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工、贮存因素对实验动物颗粒饲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学旭 杨文 丁运萍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4期258-260,共3页
饲料颗粒化是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的重要内容,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因素很多,现就饲料加工、贮存环节中对其品质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关键词 加工因素 贮存因素 实验动物 颗粒饲料品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实验动物的法规化管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尹海林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对美国实验动物管理的模式和机制 ,有关实验动物管理的联邦法律、政府部门颁布的法规和指南 ,以及民间的实验动物认证机构 ,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对我国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美国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贮存因素对实验动物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学旭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74-175,共2页
加工、贮存因素是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制粒、烘烤、消毒、贮存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颗粒饲料要经过不同工艺条件的处理。如温度、湿度、压力、辐射 ,及存放时间 ,饲料质量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我们着重从颗粒饲料制作。
关键词 贮存因素 实验动物 颗粒饲料 加工因素 饲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学令 尹海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48-252,共5页
近年来 ,脑缺血模型在许多动物如猴、犬、大鼠、兔、猪等已复制成功 ,各种动物模型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更好的进行脑缺血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关键词 脑缺血 动物模型 四血管闭塞法 经眶入路法 血管夹闭法 医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_2肿瘤淋巴转移动物模型建立和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文 王建 +1 位作者 丁运萍 刘学旭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3-635,共3页
目的建立适用的VX2淋巴癌转移模型。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14只,对照组10只。模型组在兔右股二头肌肌腹中部注射VX_2细胞悬液0.5mL,对照组在相同位置注射0.5mL生理氯化钠溶液,观察淋巴结的变化,第28天处死动... 目的建立适用的VX2淋巴癌转移模型。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14只,对照组10只。模型组在兔右股二头肌肌腹中部注射VX_2细胞悬液0.5mL,对照组在相同位置注射0.5mL生理氯化钠溶液,观察淋巴结的变化,第28天处死动物,病理学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及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14只动物全部成瘤,成瘤率100%。腘窝淋巴结明显肿大,病理检查显示其淋巴结可见大量癌细胞,淋巴结的正常结构完全被破坏,甚至消失,转移率100%。结论肌肉注射VX2组织悬液能建立腘窝淋巴结癌转移动物模型,方法简便易行,转移率高。该模型动物体形较大,淋巴结浅而大,对实验性癌淋巴转移的研究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VX2肿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品系多部位腹水癌(H22)淋巴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丁运萍 王建 +1 位作者 杨文 刘学旭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5-187,共3页
目的:观察多品系小鼠多部位接种H22腹水癌能否引发淋巴结转移,以及它们的差异。方法:选择KM小鼠、BALB/c小鼠、C57BL/6小鼠,分别在腋下、股部内侧和脚垫接种H22腹水癌细胞,观察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的变化。结果:腋下、股部内侧和脚垫接种... 目的:观察多品系小鼠多部位接种H22腹水癌能否引发淋巴结转移,以及它们的差异。方法:选择KM小鼠、BALB/c小鼠、C57BL/6小鼠,分别在腋下、股部内侧和脚垫接种H22腹水癌细胞,观察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的变化。结果:腋下、股部内侧和脚垫接种组50d动物死亡率分别是:KM小鼠为100%、60%和0%;BALB/c小鼠为80%、60%和0%;C57BL/6小鼠为100%、50%和0%。试验组动物的淋巴结重量普遍大于空白对照,尤其是KM小鼠和BALB/c小鼠脚垫接种组,病理检查显示,右腹股沟淋巴结可见大量癌细胞,淋巴结的正常结构完全被破坏,甚至消失;C57BL/6小鼠脚垫接种组淋巴结病理检查未发现癌细胞,淋巴结结构完整。结论:KM小鼠、BALB/c小鼠脚垫接种H22腹水癌细胞能够复制存活时间在50d以上,癌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nm23-H1对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作用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琦 李华玲 +2 位作者 何学令 刘艳 尹海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9-471,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Ad-GFP-nm23-Hl对人高转移结直肠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15只人结直肠癌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1010PFU/mlAd-GFP-nm23-Hl)、低剂量组(109PFU/mlAd-GFP-nm23-Hl)、阴性对照组(P... 