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流行新词语的超常组合及其语用理据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文全 曹敏 《语言科学》 2003年第2期66-72,共7页
“注水学术”、“铿锵玫瑰”、“帽子戏法”等“定+中”超常组合频繁出现于各类媒体,大大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现代汉语词库。本文旨在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探讨其构成的合理性,以加深对语言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 偏离 经济原则 修辞 心理 文化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国时期代词“汝”和“尔”的格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军 李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4-127,共4页
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 ,历时与共时对比 ,对学术界存在争议的人称代词“汝”和“尔”的“格”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三国时期二者在“格”上的变化 :它们都可用于主、宾、领格 ,除个别文献外 ,“汝”三格的频率和比例均高于“尔”,先... 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 ,历时与共时对比 ,对学术界存在争议的人称代词“汝”和“尔”的“格”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三国时期二者在“格”上的变化 :它们都可用于主、宾、领格 ,除个别文献外 ,“汝”三格的频率和比例均高于“尔”,先秦汉语里“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人称代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采与审美现代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黎霞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6-17,共2页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的一种特殊的样式 ,与尼采的思想息息相关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和“偶像的黄昏”打开了现代反叛思潮的闸门 ,而他的“上帝之死”又为审美现代性注入了深刻的问题意识和理论重负。
关键词 尼采 审美现代性 价值重估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韵:审美的和谐极致——“韵”概念泛化的内部因素考查
4
作者 杨吉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从字源学上说,"韵"同"均"、"钧",为古代的乐器,训为"韵,和也",即指和谐的乐音。这种和谐的乐音是在阴阳二气交互运动的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由"声"到"音"及至"乐"... 从字源学上说,"韵"同"均"、"钧",为古代的乐器,训为"韵,和也",即指和谐的乐音。这种和谐的乐音是在阴阳二气交互运动的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由"声"到"音"及至"乐"的形成过程所体现出来的"和谐"内在意味,使"韵"体现出一种审美的和谐极致之诗性文化气质特征。"韵"的形成机制及其所遵循的音声之道使它由原始的音乐领域拓展至书画、诗文乃至人物品藻等审美领域,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最具包容性的美学范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音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