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动持续时间对阻尼折减系数的影响
1
作者 喻永杰 李弢 +2 位作者 戴靠山 杨毅坚 吴孟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基于单自由度体系中不同阻尼比水平的反应谱分析,该文研究了地震动持续时间对阻尼折减系数的影响。选择显著持时(D S5-95)作为衡量地震动持时的指标。通过使用84对长持时组(long-duration,LD)和短持时组(short-duration,SD)频谱等效的... 基于单自由度体系中不同阻尼比水平的反应谱分析,该文研究了地震动持续时间对阻尼折减系数的影响。选择显著持时(D S5-95)作为衡量地震动持时的指标。通过使用84对长持时组(long-duration,LD)和短持时组(short-duration,SD)频谱等效的地震动记录,可以将地震动持时与其加速度反应谱形状的影响解耦。通过在不同阻尼比水平下反应谱分析结果计算得出LD组与SD组在自振周期0~6 s范围内的平均阻尼折减系数,定量分析阻尼比、自振周期以及D S5-95对阻尼折减系数的影响。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一个考虑地震动持时影响的阻尼折减系数回归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回归参数。结果表明,对于弹性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动持时对阻尼折减系数的影响与自振周期和阻尼比有关。在短周期范围内,D S5-95对阻尼折减系数没有显著影响;然而,在长周期范围内,阻尼折减系数会随着D S5-95的增长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持续时间 阻尼折减系数 显著持时 反应谱 非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看钢柱脚节点的近期研究
2
作者 王斌 唐懿 陈鹏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共9页
钢柱脚节点是钢框架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连接部位,其承担着将结构上部荷载传递到基础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抵御水平地震作用所引起的弯矩与剪力。由于柱脚节点性能对上部结构的整体响应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针对钢柱脚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近年... 钢柱脚节点是钢框架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连接部位,其承担着将结构上部荷载传递到基础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抵御水平地震作用所引起的弯矩与剪力。由于柱脚节点性能对上部结构的整体响应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针对钢柱脚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2024年6月30日至7月5日,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来自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的4250位专家和学者介绍了他们在地震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次大会共组织了161场专题报告,其中与钢柱脚抗震性能相关的研究内容分布在不同的专题中,主要包括传统钢柱脚的优化设计,柱脚连接形式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和抗震韧性提升柱脚等方面内容。对本次大会中所发表的关于钢柱脚抗震性能的研究进行分类,对设计理论、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钢柱脚节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外露式柱脚 埋入式柱脚 抗震韧性提升柱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偏心椭圆孔板的应力集中系数表达式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林 向宇 王启智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先用半解析半经验的方法推导出拉伸中心椭圆孔有限宽板应力集中系数的显式表达式.将其计算结果和Durelli的光弹性实验结果、Isida公式以及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可知,新推导公式的精度较高,且适用范围更广.再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拉伸偏心椭... 先用半解析半经验的方法推导出拉伸中心椭圆孔有限宽板应力集中系数的显式表达式.将其计算结果和Durelli的光弹性实验结果、Isida公式以及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可知,新推导公式的精度较高,且适用范围更广.再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拉伸偏心椭圆孔板应力集中系数的显式表达式.经与Isida的公式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可知,该公式适用范围更广、精度更高.当偏心距在一定范围内,误差小于8%.根据应力集中系数与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由已得到的应力集中系数得出拉伸中心裂纹有限宽板和拉伸偏心裂纹板的应力强度因子.经与已有公式以及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可知,该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也有足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集中系数 显式表达式 偏心椭圆孔 中心椭圆孔 拉伸有限宽板 半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动力系统精细积分下的显式级数解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金桥 于建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4-27,共4页
