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六博图与汉墓之仙境隐喻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姜生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5,共8页
-
文摘
汉墓画像所见的六博图,是葬仪中用以对墓室进行时空仙化定性的符号,象征着墓室的另类时空属性;六博图之所在即仙界之所在。死后进入六博图所标识的空间,即是抵达异于人世的仙境时间结构之中。六博图是汉墓用以构造其生命转换功能的信仰符号之一,是汉人寻求某种特殊时空通道("洞")的一种历史呈现:仙界一刹、人间千年。汉墓六博信仰蕴涵着王质烂柯仙话、洞窟和洞天福地信仰的早期渊源形态。
-
关键词
汉墓
六博图
洞穴信仰
洞天福地
仙界时空
仪式话语
-
Keywords
Han tombs
Liubo (六博)
belief in cave
cave and earthly paradise
celestial space - time
ceremonial discourse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止观、坐忘与居敬——三教的身心技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三浦国雄
连凡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5-38,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7FZX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20014)
-
文摘
儒释道三教在收心法的层面上的居敬、止观、坐忘三种身心修养工夫存在结构及思想上的关联。首先在智顗的天台止观中,止(定)是指向心之内境的静止意识,观(慧)是朝向外境的观察意识。其次在司马承祯的坐忘论里,虽受天台止观的影响,但将观与心之收敛(止)合一了。最后朱子学中的居敬穷理说在心理构造上与天台止观说相通,止观中的坐禅也成了道学家的静坐法。但理气二元论的立场决定了道学中必须将养生法与收心法区分开来。
-
关键词
止观
坐忘
居敬
三教
身心技法
-
Keywords
Zhiguan
Zuowang
Jujing
three thoughts
the technique of body and mind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王似帅蜀与南宋初年川陕军政
- 3
-
-
作者
陈希丰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62-71,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南宋边防格局的形成与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9XZS007)。
-
文摘
绍兴二年末,南宋中央宣布召回张浚,以王似出掌川陕宣抚司。张浚之所以被召还,除以往研究所强调的地方权力过分集中外,还在于他与朝廷在川陕战区攻守战略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王似具备丰富的地方大员任职经验,政治上又非张浚“私人”,加之其“镇重宽厚”“能坚守”的特质颇符合宋廷对川陕的收缩防御战略,这些都成为他继掌宣司的重要因素。王似帅蜀后,充分继承张浚遗留下的财政、军队人事格局;至于蜀口三大将的屯驻格局,则明显呈现战略收缩态势。
-
关键词
南宋
川陕
张浚
王似
战略收缩
-
Keywords
Southern Song Dynasty
Sichuan-Shaanxi
Zhang Jun
Wang Si
strategic contraction
-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