目的探讨Ad-GFP-nm23-Hl对人高转移结直肠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15只人结直肠癌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1010PFU/mlAd-GFP-nm23-Hl)、低剂量组(109PFU/mlAd-GFP-nm23-Hl)、阴性对照组(PBS)。均采用瘤体注射给药,连续给药4d,每2d测一次肿瘤体积。观察10d后取瘤块称重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d-GFP-nm23-Hl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较其他各组明显缩小(P<0.05),瘤体积抑制率和瘤重抑制率分别为76%和66%。结论Ad-GFP-nm23-Hl对人高转移结直肠癌移植瘤有抑制作用,并存在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人结直肠癌Lovo移植瘤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对兔VX2肿瘤热疗效果实验研究
8
作者 丁运萍 刘昌莉 +2 位作者 刘学旭 黎思亮 杨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短波热疗对荷VX2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一级新西兰兔49只,随机分成热化组(RH)13只、热疗组(R)13只、化疗组(H)12只和空白对照组(K)11只。移植VX2肿瘤10天后,对RH组施加热疗和化疗,R组施加热疗,H组施加化疗,K组不作任何处理,... 目的探讨短波热疗对荷VX2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一级新西兰兔49只,随机分成热化组(RH)13只、热疗组(R)13只、化疗组(H)12只和空白对照组(K)11只。移植VX2肿瘤10天后,对RH组施加热疗和化疗,R组施加热疗,H组施加化疗,K组不作任何处理,监测肿瘤的变化。结果RH组、R组、H组和K组平均瘤重为9.1 g、29.81 g、16.62 g和29.93 g。RH组瘤重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并显著小于H组(P<0.05)。肿瘤平均大小为:7.81 cm3、26.28 cm3、11.66 cm3和30.94 cm3,RH组肿瘤平均体积比H组小,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短波热疗结合化疗对兔VX2肿瘤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纯化疗。单纯热疗未见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短波 VX2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刺激和成骨化学诱导剂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何学令 姚晓玲 +4 位作者 冯贤 邱飞远 李凯 吴江 李良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力学刺激与成骨化学诱导剂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基因表达与钙化结节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力学刺激与成骨化学诱导剂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基因表达与钙化结节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BMSCs,分别在成骨诱导和非成骨诱导条件下应用双轴力学应变加载系统对rBMSCs施加周期性的机械张应变(应变2%,频率1 Hz,每次2 h,间隔2 h,每天加载3次)。力学刺激作用3 d和6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LP、COL I和OCN的mRNA表达,同时采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钙化结节的形成情况。结果力学刺激作用后,成骨诱导6 d组出现明显的钙化结节,其余各组均无明显钙化结节形成。与相应非诱导组比较,成骨诱导3 d组ALP、COL I和OCN的mRNA表达量分别增加0.63、和11.8倍;成骨诱导6 d组ALP、COL I和OCN的mRNA表达量分别增加2.73、.2和10倍。结论成骨化学诱导剂和力学刺激均能促进rBMSCs的骨向分化,且二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刺激 双轴力学应变 成骨细胞 化学诱导剂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学令 尹海林 +1 位作者 王雪 郑军然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5-626,共2页
本实验采用剂量递增法,吗啡的给药剂量从10 mg/kg递增至80 mg/kg,用药5天停药,并经腹腔注射纳洛酮2 mg/kg催促后,实验观察大鼠主要行为学和植物神经症状表现。结果表明戒断症状明显,成功建立了大鼠吗啡依赖催促戒断模型。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大鼠 纳洛酮 戒断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嘧啶剂量和给药途径对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何学令 尹海林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 探索四氧嘧啶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所需的最低剂量和不同给药途径对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四氧嘧啶 3种剂量于雌雄各半的SD大鼠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连续 15d测定有关指标 (血糖、尿糖、尿量、饮水量... 目的 探索四氧嘧啶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所需的最低剂量和不同给药途径对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四氧嘧啶 3种剂量于雌雄各半的SD大鼠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连续 15d测定有关指标 (血糖、尿糖、尿量、饮水量、体重 )。结果 ①静脉给药组动物有关指标变化比腹腔给药组明显 ;,②静脉给药组低剂量组模型失败 ,高、中剂量组模型制作成功。结论 ①用四氧嘧啶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静脉给药优于腹腔给药 ,②用四氧嘧啶以静脉给药方法成功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未禁食情况下需剂量≥ 4 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嘧啶 大鼠 糖尿病 给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中毒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光 彭西 +1 位作者 邓俊良 崔恒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3-236,共4页