基于钟万勰等提出的指数矩阵精细算法 ,对n维未知向量v的一阶微分方程 v=Hv +f(v ,t)进行求解 ,其中Hv和f(v ,t)分别是右端项的线性齐次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将非线性部分在所论时刻tk处展成t-tk=τ的Taylor级数形式 ,并通过指数矩阵eHt... 基于钟万勰等提出的指数矩阵精细算法 ,对n维未知向量v的一阶微分方程 v=Hv +f(v ,t)进行求解 ,其中Hv和f(v ,t)分别是右端项的线性齐次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将非线性部分在所论时刻tk处展成t-tk=τ的Taylor级数形式 ,并通过指数矩阵eHt 及其精细算法对状态方程直接积分 ,推导出状态方程的级数形式闭合解 ,此解的精度易于控制。算法不需对矩阵 [H]求逆 ,数值计算的稳定性及效率均可确保 ,对大型问题计算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数值积分 非线性动力方程 精细积分法 指数矩阵 显式级数 非线性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半无限圆孔板应力集中系数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启智 戴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9,共5页
用近似解析方法推出了拉伸半无限圆孔板孔边最大应力集中系数的显式表达式 ,此式不但形式简单而且具有良好的精度。对该式的精度验证采用两条路径 :1)与应力集中系数手册结果 (无显式表达式 ,只有曲线 )比较 ;2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 ... 用近似解析方法推出了拉伸半无限圆孔板孔边最大应力集中系数的显式表达式 ,此式不但形式简单而且具有良好的精度。对该式的精度验证采用两条路径 :1)与应力集中系数手册结果 (无显式表达式 ,只有曲线 )比较 ;2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 ,所推公式 (当d/a≥ 1.2 ) 的精度得到证实。同时应该指出 ,Jeffery给出的仅有的几个具体理论值在圆孔比较靠近直线边界时误差较大 ,但至今Jeffery的结果仍被当成经典数据或准确值被引用 ,本文的工作支持西田正孝编著的应力集中系数手册认为Jeffery解“有错误”的指正。此外 ,分别用Koiter的近似解析方法和有限元法证实 ,采用本文新定义的应力集中系数 (即用最大应力点所在的邻近一侧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为基准应力 ) ,当圆孔非常靠近直线边界 (1<d/a <1.2 ) 时有一个极限值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半无限圆孔板 应力集中系数 显式表达式 定义 极限值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铁站基坑工程施工过程的场地土参数动态反演 被引量:6
6
作者 谢凌志 李胤铎 +1 位作者 林旭明 熊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6,共8页
为了高效准确地反演出用于基坑工程数值模拟计算的场地土参数,以某地铁站工程的大量现场监测资料为基础,基于位移反分析思想,以基坑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最大位移为目标函数,借鉴单变量优化计算过程,将多变量对目标函数影响用权系数表达,... 为了高效准确地反演出用于基坑工程数值模拟计算的场地土参数,以某地铁站工程的大量现场监测资料为基础,基于位移反分析思想,以基坑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最大位移为目标函数,借鉴单变量优化计算过程,将多变量对目标函数影响用权系数表达,结合二分法进行区间优化逼近,利用3维有限元法对复杂地质条件的场地土参数进行反演,提高了反分析的计算效率,并将反演所得场地土参数用于数值计算,得到了与实际监测数据基本吻合的地下连续墙位移变形值、临时钢支撑内力值等计算结果,验证了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反分析 弹性模量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带圆孔的有限宽板的动态应力集中系数的迭加积分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宋小林 王启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97,共4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先求出系统在单位脉冲或者单位阶跃的作用下的响应 (即动应力集中系数 ),进而利用离散卷积或Duhamel积分,就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到系统在同一类型的任意荷载下的响应。对同一构形结构不必对每种荷载都反复进行有限元分析,... 基于有限元分析,先求出系统在单位脉冲或者单位阶跃的作用下的响应 (即动应力集中系数 ),进而利用离散卷积或Duhamel积分,就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到系统在同一类型的任意荷载下的响应。对同一构形结构不必对每种荷载都反复进行有限元分析,极大地节省了时间,而且可以得到非常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应力集中系数 迭加积分法 卷积 Duhamel积分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塔筒环法兰连接结构型高强铆钉的疲劳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樊轲 戴靠山 +2 位作者 衡俊霖 王睿 廖光明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1,共11页
