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博图与汉墓之仙境隐喻 被引量:12
1
作者 姜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5,共8页
汉墓画像所见的六博图,是葬仪中用以对墓室进行时空仙化定性的符号,象征着墓室的另类时空属性;六博图之所在即仙界之所在。死后进入六博图所标识的空间,即是抵达异于人世的仙境时间结构之中。六博图是汉墓用以构造其生命转换功能的信仰... 汉墓画像所见的六博图,是葬仪中用以对墓室进行时空仙化定性的符号,象征着墓室的另类时空属性;六博图之所在即仙界之所在。死后进入六博图所标识的空间,即是抵达异于人世的仙境时间结构之中。六博图是汉墓用以构造其生命转换功能的信仰符号之一,是汉人寻求某种特殊时空通道("洞")的一种历史呈现:仙界一刹、人间千年。汉墓六博信仰蕴涵着王质烂柯仙话、洞窟和洞天福地信仰的早期渊源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六博图 洞穴信仰 洞天福地 仙界时空 仪式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观、坐忘与居敬——三教的身心技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三浦国雄 连凡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5-38,共14页
儒释道三教在收心法的层面上的居敬、止观、坐忘三种身心修养工夫存在结构及思想上的关联。首先在智顗的天台止观中,止(定)是指向心之内境的静止意识,观(慧)是朝向外境的观察意识。其次在司马承祯的坐忘论里,虽受天台止观的影响,但将观... 儒释道三教在收心法的层面上的居敬、止观、坐忘三种身心修养工夫存在结构及思想上的关联。首先在智顗的天台止观中,止(定)是指向心之内境的静止意识,观(慧)是朝向外境的观察意识。其次在司马承祯的坐忘论里,虽受天台止观的影响,但将观与心之收敛(止)合一了。最后朱子学中的居敬穷理说在心理构造上与天台止观说相通,止观中的坐禅也成了道学家的静坐法。但理气二元论的立场决定了道学中必须将养生法与收心法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观 坐忘 居敬 三教 身心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似帅蜀与南宋初年川陕军政
3
作者 陈希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62-71,共10页
绍兴二年末,南宋中央宣布召回张浚,以王似出掌川陕宣抚司。张浚之所以被召还,除以往研究所强调的地方权力过分集中外,还在于他与朝廷在川陕战区攻守战略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王似具备丰富的地方大员任职经验,政治上又非张浚“私人”,加... 绍兴二年末,南宋中央宣布召回张浚,以王似出掌川陕宣抚司。张浚之所以被召还,除以往研究所强调的地方权力过分集中外,还在于他与朝廷在川陕战区攻守战略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王似具备丰富的地方大员任职经验,政治上又非张浚“私人”,加之其“镇重宽厚”“能坚守”的特质颇符合宋廷对川陕的收缩防御战略,这些都成为他继掌宣司的重要因素。王似帅蜀后,充分继承张浚遗留下的财政、军队人事格局;至于蜀口三大将的屯驻格局,则明显呈现战略收缩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川陕 张浚 王似 战略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