本文旨在研究铜中毒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18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含Cu 11.97mg/kg)和铜中毒日粮(铜中毒Ⅰ组,含Cu 650mg/kg;铜中毒Ⅱ组,含Cu 850mg/kg)6周。结果表明:两个... 本文旨在研究铜中毒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18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含Cu 11.97mg/kg)和铜中毒日粮(铜中毒Ⅰ组,含Cu 650mg/kg;铜中毒Ⅱ组,含Cu 850mg/kg)6周。结果表明:两个铜中毒组雏鸡的RBC-C3 bRR花环率和RBC-ICR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肉鸡1~6周龄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并与红细胞的形态改变相一致。RBC-C3bRR花环率和RBC—ICR花环率的降低与铜中毒引起的红细胞病理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中毒 红细胞免疫功能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减小症模型制作及药效试验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学令 尹海林 刘学旭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 ]研究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复制的方法和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 6对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效果。 [方法 ]采用 12只BACB/C小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3组 ,皮下注射环磷酰胺 ;再将 3个模型组随机设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白细胞介... [目的 ]研究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复制的方法和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 6对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效果。 [方法 ]采用 12只BACB/C小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3组 ,皮下注射环磷酰胺 ;再将 3个模型组随机设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白细胞介素 6实验组 ,分别皮下注射稀释液 ,白细胞介素 11及白细胞介素 6 ,定时采血 ,分析血小板数目。 [结果 ]①与给药前相比 ,小鼠血小板减少极显著 (P <0 0 1) ;②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以及白细胞介素 6实验组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③阳性对照组、白细胞介素 6实验组给药前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论 ]用环磷酰胺对BACB/C小鼠注射方法制造模型简单易行 ;白细胞介素 6在BACB/C小鼠以皮下注射给药途径方法 ,对治疗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小症 模型制作 药效试验 白细胞介索-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经不同途径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学令 杨光 +1 位作者 尹海林 张雪梅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不同给药途径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大鼠分为皮下给药组、静脉给药组,每组各设3个剂量组。分别按40μg/kg、20μg/kg、3μg/kg给药。同位素示踪法用碘标记PEG-rhIL-6,采用TCA沉淀法检测放射性浓度,3...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不同给药途径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大鼠分为皮下给药组、静脉给药组,每组各设3个剂量组。分别按40μg/kg、20μg/kg、3μg/kg给药。同位素示踪法用碘标记PEG-rhIL-6,采用TCA沉淀法检测放射性浓度,3P87软件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各种参数,并检测125I-PEG-rhIL-6皮下注射大鼠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①静脉给药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而皮下给药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房室模型;②皮下给药的达峰时间比静脉给药慢,但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静脉给药长;③皮下给药较静脉给药各时点血药浓度低。结论皮下给药毒性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给药方法;同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有利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 药代动力学 不同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发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细小病毒性肠炎 诊断 治疗 病例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小鼠呼吸器官参数及气管注射耐受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文 丁运萍 刘学旭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0-462,共3页