结构型高强铆钉具有预紧力稳定、防松性能优异、抗疲劳和抗延迟断裂能力强等优点,有望取代目前风电塔筒环法兰连接采用的高强螺栓,但其在法兰中的疲劳性能尚待相关研究检验。针对采用结构型高强铆钉的环法兰连接,开展对照性模型疲劳试... 结构型高强铆钉具有预紧力稳定、防松性能优异、抗疲劳和抗延迟断裂能力强等优点,有望取代目前风电塔筒环法兰连接采用的高强螺栓,但其在法兰中的疲劳性能尚待相关研究检验。针对采用结构型高强铆钉的环法兰连接,开展对照性模型疲劳试验和精细化数值分析,探究其疲劳特性与劣化机理。基于环法兰荷载传递特征,在静载拉伸试验的基础上,开展12件模型试件的疲劳试验,包含高强螺栓和高强铆钉试件各6件;结合基于局部应变的SWT疲劳评价方法,开展精细化多尺度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两类试件的疲劳失效均易见于第一扣螺纹处;在200万次加载循环下,高强铆钉试件的平均等效疲劳强度为68.9MPa,较高强螺栓的52.1MPa提高约32.2%;由于高强铆钉与套环间的螺纹更加平缓且内、外螺纹间接触面积更大,更能有效降低螺纹根部应力集中,提升抗疲劳性能。对采用结构型高强铆钉的环法兰连接进行疲劳验算时,铆钉疲劳强度等级可取为FAT 56,配合指数常数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塔筒 环法兰连接 结构型高强铆钉 高强螺栓 疲劳性能 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形切槽梁的应力集中系数及材料测试新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启智 鄢定保 罗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2期3096-3102,3411,共8页
用有限元分析得到单边U形切槽梁纯弯曲的应力集中系数,该应力集中系数随切槽宽度增加而急剧减小;随切槽深度增加先增加而后减小,最大值发生在切槽深度与梁高之比α=a/h=0.2附近,改进和扩展了现有应力集中系数手册中的有关数据。另外对U... 用有限元分析得到单边U形切槽梁纯弯曲的应力集中系数,该应力集中系数随切槽宽度增加而急剧减小;随切槽深度增加先增加而后减小,最大值发生在切槽深度与梁高之比α=a/h=0.2附近,改进和扩展了现有应力集中系数手册中的有关数据。另外对U形切槽梁承受三点弯曲的应力集中系数在深切槽段即无量纲化切槽深度α=0.8~1.0也补充了相应数据。基于利用本文得到的U形切槽梁应力集中系数值,提出采用变化切槽根部圆角半径的纯弯曲或三点弯曲U形切槽梁,同时测试准脆性材料拉伸强度σt和断裂韧度KIC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U形切槽梁 纯弯曲 三点弯曲 应力集中系数 材料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约束混凝土柱钢管轴压刚度贡献及时效作用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李甜甜 郭云龙 耿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9,共9页
本文进行了钢管约束混凝土徐变性能试验,分析了时效作用对构件轴向变形的影响;建立并验证了钢管约束混凝土长期性能Abaqus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参数分析,系统研究了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轴压构件中钢管轴压刚度贡献,以及收缩徐变对... 本文进行了钢管约束混凝土徐变性能试验,分析了时效作用对构件轴向变形的影响;建立并验证了钢管约束混凝土长期性能Abaqus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参数分析,系统研究了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轴压构件中钢管轴压刚度贡献,以及收缩徐变对不同参数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钢管轴压刚度贡献的影响,确定了关键影响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钢管约束混凝土轴压构件中,钢管对组合构件轴压刚度贡献显著,其占截面总刚度的比例最高分别可达15.9%.长细比的提高会显著增大钢管轴压刚度,且该影响在低含钢率构件中更为显著.收缩徐变会增大小长细比构件、减小大长细比构件钢管轴压刚度,且影响幅度在高应力水平或高强度混凝土构件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 长期持荷 轴压刚度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巴西圆盘抗拉强度公式修正系数的研究
11
作者 张盛 王千红 樊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109-114,共6页
基于平面问题得出的平台巴西圆盘抗拉强度公式,并没有考虑试样形状参数和泊松比值的影响,其适用性有待于验证.结合Griffith破坏强度准则和三维有限元计算,考察了试样形状参数和泊松比值对平台巴西圆盘应力分布的影响.根据情况总共建立... 基于平面问题得出的平台巴西圆盘抗拉强度公式,并没有考虑试样形状参数和泊松比值的影响,其适用性有待于验证.结合Griffith破坏强度准则和三维有限元计算,考察了试样形状参数和泊松比值对平台巴西圆盘应力分布的影响.根据情况总共建立了54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结果分析后发现,平台巴西圆盘试样的厚度和泊松比值对其应力分布存在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有限元结果进行的多元拟合,给出了平台巴西圆盘抗拉强度公式中更加精确的修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拉强度 平台巴西圆盘 三维有限元分析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低应力循环影响的风电结构疲劳损伤模型
