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闲疗愈与旅游疗愈: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振之 罗羽杉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共4页
我国政府战略性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旨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并将心理健康列为重点领域,力求对全球健康治理逻辑作出突破性探索。休闲疗愈、旅游疗愈契合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理念,皆追求全面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 我国政府战略性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旨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并将心理健康列为重点领域,力求对全球健康治理逻辑作出突破性探索。休闲疗愈、旅游疗愈契合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理念,皆追求全面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休闲中疗愈自我,休闲方式的演进是一部贯穿千年的社会文化镜像,从笙歌乐舞到元宇宙数字技术,休闲娱乐重构的游戏精神折射出人类对幸福与自由的追求。在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古之太极、冥想、静坐,今之正念、疗愈、康养,人们始终在烦忙与诗意的夹缝中寻找空间,在休闲中构筑生命美学的永恒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2030 休闲疗愈 旅游疗愈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俊 余云云 +2 位作者 胡思可 李潇涵 何默其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共23页
系统地回顾大数据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对于理解旅游研究范式的转型,响应新涌现的科学问题和实践应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Web of Science、Archive和中国知网3个数据库中的2477篇旅游大数据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1)从2010年开始,... 系统地回顾大数据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对于理解旅游研究范式的转型,响应新涌现的科学问题和实践应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Web of Science、Archive和中国知网3个数据库中的2477篇旅游大数据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1)从2010年开始,旅游大数据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长。中国研究者发表了838篇旅游大数据研究论文,占文献总量的33.83%。(2)接近50.00%的论文以会议和学位论文的形式发表,超过70.00%的文献发表在非旅游类期刊。(3)62.65%的论文利用了TripAdvisor、携程旅行网、马蜂窝等的UGC数据。(4)预测旅游需求、旅游推荐、旅游消费行为、游客流动模式、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满意度、景观评价和方法创新是当前研究聚焦的八大场景。(5)目前旅游研究领域对大数据应用方法的创新贡献不足,主要通过迁移数据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方法,结合旅游情景和数据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大数据 文献综述 游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后入川游客的动机及对四川旅游受灾情况的感知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甘露 刘燕 卢天玲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灾后旅游业的研究中,游客对受灾目的地的感知情况的实证案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汶川地震后到四川旅游的国内游客按动机进行聚类,将游客划分为观光游览、公务或商务、地震旅游和多重动机4种类型。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显示,游客对四川旅... 在灾后旅游业的研究中,游客对受灾目的地的感知情况的实证案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汶川地震后到四川旅游的国内游客按动机进行聚类,将游客划分为观光游览、公务或商务、地震旅游和多重动机4种类型。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显示,游客对四川旅游业的整体恢复状况和恢复措施具有较高的认同,对地震所产生的影响也有一定程度感知。不同类型的游客在四川旅游形象感知、旅游业地震影响感知和对四川旅游恢复措施的看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入川旅游 游客 旅游动机 影响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管理和发展——以四川北川羌城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春涛 李熙 段金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5,共5页
从自然灾害旅游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精英访谈法和游客问卷调查法,梳理以"5·12"汶川大地震遗址为核心的旅游景区的开发模式,分析各主要场所(景点)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探讨自然灾害型黑色旅游遗址的教育作用... 从自然灾害旅游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精英访谈法和游客问卷调查法,梳理以"5·12"汶川大地震遗址为核心的旅游景区的开发模式,分析各主要场所(景点)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探讨自然灾害型黑色旅游遗址的教育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游客通过游览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是难以得到放松或休闲体验;防灾减灾教育能提高游客的重游意愿,但是游客对防灾减灾教育的感知薄弱。打造多维度的旅游产品、缩小地震遗址的保存范围、革新遗址的讲解与形象是推动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教育 自然灾害旅游 目的地管理 北川羌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功能区规划--以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振之 马琳 胡海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5,共6页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游功能区规划,协助统筹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协调城乡发展的空间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功能区 规划 灾后重建 大邑起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区域的形象竞合研究--以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文 王挺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4-60,共7页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旅游形象30年来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为案例,立足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3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市场竞争,研究旅游形象的竞合关系,探讨政府、企业和社区以可持续发展链条,形成旅游形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旅游形象30年来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为案例,立足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3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市场竞争,研究旅游形象的竞合关系,探讨政府、企业和社区以可持续发展链条,形成旅游形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形象 竞合 可持续发展链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茶马古道路网系统及其文化与旅游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喇明英 徐学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8-161,共4页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我国西部连接汉藏等民族地区的综合性路网系统。