍锌铁氧体/环氧树脂梯度电磁屏蔽材料,其结果表明:在频率<1GHz时,双梯度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损耗比非梯度材料平均降低了6~8dB;而吸收损耗平均提高了6~14dB。在中心吸收层的衰减常数不变时,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随吸收层厚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材料 反射损耗 吸收损耗 电磁波屏蔽材料 电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杨雪娟 刘颖 +1 位作者 李梦 涂铭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380-383,共4页
根据制备过程中金属的状态,从液相法、固相法、金属沉积法三方面介绍了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液态金属的发泡可以通过直接吹气法发泡法、金属氢化物分解发泡法来实现;固态金属可以通过粉末冶金法、粉末发泡法、金属空心球法和金属粉... 根据制备过程中金属的状态,从液相法、固相法、金属沉积法三方面介绍了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液态金属的发泡可以通过直接吹气法发泡法、金属氢化物分解发泡法来实现;固态金属可以通过粉末冶金法、粉末发泡法、金属空心球法和金属粉末纤维烧结法来实现;与前两种不同的是,金属沉积法是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来实现的。最后,讨论了多孔金属材料在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金属材料 制备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铈掺杂纳米ZnO抗菌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玲 毛健 +3 位作者 侯廷红 张小丽 王彬 涂铭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7,共3页
 采用纳米ZnO为载体,按照不同掺杂比例制备了复合无机抗菌剂 Ce4+/ZnO,采用抑菌圈实验和最小抑菌浓度实验来检测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掺杂稀土Ce4+明显提高了纳米 ZnO的抗菌性。通过对ZnO白样和Ce4+/ZnO试样的XRD测试, 结果表明 Ce4+...  采用纳米ZnO为载体,按照不同掺杂比例制备了复合无机抗菌剂 Ce4+/ZnO,采用抑菌圈实验和最小抑菌浓度实验来检测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掺杂稀土Ce4+明显提高了纳米 ZnO的抗菌性。通过对ZnO白样和Ce4+/ZnO试样的XRD测试, 结果表明 Ce4+已进入 ZnO晶格,同时对复合抗菌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4+ 纳米ZNO 无机抗菌剂 抗菌性能 复合材料 铈掺杂 制备 稀土铈 晶格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硅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肖斌 周大利 +3 位作者 杨为中 欧俊 唐艳娟 陈槐卿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7-432,共6页
以磷灰石-硅灰石玻璃陶瓷(AW)粉和β-磷酸三钙(β-TCP)粉为原料.以硬脂酸为致孔剂.经模压成型、1170℃烧结制备磷灰石-硅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AW/β-TCP).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诱导耦合... 以磷灰石-硅灰石玻璃陶瓷(AW)粉和β-磷酸三钙(β-TCP)粉为原料.以硬脂酸为致孔剂.经模压成型、1170℃烧结制备磷灰石-硅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AW/β-TCP).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诱导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分析支架的晶相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生物活性和降解性.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与支架体外复合培养评价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AW/β-TCP支架材料的抗压强度达14.3MPa.孔隙率达66.9%.孔径为100-700μ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降解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硅灰石 Β-磷酸三钙 支架材料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显坤 刘颖 +2 位作者 唐杰 代君龙 胡春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5,共4页
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具有较强放射性射线的产生机理和特点,详述了防护这些射线的屏蔽材料的种类和屏蔽原理,提出了新型屏蔽材料的发展方向是研究质地轻、体积小和屏蔽效果好的纤维材料及添加稀土合金的复合材料,指出了目前屏蔽材料的研究... 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具有较强放射性射线的产生机理和特点,详述了防护这些射线的屏蔽材料的种类和屏蔽原理,提出了新型屏蔽材料的发展方向是研究质地轻、体积小和屏蔽效果好的纤维材料及添加稀土合金的复合材料,指出了目前屏蔽材料的研究方向是通过改进材料制备工艺和提高稀土元素在复合材料中所发挥的作用来增强这些材料的屏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屏蔽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铌酸盐系无铅压电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肖定全 吴文娟 +1 位作者 梁文峰 朱建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12,共12页
压电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开发极为重要。从发展角度看,无铅压电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是一项顺应"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目标"和"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趋势"、具有严... 压电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开发极为重要。从发展角度看,无铅压电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是一项顺应"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目标"和"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趋势"、具有严酷竞争性和紧迫性、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的研究课题。综合介绍了(K,Na)NbO3(KNN)系钙钛矿型铌酸盐无铅压电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包括陶瓷材料的组分设计与温度稳定性、陶瓷材料的合成制备新技术等;概括总结了KNN系无铅压电陶瓷在器件上的一些应用;分析展望了KNN系无铅压电陶瓷及器件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碱金属铌酸盐 组分设计 温度稳定性 制备技术 压电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