12
作者 戴靠山 杜航 +3 位作者 罗宇骁 熊川楠 李源 孙仲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2-530,共9页
为更精确地预测风电支撑结构焊缝与螺栓在含大量低应力循环(低于疲劳极限)的变幅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提出一种考虑低应力损伤饱和效应和强化效应的风电结构疲劳损伤评估模型。该模型在前人提出的非线性连续介质损伤力学(NLCD)模型基础... 为更精确地预测风电支撑结构焊缝与螺栓在含大量低应力循环(低于疲劳极限)的变幅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提出一种考虑低应力损伤饱和效应和强化效应的风电结构疲劳损伤评估模型。该模型在前人提出的非线性连续介质损伤力学(NLCD)模型基础上,引入新的特征变量对原有模型进行改进,对所搜集的相关高、低应力变幅疲劳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将所提模型与工程中广泛使用的Miner准则和原NLCD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低应力循环占比较高的情况下,Miner准则无法考虑低应力循环的损伤贡献而导致预测结果偏高,NLCD模型考虑到每次低应力循环的损伤无限累加而导致预测结果趋于保守。相比之下,修正模型具有更优的精度,同时能较好地预测疲劳寿命随高应力幅值、低应力幅值、高-低应力循环周次比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初步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疲劳损伤 强化效应 损伤饱和 非线性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下基础隔震网壳-支承结构的地震响应研究
13
作者 石文杰 孙贵洪 +1 位作者 钟杰 龚文琪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53,共12页
近断层速度脉冲效应往往引发建筑结构更为严重的破坏。为研究其对基础隔震网壳-支承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选取一基础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支承的双层柱面网壳作为分析对象,分别施加3组地震动:第1组为22条断层距在5~10 km之间、脉冲周期... 近断层速度脉冲效应往往引发建筑结构更为严重的破坏。为研究其对基础隔震网壳-支承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选取一基础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支承的双层柱面网壳作为分析对象,分别施加3组地震动:第1组为22条断层距在5~10 km之间、脉冲周期在0.7~3.2 s之间的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第2组为与第1组对应的去掉低频速度脉冲成分后的22条非脉冲型地震动;第3组为对第2组的地震动乘以GB/T 51408—2021《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给定的近场增大系数后的地震动。通过增量动力分析,统计对比3组地震动作用下基础隔震网壳-支承结构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速度脉冲对隔震层的位移、下部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梁柱构件轴力、结构基底反力,以及上部网壳的最大节点位移、杆件轴力、塑性杆件比例等均产生了显著的放大效应。并且,若仅采用现行标准规定的近场增大系数对地震动强度进行调整,仍不能考虑近断层低频速度脉冲成分对基础隔震网壳-支承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论可为近断层高烈度地震区基础隔震网壳-支承结构的隔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结构 基础隔震 速度脉冲 地震响应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及其风振特性研究
14
作者 唐大伦 刘仰昭 +4 位作者 戴靠山 施袁锋 蒲琼 Del ChungMing Yang David Yáez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5,共9页
为探究无叶片风力发电机的风振特性,以某3 m高、额定功率100 W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风机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获得固有模态信息,并预测其风致振动;随后,对此风机的足尺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最后,将试验结果与理论... 为探究无叶片风力发电机的风振特性,以某3 m高、额定功率100 W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风机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获得固有模态信息,并预测其风致振动;随后,对此风机的足尺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最后,将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其风致振动规律。