川西地区是历史上茶马贸易的发祥地和茶叶主要输出地,四川境内的川甘青道、川藏道、川滇道为茶马古道路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至今保存完整,沿线文物遗存众多,民族文化多...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我国西部连接汉藏等民族地区的综合性路网系统。川西地区是历史上茶马贸易的发祥地和茶叶主要输出地,四川境内的川甘青道、川藏道、川滇道为茶马古道路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至今保存完整,沿线文物遗存众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自然生态复杂多样,是极为珍贵的线路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深入挖掘并利用好四川茶马古道的文化底蕴、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茶马古道线路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川西高原各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路网系统 线路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社区旅游背景下地方主导的全球地方化研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羊茸·哈德村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挺之 高清明 何飞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71,共14页
为了解地方主导的全球地方化机制和过程,文章构建了包括“目标-策略-过程-表征”的分析框架,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羊茸·哈德村为例对这一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1)全球地方化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过程和突破... 为了解地方主导的全球地方化机制和过程,文章构建了包括“目标-策略-过程-表征”的分析框架,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羊茸·哈德村为例对这一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1)全球地方化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过程和突破,背后存在复杂的综合的文化变迁机制;(2)全球地方化通过异质化、同质化和合法化3个平行的文化过程来实现,且这3个过程均通过文化接受度、社会-空间特征、社会仪式和群体惯习以及社会联系模式4种社会表征来体现;(3)地方主导的全球地方化能够更好地实现全球力量与地方传统之间的平衡,更容易被地方居民所接受。有鉴于此,文章建议在民族旅游开发中充分发挥地方在定义、选择和适应与全球化有关的文化、实践、制度和意义中的主动性,以便更好地协调现代商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并合理地利用政府和企业等外部力量来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开发与传统保护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旅游 全球地方化 地方 羊茸·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缘到中心:旅游背景下民族传统节日转型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玉臻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3,135,共5页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有机结合与共生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努力探索以期解决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两次转型为研究对象,指出一条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嵌合的有效途径,这条途径使民族传统节日在旅游驱动下摸索出一...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有机结合与共生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努力探索以期解决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两次转型为研究对象,指出一条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嵌合的有效途径,这条途径使民族传统节日在旅游驱动下摸索出一条生存和发展之道,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的互动发展,成为中国民族地区传统节日在旅游开发中的典范,具有代表意义。同时也为当下的热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作出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凉山彝族火把节由乡村蔓延至城市,由边缘走向中心的成长过程代表了中国未来民族地区传统节日的成长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节 旅游 民族传统文化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的社会影响——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个案调查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韫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79,共3页
传统产业的没落促使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将旅游作为地方发展的工具。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当地社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四川甲居藏寨景区为研究范围,以景区范围内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在田野... 传统产业的没落促使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将旅游作为地方发展的工具。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当地社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四川甲居藏寨景区为研究范围,以景区范围内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预先设定研究主题,选取社区主要利益相关者代表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汇总分析,从居民认知的角度探讨旅游发展时社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的社会影响 民族社区 甲居藏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柏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4-53,共10页