目的了解小鼠呼吸器官参数和对气管内注射的耐受性。方法将230只不同体重段的KM小鼠分组,分别气管内注射不同容量的生理氯化钠溶液,急性观察动物的反应,24h内未死亡判为存活,测定不同体重段小鼠气管内注射容量的LD50和呼吸器官参数。结... 目的了解小鼠呼吸器官参数和对气管内注射的耐受性。方法将230只不同体重段的KM小鼠分组,分别气管内注射不同容量的生理氯化钠溶液,急性观察动物的反应,24h内未死亡判为存活,测定不同体重段小鼠气管内注射容量的LD50和呼吸器官参数。结果体重段为18·0~22·0g、22·1~26·0g、26·1~30·0g和30·1~34·0g的KM小鼠LD50分别为2·449mL/kg、3·811mL/kg、4·556mL/kg和4·333mL/kg。结论KM小鼠的体重越小,单位体重对气管内注射的耐受量越小,体重26·0g以上的小鼠对气管内注射的耐受量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注射 小鼠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感染合胞病毒与鼠流感病毒后肺脏病理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光 尹海林 何学令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8-680,共3页
目的与方法用合胞病毒(RSV)和鼠肺流感病毒(IVP)感染SPF级BALB/c小鼠,复制两种不同的小鼠病毒性肺炎动物模型,观察其临床症状,并对两种模型各自的肺部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IVP模型组与RSV模型组小鼠感染病毒后,分别在试验... 目的与方法用合胞病毒(RSV)和鼠肺流感病毒(IVP)感染SPF级BALB/c小鼠,复制两种不同的小鼠病毒性肺炎动物模型,观察其临床症状,并对两种模型各自的肺部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IVP模型组与RSV模型组小鼠感染病毒后,分别在试验的2天和3天发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精神沉郁、耸毛、卷缩、毛无光泽、活动减少、呼吸急促、咳嗽。但IVP感染模型组小鼠在发病后出现死亡,第7天其死亡率达到40%,而RSV感染模型组小鼠7日试验内无死亡病例发生。病理组织学诊断,RSV模型组小鼠为急性渗出性间质性肺炎,IVP模型组小鼠为出血性间质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胞病毒RSV 流感病毒IVP 动物模型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GFP-nm23-H1裸鼠体内抑制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宗河 王琦 尹海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探讨Ad-GFP-nm23-H1对人恶性黑素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从而为后期nm23-Hl基因和腺病毒载体用于人恶性黑色素瘤及其它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方法在裸鼠真皮下建立人A375细胞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后,设对照组及109P... 目的探讨Ad-GFP-nm23-H1对人恶性黑素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从而为后期nm23-Hl基因和腺病毒载体用于人恶性黑色素瘤及其它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方法在裸鼠真皮下建立人A375细胞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后,设对照组及109PFU/ml、1010PFU/ml的Ad-GFP-nm23-Hl干预组。经Ad-GFP-nm23-Hl干预治疗后,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通过光镜进行瘤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对照组及109PFU/ml、1010PFU/ml的Ad-GFP-nm23-Hl干预组的平均肿瘤体积和瘤重分别为:1.4129±0.4832mm3、1.1914±0.3304mm3、0.75±0.2548mm3和1.924±0.539g、1.655±0.5754g、1.195±0.2639g。与另两组比较,1010PFU/ml的Ad-GFP-nm23-Hl干预组对A375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1010PFU/ml的Ad-GFP-nm23-Hl干预组对裸鼠移植A375实体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 裸鼠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小鼠技术中获得原核期受精卵最适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学令 尹海林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4期341-343,F003,共4页
显微注射法是制备转基因动物的首选方法 ,而原核清晰受精卵的获得是影响显微注射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小鼠HCG超排注射后大量原核期受精卵获得的最佳时间进行了研究 ,以提高显微注射成功率。结果显示采集雄性原核清晰受精卵的最佳时间段... 显微注射法是制备转基因动物的首选方法 ,而原核清晰受精卵的获得是影响显微注射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小鼠HCG超排注射后大量原核期受精卵获得的最佳时间进行了研究 ,以提高显微注射成功率。结果显示采集雄性原核清晰受精卵的最佳时间段为注射HCG后 2 5~ 2 7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 显微注射法 术中 HCG 受精卵 适时 最佳时间 超排 转基因动物 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学令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索插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方法的改进。方法在前人制作模型方法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 ,用提线法阻断血流和在颈外动脉上剪小口进行插线。结果缩短了手术时间 ,简化了模型制作过程 ,提高模型成功率。结论本法复制插线... 目的探索插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方法的改进。方法在前人制作模型方法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 ,用提线法阻断血流和在颈外动脉上剪小口进行插线。结果缩短了手术时间 ,简化了模型制作过程 ,提高模型成功率。结论本法复制插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 ,省时 ,操作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线法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