结果表明:风机顶端横风向位移随着风速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呈现出典型的涡激振动现象,因此在高风速环境下无需考虑刹车系统等安全措施;同时,在风速稳定的情况下,风机顶端的位移时程接近标准正弦曲线,表现出稳定的风致振动;此外,风机各个方向的气动特征也大致相同,具有较好的全风向适应性,无需依赖额外的偏航系统即可应对风向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叶片风力发电机 涡激共振 风洞试验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场地基础隔震建筑减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罗翔 戴靠山 +3 位作者 吕洋 张世明 周光鑫 魏明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本文研究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SI)对多层及中高层基础隔震建筑地震需求及隔震效率的影响规律,隔震层采用LRB铅芯橡胶与LNR普通橡胶隔震支座组合,就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软土场地设置隔震层问题做探讨。提出土与... 本文研究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SI)对多层及中高层基础隔震建筑地震需求及隔震效率的影响规律,隔震层采用LRB铅芯橡胶与LNR普通橡胶隔震支座组合,就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软土场地设置隔震层问题做探讨。提出土与基础隔震结构相互作用的简化计算模型,对不同场地及隔震设计目标下的多层及中高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时程分析。研究表明:软土场地基础隔震建筑隔震层的有效隔震效率相对于硬土场地有所下降,必须通过设置具有一定规格的LRB支座来满足隔震目标。本文给出了铅芯橡胶支座极限变形需求随建筑层高及隔震目标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软土场地 LRB SSI效应 水平向减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风电塔-TMD相互作用系统减震效率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海 戴靠山 吕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6-173,共8页
建立了可以考虑土-结构地震相互作用(SSI)的某1.5 MW风电塔的简化计算模型,塔身简化为考虑剪切变形的由多个平面欧拉梁单元组成的弯剪模型,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通过离散的弹簧和阻尼器模拟。利用该模型研究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在不同场... 建立了可以考虑土-结构地震相互作用(SSI)的某1.5 MW风电塔的简化计算模型,塔身简化为考虑剪切变形的由多个平面欧拉梁单元组成的弯剪模型,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通过离散的弹簧和阻尼器模拟。利用该模型研究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在不同场地类别和地震动强度下对风电塔减震效率的影响,采用风电塔塔顶的峰值加速度减小率(PARR)和均方根加速度减小率(RARR)作为减震效率的评估指标。使用了3组人工地震动分别对应ASCE7-16中C、D和E三个场地等级的加速度反应谱,每组人工地震动由15个用SIMQKE人工生成的峰值加速度(PGA)为0.4 g的地震动组成,每个地震动按照PGA调幅从0.1 g增加到1g,考虑10种不同强度。结果表明,地震动强度越大,风电塔所处场地的土壤越软,则TMD的减震效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塔 简化模型 TMD 减震效率 S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减震结构时程分析中的输入地震记录选取
17
作者 王良 戴靠山 +4 位作者 葛庆子 李弢 任叶飞 冀昆 温瑞智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60,共10页
针对目前四川省减震设计中时程分析结果离散性较大的问题,在对《四川省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标准》编制过程中,建议设置一组具有地方区域特性的天然地震动加速度时程记录,将其作为设计人员设计完成后进行结果验算校核的地震动输入,以降低减... 针对目前四川省减震设计中时程分析结果离散性较大的问题,在对《四川省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标准》编制过程中,建议设置一组具有地方区域特性的天然地震动加速度时程记录,将其作为设计人员设计完成后进行结果验算校核的地震动输入,以降低减震结构设计中人为选择地震动的随意性,提高地方减震标准执行的实际价值。文章对比了国家规范选波和全频段选波的方法,从PEER地震数据库按相同的减震设计目标选取地震动,并利用全频段选波的方法从中国地震局的四川地区地震动记录库筛选地震动,把三类地震动输入相同的减震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对比结构响应及其变异系数(Cv),结果表明:四川组地震动时程输入下结构层间位移角离散性较小,结构响应稳定,所选择的四川地震动时程集可作为四川省减震设计验算参考波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选择 减震结构 地震动记录库 全频段方法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损失风险的建筑业态组合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法
18