四川旅游人力资源尤其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严重影响到四川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四川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从健全管理与开发系统、建立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与考试培训体系、构建学习型管理组织与竞争激励机... 四川旅游人力资源尤其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严重影响到四川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四川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从健全管理与开发系统、建立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与考试培训体系、构建学习型管理组织与竞争激励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与监督机制入手,解决四川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滞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旅游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藏区农牧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阳宁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50-55,共6页
四川藏区自2008年实施"藏区农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以来,许多农牧民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替代传统生产方式的新选择。这种新语境下产生的农牧民参与旅游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 四川藏区自2008年实施"藏区农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以来,许多农牧民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替代传统生产方式的新选择。这种新语境下产生的农牧民参与旅游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农牧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关系着四川藏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藏区 农牧民参与旅游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疗愈理论:构成系统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振之 沙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7,共13页
文章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了旅游疗愈理论,构建了由“天”“地”“人”三大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以及“天人地交互效应”作用机制组成的旅游疗愈理论模型,阐述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生成机制,以及对人体健康提升的作用路径,为进一步了... 文章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了旅游疗愈理论,构建了由“天”“地”“人”三大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以及“天人地交互效应”作用机制组成的旅游疗愈理论模型,阐述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生成机制,以及对人体健康提升的作用路径,为进一步了解“天”“地”与“人”的健康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受旅游疗愈主体“人”的健康需求驱动,会产生此类“应时而宜”的康复性旅游流动,让人“远离”惯常环境中的“烦”与“身心不适”,置身于“迷人”的环境中,会产生更多的非定向注意力和健康效益,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实现健康的体魄在诗与远方遨游。该研究进一步发掘了旅游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使更多符合游客健康需求的产品供给、资源利用、空间开发成为可能,从而促进旅游学与生命科学的跨学科理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疗愈 构成系统 作用机制 康复性旅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旭煜 李如嘉 +2 位作者 程励 刘生建 熊跃武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本文根据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实地调查和走访,筛选出极高遇见率的森林食草类和雉类以及面积最大、集中成片的野生紫荆花林(Cercis chinensisBge.)等两大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分析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出了生... 本文根据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实地调查和走访,筛选出极高遇见率的森林食草类和雉类以及面积最大、集中成片的野生紫荆花林(Cercis chinensisBge.)等两大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分析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出了生态保护优先、环境教育、游客容量动态控制、引导和培育生态旅游目标市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五个原则和“牛羚山岗、紫荆花谷、自然殿堂、休闲胜地-牛羚(Budorcas taxicolor)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旅游主题定位,以及分区管理和利用、生态旅游产品价格和营销、游客环境教育、游客影响监测、游客数量动态控制、生态旅游管理和经营等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发展 战略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多尺度空间行为模式挖掘与仿真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佳淇 王胜宏 +1 位作者 王圣斌 刘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8,共15页
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命题。针对长征沿线多尺度红色旅游空间行为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地理学在人类闲暇活动空间和行为决策方面的理论,还可以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空间结构规划、旅游线路优化等实践需求提供支... 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命题。针对长征沿线多尺度红色旅游空间行为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地理学在人类闲暇活动空间和行为决策方面的理论,还可以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空间结构规划、旅游线路优化等实践需求提供支撑。文章获取了2012—2022年长征沿线红色旅游轨迹1 576 093条,运用无监督学习模型分别从大、中、小尺度挖掘红色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通过仿真模拟分析评估模式韧性。主要结论有:1)长征沿线红色旅游活动尺度越大模式越少,大、中、小尺度下分别形成了17种、56种和81种红色旅游模式;2)长征沿线已形成8个主要的联动区域,大尺度下主要为2~4个省份间的联动,中尺度下以3~6个城市间的联动为主,小尺度下则表现为1~3个长征相关红色旅游景区联动特征;3)模式网络韧性来看,中尺度模式>小尺度模式>大尺度模式,中小尺度的模式间韧性差异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行为模式 模式网络韧性 红色旅游 长征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想象激发与实地旅游意愿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郑春晖 张佳 朱佳乐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40,共14页
