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信息、媒介与新闻观念更新 |
董天策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2
|
论“支票簿新闻” |
黄顺铭
|
《当代传播》
|
2003 |
3
|
|
3
|
中国电视与世界传媒携手明天——第六届四川电视节“国际电视发展研讨会”纪要 |
殷俊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4
|
对加强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
李长惠
王研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5
|
试论区域传播学 |
张生祥
何晶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2 |
5
|
|
6
|
一个历史的维度——美国媒介批评著作概况 |
黄顺铭
谭舒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1 |
3
|
|
7
|
相互背景下的传统媒体与因特网生存逻辑 |
黄顺铭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8
|
网络读者书评是策划营销图书的重要依据 |
操慧
李虹霞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9
|
足球女记者成为另类风景——论女性传播者在十强赛报道中的角色错位现象 |
罗婕
|
《当代传播》
|
2002 |
13
|
|
10
|
政治仪式中的媒介权力——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竞选的影响 |
叶琦
|
《当代传播》
|
2001 |
6
|
|
11
|
政治仪式中的媒介权力──大众传媒对美国总统竞选的影响 |
叶琦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2
|
当代广告传播中的意识形态 |
杨婧岚
|
《当代传播》
|
2002 |
6
|
|
13
|
弱势样态:因特网舆论功能的环境描述 |
梁蓬飞
|
《当代传播》
|
2002 |
8
|
|
14
|
媒介的负功能——由“张君案”报道引发的思考 |
陈翔
|
《当代传播》
|
2002 |
4
|
|
15
|
是购并游戏还是市场整合?——阳光卫视“登陆”新浪的冷透视 |
王炎龙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6
|
提升西部电视经济报道初探 |
秦丽
|
《当代传播》
|
2003 |
1
|
|
17
|
从媒介文化的角度解析晚报文化的涵义 |
操慧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8
|
关于互联网存在本质的思考 |
刘雪梅
|
《当代传播》
|
2000 |
2
|
|
19
|
周报——报业市场新增长点 |
李华林
|
《当代传播》
|
2002 |
0 |
|
20
|
我国都市报的前景分析 |
陈四四
|
《当代传播》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