作者 王健泽 查军龙 +1 位作者 戴靠山 廖光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1-652,共12页
以一座9层钢支撑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新一代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价理论对其进行了地震损失风险分析,讨论了由商业办公、零售、酒店公寓3种不同主流业态的7个建筑组合方案的地震损失差异。同时,基于遗传算法提出考虑地震损失风险和决... 以一座9层钢支撑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新一代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价理论对其进行了地震损失风险分析,讨论了由商业办公、零售、酒店公寓3种不同主流业态的7个建筑组合方案的地震损失差异。同时,基于遗传算法提出考虑地震损失风险和决策者主观意愿的最优业态组合决策方法。结果表明:该建筑结构的倒塌风险较低,50年内倒塌概率约为0.64%。选择不同业态组合方案明显影响建筑地震损失,最大相对损失差距约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损失 业态组合 商业建筑 遗传算法 倒塌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波形腹板剪切的端部固支组合梁挠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启飞 刘应该 +3 位作者 王志宇 向思杰 彭志强 曾维唯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因其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其挠度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对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的研究虽有长足的进步,但多集中于静定结构,并且端部固支的超静定结构体系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为了探讨不同支承下...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因其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其挠度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对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的研究虽有长足的进步,但多集中于静定结构,并且端部固支的超静定结构体系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为了探讨不同支承下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滑移附加挠度变化的规律,并为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在足够刚度的前提下将端部固支波形钢腹板梁简化为两端固支和一端固支一端活动铰支的端部约束条件,推导了其考虑滑移和腹板剪切变形影响时的跨中挠度计算公式,找到适用于实际桥型的挠度计算方法;基于试验梁和有限元模型对本文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端部固支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滑移附加挠度占比随剪切刚度的变化趋势显著区别于一端固定铰支一端活动铰支的抛物线型而呈线性变化;不对称约束放大了波形钢腹板组合梁腹板的剪切变形和滑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 界面滑移效应 剪切变形 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放式非结构构件地震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健泽 杨雄磊 +3 位作者 江永清 戴靠山 徐军 陈彬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7,共12页
非结构构件是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结构构件破坏常常会影响建筑震后正常使用功能,严重时造成震后建筑功能长时间中断,是影响建筑抗震韧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健康监测与遥感影像的建筑震后性态评估主要针对结构构件,未有关... 非结构构件是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结构构件破坏常常会影响建筑震后正常使用功能,严重时造成震后建筑功能长时间中断,是影响建筑抗震韧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健康监测与遥感影像的建筑震后性态评估主要针对结构构件,未有关于非结构构件震损识别的相关研究。针对监控视频中的固定式、悬吊式和浮放式非结构构件地震破坏现象的差异,该研究基于YOLOF目标检测算法的分割检测功能和Slowfast视频理解算法的时间序列建模功能,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浮放式非结构构件的响应与损伤识别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开展小型振动台试验构建浮放式非结构构件地震响应视频数据库,基于数据库对浮放式非结构构件的运动响应影像进行了损伤识别。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浮放式非结构构件的运动损伤状态识别方法可行,识别准确度达到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 损伤现象 目标检测 视频理解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