想象致力于沟通过去和展示未来,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依靠想象和技术来营销旅游梦想,但现有虚拟旅游研究尚未厘清数字技术激发旅游想象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文章围绕想象在虚拟旅游体验中的核心地位,以秦始皇帝陵数字博物馆为研究案例,... 想象致力于沟通过去和展示未来,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依靠想象和技术来营销旅游梦想,但现有虚拟旅游研究尚未厘清数字技术激发旅游想象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文章围绕想象在虚拟旅游体验中的核心地位,以秦始皇帝陵数字博物馆为研究案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如何激发旅游者的想象,旅游者又如何通过想象实现自身与文化遗产的联结,进而影响自身行为。研究发现:1)PLS-SEM的分析结果揭示了前因条件之间的作用关系:虚拟旅游特征(内容质量、易用性和交互性)能显著激发想象,想象则在直接正向影响实地旅游意愿的同时,又通过学习获益这一中介变量对其产生间接正向影响;2)fsQCA的分析结果得出了引致高实地旅游意愿的两组前因构型(内容质量组和想象组)和两个核心变量(易用性和学习获益)。其中,内容质量组的一致性最高。研究为推进虚拟旅游新场景打造、文化与旅游资源“活起来”以及线上线下旅游消费实现优势互补和融合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旅游 想象 学习获益 旅游意愿 秦始皇帝陵数字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向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励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4-47,共4页
县域旅游的走红出圈虽然具有偶然性,但也是中央和地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实施的必然结果,客观上起到了提振消费、鼓舞民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把握技术创新、市场“下沉”、要素回流的机遇,也要面对资金不足、环... 县域旅游的走红出圈虽然具有偶然性,但也是中央和地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实施的必然结果,客观上起到了提振消费、鼓舞民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把握技术创新、市场“下沉”、要素回流的机遇,也要面对资金不足、环境脆弱、流量短暂、市场消费力不足的挑战。当下,县域旅游还需着眼长期再出发,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进一步扩大县域旅游投资增量、加强数智化建设、打开融合发展新局面、促进发展成果共享、推进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旅游 新动态 新挑战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旅游网络地位对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份额分散化的影响
18
作者 邵雨虹 李志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8,共18页
分散供应/需求风险是国际旅游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维持相对稳定的收益。文章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利用2005—2018年全球40个报告国和77个伙伴国的数... 分散供应/需求风险是国际旅游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维持相对稳定的收益。文章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利用2005—2018年全球40个报告国和77个伙伴国的数据,分别从出境游和入境游两个方面检验国家在国际旅游流网络中的网络地位对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份额分散化的影响,以及国家对现有国际旅游市场的依赖程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位于核心旅游网络地位的客源国更能利用网络优势分散其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市场份额;2)位于核心旅游网络地位的目的地国更能基于网络优势分散其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份额;3)客源国对现有出境游市场的依赖性会削弱其旅游网络地位对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市场份额的分散作用,而目的地国对现有入境游市场的依赖性没有明显影响其旅游网络地位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4)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发达国家旅游网络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分散其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目的地国或客源国的旅游服务贸易进口或出口市场份额,而发达国家对同为发达国家的目的地国的市场依赖性将对该过程形成阻碍。此外,客源国旅游网络地位的提高对位于不同大洲的目的地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份额产生分散作用,而客源国对这部分目的地国的市场依赖性会对该过程产生阻碍。目的地国旅游网络地位的提高有助于调整对位于相同或不同大洲的客源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份额。该研究为国家合理调整国际旅游关系结构和分散供需层面风险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地位 国际旅游 旅游服务贸易 市场份额分散化 市场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疗愈与健康中国”专栏组稿说明
19
作者 杨振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4,共1页
旅游业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老龄化等国家战略需求,及时响应人民生命质量提升的旅游新需求,本期特推出“旅游疗愈与健康中国”专栏。
关键词 国家战略需求 质量提升 旅游业 健康中国建设 幸福感 美好生活 疗愈 专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杨振之 胡海霞 +1 位作者 黄学军 刘禄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0-55,共6页
网络化经营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旅游电子商务将得到迅猛发展。目前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着过度依赖资本营运以及支付手段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其发展困难重重。除了在企业、组织等用户中存在着较大的市场空间外 ,旅游电... 网络化经营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旅游电子商务将得到迅猛发展。目前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着过度依赖资本营运以及支付手段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其发展困难重重。除了在企业、组织等用户中存在着较大的市场空间外 ,旅游电子商务还应该更多地关注 18— 4 0岁年龄段的群体和散客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旅游业 旅游电子商务市场 市场分析 散客市场 市场需求 旅游网站 市场定位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