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马睿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7-93,共7页
-
文摘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如何加强中国文学批评的主体性,这是当前学术界思考的重要问题。其中,如何清理、分析和估价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与术语则可以说是这一理论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对自己的理论的骨架与元素——概念体系作出新的审视与考察,才能够有效地说明我们已经走过的批评之路究竟是什么,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成就与问题,而这些概念体系所构成的理论大厦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可靠的,在何种意义上又充满了锈迹甚至裂隙?总之,一个经过检查了的过去才是通向未来的坚实的基础。本期刊发的这一组笔谈是李怡教授目前正在发起的学术重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参与这一系列讨论的还有国内其他的学术刊物。
-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19世纪末
知识领域
中国文化
现代汉语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列菲伏尔的消费文化符号学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傅其林
赵修翠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四川理工学院中文系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1-195,共5页
-
文摘
20世纪的法国符号学研究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在符号理论与应用方面都产生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菲伏尔从符号学的应用维度考察了当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并对之进行了批判。他揭示出当代社会与文化的符号学形态特征,这表现为元语言的突出性,语义学领域向信号的转变以及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的变化等方面。通过分析符号与消费意识形态、恐怖主义的复杂纠葛,列菲伏尔反思了从语言符号视角进行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
关键词
列菲伏尔
符号学
消费意识形态
恐怖主义
-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
-
题名五四时期现代长篇小说转型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思广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2-124,共3页
-
文摘
置身于“人的文学”的五四洪流中,现代长篇小说家以深刻的自我主体省察和深邃的主体表现欲望为参照系,在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双重文化的烛照中透视国民的灵魂,在追求叙述手法的多样化和强化叙述的主观色彩的同时走向文体的自觉,既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质,也使它和旧文学彻底区别开来。尽管其最初的创作实践尚缺乏深刻的艺术穿透力,文体的运用也显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它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的世界化进程迈出了新的步伐。
-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长篇小说
双重视角
文体意识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